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 彭楷棟先生

看板museum作者 (taichungbear)時間17年前 (2007/02/11 06:49),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從2004年年中一直到去年底,差不多就是故宮整修的這段時間,只要 有去過故宮參觀的人應該都到過在正館一旁的圖書文獻大樓參觀過,而只 要有去參觀過的人,應該對當時正在該處展出的《法象威儀--彭楷棟先生 捐贈文物特展》印象深刻,只要一進去那展場,就會看到一尊通體鎏金, 頭戴寶冠面貌秀美的因陀羅伸開雙臂迎接著我們,再走進去,可以看見三 百多尊來自亞洲個地的古佛像,這些佛像以金銅造像為主,時代從西元三 世紀一直橫跨到近代,地點則包含了亞洲所有曾經信仰佛教的地區,而除 了佛像之外也有少部份銅製非佛教的文物,這批珍貴的文物堪稱是故宮建 院以來最大也最重要的一次私人捐贈,讓原本是故宮收藏中極弱項的金銅 佛像收藏,一躍成為世界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為了感謝彭楷棟先生對於 故宮的重大貢獻,也因此故宮特地將該陳列室命名為「楷棟堂」。 昨天傍晚,我到公益路口的諾貝爾書局去買《故宮文物》月刊,在到 櫃台付帳前先站著翻了一下,沒想到一翻讓我看到一篇文章〈慈悲喜捨-- 感念金銅佛收藏家 彭楷棟先生〉,一看到這標題心中就突了一下,不會 吧!我心想,怎麼會蹦出這麼一篇文章來?還沒來得及看文章,我突然想到 週三到故宮時發覺一樓的歷代金銅佛造像展室外掛了「楷棟堂」這三個字, 當時只是想說可能因為大英博物館展覽的關係所以如此,但是看著這篇故 宮文物月刊上文章的標題,不知怎的我偏偏想到那三個字,打開雜誌看下 去,唉!果然在約一個多月前,彭楷棟先生逝世了。 台北故宮中的收藏一開始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清宮舊藏,另一個是 原中央博物院的藏品,這兩個單位對於中國美術史中的宗教藝術方面的藏 品向來就是不足,除了古經書尚稱豐富之外,佛教繪畫向非文人所喜,佛 教雕塑也不是乾隆所好,或者說,在當時文人美學收藏觀的影響之下,這 一類的文物並不被當成藝術品來對待,也因此故宮有佛畫,就是不多,有 佛像,但是數量不多,幾乎都清宮傳下的藏傳佛像造像。 但是素來不被中國文人所重視的宗教造像,自清末開始變成了外國人所 珍愛掠奪的寶藏,敦煌的文物這不多說,相信大家都知道,除此之外還有 天龍山的造像、龍門的石佛、山西的唐宋木刻菩薩,還有許多地方出土的 造像碑或金銅佛,自清末後這些珍貴的寶藏就不斷流出,許多最好的精品 都在遙遠的異國,這不能不說是佛教美術愛好者心中最大的遺憾。 台灣民間的佛教造像中,其實並不乏極精之作,如台南大天后宮的觀音 ,那真的是一件非常偉大的藝術傑作。然而幾乎都是清代所作,要論較早期 的造像,則1976年出版的《臺灣金石木書畫略》一書中有收台南陳氏家廟德 聚堂所藏的元代觀音像一尊,由該書照片看來應該是元代作品,然而現在也 不知道還在不在。台灣的美術愛好者對於中國古代宗教造像在國外博物館是 到處都看得到,在台灣卻是絕無僅有的情況下,只得扼腕嘆息。藝術家楚戈 在1973到日本根津美術館參觀時,見到一些古佛頭佛手或無首無手僅存身軀 的佛像,不由得為文大嘆「還我頭來!」 1983年美國華裔佛像收藏家陳哲敬先生和大都會博物館、普林斯敦大學 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辦了一場展覽,該次展覽中展出許多歷代古佛像,當時這 場展覽轟動一時,許多人在面對實物才知道古代中國雕塑竟然能讓人感動至 深,許多老先生甚至於看到流淚(題外話,很九之後在故宮舉辦的雕塑別藏-- 歷代宗教造像展中,我也才體會到古佛那種能讓人感動落淚的感覺),這是 中國歷代造像在台灣的第一次大規模展出。 接著就是1987年日本收藏家新田棟一,也就是彭楷棟先生在故宮的金銅 佛造像特展了。彭楷棟先生原是台灣新竹人,後來赴日發展,事業上取得巨 大成功,之後他開始留心藝術品收藏,後來始專注於金銅佛項目。後來成為 世上數一數二的金銅佛藏家。他的收藏遠勝過許多博物館,也因此在1980年 代中原本國立歷史博物館就計劃邀請他舉辦展覽,後來不知怎地被故宮邀去。 如果說1983年歷史博物館展出的以石刻造像居多,皆為中國古代造像,展 示的是中國石刻佛的雄偉古典之美的話,那1987年那次的展出,除了其中有 幾尊是大型造像之外,大多數的展品則以小巧細致取勝,而且在地域上更含 蓋了中國、日本、韓國、印尼、印度等許多國家,展出數量更高達218尊, 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型的佛教藝術展,當時就因為展品過多不得不分為兩梯 次展出,當時展出轟動更勝1983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影響所及也在社 會上帶動了一股收藏古代金銅佛造像的熱潮。然而展覽過後,故宮更是體認 到在佛教藝術方面收藏的不足,因此便開始積極的向彭楷棟先生洽談收購他 收藏中部份中國古代的造像精品,經過長期交涉之後,終於以三億多台幣買 下二十多尊歷代佛像,其中單單北魏太和元年銘佛坐像,就花了一億四千多 萬!當時很多人認為價格太高,覺得故宮買貴了,然而今天看來,這筆交易 還是非常得值得。 後來故宮在十年前再度舉辦《雕塑別藏—中國歷代宗教造像展》,先前 所提到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以及故宮的金銅佛展我沒能趕上,無法一睹盛況, 但是這次的展出我就遇上了,記得當時我就專程到故宮好幾次去看這展覽, 因為參觀的人不多,所以我可以坐在地毯上,甚至於後來就趴在地上,細細 的觀看。總之,就是用我覺得最舒服的姿勢去看這展覽就是了。當時的展出 以石雕造像為主,其中相當部份是新出土的青州石佛,所以後來也帶動國內 的石佛收藏熱潮。 在當時的展覽中,有某藏家積數年之力投下大量資金收藏佛像,由於正好當 時山東青州窖藏佛像出土,有一大部份的精品流落到台灣,他便趁機收了不 少好東西,同時也留心歐洲的古佛市場,出手就是快狠準,也因而在故宮展 出時他所提供的展品質量極高,接著他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以及高美館的佛像 展中均提供許多非常棒的展品,隨著展覽開始展出圖錄也隨之發行,他也因 此變成當時台灣著名的佛像收藏家,他的藏品套句古董業的行話,是『上過 譜的』,有著錄,有故宮、國立歷史博物館以及高美館等國家單位幫他背書 ,價值水漲船高,也因此他這場戲布了許多年,終於到了可以收成的時候了 !之後,他的收藏幾乎全都賣給日本人,龐大的收藏煙消雲散,代之的是滿 滿的荷包。 有這樣投機的古董販,卻也正好襯托出彭楷棟先生的高潔,在前幾年彭 先生因為覺得年事已高,必須為他的收藏找一個美好的歸宿,當時全世界的 博物館幾乎都在打他收藏的主意,他也想過留給子孫,也想過送到拍賣場, 但是這樣一來幾乎無法避免這批完整收藏終將離散的命運,他在幾番思量之 下,最後決定,除了一些他最最喜愛的之外,其餘的全部無償捐贈給故宮! 至於他手中還有的,他也說在他逝世之後會再捐出。 這真是破天荒的壯舉!曾經批評故宮買貴他賣貴的人一個個噤口不言,當時 他一共捐贈了361件金銅佛,收藏中除了有7件已經捐贈給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之外,其餘精品幾乎盡歸故宮,包括兩件已經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的珍貴佛像,一件是北魏的坐佛,外型和年代和先前賣給故宮的差不多,也 因此當時故宮特地將這兩尊太和佛同置一櫃展出,應該很多人見過吧!另一 件是五代天福六年款的敦煌觀音曼荼羅絹畫,由於日本規定文化財的所有者 不得為日本境外人士或團體,因此這兩件文物只得轉贈台灣駐日代表處,由 代表處暫存。敦煌絹畫幾乎都在國外,故宮先前雖然有張大千、黃君璧捐贈 共三件,但是張大千送的兩張被傅申確認是大千手筆,黃君壁送的似乎也不 太可靠,恐非唐人真蹟,而彭楷棟先生所贈的不但描繪工麗細緻,加上畫面 完好,且有明確記年,出處來歷都沒有問題,也曾被許多中國美術史書籍所 引用,實在是敦煌繪畫的上品。 去年十月,他再度把從拍賣場所購得的一座西魏造像碑捐贈故宮,當時 故宮特地為他舉辦捐贈記者會,並且為他慶祝九十五歲生日,新聞才過不久 ,怎麼料到現在就在雜誌上看到他逝世的消息。 有關他的生平,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資料,因此我不再贅述,三更半夜 的拉拉雜雜的說了這麼多,也是因為我真的很感謝他,站在一位同樣是美術 愛好者的立場,我感謝他把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收藏,留給了他的故鄉。我每 次到故宮,一定都會看他的佛像收藏,記得前幾天才和人在那尊太和元年佛 坐像前談到他和秦孝儀,當時旁人說秦孝儀在立法院以己頭保此佛,不想今 作古人矣。我現在則是想,他和彭楷棟先生,如今俱作古人矣。 彭楷棟先生,謝謝您,祝您一路好走。 時二月十一日凌晨六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35.30

02/21 19:19, , 1F
不推不行
02/21 19:19, 1F

02/03 22:34, , 2F
02/03 22:34, 2F

05/13 23:06, , 3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Now.to/1l1
05/13 23:06, 3F
文章代碼(AID): #15pam1uU (museum)
文章代碼(AID): #15pam1uU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