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加坡疫情專家:阻斷措施速度不如預期

看板nCoV2019作者 (Kira)時間4年前 (2020/04/23 20:22), 編輯推噓28(28079)
留言107則, 2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完整標題:新加坡疫情專家:阻斷措施有效但速度不如預期 發稿單位:中央社 發稿時間:2020/04/23 17:33 撰 稿 者:譯者侯姿瑩/核稿劉學源 原文連結: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004230281.aspx (中央社新加坡23日綜合外電報導)新加坡疫情有升溫趨勢,累計確診人數破萬,居東南 亞國家之冠。專家分析,星國政府為遏止疫情祭出的阻斷措施正發揮功用,但速度不如預 期,且「社區中出現了一些漏洞」。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蔓延全球,新加坡疫情近來急遽升溫,本週已連續4天確 診人數都破千,累計確診病例達1萬1178起,12人不治。雖然新加坡近來新增病例大多為 住在外勞宿舍的移工,但本地社區病例也持續發生,並出現新的感染群。 為遏止病毒傳播,新加坡從4月7日到5月4日實施28天的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 要求民眾避免外出。但在外勞宿舍爆發大規模群聚感染,導致確診人數激增後,總理李顯 龍21日宣布,阻斷措施將延長至6月1日為止,同時也縮減必要服務業的範圍,以減少人員 流動。 「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今天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 長張毅穎表示,阻斷措施正發揮效用,只是速度不像預期地那樣快。阻斷措施實施至今逾 2週,新增的本地社區病例數量應該要更低。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21日表示,過去一週,每日平均出現29起新增的本地社區病例,若 不住在外勞宿舍的移工也算進去,數字則倍增。 張毅穎說:「這確實指向社區正發生一些漏洞,不論是應該待在家卻在未做好預防措施的 情況下跑出門的人,或是因為一些從事必要服務工作的人出門工作而被感染。」 過去幾天的證據顯示,提供必要服務的員工遭到病毒感染;新增病例中包括建築工人及連 鎖速食店麥當勞的員工。 張毅穎指出,這就是必須強化阻斷措施且要限縮必要服務範圍的原因。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同樣對最近幾天新增的本地社區病例數字感到失望。她 說:「我們尚未看到社區感染病例降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不過,梁玉心也提到,由很多其他國家都延長封城措施的經驗看來,「2週的時間不足以 讓確診病例降到滿意的目標」。 張毅穎、梁玉心兩人對於阻斷措施的延長都不意外。 梁玉心表示,這個病毒會試著找到「可以傳播且持續與我們同在的方式」。「這並不是我 們可以輕易對付的病毒,它可以人傳人,當我們不留意的時候,就會傳播出去。」 「海峽時報」另一篇報導指出,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傳染病資深專家費雪(Dale Fisher )形容,2019冠狀病毒「非常聰明」。「儘管我們做了努力,它還是可以找到盲點、可以 找到容易受到影響的族群,找到出現高度傳染的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8.106.210 (新加坡)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587644528.A.5EA.html

04/23 20:26, 4年前 , 1F
Errr
04/23 20:26, 1F

04/23 20:27, 4年前 , 2F
Errrr...(是四個r)
04/23 20:27, 2F

04/23 20:28, 4年前 , 3F
接觸傳染消毒不夠徹底
04/23 20:28, 3F

04/23 20:29, 4年前 , 4F
新加坡移工宿舍是陸地版公主號嗎?感覺很慘
04/23 20:29, 4F

04/23 20:29, 4年前 , 5F
希望趕快平息
04/23 20:29, 5F

04/23 20:30, 4年前 , 6F
外勞放掉,當然有效
04/23 20:30, 6F

04/23 20:33, 4年前 , 7F
就算不看移工 社區裡的病例也一直出現
04/23 20:33, 7F

04/23 20:34, 4年前 , 8F
跟公主號差多了,有人有在關注公主號數據
04/23 20:34, 8F

04/23 20:34, 4年前 , 9F
嗎 公主號死亡率蠻高了 因為老人很多
04/23 20:34, 9F

04/23 20:35, 4年前 , 10F
公主號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 是老人出遊團
04/23 20:35, 10F

04/23 20:36, 4年前 , 11F
社區的也沒什麼降,不住在客工宿舍
04/23 20:36, 11F

04/23 20:36, 4年前 , 12F
的客工一起加進來更是沒降
04/23 20:36, 12F

04/23 20:37, 4年前 , 13F
依照移工的年齡 死亡只萬分之一都不意外
04/23 20:37, 13F

04/23 20:38, 4年前 , 14F
宿舍的那群非常年輕都是工地年輕人
04/23 20:38, 14F

04/23 20:39, 4年前 , 15F
台灣跟香港都好幾天沒出現本土病例了 就算不
04/23 20:39, 15F

04/23 20:39, 4年前 , 16F
看移工 新加坡的社區傳播也是一直存在
04/23 20:39, 16F

04/23 20:39, 4年前 , 17F
工地移工免洗到一定年齡就會被踢回國
04/23 20:39, 17F

04/23 20:40, 4年前 , 18F
只需要源源不絕年輕的肉體
04/23 20:40, 18F

04/23 20:41, 4年前 , 19F
宿舍以外的倒是跟之前一樣,壓不下來
04/23 20:41, 19F

04/23 20:41, 4年前 , 20F
但也沒有指數噴高 一直線性增加
04/23 20:41, 20F

04/23 20:42, 4年前 , 21F
原因是因為沒戴口罩,但口罩現在戴下去後
04/23 20:42, 21F

04/23 20:43, 4年前 , 22F
也要兩個禮拜才能看到社區數量降低
04/23 20:43, 22F

04/23 20:43, 4年前 , 23F
一般來說封城要看到成效周期是2個月
04/23 20:43, 23F

04/23 20:45, 4年前 , 24F
Err
04/23 20:45, 24F

04/23 20:45, 4年前 , 25F
從開始爆到拐點1個月 從拐點到個位數確診
04/23 20:45, 25F

04/23 20:46, 4年前 , 26F

04/23 20:46, 4年前 , 27F
在1個月 共2個月
04/23 20:46, 27F

04/23 20:48, 4年前 , 28F

04/23 20:59, 4年前 , 29F
繼續封城一個月
04/23 20:59, 29F

04/23 21:05, 4年前 , 30F
客工的確普遍都年輕,輕症居多
04/23 21:05, 30F

04/23 21:05, 4年前 , 31F
必要工作需要每天上班的人還是不少,
04/23 21:05, 31F

04/23 21:05, 4年前 , 32F
限縮不夠嚴格也是社區感染降不下來的原因
04/23 21:05, 32F

04/23 21:06, 4年前 , 33F
希望嚴格一點不要再延長了…
04/23 21:06, 33F

04/23 21:09, 4年前 , 34F

04/23 21:09, 4年前 , 35F
平均每日29起社區感染@@這麼小的國家
04/23 21:09, 35F

04/23 21:12, 4年前 , 36F
29起還是扣掉不住在宿舍的客工
04/23 21:12, 36F

04/23 21:15, 4年前 , 37F
60起也沒必要恐慌 望向歐美 你太以亞洲為
04/23 21:15, 37F

04/23 21:15, 4年前 , 38F
標準...
04/23 21:15, 38F

04/23 21:15, 4年前 , 39F
k大,那的台灣人都不怕嗎?
04/23 21:15, 39F
還有 28 則推文
04/23 21:35, 4年前 , 68F
但降不夠快 應是差在最關鍵的口罩
04/23 21:35, 68F

04/23 21:38, 4年前 , 69F
我們船上20幾個就快把大家嚇死了
04/23 21:38, 69F

04/23 21:44, 4年前 , 70F
但這邊地方小,人口也很密集,
04/23 21:44, 70F

04/23 21:44, 4年前 , 71F
房子都蓋很近,覺得跟歐美還是不一樣,
04/23 21:44, 71F

04/23 21:44, 4年前 , 72F
而且我住的這區就2個確診的,
04/23 21:44, 72F

04/23 21:44, 4年前 , 73F
地方小所以很容易就在你附近…
04/23 21:44, 73F

04/23 22:21, 4年前 , 74F
https://reurl.cc/kdaMN9 新加坡丹戎巴
04/23 22:21, 74F

04/23 22:21, 4年前 , 75F
葛集裝箱碼頭正在搭建大型臨時建築,據
04/23 22:21, 75F

04/23 22:21, 4年前 , 76F
悉將是下一個收納病患的隔離設施
04/23 22:21, 76F

04/23 22:31, 4年前 , 77F
errr 所以有預期到會破萬嗎
04/23 22:31, 77F

04/23 22:43, 4年前 , 78F
那個碼頭臨時設施感覺會超熱...
04/23 22:43, 78F

04/23 22:51, 4年前 , 79F
密集是問題,數宗本土就有可能變大爆
04/23 22:51, 79F

04/24 00:51, 4年前 , 80F
那麼小的地方 每天那麼多人確診 超可怕
04/24 00:51, 80F

04/24 00:51, 4年前 , 81F
本土也遲早會炸吧.. 其實每天增加2x
04/24 00:51, 81F

04/24 00:52, 4年前 , 82F
以台灣來說都會覺得炸了
04/24 00:52, 82F

04/24 01:05, 4年前 , 83F
鵝夫人:鵝起來,口罩賣不夠快
04/24 01:05, 83F

04/24 02:22, 4年前 , 84F
對新加坡來說只要社會沒失序都好吧
04/24 02:22, 84F

04/24 04:13, 4年前 , 85F
20幾維持好幾週了..線性增加 非指數增加
04/24 04:13, 85F

04/24 04:14, 4年前 , 86F
代表疫調R0 應該有在降 但降不到1以下
04/24 04:14, 86F

04/24 04:14, 4年前 , 87F
我猜就是差在口罩
04/24 04:14, 87F

04/24 04:15, 4年前 , 88F
可以觀察他們強迫戴口罩之後的社區內狀況
04/24 04:15, 88F

04/24 04:16, 4年前 , 89F
可是至少也要2個禮拜才可能有成果
04/24 04:16, 89F

04/24 04:16, 4年前 , 90F
至於宿舍區...那是指數成長 周期要2個月
04/24 04:16, 90F

04/24 04:17, 4年前 , 91F
移工宿舍區內 指數成長=>2個月才能壓下
04/24 04:17, 91F

04/24 04:17, 4年前 , 92F
宿舍外的社區 線性成長 嚴格執法下至少要
04/24 04:17, 92F

04/24 04:17, 4年前 , 93F
兩周以上才可能降到個位數以下
04/24 04:17, 93F

04/24 04:21, 4年前 , 94F
然後關鍵在於 移工速區一定要保持跟外界
04/24 04:21, 94F

04/24 04:22, 4年前 , 95F
封閉隔絕
04/24 04:22, 95F

04/24 04:22, 4年前 , 96F
不然會讓宿舍區的指數成長 蔓延到外界
04/24 04:22, 96F

04/24 04:23, 4年前 , 97F
使得宿舍區以外也變成指數成長
04/24 04:23, 97F

04/24 07:42, 4年前 , 98F
亞洲人口比歐美密集吧(整體來說)
04/24 07:42, 98F

04/24 08:45, 4年前 , 99F
每天2x也相當於台灣每天100上下
04/24 08:45, 99F

04/24 08:46, 4年前 , 100F
新國是爆, 但靠疫調隔離避免核爆
04/24 08:46, 100F

04/24 08:47, 4年前 , 101F
核爆就武漢化或北義化
04/24 08:47, 101F

04/24 08:48, 4年前 , 102F
境內公民擴散R0還是大於1
04/24 08:48, 102F

04/24 08:48, 4年前 , 103F
但它盡量努力R0不要變成2或3
04/24 08:48, 103F

04/24 08:49, 4年前 , 104F
近期就是爆了,緊急進入減傷模式
04/24 08:49, 104F

04/24 10:20, 4年前 , 105F
現在口罩明明很多....
04/24 10:20, 105F

04/24 10:59, 4年前 , 106F
有人批新加坡缺口罩嗎?
04/24 10:59, 106F

04/24 13:12, 4年前 , 107F
宿舍空間狹窄本來就會造成這種問題..
04/24 13:12, 107F
文章代碼(AID): #1UeOXmNg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