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電影的癮-閒聊華爾街之狼與史柯西斯(下)

看板movie作者 (乃賴)時間10年前 (2014/03/04 19:26), 編輯推噓34(34020)
留言54則, 3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接下來總算要進入《華爾街之狼》了。先前一直東拉西扯,正是為了拖延正題。畢竟,電 影是多麼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短短的學習歷程和淺薄的天份,實在不足以討論電影,更 何況是史柯西斯的電影。 不過,本著粉絲推廣偶像的精神,還是試著把自己一知半解的觀點寫了下來,故為閒聊。 五、為什麼《華爾街之狼》不只是華爾街版的《四海好傢伙》—「《四海好傢伙》模式」 的威力與侷限 或許每個熟悉史柯西斯的觀眾,都會馬上發現《華爾街之狼》中,史柯西斯過去一部作品 的影子。 就我來說,要瞭解李奧納多與史柯西斯的突破、瞭解《華爾街之狼》,就要同時考慮這五 部電影,分別是:《四海好傢伙》、《蠻牛》、《喜劇之王》、《神鬼玩家》以及《華爾 街之狼》。 1991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矮個子的喬.派西站上臺,說出了可能是史上最短的奧斯卡致 詞:「我的榮幸。」 這部電影是《四海好傢伙》,居然只得了一座最佳男配角。當年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頒 給了凱文.科斯納的《與狼共舞》。我不知道影藝學院後來會不會後悔,但我想,歷史證 明了這兩部電影完全處在不同層次,若是合理的狀況,這部電影至少還應該拿下當年最佳 影片、導演、攝影、剪接四座獎項。 如果真的有人願意看這篇絮絮叨叨的文章到這個地方,然後還不瞭解史柯西斯,那我真的 建議,一定要看過《四海好傢伙》,至少要看過《四海好傢伙》。跳過這部電影,就無法 理解二十年來美國的類型電影發展。 《四海好傢伙》影響了後來很多電影,史柯西斯也不斷沿用類似的風格或形式,最近的《 瞞天大佈局》(大衛歐羅素自己選了《四海好傢伙》為他的十大電影。),不知道為什麼 成為IMDB第一名的《刺激1995》,當然還有史柯西斯自己的《賭國風雲》、《神鬼無間》 和《華爾街之狼》。 《四海好傢伙》太成功了,成功到很多人以為這是史柯西斯最好的電影,事實上在我的排 名中,這部電影還排不上史柯西斯前三。 也有很多人以為終其一生風格不斷突破的史柯西斯,只擅長黑幫電影。但其實,史柯西斯 拍過B級片、女性電影、運動電影、宗教電影、歌舞片、喜劇片、續集電影、驚悚片、歷 史片、文藝片、紀錄片、甚至還拍過兒童片。黑幫類型只是其中一個面相。但這部電影的 光彩太迷人了,才造成了這些美麗的誤解。 看看墨西哥胖宅男吉勒摩.德托羅怎麼說吧: 「史柯西斯用《四海好傢伙》為21世紀帶來了過去20年間最有影響力的電影。這部電影可 以不斷反覆觀看並始終保持新鮮與驚喜。」 而一樣來自中南美洲,史柯西斯的門徒佛南多.梅里爾斯,在巴西拍出了一部像透了《四 海好傢伙》的《無法無天》。他這樣說: 「有兩部電影對我的影響非常大,第一部是《四海好傢伙》,《無法無天》的結構就建立 在它的基礎之上。我特别喜歡史柯西斯描繪黑幫世界的能力,展開不同的角色以及多線索 的故事。」 拍攝《四海好傢伙》之時,史柯西斯對喬.派西說:「福特拍西部片,我們拍黑幫片。」 他要開創一個類型的典範。 這時候的史柯西斯舉重若輕,爐火純青。兩年前,他終於完成了宿願《基督的最後誘惑》 ,和老搭檔狄尼洛完成了傑作《蠻牛》和《喜劇之王》,《下班後》證明他可以快手、低 成本拍出口碑好的獨立製片、《金錢本色》的票房與保羅.紐曼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讓大明星與片場對他信心倍增。他走出了陰霾,也再也不需要為了搖搖欲墜的地位擔心。 《四海好傢伙》用一個旁觀者的冷眼,進入一個怪誕顛狂的犯罪世界。而同樣的模式,也 出現在他後來許多作品中。開頭,都直接從無法回頭的轉捩點開始。或許是公路旁的兇殺 、或是投擲侏儒的瘋狂遊戲、或是汽車上的爆炸,接著閃回,回到憧憬青澀的純真年代。 大量的凝視與旁白讓我們逐漸滲入史柯西斯描繪的社群文化,輔以強烈時代氛圍的場景、 化妝、腔調、流行樂,純熟有默契的群戲,描繪主角從童年的渴望、青少年的成長與成年 的墮落,逐漸融入到終於背叛。觀點鏡頭與旁白讓我們接受病態的日常生活,最後再摧毀 。所有的美好都以幻滅作結。 視覺極致的攝影機運動,變焦、推軌、手持、環繞、車拍、穩定架、昇降機,大量極高難 度的複雜長鏡頭,用上所有攝影技巧;配樂和畫面的強烈反差,像是船難的輕快音樂、他 在《四海好傢伙》的連續謀殺案,將一具具屍體的畫面搭配情歌的節拍;對話、音效與畫 面不同步的華麗剪接,用配樂或是對話快速銜結不同場戲,像是馬修.麥康納還在唱著捶 胸歌,畫面就從明亮的公司餐廳,直接跳到脫衣舞孃的底褲。或是台上正說著笑話,笑聲 未歇,畫面直接切到主角拿著大箱的鈔票堂而皇之走出機場。再加上各種花招,停格、加 速、慢動作播放,觀點鏡頭切換,每個鏡頭都飽含角色的情緒和張力。 「視覺的雲霄飛車」,史柯西斯的電影被這樣形容。「他是那個世代最會用攝影機的導演 ,他讓你進入螢幕裡的世界,看到角色的情緒。」羅傑.艾柏特這樣說。 他的電影經常都可以找到一些讓人永生難忘的鏡頭,最近的例子可以看一下《雨果的冒險 》第一場戲第二個鏡頭,一個五十多秒的長鏡頭,在霍華.蕭的懷舊配樂下,鏡頭從大雪 紛飛的巴黎上空,緩緩降落,推進到車站裡頭,穿越煙霧蒸騰的月台,擠過重重人群,到 了車站大廳再緩緩抬昇,推進到牆上的掛鐘,特寫數字「4」後頭一個小男孩凝視的雙眼 。 從大遠景到大特寫,一氣呵成的視覺饗宴。《四海好傢伙》那個三分多鐘,已經進入教科 書的長鏡頭更不需多提。 這些特點,同樣都出現在《華爾街之狼》。這兩部電影很像,《四海好傢伙》的模式威力 太過強大。 但是,沒有完美的藝術品,每種選擇,都必然有代價。在我看來,這就是《四海好傢伙》 和《華爾街之狼》根本的差別,那就是主要角色的內在深度。當選擇了旁觀者的視角,對 特定角色內心的挖掘,與角色形象的樹立,就受到了限制。你要嘛看得廣、要嘛看得深, 所以這些電影才那麼需要旁白。取捨的結果,就是犧牲了主角強烈鮮明的形象。 《四海好傢伙》裡頭最強烈的角色不是敘事者亨利.希爾;《雨果的冒險》整個敘事失衡 ,主角的衝突忽然就被放置一旁,中後段完全都在處理次要角色的回憶,到底主角是雨果 ,還是梅里葉?《無法無天》的主角個性也相當薄弱,故事的風采都聚焦在小霸王身上, 主角的衝突與動機在小霸王的故事結束之後馬上失去力量,而《刺激1995》也是一樣,敘 事者帶領我們進入監獄,但主角的內心世界卻欠缺了真實性和說服力,幸好有夠聰明的情 節足以掩飾。 別誤會,這些電影都在他們選擇的侷限下交出了可以說出是最好的作品,但每種策略都有 盲點。難以創造一個偉大深刻的主要角色,就是我認為《四海好傢伙》敘事策略必須付出 的代價。 而《華爾街之狼》如何在《四海好傢伙》模式下探索主角更深刻的內心呢? 第一個就是片長,增加到三個小時;接著為了聚焦在主角身上,犧牲了大批配角,太多一 閃即逝的角色,這是為了持續聚焦在貝爾福單一視角上付出的代價,不像《四海好傢伙》 在中間曾經切換觀點,改用女主角凱倫的視角敘事。 而最後,最重要的就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一路努力而來,最後貢獻的偉大表演。 六、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到底在做什麼? 拍《沉默的羔羊》的強納森.德米有一張《蠻牛》主角傑克.拉莫塔的畫像。畫框上頭寫 著:「傑克打拳時,就像他不配活著一樣。」 勞勃.狄尼洛與史柯西斯的長期合作與自我折磨之下,完成了或許是影史上自尊最低落角 色,《蠻牛》當中的傑克.拉莫塔。但兩年之後,這對導演、演員組合,又推出一部更怪 誕、更壓抑、更痛苦、更荒蕪的電影《喜劇之王》,而主角魯柏.龐普金的病態和扭曲, 居然超越了傑克.拉莫塔。 勞勃.狄尼洛用一系列脆弱、受傷的瘋狂角色,完成了這對組合所能達到的極致—然後兩 人分開,直到八年後的《四海好傢伙》。但這時,兩人再也回不去當初的創造力,而史柯 西斯尋尋覓覓,有十餘年沒有找到下一個勞勃.狄尼洛。 有人說,魯柏.龐普金是沒帶拳套的傑克.拉莫塔。我認為不僅如此。這兩個角色一體兩 面,互為照映,集合兩者,才能體現狄尼洛與史柯西斯最巔峰的演繹。 而同樣的過去,又再重演一次。 過了這麼多年,李奧納多總算騙過自己,騙過世人,讓自己穿上國王的新衣。他終於完成 了一個真正偉大的角色。 過去十幾年來,很多觀眾都在疑惑,李奧納多究竟在做什麼?一個個角色越來越糾結、越 來越痛苦,他的表演越來越聲嘶力竭、眉頭緊皺、苦大仇深,好像渾身的肌肉只能緊繃不 能放鬆,為了得到那座小金人,這傢伙失心瘋了。 我曾經這樣誤解過他。直到我開始認識勞勃.狄尼洛。 我想,年紀和我一樣,在九零年代中後期才開始在第四台看電影,兩千年之後才上電影院 的世代,如果不刻意去找老電影,是不會知道狄尼洛這個日益肥胖的老頭,為什麼是當代 最偉大的演員之一。 老實說,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是在徐懷鈺的〈我是女生〉。 我們看到他在《老大靠邊閃》、《門當父不對》系列和諧星搭檔,或是《星塵傳奇》裡演 一個變裝癖船長,在《藥命效應》、《怒海潛將》這些差強人意的電影裡演讓人印象不太 深刻的配角。難得這兩年在奧斯卡比較常見他一臉皺紋的老臉,因為歐羅素連續兩部電影 《派特的幸福劇本》和《瞞天大佈局》。無論如何,如果只看過這些電影,是不能理解他 為什麼是一名偉大的藝術家。 就如同沒看過《欲望街車》和《岸上風雲》,就不可能理解馬龍.白蘭度如何改變了一個 世代。確實,《教父》是好電影,但那依然不是白蘭度最輝煌的時刻。 昆汀.塔倫提諾曾經這樣聊過狄尼洛(經常提到此君是因為他很喜歡自己錄自己聊電影掌 故的談話,然後放到網路上,很有意思。): 「你想看看當年他七零到八零年代拍了哪些電影、和哪些人合作?他和馬丁.史柯西斯、 法蘭西斯.科波拉、柏納托.貝托魯奇、賽吉.里昂尼、麥可.西米諾、泰瑞.吉連、伊 力.卡山、布萊恩.狄帕瑪這些人都一起拍過電影。」 就算過了全盛時期,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和狄尼洛合作的導演,依然是一個世代裡最優秀的 佼佼者,他和塔倫提諾、麥可.曼、巴瑞.李文森、艾方索.柯隆,甚至羅德里哥和盧貝 松,乃至歐羅素,都有和他合作過。 持續和史柯西斯不斷挖掘同樣類型的角色到了極致,再不斷和當代最優秀的導演合作,在 我眼中,李奧納多做的事情,和當初狄尼洛做的事情幾乎一模一樣。 或許因為他們兩人二十年前,就有了很深的淵源。 回到二十年前,李奧納多演出了生平第一部電影《男孩的生活》。當時他還不知道自己日 後會成為「世界之王」,但是他知道,他或許遭遇了一生中最崇拜的男演員,勞勃.狄尼 洛,並結識了未來合作最長時間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 那時候,狄尼洛向史柯西斯這樣說:「這小子不錯,以後可以跟他合作。」 李奧納多則說:「我十六歲開始就夢想和馬丁合作,為此我接連換了好幾間經紀公司。」 終於,十幾年後,他走到了離狄尼洛最近的地方:史柯西斯的鏡頭前。 於是,從2002年《紐約黑幫》、2004《神鬼玩家》、2006《神鬼無間》、2010年《隔離島 》,一直到2013年的《華爾街之狼》,總算,史柯西斯和李奧納多,開創了一個嶄新的世 界。 《華爾街之狼》遊艇一場戲中,貝爾福在談判失敗後戴上墨鏡,張狂笑容,宛如好萊塢頭 號變態傑克尼克遜。完全重現了傑克尼克遜的邪惡與可愛。 在腦性麻痺期的顫抖爬行,再現了金凱瑞擅長的肢體喜劇。 甚至電影當中的兩次演講,你很難不聯想到麥克.道格拉斯在《華爾街》當中的名演講, 而充滿力量的表演與擲地有聲的言語,動人的程度,在我心中更直逼艾爾.帕西諾—從《 熱天午後》、《疤面煞星》、《女人香》、《魔鬼代言人》和《挑戰星期天》,我心中永 遠的好萊塢演講冠軍。 即使是大老粗東尼.蒙大拿,艾爾.帕西諾的言詞永遠霸道強悍: 「你們需要我,你們需要像我這樣的壞蛋所以你們可以指著我說:『那就是壞蛋』。所以 你們就變好人了?你們不是好人,你們只是懂得隱藏,懂得欺騙。我,我從不欺騙,我, 永遠說實話,就算在說謊的時候。來吧!向壞蛋說晚安吧!」 這種壞到極點,又囂張到極點的言語,毫無保留炫耀自己的邪惡,這不正是《華爾街之狼 》做的事情? 當貝爾福雄辯滔滔地說:「你可以說我膚淺、說我是物質主義者,那麼,去麥當勞工作吧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多年來的修煉融眾多特色於一爐,讓李奧納多脫胎換骨,成就了不可一世、狂妄無恥,又 可愛逗趣、討人喜愛的喬丹.貝爾福。 李奧納多的感染力,不只能顛倒眾生、扭轉黑白,最重要的,就是演講最大的魅力與目的 :操控情緒,讓你愛上講者,成為他的信徒、追隨者,為他殺人,為他而死。演講,或許 是一個政治領袖最重要的能力。 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說:「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成為真理。」如果是喬丹.貝爾福, 只需要一次。 這部電影的表演,或許會聯想到很多人。但回顧李奧納多的生涯,以及喬丹.貝爾福的內 在,其實,我覺得他真正追隨的人,是勞勃.狄尼洛。 李奧納多說,十三歲時,和父親到電影院看《午夜狂奔》。父親指著螢幕說: 「你看到那傢伙嗎?他很酷吧。他的名字叫勞勃.狄尼洛。你想知道什麼是偉大的演員? 記住他的臉。」 六年後,他第一部電影,就是和狄尼洛的對手戲。 有人說,演技的定義,就是一個人能夠演繹出多少不同的角色,並且讓人信服。這話我不 完全同意。放在梅麗.史翠普、丹尼爾.戴.路易斯的身上當然成立,但是我想演技的定 義沒有那麼狹隘。 舉例來說,約翰.韋恩、渥美清、原節子、克林.伊斯威特甚至是卓別林,就是不斷重複 演出類似角色的演員。他們都能代表一座城市、一個時代、甚至整個國家,表現出強烈又 具有象徵性的精神氣質。 小津安二郎曾說:「有人說原節子只會演一種角色,所以不是好的演員。我覺得這種說法 很奇怪,如果一個人永遠都能成功代表某種人物,不正代表她是個好演員嗎?在我看來, 原節子是最好的演員。」 也許有人說,李奧納多應該演截然不同的角色,才能證明自己的演技。但我想,更重要的 ,他想要用一個、一個越來越深化的角色,追求自己的巔峰。不僅僅是為了奧斯卡而已。 如果我們回顧李奧納多和史柯西斯的合作,會發現這些角色都在同樣的特質下不斷深化, 一個比一個悲傷、壓抑,一個比一個顛狂。而他們共同的表現,就是不斷欺騙:欺騙自己 、欺騙別人,因為他們內在都有無法化解的傷痛,讓他們自卑、扭曲,又糾結。 《紐約黑幫》的阿姆斯特丹是雙面人;《神鬼玩家》的霍華.休斯,一生中最大的恐懼就 是自己的病態被公諸於世;《神鬼無間》是從小就偽裝口音的間諜;《隔離島》的泰迪, 不斷追逐自己編織的謊言,陷入了瘋狂的無限迴圈。這些角色精神上一脈相承,讓人看得 越來越揪心,也越來越不舒服,到底這種神經質、自欺欺人的脆弱、瘋狂人物要重複到什 麼時候? 為了這個目標,我們看他還和哪些人合作,創造了哪些角色: 史蒂芬.史匹柏的《神鬼交鋒》、山姆.曼德斯的《真愛旅程》、雷利.史考特的《謊言 對決》、克里斯多夫.諾蘭的《全面啟動》、克林.伊斯威特的《胡佛傳》、巴茲.魯曼 的《大亨小傳》。 但在我看來,李奧納多想像自己的偶像狄尼洛一樣,完成一個獨一無二的角色,創造前所 未有的獨特氣質,成為自己表演的巔峰,並反應一個時代的特質。要做到這點,就要像當 年的狄尼洛一樣,長期跟有著同樣熱情的導演,不只創造一個角色,而是奢侈地用很多角 色來追求同一個目標。 李奧納多曾說,他演藝生涯裡面,最重要的兩個角色就是《神鬼玩家》和《華爾街之狼》 ,只有這兩部電影是他的孩子。這兩個角色一體兩面,互補而完整,就像當年的《蠻牛》 與《喜劇之王》一樣。四部電影加起來,則完成了史柯西斯描繪當代人各面相內心荒漠的 社會批判與觀察。 完成了這個角色之後,或許李奧納多和史柯西斯也會就此分道揚鑣。就像當年的狄尼洛和 史柯西斯合作完《喜劇之王》一樣。 即將來台開拍的《沉默》,不見李奧納多的蹤影。傳說中的《愛爾蘭人》主角是勞勃.狄 尼洛與艾爾.帕西諾,目前有謠傳參演的還有喬.派西,而買下版權的《雪人》,也沒聽 聞李奧納多參演的消息。 或許,年少得志的李奧納多,對於名利場上權勢人物內心的缺陷,一直有著強烈的喜好與 共鳴,就像當年行走街頭的勞勃.狄尼洛,對於陰溝底層的黑暗世界,有著不變的熱情。 他的謊言,宛如當年勞勃狄尼洛的拳頭。從四零年代小義大利區的孤絕與暴虐,到九零年 代華爾街的浮華與空洞,如出一轍。 同樣,自欺欺人的壓抑角色,背負著創傷。當年,狄尼洛歷經了70~80年代的磨練,詮釋 著自我折磨、毀滅一切的暴力角色,而今,李奧納多也同樣經歷了十幾年的煎熬,鍛造自 己成為扭曲壓抑,謊話連篇的大說謊家。 李奧納多他要做的不是演一個可以放鬆的喜劇角色,而是要超越一切壓抑與扭曲,昇華謊 言成為藝術的終極巔峰,終於,在我眼中,他像當年的狄尼洛一樣,完成了這個夢寐以求 的角色,就是《華爾街之狼》裡的喬丹.貝爾福。 喬丹.貝爾福凝聚了李奧納多過去所有角色的特質,又進一步昇華超越,成就了前所未有 的深刻象徵。儘管李奧納多沒有拿到第一座奧斯卡,但能夠走到這個高度,我以身為他的 影迷為榮。 別傷心了,影藝學院婊過的人可多著了,史柯西斯也是一路苦過來的。兩座金球獎、一座 柏林影帝,39歲的年紀有了這麼多的榮耀,足矣。 七、傑克.拉莫塔、魯柏.龐普金加上霍華.休斯、喬丹.貝爾福:四個象限的時代圖像 從角色的情感來看,我認為要理解《華爾街之狼》,則必須同時對照《神鬼玩家》、《蠻 牛》和《喜劇之王》。 之前談過很多《蠻牛》,拉莫塔的人生讓人心碎。他是個脆弱、充滿缺陷的人,而他讓我 們看到了自我毀滅的絕望,在擂台上、監獄裡,拉莫塔一次一次讓自己遭受痛苦與羞辱。 即使有著種種缺點,史柯西斯依然讓我們同情他。 而《喜劇之王》,一樣是一個卑微、充滿缺陷的自卑人物,渴望權勢和名利,但是主人翁 魯柏.龐普金和拉莫塔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打從一開始就瘋了,而且沒有任何得救的機 會。魯柏.龐普金絕對不接受自己人生的失敗,他無視一切現實執著相信自己必然是個大 人物,不管任何挫折與拒絕都視若無睹。他抱著信念,並且絕對不改變。我們看到的不是 一個人逐漸失去靈魂的悲劇,而是一個人打從一開始就沒有靈魂,一個空洞的信念最終被 實現的恐怖片。 所以,故事最後,魯柏.龐普金如他預言,成了個巨星。他說,一個人只要堅定相信自己 做得到一件事情,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他最後就一定會成功。他整部電影沒有哭泣、沒有 悲傷、沒有激情,他冷靜謹慎地綁架了脫口秀主持人,換取自己十分鐘的表演,他把自己 悲劇的人生編成一個笑話,把每一次的難堪與絕望當作笑點。他被捕了,也成名了。 沒有靈魂的暗夜,沒有反悔與救贖,他越好笑,越成功,你就知道他在地獄沉淪的越深。 這是史柯西斯最悲哀的故事,一個瘋子不但沒有接受治療,還因為他的瘋狂,所以在電視 前,讓所有的人嘲笑他的瘋狂,於是成為王。你知道他永遠不會好,因為病的不是他,是 迷戀病態的整個世界。 龐普金是拉莫塔的靈魂閹割版,他沒有煎熬的自我,只有外在的軀殼與空洞的信念。拉莫 塔的失敗讓我們心碎,魯柏.龐普金的成功更讓我們噁心難受。你不同情他,你厭惡他, 因為他太真實,太讓人難堪。這部電影讓人迷惑,有人認為狄尼洛只是空殼,沒有表演, 但史柯西斯認為這是狄尼洛最好的表演,也是他們合作突破瓶頸的重要作品,他給予極高 的評價。 但是,從此之後兩人再也不繼續挖掘角色的內心,狄尼洛大多演他的配角。 同樣的組合,我認為也體現在《神鬼玩家》和《華爾街之狼》上。 之前曾經說過,史柯西斯鍾愛小人物,但有個例外,就是《神鬼玩家》。霍華.休斯不是 典型的史柯西斯人物,他不僅不是平凡的小人物,而是不折不扣的傳奇,顯赫的程度和橫 溢的天才,根本就是當年《大國民》裡的肯恩。 為什麼他會拍這部電影?其實主導這個作品的,不是史柯西斯,而是李奧納多。李奧納多 擔任製片,扮演他夢想的角色,他才找來史柯西斯合作。他曾說兩個角色可以代表他的演 員人生,就是霍華.休斯和喬丹.貝爾福,這兩部電影他都積極爭取版權、擔任製片,力 求創作空間的完整與足夠的資源。 對比於狄尼洛自卑的底層人物,李奧納多鍾愛自戀的權勢人物,光鮮外表下的悲哀與荒蕪 。霍華.休斯的脆弱、夢想與痛苦讓人同情、讓人憐惜。他和拉莫塔一樣,有著脆弱的靈 魂。史柯西斯的個人喜好比較反應在對1930~40年代好萊塢的描繪上。 而鏡像般的角色,類似的處理,喬丹.貝爾福也是一個靈魂閹割版的霍華.休斯。霍華. 休斯最後對著鏡子,回憶到童年。她的媽媽說:「QUARANTINE,你不安全。」的同時,霍 華也說: 「我以後要造最快的飛機,拍最大的電影,當最有錢的人。」 這句話還沒結束。同樣抱持著夢想,只是這次只剩下最後一句。貝爾福的精神世界單薄空 洞,直如一片荒漠,這次夢想的宣言成了: 「我一直都想當有錢人,我22歲的時候,才剛結婚,就已經成了為錢上癮的王八蛋。」霍 華.休斯的另一面,補足了傑克.拉莫塔和.魯柏.龐普金剩下的一角,四者疊加,完成 了四個象限的時代精神圖像。 於是,他的人生,就是不斷地致富,不斷地毀滅。和過去不同,這次的悲劇成了喜劇,而 且還是最顛狂、最放肆的鬧劇。你知道喬丹.貝爾福沒有反省、沒有後悔,他沒有成長、 沒有改變。他的靈魂也沒有救贖的可能。而在他越來越顛狂時,我們不但不同情他,我們 還笑他。 當年,他們說傑克.拉莫塔對自己的暴力渾渾噩噩,而現在,喬丹.貝爾福對自己的謊言 沾沾自喜,本人還洋洋得意介紹自己是超級壞蛋。 他的演講台,就是拉莫塔的擂台,只是拉莫塔在擂台上尋找懲罰與救贖,貝爾福的講台只 有狂熱與沉淪。而當年的《蠻牛》的喬伊.拉莫塔,故事的良心與一切美好的支柱,在這 裡換成了面目可憎的丹尼。喬伊與傑克的分離帶著無比的痛苦,關於丹尼的一切卻始終是 場鬧劇。 不管怎麼看,我都覺得貝爾福在電視前拯救丹尼的那場戲,讓我聯想到當年拉莫塔侵門踏 戶,衝進正在看電視的喬伊一家,三個拳頭撂倒老婆、弟弟和弟媳,揚長而去。然後,鏡 頭帶到倖存的兩個錯愕的小孩,我還在想拉莫塔會不會回頭順手KO他們。同樣在《華爾 街之狼》的這場戲,也有一個錯愕的小女孩。 《華爾街之狼》沒有《蠻牛》的哀傷、《四海好傢伙》的鄉愁、《神鬼玩家》的悲憫,有 的是《喜劇之王》熾熱的慾望與病態的價值觀,主角一開始就瘋了,和這個世界一樣,沒 有什麼美好要悼念,記得,殺死他靈魂的時候,別弄痛我們,放點藥物讓我們笑。沒有靈 魂的世界容不下一個不笑的人。 於是,裸體從狂歡派對醒來的喬丹.貝爾福,鏡子的另一頭映照著在擂台獨舞的傑克.拉 莫塔。內心同樣荒蕪而絕望,只是這次發出的不是困獸的嘶吼,而是華麗貴氣的瀟灑微笑 —站上臺,騙過自己、騙過所有人,就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兩個演員,一個導演,一部一部電影,彼此呼應,交錯對話,演繹了文明社會異曲同工的 兩種風貌,頂端與底層一樣的詭譎荒誕,孤獨瘋狂。繁華落盡、笙歌依舊,人間就是地獄 。魯伯.龐普金當年說:「寧可一夜成王,莫做一世傻瓜。」 「那麼,何不當個一世之王?」喬丹.貝爾福這樣回答。 謊言、謊言、謊言,用俊臉和詞藻欺騙世界,用毒品欺騙自己。喬丹貝爾福找到了健康適 應當代社會的完美方式。 八、斷章取義《華爾街之狼》 《華爾街之狼》擷取了虛榮、狂妄的一面,捨棄了霍華.休斯的溫柔、浪漫與童真,喪失 人性、毫無道德,成就了一部「盡皆過火,盡是顛狂」的神經喜劇,他們同樣都有著類似 的安全語:「狼族」與「隔離」。兩個角色宛如鏡像,但《華爾街之狼》將所有的力道都 放在貝爾福的「惡」上。 明知敗德,而李奧納多與史柯西斯為什麼不批判他呢? 因為貝爾福的瘋狂與淪喪,是時代的產物。和《喜劇之王》一樣,電視前的觀眾熱愛扭曲 和病態,講台下的信徒崇拜貪婪與罪惡。在一部電影中,點題與總結的通常就是開頭鏡頭 與結尾鏡頭。 《華爾街之狼》的開頭鏡頭是電視廣告,結尾鏡頭是台下的群眾。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喬丹 .貝爾福的內心,而是我們自己的渴望、我們所處的世界。貝爾福的縱慾不僅僅是享樂而 已,在書中更細緻地解釋,這是最合理的策略。 狂熱的氣氛與共謀的快感,讓史崔頓成為鐵板一塊的死忠教團。他把自己塑造成神,所以 所有的活動都是儀式。他專門應徵貪婪、年輕的笨蛋,因為這些人可塑性和忠誠度最高, 他越扭曲,員工越仿效他,一方面過度奢華讓他們負債累累,一方面封閉的環境讓更容易 被洗腦,成為「狼群」。這是多麼悲哀、多麼虛無的時代? 題外話,最近每天行經的路上開了一家神奇的早餐店,門口有好幾個熱情洋溢的員工發傳 單,店裡面空蕩蕩的沒有料理食品的空間,完全不符合販售一般早餐的利潤與成本考量。 上網一查,果然,直銷。 我在《華爾街之狼》的公車廣告上看到一行字:「歡迎企業包場。」 你知道,有時候,這個世界真讓人覺得像是一齣喜劇。 貝爾福壓抑、病態並扭曲、瘋狂的人格。李奧納多怎麼呈現這段心碎的漫長歷程?要怎麼 樣我們才能這麼細膩又深入地觀察一個原本質樸的靈魂走向無法挽回的毀滅?長達一百八 十分鐘單一觀點,不斷用旁白拉近距離,而我們居然沒有逃開、沒有崩潰? 答案是笑。《華爾街之狼》必須是喜劇,也只能是喜劇。在一切痛苦煎熬之後,唯一能夠 昇華的方式,就是笑。美國電影最偉大的創見:喜劇。 當年,庫柏力克拿到冷戰小說《紅色警戒》,他左思右想,找不到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的 方式。畢竟,近在眼前的世界末日,美蘇兩國苦心設計的互相保證毀滅裝置,要怎麼才能 夠讓觀眾看完而不抓狂呢? 後來,他總算想到了,這個故事唯一成立的可能性,就是所有人都是瘋子,世界末日就是 一場鬧劇。這就是偉大的《奇愛博士》,完美的庫柏力克最喜歡的作品。 越恐怖的事情,越應該成為喜劇,反過來,越是洞悉喜劇的本質,就越悲哀。笑反應了一 個文化的病態,而電視更是無限放大瘋狂的增幅器。幾乎所有關於電視的好電影都是瘋狂 的,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喜劇之王》、《螢光幕後》和《益智遊戲》。他們的預言至今依 然真實不虛,幾年前,電視節目將許純美和慧慈的言行當作商品大肆販售,居然有這麼多 觀眾樂於接受。丹尼.鮑伊說,有了幽默感,就能夠說一切沈重的無法訴說的故事。《猜 火車》就是這樣成功的。 幽默,能化不可能為可能,能讓不可承受之重翩然起舞。在卓別林眼中,混世狂魔希特勒 的野心,就像是飄盪的氣球一樣美麗輕盈,詩意又荒誕。 為了公司的成長,他必須重用丹尼,因為他需要一個下賤邪惡的混蛋當丑角,讓公司的氣 氛始終維持在高漲得像狂歡的嘉年華,這也是為什麼要吃掉金魚,這種溫柔、拘謹的形象 和周遭的狂熱格格不入。他必須扮演瘋狂的狼王,才能驅策瘋狂的狼群,這是書中已經詳 細解釋的橋段。 但在電影中,更著力介紹丹尼。這是編劇非常重要的技巧,就是在塑造角色時維持平衡。 丹尼在故事中背負了一切邪惡,像是他帶領主角吸毒,在那之前還要大費周章告訴我們丹 尼亂倫的家庭,而不是馬修.麥康納,這樣可以維持餐廳那場戲的純真和美好,在故事尾 聲所有人一起共鳴捶胸時,我們想到的不是墮落,而是征服世界的初衷。 有丹尼映襯,讓我們能夠接受主角,相較之下他還滿正常的不是?而在貝爾福愛上娜歐蜜 的轉捩點,也是丹尼在一旁打手槍大喊:「喬丹,幹她!」 電影當中也刻意讓喬丹周圍的人都成為共犯。第一任妻子要他回去當股票經紀人,而且明 知喬丹正在騙錢,她不但沒有喊停,還推波助瀾:「為什麼不賺有錢人的錢?」而大導演 勞勃雷納飾演的喬丹父親,也刻意安排一場戲聊「雷射除毛」;連姑媽都要安排一場互相 引誘的戲,這是自傳裡頭絲毫沒有提及的部份。喜劇的訣竅在於自我消解和自我嘲弄,同 時也讓整部電影徹底虛無,主角的行為顯得合情合理。 娜歐蜜更不用說,讓整部片的膚淺與浮誇更上一層樓。她的第一句台詞是:「你房子真好 。」宛如《蠻牛》裡面,維琪和拉莫塔的第一句話:「真好的車。」 整個世界都和他一起沉淪,我們怎麼能單單批判他一個人呢?這個故事成為喜劇的訣竅是 ,絕對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就會感到悲哀,就會思考、就會反省,要讓腎上腺素和欲望 、毒品一起狂飆,摧毀一切價值和溫情。上一刻,喬丹才說自己要懸崖勒馬,自己是有婦 之夫,下一刻,娜歐蜜馬上裸身打開玻璃門;上一刻,喬丹才自省:「我充滿罪惡感。」 ,三天之後,娜歐蜜馬上搬進公寓。 每個角色都要自我諷刺,上一刻管家才高貴有禮,下一刻馬上拆穿這個虛偽的假面具—也 拆穿公爵夫人和「公爵」的所謂格調。悲哀的時刻要馬上打住,讓一切成為笑話。公司的 年輕業務班三年後自殺,旁白完全不停,下一場戲馬上接到瘋狂麥斯講電話的橋段;兩年 後布拉德死了,畫面上他被鈔票和裸女簇擁,旁白居然搞笑的談到莫札特。上一刻還說, 寶貝不用擔心,我有潛水執照,下一刻馬上說,我不要死的時候清醒!而最後的時刻到來 ,喬丹被逮捕時,還一邊談著紅花鐵板燒! 這樣的人,居然還大言不慚說著「神的啟示」!我們多麼樂意看著一個個謊言被戳破! 不能有任何思考的時刻、任何莊嚴的時刻、任何嚴肅的時刻。不斷摧毀,讓虛無成為這個 空洞世界的唯一價值。我們看看連那些看似動人、激昂的言詞,又是多麼膚淺、薄弱。 前一刻,貝爾福大喊:「史崔頓就是美國!」 不久之後,丹尼把傳票丟到垃圾桶撒尿,大喊:「你知道史崔頓怎麼對付傳票的嗎?去你 的美國!」 世間最大的春藥,是美利堅合眾國印製,小張的,綠色,大張的,紅白藍三色,像是巴頓 將軍那張讓人血脈賁張的星條旗,像是硫磺島上美國大兵立起來,勃起的陽具崇拜。兩者 法律都規定不可損毀。在此國族符號,和一切的毒品一樣,只為了亢奮而存在。 除了快感,毫無任何信仰可言。這是一群毫無信仰與任何價值的人,史崔頓是無神的所在 。廢話,這個時代,每個地方都不需要宗教,我們崇拜的,是喬丹.貝爾福這樣浮誇又膚 淺的人。他不但絲毫不以為恥,而且我們還無比認同。 有錢不是一切,但是至少有錢人遇到問題可以開著跑車解決。 回憶一下兩場戲。一場是丹能探員的勝利。探員,你賺多少?一年五萬、六萬?當你每天 搭著臭哄哄的破爛地鐵,穿著三天沒換的西裝,你會不會想過,如果當初有一個選擇,有 一個機會,人生會不會就此不同? 丹能拿出報紙頭條,那是他的勝利、他的光榮,無人知曉。地鐵上依舊淒清,世人渴望的 不是這個灰暗的英雄,而是像搖滾巨星般的超級罪犯。誰在乎你? 然後,回到多年前的那個小酒館。貝爾福與一群人渣朋友說著,每個人都想發財。 「每個人?佛教徒呢?我有一次遇到一個摩門教徒,他說他只想做家具…」 這段胡扯除了彰顯這群笨蛋的笨以外,還說了什麼? 一語成讖,有些人只想做家具,有些人不想發財,喬丹貝爾福,你以為你懂了全部的人性 ,但其實沒有。有些人你買不起、有些人你惹不起。 我想到,松本清張的《沙之器》裡面有個警探,沿著漫長的鐵軌走了好幾天,撿拾一個從 車窗撒下的血衣碎片。那幾天很熱,熱的他滿身黏膩、臭汗沖天。 你知道嗎?這些支持著這個國家的人不該領這麼少,太不公平了,真的,太不公平了。 是喬丹.貝爾福打造這個不公平的世界嗎?還是這些娛樂到死的觀眾? 扯去喜劇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貝爾福真正一致的只有一個行為,就是逃避。我們想看 一個逃避、畏縮的軟弱人物,還是看著他站上臺,像是個倨傲的拳王一樣,用華麗的言詞 K.O.我們呢? 他只是被沖上浪頭的一滴水滴罷了。站得高,是因為底下的擁戴。 九、結語 史柯西斯不是完美的導演。他總是過度自我中心,不體貼觀眾,總是過度急躁、安靜不下 來,總是什麼都要,塞的滿滿的不願留白。這讓他的電影缺少了小津或很多大師擁有的「 餘味」。 太多的貪心,對自己的作品和迷戀的對象太不捨,所以讓他的電影距離完美,總是差了那 麼一點兩點。不過我想,這就是史柯西斯之所以是史柯西斯的理由吧。我愛他的偉大,也 愛他的缺陷,就像愛他電影中的那些人物一樣。 最後,用2010年金球獎終身成就獎,賽西爾.狄密爾獎的致詞為此篇作結。那年的頒獎典 禮,台上的兩個引言人是勞勃.狄尼洛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狄尼洛說:「我很榮幸在這裡,為馬丁.史柯西斯頒發賽西爾.狄密爾獎,但我忍不住要 想,如果時空有一點點不同,那賽西爾.狄密爾會多麼榮幸,能夠受頒馬丁.史柯西斯獎 。」 作為一生的摯友,他知道史柯西斯最大的渴望:活在另一個時空,成為另一個人,而其實 他已經做到了。電影超越時空,超越他一個人的生命,超越囚禁孤獨男孩的黑暗房間。終 有一日,他的名字會像他童年迷戀的巨星一樣高懸空中,而電影的魔法,已經發生了。 而李奧納多這樣說:「很難想像電影才不過發展一百年,而其他藝術已經累積了幾千年。 但無論如何我們回首歷史,會發現幾個人名,他們真正定義了所處的領域:畢卡索、達文 西、莎士比亞、貝多芬,以及幾個非常少的人。一千年後,未來的世代回顧這個時刻,一 定有一個名字,會成為偉大電影藝術與世界電影的同義詞,就是馬丁.史柯西斯。」 《雨果的冒險》,被埋沒的電影大師梅里葉說:「快樂結局只會發生在電影裡。」 我希望你的人生可以證明,快樂結局,也會發生在真實世界,也會發生在你的身上,和我 的身上。 用這篇殘破混亂的冗長文字,希望更多人認識、喜歡這個電影導演、影癡,以及膠卷修復 先驅,馬丁.史柯西斯。 全篇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198

03/04 19:30, , 1F
乃賴大是忘了貼在PTT上了嗎XDDDD 在網誌放很久了
03/04 19:30, 1F

03/04 19:31, , 2F
段落一直分不好,拖了好幾天,修好才敢貼上來
03/04 19:31, 2F

03/04 19:32, , 3F
我心目中史柯西斯的NO.1是喜劇之王
03/04 19:32, 3F

03/04 19:32, , 4F
(握)喜劇之王被低估了呀!
03/04 19:32, 4F

03/04 19:33, , 5F
先推再看
03/04 19:33, 5F

03/04 19:38, , 6F
我覺得喜劇之王的結局是史柯西斯拍的最完美、收的最漂亮
03/04 19:38, 6F

03/04 19:39, , 7F
的結尾,我總覺得四海好傢伙有點頭重腳輕。
03/04 19:39, 7F

03/04 19:39, , 8F
我最喜歡蠻牛的結尾,I'm the boss
03/04 19:39, 8F

03/04 19:40, , 9F
四海好傢伙細看問題不少,但還是非常好看!
03/04 19:40, 9F

03/04 19:40, , 10F
史柯西斯處理最好的永遠是童年
03/04 19:40, 10F

03/04 19:47, , 11F
貼過來了 推推!!
03/04 19:47, 11F

03/04 19:53, , 12F
先推再看
03/04 19:53, 12F

03/04 19:54, , 13F
推推
03/04 19:54, 13F

03/04 19:54, , 14F
寫得真好!
03/04 19:54, 14F

03/04 20:06, , 15F
這篇寫進我心坎裡了 我景仰您
03/04 20:06, 15F

03/04 20:13, , 16F
BRAVO!!寫的超棒!尤其是描述華爾街為何是喜劇的部分!
03/04 20:13, 16F

03/04 21:00, , 17F
非常喜歡馬丁爺爺。沒有要貴古賤今,但是Leo要跟勞勃
03/04 21:00, 17F

03/04 21:00, , 18F
相提並論,還早得很。
03/04 21:00, 18F

03/04 21:01, , 19F
先推再看
03/04 21:01, 19F

03/04 21:01, , 20F
勞勃在我心中是神,而Leo還只是個不錯的演員
03/04 21:01, 20F
李奧納多當然及不上狄尼洛,但他還有成長的空間, 但不可否認他確實以此為目標不斷努力。 畢竟,當代又有誰及的上狄尼洛70~80年代的高度呢?

03/04 21:22, , 21F
有神快拜!!
03/04 21:22, 21F
※ 編輯: nightlight39 來自: 61.231.1.198 (03/04 21:43)

03/04 21:44, , 22F
看完再推 好精采的文
03/04 21:44, 22F

03/04 22:23, , 23F
喜歡這系列!我也好喜歡馬汀。尤其是計程車結尾的紐約街
03/04 22:23, 23F

03/04 22:23, , 24F
頭,拍的好有詩意。
03/04 22:23, 24F

03/04 22:25, , 25F
然後,我突然想到,90年代的阿湯哥如果遇上馬汀
03/04 22:25, 25F

03/04 22:25, , 26F
精彩解闢
03/04 22:25, 26F

03/04 22:25, , 27F
不知道會如何?
03/04 22:25, 27F

03/04 22:29, , 28F
樓上說的可是金錢本色?他倆合作過。
03/04 22:29, 28F

03/04 22:30, , 29F
哈哈~那部剛好沒看過....@@
03/04 22:30, 29F

03/04 22:33, , 30F
那部的看點主要是保羅紐曼,有拿最佳男主角
03/04 22:33, 30F

03/04 22:36, , 31F
自慚形穢的推
03/04 22:36, 31F

03/04 22:37, , 32F
上次在電視有看到,但沒認真也沒看完.....
03/04 22:37, 32F

03/04 22:38, , 33F
每次看這些神人發文就覺得自己觀影智商有很大問題...
03/04 22:38, 33F

03/04 23:09, , 34F
感謝稱讚,真害羞
03/04 23:09, 34F

03/04 23:36, , 35F
90年代的阿湯哥沒碰上馬汀,可是他遇到了馬汀的大粉絲
03/04 23:36, 35F

03/04 23:37, , 36F
P.T. Anderson拍了部《心靈角落》,是阿湯哥最佳演出之一
03/04 23:37, 36F

03/04 23:44, , 37F
我很喜歡Paul Thomas Anderson的電影 希望有神人也來寫寫
03/04 23:44, 37F

03/04 23:54, , 38F
寫得好詳細~~看完之後決定把馬汀的片都找來看!
03/04 23:54, 38F

03/05 04:09, , 39F
原來是乃賴大!推這一系列,決定去找出或重看這些電影
03/05 04:09, 39F

03/05 07:36, , 40F
PT Anderson有滿滿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
03/05 07:36, 40F

03/05 08:20, , 41F
寫得很好!
03/05 08:20, 41F

03/05 19:33, , 42F
推!終於看到喜歡的影評了
03/05 19:33, 42F

03/06 00:33, , 43F
推推推
03/06 00:33, 43F

03/06 01:02, , 44F
推阿超帥
03/06 01:02, 44F

03/06 03:41, , 45F
我覺得李奧演的角色比迪尼洛有變化 迪尼洛演法較單一
03/06 03:41, 45F

03/06 15:42, , 46F
未看先推
03/06 15:42, 46F

03/09 02:33, , 47F
好充實的影評
03/09 02:33, 47F

03/10 14:43, , 48F
推推推推
03/10 14:43, 48F

03/13 00:05, , 49F
大推,昨天去看了華爾街之狼後回來再看這篇實在很盪氣迴腸
03/13 00:05, 49F

03/15 22:39, , 50F
為什麼這三篇文章沒被m
03/15 22:39, 50F

03/16 23:55, , 51F
03/16 23:55, 51F

03/31 01:19, , 52F
一生獻給電影的馬丁爺爺...想到當初看雨果梅里葉感動狂哭
03/31 01:19, 52F

05/25 19:50, , 53F
寫的很棒,但是當影評真的賺不了錢
05/25 19:50, 53F

07/05 00:52, , 54F
這篇太猛了 必須推
07/05 00:52, 54F
文章代碼(AID): #1J5RXhCZ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