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南韓新增89例,累計9976例

看板nCoV2019作者 (迷迭香)時間4年前 (2020/04/02 10:55), 4年前編輯推噓17(17022)
留言39則, 2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完整標題:南韓新增89例新冠確診病例 累計9976例 發稿單位:韓聯社 發稿時間:2020年 04月 02日 11:04 撰 稿 者:lizhengyun@yna.co.kr 原文連結:https://cb.yna.co.kr/gate/big5/cn.yna.co.kr/view/ACK20200402001600881 韓聯社首爾4月2日電 據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2日通報,截至當天0時,南韓較前一天0時 新增89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確診病例,累計確診9976例。 新增的89例中,21例來自大邱市首都圈35例,其中京畿道17例、首爾市14例、仁川市4 例。其餘分別是慶尚南道6例,慶尚北道、全羅南道、忠清南道各2例,江原道、光州市、 蔚山市各1例,在入境檢疫過程中確診18例。 累計確診方面,大邱市累計確診病例最多,為6725例,其後依次是慶尚北道1304例、京畿 道516例、首爾市488例、忠清南道133例、釜山市122例、慶尚南道106例、仁川市73例、 世宗市46例、忠清北道44例、蔚山市40例、江原道39例、大田市36例、光州市25例、全羅 北道14例、全羅南道14例、濟州道9例,在口岸入境檢疫過程中累計確診242例。 男女病例分別佔39.89%(3979人)和60.11%(5997人)。各年齡段中20多歲病例最多,佔 27.11%,其後依次是50多歲(18.83%)、40多歲(13.39%)、60多歲(12.61%)。 截至發稿,累計死亡病例169例,較前日增加4例。平均病死率為1.69%,80歲以上患者病 死率達到18.76%。累計治愈並解除隔離病例共5828例,較前日增加261例。 另外,截至當天0時,包括確診者在內,共有43.1743萬人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其中 40.3882萬人呈陰性,1.7885萬人的結果尚未出爐。 -- 1.明天就破萬 2.這兩天兩架義大利包機回韓 之後幾天暴增預備中 3.首都圈、大邱群聚繼續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155.188.20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585796131.A.BE1.html

04/02 10:55, 4年前 , 1F
南韓快破萬了
04/02 10:55, 1F

04/02 10:56, 4年前 , 2F
不過南韓每日確診數已經低於日本了
04/02 10:56, 2F
明天馬上就漲高了 兩架義大利包機總共6百多人 ※ 編輯: rosemary (124.155.188.206 臺灣), 04/02/2020 10:57:56

04/02 10:57, 4年前 , 3F
一定要撐住啊
04/02 10:57, 3F
這真的是長期抗障 很消耗能量

04/02 11:02, 4年前 , 4F
包機回的沒差 反正不給亂跑就好
04/02 11:02, 4F
他們的作法是先集中送到臨時隔離所 5天內驗兩次 如果其中有人一人確診 就一起繼續集中隔離 沒有的話就自行隔離14天 沒亂跑是沒差 就是看到新增確診數字會抖一下(怕豹) ※ 編輯: rosemary (124.155.188.206 臺灣), 04/02/2020 11:07:21

04/02 11:03, 4年前 , 5F
議政府聖母醫院的院內感染也有可能
04/02 11:03, 5F

04/02 11:03, 4年前 , 6F
增加
04/02 11:03, 6F
幫補 群聚感染及境外移入不斷 韓國首都圈確診破千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4010359.aspx 議政府聖母醫院目前已有13例確診,包括5名患者、6名醫院職員、2名病患家屬。其中一 名75歲男性在3月16日因肺炎送至聖母醫院,病情好轉後於3月25日送回療養院,但在29日 出現呼吸困難、發燒等症狀後又送回醫院,確診感染武漢肺炎的4小時後就不治身亡。 專家指出,這名確診者在聖母醫院住院時間並不短,院內感染的可能性也因此增加,加上 出院期間接觸過的人員,不排除可能引發社區感染。聖母醫院所有相關人員共2500多人目 前正在接受篩檢。

04/02 11:04, 4年前 , 7F
破萬了go
04/02 11:04, 7F
歐洲各國準備超車中

04/02 11:05, 4年前 , 8F
南韓慢慢走回常軌中,但義大利包機有恐怖
04/02 11:05, 8F
人數很多...

04/02 11:05, 4年前 , 9F
境外和境內的意義不同,境內已知感染源
04/02 11:05, 9F

04/02 11:05, 4年前 , 10F
和不明來源社區風險也不同
04/02 11:05, 10F
所以看到境外都會鬆一口氣 只要入境有好好隔離就好

04/02 11:06, 4年前 , 11F
但南韓的檢疫也很嚴,我想應該能控制
04/02 11:06, 11F

04/02 11:07, 4年前 , 12F
問題應該是大邱降下來 但其他...
04/02 11:07, 12F
韓國不幸中的萬幸是大部分都找的到緣由 但他們通常一個群聚都會擴散持續10天~兩周左右才能降到零星

04/02 11:23, 4年前 , 13F
首都圈都壓不下來
04/02 11:23, 13F
一旦擴散了這真的很難

04/02 11:25, 4年前 , 14F
南韓戴口罩的人多嗎?
04/02 11:25, 14F
大部分都戴 只有少數外國人沒戴 政府有發配一週兩片 按照身分證數字每周領的樣子 不過最近是花季 好像有些人關不住跑出去賞花 ※ 編輯: rosemary (124.155.188.206 臺灣), 04/02/2020 11:31:25

04/02 11:35, 4年前 , 15F
趨緩了
04/02 11:35, 15F
怕豹

04/02 11:45, 4年前 , 16F
萬人關卡準備突破
04/02 11:45, 16F
明天就破

04/02 11:54, 4年前 , 17F
一次包機六百多人.... 數量好龐大
04/02 11:54, 17F
不過總比各自回來 來的安全

04/02 11:56, 4年前 , 18F
南韓收斂很快了
04/02 11:56, 18F

04/02 11:57, 4年前 , 19F
台灣 真的想挑戰底限的太多了
04/02 11:57, 19F
還好現在台灣跑出來一次就抓去集中隔離

04/02 11:57, 4年前 , 20F
韓國目前的控制力 應該比亞洲破千例的
04/02 11:57, 20F

04/02 11:57, 4年前 , 21F
幾個國家好
04/02 11:57, 21F
還沒完全勝利 很怕一誇就爆

04/02 12:04, 4年前 , 22F
南韓好轉中
04/02 12:04, 22F

04/02 12:10, 4年前 , 23F
那個包機的有點抖
04/02 12:10, 23F
之前還有祕魯和玻利維亞的包機 ※ 編輯: rosemary (124.155.188.206 臺灣), 04/02/2020 12:20:29

04/02 12:24, 4年前 , 24F
破萬也還好 他們還沒治好剩不到5000
04/02 12:24, 24F

04/02 12:46, 4年前 , 25F
包機沒什麼好抖的。都是有確定源頭
04/02 12:46, 25F

04/02 12:46, 4年前 , 26F
。原po昨天po過韓國社交距離嚴守期
04/02 12:46, 26F

04/02 12:46, 4年前 , 27F
會延長,不知道除了停課還做了什麼
04/02 12:46, 27F

04/02 12:46, 4年前 , 28F
。亞洲很多地方都開始關掉不少設施
04/02 12:46, 28F

04/02 12:46, 4年前 , 29F
了。韓國好像沒這樣做。只看到汝矣
04/02 12:46, 29F

04/02 12:46, 4年前 , 30F
島櫻花祭取消...
04/02 12:46, 30F
其實韓國很多規範都已經施行一個多月了.. 在已經全民抑制一個多月的生活下 可能如果連零散的看櫻花都要管控 大家會小反彈(? 所以政府沒有施太大壓力吧 (純屬腦補猜測) 比較新的是 所有入韓人員均須隔離,如有違犯最高可判"有期徒刑"一年 http://www.hani.co.kr/arti/society/health/935280.html 原本和我們一樣只有罰金的樣子 現在其他人可以向政府舉發,韓國人嚴厲處罰,外國籍強制出境

04/02 12:48, 4年前 , 31F
南韓控制真的不錯
04/02 12:48, 31F

04/02 12:53, 4年前 , 32F
韓國算是正面上的典範吧,台灣目前算
04/02 12:53, 32F

04/02 12:53, 4年前 , 33F
防範於未然,希望能維持,至於日本..
04/02 12:53, 33F

04/02 12:53, 4年前 , 34F
還有些歐美的看法認為日本也算典範,
04/02 12:53, 34F

04/02 12:53, 4年前 , 35F
看得懂日本新聞的都感到他們在恐慌了
04/02 12:53, 35F
台灣 預防的範本 韓國 補救的範本 日本 自肅的範本(? ※ 編輯: rosemary (124.155.188.206 臺灣), 04/02/2020 13:09:31

04/02 13:30, 4年前 , 36F
快破萬了不過至少有控制住
04/02 13:30, 36F

04/02 13:33, 4年前 , 37F
有控制住了 但這樣一直增加也是挺麻煩的
04/02 13:33, 37F

04/02 14:16, 4年前 , 38F
緩慢增加比爆炸要好很多了
04/02 14:16, 38F

04/02 15:44, 4年前 , 39F
上醫醫未病,預防勝於治療
04/02 15:44, 39F
文章代碼(AID): #1UXLGZlX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