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普雷] 從實際面探討《洪水來臨前》

看板movie作者 (拎)時間7年前 (2016/11/01 23:47), 7年前編輯推噓2(4214)
留言20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從小就被教育全球暖化等議題,但環境氣候變遷問題持續存在著。人們總是知道這個事實 ,卻不是太在意這件事帶來的影響。 在「洪水來臨前」以前,「不願面對的真相」這部片應該是比較廣為大眾所知的紀錄片, 但過了這麼久,這些議題還真是不願面對的真相呢... 現階段氣候變遷對人們帶來的影響或許還不到影響生活(但對一些貧窮的地方已有強烈生 命威脅),但有明顯感受。 因為以下幾個原因讓實際改善十分困難: 1. 對生活要求越來越高 科技進步是源自對生活更高一層要求,我們追求更好的科技、更方便的生活。這是人類的 優點,卻也是致命的缺點,特別是對於生活的環境。享受更舒適的生活,同時能源的消耗 、環境的破壞,無聲的發生著。 2. 人類的惰性與短視近利 人們總覺得現在的生活很好,本有的惰性與安逸一直存在。人的一生不過一世紀內,能夠 為了看不到的未來著想打拼的人,真的屈指可數。 需要從質與量去考慮: 第一,最基本的是你要先有願意努力的心。 第二,你要能堅持得久,而不是一頭熱。 第三,只靠少數幾個人是無法的。 第四,你要知道如何去解決。 大部分都只能做到第一點(用想的相信大家都會)。而本片也做到這個「基本功」。但要全 部都做到才有逆轉情況的可能性。樂觀很好但是可行性的實際面呢? 那才是實際上會面對的結果。 3. 政府、財團與企業的貪婪和自私 談到錢,什麼事情都可能變的醜陋。那些因為科技、石化能源的「獲利者」會無所不用其 極的想獲取更多利益。破壞環境、排放汙染物、濫殺動物等等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都是小 事、不痛不癢。然而,一個巴掌拍不響,有供應一定是來自於有需求。消費者不在意或是 不知情地買了都是助長了惡性循環。乾淨、環保、有機理應不是銷售賣點的,更不是提高 價格的方式。解決辦法其實很單純,但是很難達到而已(扶額)。 (1) 正視問題:真正把環境考量進去整體政策,不落於口號,也不應該被強調(要視為是 該做的事)。 (2) 取捨利益:一個對環境友好的企業(國家)絕對不會賺很多錢(很多利益),而這個上位 者(領導者)的想法與員工們(官員)需要共同努力達成共識才行。 (3) 消費者的觀念與應對態度:這是實際上的推動主力,人民是否有不用石化能源、不吃 牛肉、投支持環境議題的上位者等觀念與行動。 (4) 政府企業採取的措施:訂定法規(如碳稅)、完整的計畫與實際的實施(如瑞典的零石 化能源) (5) 長久性:能不能夠維持一個正確的決策而順利解決問題,或進一步的在解決問題後, 又鬆懈了恢復原本的惡習? 4. 對環境變遷的知識不足與改善方法 這必須透過基礎的教育,不流於教科書,而是真正的讓人們了解其嚴重性。更需要由上而 下的實行改善方法才行。 「洪水來臨前」說了很多該正視的問題,讓人看得沉重、知道事情很嚴重。但是呢?最重 要的科學證據、科學解決辦法及一般人該怎麼做都說得很籠統,甚至用有點文青(?)的方 式講。看完這部片可能會很激動、很沉重....然後... 你會照樣過你的生活、 政府會照樣為利益衝突、 先進國家會繼續訂定條款開會流於空口、繼續浪費、 首波承擔者仍會是貧窮的人們。 解決事情仍要回歸理性面,一直感性下去是沒有辦法改變的,那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就紀錄片來看,「洪水來臨前」的確振奮人心,傳達出面臨的問題,值得一看。 但就實際面,很抱歉的,這部片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它仍停留在「告訴你世界正在崩壞中 」的已知事實,但不提太多實際解決辦法。如果有更多的實際解決辦法將會讓這部片更加 有價值。 本身研究有關能源的主題,但卻對學術生態感冒,太多流於為了衝期刊點數的研究了,但 是實際上的應用實在不行,也可能我看的不全面。然而悲觀並沒有不好,會這樣子都是有 原因的,實際去做、去改變,才能有一個樂觀的心、和真正改變的事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204.1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78015278.A.6CA.html ※ 編輯: s78036 (223.139.204.173), 11/01/2016 23:53:21

11/01 23:55, , 1F
有吧 不要吃牛肉 XD 可以減少畜牧業的80%甲烷
11/01 23:55, 1F

11/01 23:56, , 2F
而畜牧業佔甲烷全世界排放量有51% 你覺得呢?
11/01 23:56, 2F

11/01 23:57, , 3F
抵制甲烷不吃牛肉真的是最快的方法了 還不用投票呢
11/01 23:57, 3F
嗯..當然有提到,但大都點到為止。那要怎麼實際改變飲食習慣、讓畜牧業停止生產轉型 等中間的關聯與措施,是我覺得這部缺少的點。 ※ 編輯: s78036 (223.139.204.173), 11/02/2016 00:05:51

11/02 00:13, , 4F
減少吃牛肉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吧 其他如減少碳足跡...
11/02 00:13, 4F

11/02 00:14, , 5F
我能做到的也只有環保回收、少吃牛肉,其他我也沒辦法
11/02 00:14, 5F

11/02 00:14, , 6F
少用電 少消耗資源 盡量用綠色環保物品 就可以唷
11/02 00:14, 6F
這些都是人人所知的,或許是期待從這部看到一些更具體的解決辦法,和實際的大環境的 因應措施吧。因為已經停留在個人的省電省資源太久了...結果也沒有太多改善,甚至變 差,那代表的問題就更深遠了,要選擇用哪種能源?標榜再生但製備過程真正環保嗎?等 等 ※ 編輯: s78036 (223.139.204.173), 11/02/2016 00:24:54

11/02 00:21, , 7F
其實台灣人已經算是相對少吃牛肉的國家了(雖然有增加的趨勢)
11/02 00:21, 7F

11/02 00:22, , 8F
不過還是要多推廣吃雞肉 除環保外本土產量多不貴且脂肪量低
11/02 00:22, 8F

11/02 00:37, , 9F
忘了說 相關牛肉產品也要抵制喔
11/02 00:37, 9F

11/02 00:38, , 10F
像牛油的相關加工食品蛋糕 咖哩 起司 牛奶等等
11/02 00:38, 10F

11/02 00:38, , 11F
要抵制的產品...幾千項吧 XD
11/02 00:38, 11F

11/02 08:47, , 12F
"石化工業"是也重點, 應該先了解它, 並找尋替代方案
11/02 08:47, 12F

11/02 08:58, , 13F
還有, 不要用棕櫚油的加工品
11/02 08:58, 13F

11/02 09:10, , 14F
不吃牛才可笑。美國人多少家庭就靠這賺錢你以為會改變嗎
11/02 09:10, 14F

11/02 18:36, , 15F
樓上才可笑 從自己做起很困難嗎?
11/02 18:36, 15F

11/03 08:33, , 16F
台灣吃豬肉應該最多其次應是雞肉 碳排應該也是倒數…
11/03 08:33, 16F

11/03 08:35, , 17F
只要美國跟中國不改變其他根本只能呵呵…
11/03 08:35, 17F

11/04 13:07, , 18F
這部主要就是拍給美國人看啊
11/04 13:07, 18F

11/06 20:03, , 19F
感嘆的是中國卻真的有可能會帶頭改變,台灣在這領域以後有能
11/06 20:03, 19F

11/06 20:04, , 20F
嘲笑別人的立場嗎? 我看是沒有!
11/06 20:04, 20F
文章代碼(AID): #1O6BakRA (movie)
文章代碼(AID): #1O6BakRA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