Re: [問題] 怎麼陪伴他?

看板o-p-children作者 (沉默是金。)時間14年前 (2010/05/21 10:16),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vivijen (vi)》之銘言: : 我本身不是單親家庭的小孩 : 我閃光的狀況應該算是 : 在相處上有時候我會很無力卻又不知道該問誰 : 只好來這裡問問看有沒有相似狀況的人可以給我一點意見 : 我閃光目前離家念大學 : 每周末回家 : 父母在六歲時離婚 : 爸爸在他小學三年級時再娶了 : 再娶的阿姨也是離過婚帶了小孩的 其實到這邊我發現他的背景跟我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離婚時間點跟再婚時間點都相差不到一年(遠目), 除了我後媽沒有外面的小孩,只有我兩個弟弟。 而且也是爸爸養。 : 雖然他是爸爸養 : 但是當時有和媽媽約定每星期輪流住爸爸家或媽媽家 : 現在大學了只有周末回家 : 我們也只有周末約會 : 但是他一天要回爸爸家一天要回媽媽家 : 所以我們擁有的時間其實不多 : 後來我就選擇陪他一起陪伴他的父母 : 可是可能是因為爸爸媽媽都覺得對他虧欠 : 所以會希望他多待在身邊講講話什麼的都好 : 所以弄到我們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講話 : 從交往到現在 : 面對面的對談(不是吵架的狀況)大概不超過五次 : 這樣的相處方式讓我很灰心卻又不知道可以怎麼辦 : 我們溝通過但是找不到有共識的解決方法 : 我很想努力接受這些 : 但又不能忍耐沒有時間相處的戀愛 唔,坦白說我覺得你們在一起的太快了, 不然就是有哪裡怪怪的。 假設你們交往前的互動是很頻繁的,交往後才不頻繁。 1.環境沒有改變,只是交往前他願意花比較多時間在你身上 這種情形,請自己想一想... 2.環境有改變,因為上大學或其他因素移往外地造成無法聯繫 ... 請評估自己的感情... 如果是交往前就互動不頻繁,那....可能要考量一下為什麼交往後就無法忍受。 這是你們彼此之間相處的問題,應該要先釐清你們之間交往的誘因、動機, 去看看這個誘因跟動機是否還存在,或者是否有因為交往之後而改變。 其實我覺得要期待一個人為了愛情而改變,真的只是一時的。 : 另外就是他曾經在一次很傷心很傷心的狀況下 : 跟我說雖然他有兩個家但他其實常常覺得自己沒有家 : 我聽到的時候真的很傷心 : 後來他很哽咽的問我 他缺少的這些我會不會給他 : 我很愛他也很重視家庭 : 我承諾過我會給他他想要的全部 我可以體會它說沒有家的情形,(我也在這裡寫過類似的感受) but 你可以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因為所謂的家庭不是你能承諾的, 所謂的家庭是他要自己去開創的,你能做的就只是在你還在他身邊的時候, 去安撫他渡過他生命中的挫折,這是我的看法, 也是我大學以後這幾年來的體驗。 而且,在他還倚賴著家庭的經濟之前,他不太可能擁有他自己的家庭感。 我自己是一直到經濟獨立之後,才擁有自己的家庭感.... : 但一方面我們是有一點距離的戀愛(台中─高雄) : 我其實不太知道怎麼做會讓他有被愛、有家的感受 你可以去注意到他會有一些比較排外的時候, 比方說有情緒但是說他可以自己處理時, 我可以跟你說我在碰到挫折時的感受, 如果是比較小的挫折我們比較會求助,因為我們覺得那是很簡單的, 如果是比較大的挫折我們會比較傾像於悶起頭來自己熬, 可是這種時候如果有人陪在身邊,那怕什麼都不做。 就算只是電話接通著但是不講話(請用亞太、威寶), 都能夠有很大的安撫效果。 總之,保持聯絡管道暢通是很重要的...... 不要讓他有「跟這世界失聯」的感受。 : 另一方面則是我曾經想過帶他進入我的家庭 : 讓他在這邊感受到有爸爸有媽媽關心的生活 : 可是他沒有時間 進入障礙需要蠻多時間的,一開始其實對方的家庭反而是個壓力, 再加上你父母不曉得是否已經認同他了? 要小心不要適得其反 : 他所有的周末一天待在爸爸家一天待在媽媽家 : 爸爸媽媽都嫌時間少了 : 哪抽得出一餐飯或一個晚上到我家來 : 交往到現在兩年了 他才到過我家三次 唔Orz 現在才發現已經撐兩年了,請努力熬過去, 二三年之間會很容易出現這種覺得「需要你的時候你都不在」的感受, 我去年就是這樣分手的。Orz 分手時剛好三年整...... : 有沒有什麼方法是讓他就算不在我身邊 : 也可以感受到我願意給他一個家? : 我很愛他也很在乎他 : 但因為我自己不是單親家庭的孩子 : 所以很多時候我不太知道怎麼關心他的家庭關心他的心情 : 我不知道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 : 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麼不能提到的 : 因為怕說到不該說的 : 只好把很多話都留在心裡 : 可不可以告訴我 : 他會比較避諱聽到哪些問題? : 什麼樣的話會讓他覺得受傷? : 當我知道哪些話最好不要輕易說出口後 我跟你講,只有一個重點, 不要藏任何話,不要讓他覺得跟他講話需要先思考。 這是第一優先 至於我們心中脆弱的地方,第一個不要去質疑他的家教, (幹,就沒人教了當然就沒家教,不然是想怎樣。XD 第二個,不要去質疑他生活中不會的地方。 我覺得有些時候會因為家庭功能的不完善,導致生活機能比較弱的情形, 不過這種事情只是因為「沒有學習過」不是不會。 加上先天環境就是沒教,所以碰到這種事情會覺得委屈是正常的。 剩下的,說正格的應該都不會造成太大傷害,畢竟都在這種家庭過十幾年了, 應該該聽到碰到的傷害都已經有免疫力了...... : 我想我會關心他關心的比較自然也比較自在 : 文章有點長 : 和單親家庭也不見得有關係 : 但我想在這邊的人有同樣的背景 : 應該比較可以同理我閃光的狀況 :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我自己去理解他去安慰他 : 但就因為我不是在這樣的狀況成長 : 很多想法我不會有 : 所以只好來請教大家了 : 可以請大家跟我分享你們的看法嗎 : 謝謝 我個人的建議就是前面的話, 另外我私人建議,觀察一下他跟他父母的感情, 他去跟他父母的聚會是他「自己想要」的,還是認為「應該要的」, 先了解這件事對你們相處的問題,應該能有更近一步的發展。 -- 我:一半的日子讓你說,我聽你說你的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半的日子我想說,對你說過去的所有: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討論中妥善扮演兼具聆聽與分享的角色,是我們一生的課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160.41

05/21 11:20, , 1F
我很謝謝你給我的意見 關於你最後的建議 他和父母的聚會
05/21 11:20, 1F

05/21 11:21, , 2F
他很明白的說過是他認為應該要的 我想知道兩種狀況下
05/21 11:21, 2F

05/21 11:21, , 3F
是不是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呢?
05/21 11:21, 3F

05/21 13:18, , 4F
我比較希望你用觀察的,因為很多事情...很難從話語中知道
05/21 13:18, 4F

05/21 14:17, , 5F
另外,這種事情要等他自己去做抉擇,反正他要怎麼抉擇那再說
05/21 14:17, 5F

05/21 14:18, , 6F
總有一天他會離開他的家庭的。
05/21 14:18, 6F
文章代碼(AID): #1BzUptZw (o-p-childre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文章代碼(AID): #1BzUptZw (o-p-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