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125 指揮中心記者會

看板nCoV2019作者 (靜夜聖林彼岸花)時間1年前 (2022/11/25 22: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hrwgEwsiI
出席名單: 指揮中心 羅一鈞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指揮中心 周志浩 疫情監測組組長 指揮中心 王必勝 指揮官 指揮中心 莊人祥 發言人 一、本日新增病例數 本土感染:14,138 例 境外移入:57 例 死亡個案:56 例 縣市分佈: 臺北市一千二百四十例、新北市二千三百三十六例、桃園市一千五百三十一例、臺中市一 千八百四十一例、臺南市一千二百七十例、高雄市一千八百零八例、基隆市一百九十例、 新竹縣四百二十四例、新竹市三百三十九例、苗栗縣三百六十四例、彰化縣七百九十六例 、南投縣二百二十四例、雲林縣三百三十四例、嘉義縣二百二十六例、嘉義市一百六十一 例、屏東縣四百四十一例、宜蘭縣二百一十例、花蓮縣二百三十三例、臺東縣一百一十例 、澎湖縣三十四例、金門縣二十一例、連江縣五例 *比起上星期五,下降百分之二十一,趨勢是穩定的 二、本土病例分析・新增死亡個案通報 https://i.imgur.com/UQR6TQz.jpg
https://i.imgur.com/w0uGt1V.jpg
https://i.imgur.com/8UjWMpW.jpg
年輕死亡個案:  ・四十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為長期臥床、使用呼吸器的個案,於十月          一日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症狀,當日送往急診就醫檢查PCR陽性確          診,並因肺炎的關係而住院接受治療。過程中因為合併呼吸衰竭的關          係,不幸於十一月三日死亡。本案曾接種四劑疫苗。  ・四十多歲女性: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曾接種兩劑疫苗。於十月十八日快篩陽性          確診後採居家照護,但在過程中出現症狀惡化的情形,因此在十月廿          二日就醫住院,期間檢查到肺炎、腸胃道穿孔等狀況,最終不幸因為          併發症而在十一月十七日過世,死因是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腸胃道          穿孔和敗血症。  ・四十多歲女性:沒有接種過疫苗,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在十月廿八日快篩陽性          通報確診,後於十一月四日出現發燒、頭痛症狀,至醫院急診就醫時          因為生命徵象不穩定,而緊急插管並轉入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同時          開始給予瑞德西韋和類固醇藥物治療,但過程中仍不幸因為併發症的          關係,而在十一月十九日過世,死亡主因是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敗血          性休克及急性腎衰竭。 https://i.imgur.com/ohXGucD.jpg
本土病例迄今累計八百一十七萬例,年齡分佈上以二十至四十多歲佔多數,但重症、死亡 則以七十多歲至九十多歲為主。整體來講,無症狀、輕症比例仍然是很高,不過高齡族群 的致死率依舊隨著年齡層增加而增加。 二零二二年十二歲以下兒童本土重症個案分析: ┌───────────┬──────┬──────┬───┐ │ 兒童重症分類 │ 零至五歲 │ 六至十二歲 │ 總計 │ ├───────────┼──────┼──────┼───┤ │ 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 │ 113 │ 66 │ 179 │ ├───────────┼──────┼──────┼───┤ │ 腦炎 │ 23 │ 10 │ 33 │ ├───────────┼──────┼──────┼───┤ │ 肺炎(含細支氣管炎) │ 19 │ 10 │ 29 │ ├───────────┼──────┼──────┼───┤ │ 哮吼 │ 11 │ 0 │ 11 │ ├───────────┼──────┼──────┼───┤ │ 家中死亡 │ 7 │ 2 │ 9 │ │ (含到院前死亡) │ │ │ │ ├───────────┼──────┼──────┼───┤ │ 其他(共病引起、新生 │ 3 │ 2 │ 5 │ │ 兒感染等) │ │ │ │ ├───────────┼──────┼──────┼───┤ │ 敗血症 │ 4 │ 0 │ 4 │ ├───────────┼──────┼──────┼───┤ │ 心肌炎 │ 1 │ 1 │ 2 │ ├───────────┼──────┼──────┼───┤ │ 總計 │ 181 (67%) │ 91 (33%) │ 272 │ └───────────┴──────┴──────┴───┘ *二百七十二例中,二百一十五例(百分之七十九)未曾接種 COVID-19 疫苗。因此還是 呼籲家長,帶沒有接種過疫苗的小朋友,儘速地完成疫苗接種。 三、疫苗施打統計 次世代疫苗: 昨日接種劑量:26,007 劑 BA.1:1,656 劑 BA.5:24,351 劑 總體: 昨日接種劑量:30,872 劑 疫苗涵蓋率: 第一劑:94.0% 第二劑:88.6% 追加劑:74.2% 第二次追加劑:17.2%        (六十五歲以上:42.9%) 四、其他 經粗略估計,星期二至今有六萬六千人受確診影響而無法投票,而廿六日則將有一萬多, 因此總共達八萬人,而其中有投票權的佔約八成,因此最終是約六萬五千人。至於「為了 投票而不通報、導致黑數增多」的問題,據觀察整週的確診數,趨勢上差不多、沒有特別 減少,因此可以放心些。 問與答 王指揮官: 「好久沒有看到你們了。」 中天: 「欸對,我們很久沒來。」本台接到民眾爆料,在二零二零年九月召開的第二次疫苗採購 會議當中,內容提到: ┌──┬────────────────┬───────────────┐ │編號│ 發生情況 │ 質疑 │ ├──┼────────────────┼───────────────┤ │ 一 │ 「政府要採購四百萬劑國產疫苗, │ 「押寶在國產疫苗」 │ │ │ BNT、莫德納則預計採購二百萬 │ │ │ │ 劑」 │ │ ├──┼────────────────┼───────────────┤ │ 二 │ 「高端單劑成本價是二千五百元, │ 「品質差不多的高端,成本竟是 │ │ │ 但國光和聯亞則介於一千二百元至 │ 國光和聯亞的兩倍」 │ │ │ 一千八百元之間」 │ │ ├──┼────────────────┼───────────────┤ │ 三 │ 二零二零年討論到向COVAX採 │ 中間有空窗期、錯估疫苗的到貨 │ │ │ 買疫苗,但至二零二一年底才供貨 │ 時間 │ └──┴────────────────┴───────────────┘ 請問看法? 周署長: 請同仁查詢確認,二零二零年九月的不是我召開的,但曾參加一個會議。疫苗數目有些問 題,因為當時的政策不斷調整,主要以該疫苗何時可研發出來為主,還有疫苗採買劑量, 衛福部在八月底才核准第一期臨床試驗,因此估算的以九月為準、一定差很遠,因為研發 都還沒成事;無論如何,指揮中心還是盡量掌握和探詢資料,但大幅度修正是很正常的事 情。針對莫德納和BNT,該二種疫苗都需要高度冷鏈、冷藏的技術,且規格非常嚴格, 且也不斷地檢討國內冷鍊的量能、技術,其中不斷的修正和擴充,使得挑戰很大。至於向 COVAX購買的疫苗,全世界沒有人可以估算得出準確供貨的時間、疫苗種類,即使已 告訴可供貨的時間,也因為生產有時候會發生技術性或原料的問題,沒有辦法精準掌握。 進行疫苗採購面對非常多的不確定性,所以一定要隨時更新收集到的情報,並檢討各項採 購策略,進行催貨策略等等,其實挑戰是蠻大的,同仁也蠻辛苦的啦。 王指揮官: 二零二零年九月距離現在有兩年多的時間,雖然未曾參加該會議,但要很誠懇地說,當時 全球均面對 COVID-19 疫情未知挑戰,當時疫苗也處於初期開發階段,因此能做的只有: 一、去收集資料 二、為初步研判 三、滾動式調整以因應它 不是說二零二零年九月決定的事情就要照做,因為變動性的事和常態性事情不一樣。以打 流感疫苗為例,流感疫苗年初規劃方案不會有太大變化,可是在新冠疫苗,期間都還在研 發階段,收集到的資料也都是預判的。甚至包括疫苗是否可以做出來大家都不知道,包括 當時莫德納、BNT是否做得出來也無人很清楚,而最終國光、聯亞沒能成功。 針對高端與另兩個國產疫苗成本,當時都是廠商自己估成本,很貴不合理的話,可以不用 買。高端現在也已經公布了一劑疫苗的價格是八百四十元,表示自己初估的價格和實際價 格有落差。至於COVAX,王必勝說明這是世衛組織底下的平台,專門收集疫苗後以合 理價格賣給需要的國家,希望疫苗可以普及到較窮的家,因為是世界性的疫情。雖然立意 良善,但真正實施時卻相當困難。當初有向COVAX等級,但疫苗晚送來也是很無奈。 疫苗採購是多元的,同時也有捐贈、國內外自購。 *編按:久違的到場,卻有此等提問,實在是居心叵測…… TVBS: 網路上某公務員爆料一份二月五日的會議記錄,其中被批評今年春節對於疫情過度樂觀, 導致醫療量能、抗病毒藥物未能超前部署。而日前也提到「二月時已有二點五萬份口服藥 可提供二十五萬名確診者」,但至四月的到貨量卻不到一萬份,請問為何有此等落差?面 對該質疑,請問看法? 王指揮官: 數字上先更正,至四月時到貨三十六萬八千六百七十三份倍拉維、五千零四十份莫納皮拉 韋,總計為三十七萬三千份左右。 五、指揮中心抗病毒藥物籌備情形說明 ◆我國是亞洲第二個取得倍拉維的國家,也是亞洲第一個同時備有倍拉維和莫納皮拉韋兩 項藥物的國家。 ◆指揮中心於今年一月十三日便已簽約採購二萬份倍拉維與五千份莫納皮拉韋口服藥物, 以染疫人口回推,足可提供二十五萬確診人口使用。至四月十日指揮中心再簽約加購七 十萬份倍拉維,足可提供七百萬染疫人口使用。 ◆該類口服抗病毒藥物主要提供具重症風險因子民衆使用,非所有確診者均適合使用,且 有藥物保存期限問題,係於評估疫情及醫療量能後,進行合理採購,提供國人使用。 *鋼傅某場倉議紀錄時間點(二月五日)當日研判本土病例數為二十九例,至三月三十日 為八十三例,當時都還在清零階段。當時有五千六百份倍拉維,但該月確診數不到一千 例。後續因應Omicron 傅染力強,指揮中心即啟動預作評估,至四月一日決定與病毒共 存的政策。 四月十日加購七十萬份藥物,到現在都還夠用,現在因應明年需要,還會再加購明年份的 藥物,但不會現在送來,「因為都有效期,到時候屆效還會受人家監督,但有簽約他們就 會送貨來」。自己對藥物的是很有把握,但沒有疫情時不會讓藥物早來,而且從來沒有缺 抗病毒藥物時期。台灣給藥率還達百分之十一,僅次於美國為全世界第二,因為沒有低估 疫情,所以沒有藥物來不及的問題。 中天: 今晚為選前之夜,某媒體報導衛福部高層要求一些官員,至陳時中的造勢現場助選,請問 是否有收到通知、是否會出席? 王指揮官: 鄭重澄清,衛福部從未要求任何人參加任何活動,部長也沒有請示過。晚上要去的地方都 還沒決定,畢竟沒人來邀請、人緣也不是很好。 -- https://i.imgur.com/PbyMwA5.jpg
https://i.imgur.com/kRQAGRU.jpg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現代】李叔同《送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01.168.118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669388118.A.5F7.html
文章代碼(AID): #1ZWDTMNt (nCoV2019)
文章代碼(AID): #1ZWDTMNt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