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win筆電的挑戰 以及低單機器的看法

看板nb-shopping作者 (寫不完~)時間8年前 (2016/01/02 15:23), 8年前編輯推噓14(14033)
留言47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會想討論這主題 主要的發想是從最近選購文裡面有提到 擔心 OSX 的環境使用不習慣 也看到了昨天八卦版的office的討論等等 讓我想說這個主題,另外想談談低價機我的看法 先來說說這兩個系統的差異吧 WIN 這不用說,是大家最熟悉的作業系統,所有的軟體、遊戲全都支援 歷經了多年的改版 大家的使用習慣老早在win95時期就綁訂了 XP集大成 WIN7再一次成為微軟的怪物 爾後的 win8 8.1其實也不算差的系統 只是他面臨了「習慣」的挑戰,大幅度的更動,挑戰了大家的習慣 而從8.1的調整 到10的回歸 可看得出 在win的使用習慣上已經是綁訂了 至於WIN10能不能成為下一個怪物,這還有的討論,我目前是看好的 值不值得換?完全看個人需求。 1.如果你的使用環境穩定,且有專業軟體或者遊戲上在win7上表現比較好 你可以持續使用win7 2.沒什麼太大的使用需求,或者換OS對你的影響不大 換win10不是件壞事 3.8 8.1使用者對於目前系統不滿者 你就升級吧 因為如果就一般的使用習慣來看,WIN的價值就是最多的軟體支援 可是其他的電腦操作,在這幾年下來完全的無差異。 特別在平板、智慧手機的推出 就我看來,電腦的操作已經無差異化了 更多使用者未必需要電腦了 因為什麼? 我們平常使用電腦的需求是什麼? 1.上網(包含收mail、FB、LINE、聽音樂、看影片) 2.工作(我主要以OFFICE作為論述的出發點) 3.娛樂(不論影音、遊戲等等) 那在這三面向來看 第一點 一台win os的電腦或筆電 他在第一點的被取代性太高了 平板、手機、所有的電腦系統 這也代表的一件事情 今天如果消費者購買一台macbook 在這一點上面可以說完全沒有落差問題 一樣有chrome 一樣有瀏覽器 當然它會受到 例如ie only的限制(金融服務) 但近期更多的金融機構、政府單位已經鬆綁了這部分 這也代表一件事情 如果只有上網需求的人 你買台chromebook也成(當然會受限於其他軟體的使用,這也是他在台灣難以發展的原因) 第二點的工作 說真的這邊開始就是win的絕對優勢,世界上許多專業的軟體都是以win為主要的設計 以公司的使用而言,更會是以win為主要選購的依據 不過單看微軟在 MSOFFICE 的推動上 在2016 365上展現出了野心 不僅是在WIN可使用 MAC的 OSX在 2016上的差異已經跟WIN這邊無所差異 而平板跟手機也有相對應的版本 如果以一個研究生來說或者是文書使用者來看 MACBOOK在這樣的條件下,變成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純OSX下,享有高續航的使用體驗) 最後娛樂面 幾項WIN的大作他完全無法被取代,但在這個市場下,與一般使用者來比 還算是少數 當然這也是win的優勢 因為無法取代 這也只能看遊戲公司願不願意做全平台的設計 但這也很難因為成本好高 在作業系統面的結論 總的來說 以一個一般使用者而言win的作業系統未必是必要的選擇 當然就預算面來看 突然要投入個3-4萬買台只能做一半的筆電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也不是很好的選擇 但是相對應的在選擇上 消費者已經不是 win only了 他有很多元的選擇 其實我個人也很希望可以玩很多的系統 只是如果使用上過度的重複的話,是沒必要的 (前一周的sp3我就沒買了) 這些我之前也在很多層面上談過 希望上述的內容有助於一些版友在思考購買筆電的時候有所幫助 我是有想要釐清osx的恐懼,但他也不是最優秀的選擇 在任何機種的購買前 請仔細思考我不斷強調的 需求 需求 需求 當你清楚需求的時候,你得選擇才會清楚 在使用操作上 就我的觀察真的沒太大的差異了 但能不能滿足你的需求 這就變成最主要的決定條件 以上是小弟我隨口說說的內容 =========================================================================== 接下來是低單機器的看法 進版購買的版友除了很特殊的遊戲族群,或者說專業需求的版友外 很大的一部分是一般的使用者 我直接點出我認為一般使用者的基礎規格需要那些 在預算夠的情況(23k以下) 1.I5-5200u 簡單來說四代i以後,最基本的進場CPU就是i5低電壓 2.8G ram up 主要是現在的網頁、程式依舊吃得滿兇的 目前記憶體也不貴,不像之前一條4G要一千多,現在可以升就升 3.大容量的硬碟或者預算夠的SSD SSD我不把它列入絕對必要 但大容量是有需求的,在一台電腦的選擇下,硬碟能大就大 在SSD的面向來說 在你的預算內選擇該時期市場CP值高的產品 說實話 SLC MLC TLC 我沒有特別去在意 當年我用 X25m-G2(80G 6k)也一堆人說 為啥不買 SLC 但那時貴成什麼樣 也在那邊說SLC壽命比較好,速度比較快\ 我第二顆 美光m4 (128G 2k) 第三顆 美光 忘記了 256G 2.3K 當然這都還是MLC 但未來如果換新的SSD時 512G TLC 2.5k 然後是我可以接受的品牌時 我二話不說我就買了 完全不用去想它的顆粒問題 因為她還是需要給我保固 4.螢幕 這部分大家都知道除了解析度,還有面板的選擇 基本上在14吋以上能上HD+(1600x900)我是覺得不錯的 但在這價位已經很多機種都是 FHD了,未來推FHD也滿正常的 不過說實話一般的HD也不會不能用 就如同面板一樣 當你硬要挑我就是要 IPS 你只會更難挑而已 在預算不足的時候 這不會是最前的挑選條件 這裡做個提醒 1.舉凡面板、解析度問題,版友們你們可以問, 但我更建議你去現場看,這你看過了才知道 2.音質音響類,這個你去現場聽也很難聽的清楚, 但我對於筆電的音響我都抱持不樂觀的,直接我會建議你買好耳機或者喇叭 3.鍵盤類好不好打,一樣建議去現場摸過後,你喜歡才是你做決策的依據 而非詢問就能得知(我最近打機械鍵盤感覺超爽,那我不就只能買GT80) 只要是能體感的就一定要去現場感覺 而購買你可以再考慮需要用什麼管道 後面這些都碎嘴了 開放大家的討論 今天就聊到這些吧 感恩 =============================================== 如果今天你預算低於20k甚至只有15k CPU我個人是認為主要購買依據 在預算下 挑選最高的CPU 至於其他的規格 你就忍忍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204.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shopping/M.1451719430.A.73E.html ※ 編輯: dhzzzj (114.43.204.62), 01/02/2016 15:25:32

01/02 15:29, , 1F
推版主
01/02 15:29, 1F

01/02 15:35, , 2F
我是覺得挑i5以外還有一些該注意的
01/02 15:35, 2F

01/02 15:37, , 3F
保固 1年還2年 有無系統 面板是否能接受不是挑個fhd就好
01/02 15:37, 3F

01/02 15:38, , 4F
因為i5 4.5代正值出清期 追6代未必會是最佳的選擇
01/02 15:38, 4F

01/02 15:40, , 5F
效能差異不大的情況下挑自己其他條件也滿意的
01/02 15:40, 5F

01/02 15:41, , 6F
感謝G大的補充 我也認同你的看法
01/02 15:41, 6F

01/02 15:50, , 7F
話說E5-572G-530D的條件都不錯 只是大家都說螢幕不好?
01/02 15:50, 7F

01/02 16:00, , 8F
你就忍忍吧XDDD TLC不是只有壽命問題 還有他很慢
01/02 16:00, 8F

01/02 16:00, , 9F
隔壁storage_zone版有測過了 TLC SSD還能維持速度是
01/02 16:00, 9F

01/02 16:01, , 10F
他把部分顆粒當成MLC甚至SLC來用 測速的時候
01/02 16:01, 10F

01/02 16:01, , 11F
超過某寫入量速度就大幅下降 就是顆粒已經用完了
01/02 16:01, 11F

01/02 16:01, , 12F
再者 TLC限制寫入量 正常使用者128G 20TB大概寫4年
01/02 16:01, 12F

01/02 16:02, , 13F
就會掛掉 這部份保固沒有保
01/02 16:02, 13F

01/02 16:02, , 14F
所以我覺得還是買MLC 就算台製主控的產品也無妨
01/02 16:02, 14F

01/02 16:16, , 15F
20k以下就只能取捨了啊,螢幕cpu硬碟等等
01/02 16:16, 15F

01/02 16:17, , 16F
謝謝版主的分享,受益良多。
01/02 16:17, 16F

01/02 16:23, , 17F
推一個選購筆電最重要的就是需求!符合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01/02 16:23, 17F

01/02 16:23, , 18F
!
01/02 16:23, 18F

01/02 16:24, , 19F
01/02 16:24, 19F

01/02 16:28, , 20F
想請教cpu怎麼看?看hz數嗎?
01/02 16:28, 20F

01/02 16:30, , 21F
不是只看Mhz 基本很簡單 基本上你有預算就是i5低電壓基本
01/02 16:30, 21F

01/02 16:31, , 22F
你要知道優劣 notebookcheck的表一看就知道
01/02 16:31, 22F

01/02 16:32, , 23F
不懂怎看的話 看型號是最簡單的 atom就算跑3ghz還是渣
01/02 16:32, 23F

01/02 16:33, , 24F
好分析
01/02 16:33, 24F

01/02 16:45, , 25F
雙核高頻跟四核低頻比呢?據說一般軟體吃不到四核
01/02 16:45, 25F

01/02 16:46, , 26F
那麼雙核高頻是否一般使用上較較四核低頻快?
01/02 16:46, 26F

01/02 16:47, , 27F
因為我看新的i5有四核低頻,之前的都是雙核高頻
01/02 16:47, 27F

01/02 16:49, , 28F
先看微架構 silvermont跟haswell/skylake截然不同
01/02 16:49, 28F

01/02 16:49, , 29F
很多低價多核心都是前者 那是atom的延續 無法跟後者相比
01/02 16:49, 29F

01/02 16:50, , 30F
確定都是core i系列之後 再比核心 其實現在支援多核心
01/02 16:50, 30F

01/02 16:51, , 31F
的軟體越來越多 就算不支援多核心跑 多工還是很有幫助
01/02 16:51, 31F

01/02 16:52, , 32F
i5-6300hq這顆 時脈也不算低了 不會有樓上問的問題
01/02 16:52, 32F

01/02 16:53, , 33F
綜合應用(不是跑分) 無論如何都是比雙核要佳
01/02 16:53, 33F

01/02 16:55, , 34F
想知道的 可以自行google i3/g3258 vs i5各型號
01/02 16:55, 34F

01/02 16:58, , 35F
多核不如雙核的情況只有在1代i有發生過而已
01/02 16:58, 35F

01/02 20:43, , 36F
謝謝G大!看來我還停留過去迷思!
01/02 20:43, 36F

01/02 21:07, , 37F
mlc真的比較好,今天他剛入手一顆mx200路過
01/02 21:07, 37F

01/02 21:42, , 38F
01/02 21:42, 38F

01/03 00:17, , 39F
個人的話,較注重面板和鍵盤。隨時看得到、模得到的地方
01/03 00:17, 39F

01/03 00:19, , 40F
因為不論任何應用都會直接面臨這兩項硬體的表現。
01/03 00:19, 40F

01/03 00:30, , 41F
推樓上這兩點
01/03 00:30, 41F

01/03 03:09, , 42F
01/03 03:09, 42F

01/03 10:12, , 43F
今天當你是低預算的時候 你的選擇性就少 我過去曾說過 其
01/03 10:12, 43F

01/03 10:12, , 44F
實筆電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當你條件設定越多,你可選擇越少
01/03 10:12, 44F

01/03 10:12, , 45F
!在低預算的時候光預算面就綁死了 消費者根本連面板想選
01/03 10:12, 45F

01/03 10:12, , 46F
都難
01/03 10:12, 46F

03/25 16:38, , 47F
其實鍵盤是個關鍵 尤其是長時間工作 螢幕 鍵盤都不要省
03/25 16:38, 47F
文章代碼(AID): #1MXti6S- (nb-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