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淺談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

看板movie作者 ( Le rayon vert)時間12年前 (2012/08/05 20:13), 編輯推噓23(27462)
留言93則, 2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46330296 (由於有剪分鏡說明,故建議直接閱讀blog圖文版) 這個暑假影壇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絕對是諾蘭(Nolan)為他的蝙蝠 俠三部曲畫下完結篇。在前兩部的傑作聲勢之下,《蝙蝠俠:黎明升 起》(之後簡稱TDKR=The Dark Knight Rises)自然會被投以許多期 望,且諾蘭既然曾經說過自己就像自己的前輩希區考克(Hitchcock) 那樣不只是一個導演而已,此話一出就要有在畫面上被用最嚴格標準 檢視的準備。簡而言之,這三部曲的第一部的剪接是最好的,第二部 則是劇情和角色取勝,很遺憾地第三部相較於前兩部並沒有什麼特別 傑出的地方,而且甚至還暴露了他的風格可能有的問題;以下則是以 概念分類將問題做更進一步的澄清。 又,筆者因為第一次看IMAX時坐太近看得有點吃力,原本打算再 看一次確認畫面後才po文,但因為一些個人因素之後應該是看不到IMAX 了,所以文章討論畫面的部分如果有甚麼問題的話還請包涵指正。除 此之外因為這是筆者第一次討論第三部的文章,因此在討論劇情的篇 幅上其他兩部會少些,意者請自行參考筆者以往撰寫的「發福俠論蝙 蝠俠」系列文(http://tinyurl.com/d7jncgn;唯文章有點雜亂且年 久失修而連結失效請多包涵)。 1. 在畫面上的處理 針對自稱和希區考克一樣不只是一個導演的導演,當然首先就是 直接探討他在畫面上的處理,因為這正是Hitch一直強調他不只是拍攝 「有人在講話的影片」的最重要差別。 (1) 傑出的剪接和服裝 最最令筆者感到驚艷的莫過於在第一部《蝙蝠俠:開戰時刻》 (之後簡稱BB=Batman Begins)的剪接。諾蘭讓蝙蝠俠穿戴配備以及 出場獵捕壞人的畫面有迅雷不及掩耳的衝擊感,而此一衝擊感的營造 其實是建立在一個很簡單的剪接技巧上:不讓每個分鏡的動作做完就 直接進入到下一個分鏡,使得上一個分鏡會有被下一個分鏡擠壓的感 覺。這種剪接方式其實很常用在拍攝狼吞虎嚥或是想要暗示食物很美 味的畫面,但天才總是能把最簡單的技巧用在以前從來沒有人想過的 地方!不得不說看到第一部以後,筆者從此認定諾蘭是天才,而且反 覆觀看了這些段落好幾遍。 且諾蘭對於畫面的講究甚至延伸到對服裝的要求上。該系列的蝙 蝠俠裝他也參與了設計,而新版的裝扮相較於舊版的緊身衛生衣裝, 視覺效果的差別是非常大的。在舊版的拍攝期間就曾經發生過休息時 演員坐在夜晚的倫敦街頭,彼此互看著對方身上的服裝然後問「我們 到底在幹嘛...」這種令人發噱的疑問並非毫無道理,因為舊版的裝扮 在視覺上的效果和蝙蝠俠的出沒時間搭配起來,實在太容易讓人想到 變態了XD 而諾蘭對新版服裝的改造可以說是徹徹底底克服了這個問題 ! 而除了這些令人驚豔的剪接外,在第一部中讓人驚喜的一個地方 在於諾蘭安排了很多樹立蝙蝠俠形象的空鏡頭,像是矗立在高塔上或 是攀爬在牆壁上等等;一般劇情片對於空鏡的安排目的之一在於做轉 場的功能,但諾蘭除了轉場以外同時也藉這個機會建立蝙蝠俠孤高的 視覺意象,只能說這些畫面真的是把美漫改編電影帶到一個更高的境 界! 除此之外諾蘭對於追逐戰場景的設計也有一定的水準。看過《神 鬼玩家》(The Aviator)的影迷應該都對裡面的一個段落有印象:主 角出資拍攝的空戰場景沒有速度感,因為天空沒有雲!細究其原因是 因為:被拍攝的對象因為不能出畫面,但如此一來會有拍攝對象彷彿 沒在移動的感覺,所以只能靠畫面中其他物體移動所產生的落差來產 生速度感。而諾蘭非常喜歡安排追逐戰發生在隧道的場景,如此一來 畫面一定不會是空曠的,且他也盡量陳設其他物體藉此製造速度感。 如果場景不是發生在隧道,也一定是在畫面上有許多物件可以營造相 對速度之處。 (2) 未能突破之處 如上所述,蝙蝠俠三集追逐戰都有發生在隧道的場景。但其實筆 者在第二部蝙蝠俠開車進隧道時第一個反應是「怎麼又是跟上一集類 似的場景?」而在車子開出隧道前整理出以上的想法。因此當確認會 有三部曲時,筆者最期望看到諾蘭有所突破之處之一是追逐戰場景的 改變;但單就陸地的追逐戰而言,不是場景仍然不出隧道(這可能是 為了後製上的方便),出了隧道的視覺效果又不如在隧道時的視覺效 果,其實筆者非常希望只是因為個人看整個IMAX畫面看得很吃力的關 係... 而蝙蝠機車這次大量採用了車輪翻滾的畫面,這樣的畫面是有其 視覺效果,但筆者個人在觀看時常常會有「真的機車真的會這樣子翻 滾車輪嗎...?」的念頭浮現在腦海中。毫無疑問地這樣的畫面處理效 果當然是好的,但可能要再想想如何跟現實取得平衡;但其實說真的 ,其實就算不合理也沒關係,只要觀眾看不出來就好,重點永遠都是 一個東西在畫面中呈現會有什麼樣的效果。 (3) 美中不足之處 筆者的立場是:劇中的武戲由於採取真實世界中既有的武打,因 此由於扎實卻中用不中看,使得在畫面上的效果無法和其他迅雷不及 掩耳的畫面搭配起來。但筆者在上一點才以寫實為標準,在此有必要 更進一步說明為何這時又放棄這個標準了:其實就如上一點最後所說 的,重點永遠都在畫面上所呈現出來的效果,但是機車的設計對不懂 機車的人而言第一眼會有不合理的感覺,一般講究速度感的武打外行 人卻看不出來只是花拳繡腿。也就是說,在武戲上勢必要在做給內行 人還是外行人看中做出一個選擇,而筆者的立場是:選擇視覺效果好 的。 2. 對於角色上的處理 由於一般觀眾看電影時最在意的環節就是演員和劇情,而《黑暗 騎士》(之後簡稱TDK=The Dark Knight)由於在這兩個環節是三部曲 中最好的,因而能夠獲得熱烈的支持。簡而言之,在第二部中反派的 行為模式相較於其他動作片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其實應該說我們是從 角色的行為模式來定義誰是反派才是XD),但諾蘭直接將這樣的行為 模式就地合法(我小丑就是喜歡看到蝙蝠俠被我搞到人仰馬翻),再 加上諾蘭一貫的劇情處理模式成功使得觀眾大獲好評。 當然除此之外希斯萊傑(Heath Ledger)的演技也是成功的最重 要關鍵之一。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他在扮演小丑時會刻意改變原本習 慣的發音方式,以及一些成功的角色建立(例如舔舌頭),甚至他還 建立了非常豐富了角色自傳,上面記載著小丑在其他的日子裡到哪裡 殺人放火了......這些心血以至於間接賠上一個好演員的生命,都是 讓這個角色成為影史上最成功的反派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相較之下我們可以發現班恩(Bane)這個角色的天生缺陷:臉部 因為口罩使得無法透過表情建立角色。這樣的問題其實也出在蝙蝠俠 身上(且筆者還曾經因此誤判過主角的演技),但相較之下蝙蝠俠有 面罩拿下來的時刻,這兩者會形成對比,因而使得蝙蝠俠戴上面罩時 會有一種孤高的形象;而班恩就因為從頭到尾都戴著面罩,使得有時 候會有面無表情但因為聲音扭曲而有不搭調的感覺產生。 3. 劇情上的風格以及問題 同樣的情況甚至於更甚,第二部可謂諾蘭處理劇情的典型風格中 最好的作品之一,而這和小丑這個角色相輔相成,使得這部作品和小 丑這個角色成為叫好又叫座的經典。而諾蘭習慣處理劇情的方式是: 把一個設定層層疊疊不斷出現在劇情中,藉此增加劇情的深度。這樣 的處理手法其實是最合理的處理手法之一,他的《記憶拼圖》(Memento) 以及《全面啟動》(Inception)也是同樣的手法,而在第二部則是讓 小丑不斷逼人做出選擇,以及看似不按牌理出牌但實則就是以劇中其 他角色的自我感到動搖為樂。但是這次似乎就不是採用這樣的劇情處 理方式了,如果是的話似乎也不是那麼成功。為什麼? 根據官方的說法,當初諾蘭並沒有打算創造一個三部曲為目標; 其實好萊塢早期除了早已經計畫好要拍攝三部曲的電影外,原本並沒 有拍攝續集的習慣;這個習慣的養成可能是起因於劇本荒,且成功的 第一集自然能為續集吸引到一定的票房,而看了前兩集的人又有不少 人總是會覺得:既然前兩集都看了,那就連結局一起也看一看吧...... 但不可諱言的是:未經事前縝密規劃的劇本,續集往往災難居多。 平心而論第三部在劇情上水準就只是一般好萊塢等級的作品而已 。而筆者目前想到的解釋如下: (1) 最好的設定已經在第二部出現過了 一般動作片由於需要交代劇情,但時間是有限的,因此相較之下 很容易犧牲對劇情的刻畫;晚近的動作片由於想要克服這個缺點,作 法就是讓片長加長增加篇幅。如前所述,以往的動作片之所以會讓人 覺得深度相較之下較為不足,有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反派角色設定不 夠深刻;而小丑這種「我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的角色設定,最高招之 處在於如前所述地把該角色的行為就地合法,再加上諾蘭敘事的方式 ,讓這個角色反覆透過同類型的不同具體行為而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但是這個設定在第三集已經不能再用一次。因此這次的劇情架構 主要路線之一,似乎是在於蝙蝠俠和貓女以及班恩和米蘭達(Miranda) 兩組人物的對照上:貓女的內心其實渴望重新來過,而他這個只有蝙 蝠俠才知道的秘密正如班恩柔軟的一面只有米蘭達才知道。但這個設 定在第三部中執行起來會有困難:諾蘭將米蘭達設定為乍看之下是蝙 蝠俠的盟友但最後其實是反間計(或者應該說是仙人跳XD),為了要 達成此一設定所以諾蘭兄弟在編劇時的處理方式讓觀眾先把焦點放在 班恩身上。但如此一來一旦謎底揭曉時,儘管觀眾可以理解米蘭達的 行為動機,但由於在劇中實在缺乏鋪陳因而顯得說服力不足(唯一的 鋪陳只有爬上去的小孩原來是米蘭達以及背上的疤,但都只能說是不 算鋪陳的鋪陳,因為最後小孩的段落最後的效果是謎底揭曉恍然大悟) ,而且鋪陳只有在謎底揭曉之前才有效,因為這樣才能加強揭曉時的 效果。更進一步地,這個兩組殊途同歸的對照究竟想要表達什麼共同 的概念?筆者從作品本身所提供的東西中目前想不到答案,也覺得似 乎有點顯得意義不明。 (2) 蝙蝠俠設定前後不一致 筆者在此決定將第三部用三部曲前後融貫的脈絡去檢查,原因是 第三部有放入回溯之前兩部的畫面。然而以此標準為前提,蝙蝠俠在 第三部一開始的設定則顯得和第二集結局不融貫。在第三部一開始的 蝙蝠俠顯得意志消沉,但是有注意到第二部最後一個分鏡打光處理的 觀眾,似乎很難接受這樣的設定。因為第二部最後一個分鏡的打光和 第一部的諸多電影海報打光方式是一樣的,就是蝙蝠俠站在光源前, 會讓人有一種解讀是:雖然蝙蝠俠只在黑夜出現,但他仍然是正義的 化身。當然他也有可能因為一些事因而變得消沉,因此可以兼顧的作 法就是交代一下到底是什麼事讓蝙蝠俠變成這樣;只是故事篇幅實在 是太長了...... (3) 敘事密度過高且敘事線紛雜 筆者的立場認為雖然電影自從出現了DVD以後,由於可以很方便地 反覆觀看因而產生一些新劇種,往往要透過反覆觀看才能注意到一些 關鍵的細節,但這種手法在敘事也就是故事鋪陳上不適用。諾蘭在他 的《記憶拼圖》中已經過用過一次這樣的手法,但這樣的手法其合理 性是建立在該劇的核心是建立在一個問題上,因此這樣的手法雖然同 樣也適用於《全面啟動》,但卻不適用於TDKR,因為忍者大師的孩子 是誰並不是這部戲一開始的謎題,而不破題就沒有辦法在接下來的篇 幅做鋪陳。 再者,從《全面啟動》開始,諾蘭兄弟的作品便有劇情密度過高 又需安排武戲,導致整個劇的節奏往往是武戲和長篇大論交錯,對於 發現此一節奏的觀眾會覺得劇情由於過度緊湊卻反而因而顯得單調, 因為敘事的節奏其實是沒有變化的,且也由於過度緊湊容易在觀影過 程中有對劇情消化不良的反應。筆者甚至會在長篇大論完武戲又出現 時,在腦海中出現「唉唷我沒時間跟你說了,我要去打架了」這樣的 台詞...... 這樣的風格其實諾蘭在第二部時有已經有意識地進行實驗(筆者 認為其實在《記憶拼圖》或者更早就已經開始這樣的手法嘗試):他 曾經提到《全面啟動》的嘗試其實之前已經有試過了,只是《全面啟 動》是四層交錯,而TDK是兩條敘事線交錯(最後的郵輪和小丑所處的 大廈,當然還有其他,例如人質二選一)。其實在《全面啟動》時第 一層夢到最後就似乎就只具有分場的功能,因為到後來幾乎都只是巴 士慢動作騰空墜落的畫面而已而沒有其他更多的劇情,但整體而言依 然瑕不掩瑜,因為整個劇情主軸雖然是在於闖入他人的潛意識所闢的 戰場,但問題的核心其實一直都是主角是否能化解他對太太的糾結, 並且進而解決由此衍生的種種事件。 反觀(?)TDKR,由於篇幅太過於龐雜,一方面會有上述班恩的 敘事線沒有處理完整的問題,且主角在再生池的段落中最後成功的瞬 間,無論是配樂上的處理以至於角色情緒上的轉折都太突兀了,對筆 者而言會有「那麼主角是如何用精神克服肉體的極限」的問題,而這 卻是在之前沒有鋪陳的,但由於篇幅的問題也沒時間交代了。也許會 有觀眾反駁說這並不是完整版有被片商剪過,但一來無論剪不剪筆者 所指出的問題都是存在的,甚至不剪雖然會讓敘事更完整,但是節奏 的問題可能會因而更嚴重;再者前面提到關於主角的設定以及反派的 劇情設定這兩者,和片商是否剪接並無直接關係。而筆者也不贊成第 三部應該透過重複觀看才能真正理解的論點,因為這樣的論點其實忽 略了劇情節奏要如何安排的要素。 然後筆者最後要提的是:筆者非常喜歡對於羅賓(Robin)的設定 ,因為羅賓使得這齣戲意涵更為深刻:蝙蝠俠可以放下對高譚市的掛 念了,因為下一代自己會更加茁壯,而羅賓也就是那個和他擁有相似 的過去,因而繼承他一切的接班人。 而儘管對筆者而言,諾蘭這次似乎有點失守了,但好的導演總是 能意識到自己作品的問題,並且在下次創作時捲土重來;因此筆者依 舊期待在兩年後能夠看到這位把自己跟Hitch相提並論的導演,能夠再 次創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51.123

08/05 20:19, , 1F
能噓的太多了 內容空洞 筆者 還有你真的有看過諾蘭????
08/05 20:19, 1F

08/05 20:24, , 2F
推一下
08/05 20:24, 2F

08/05 20:29, , 3F
TDKR真的篇幅太大,而我最討厭的就是小警察Blake
08/05 20:29, 3F

08/05 20:30, , 4F
羅賓完全不重要,我很希望有"完全CUT掉Blake"的版本
08/05 20:30, 4F

08/05 20:33, , 5F
不能切掉Blake 不然阿蝙就無法安心退休了
08/05 20:33, 5F

08/05 20:34, , 6F
阿蝙應該是相信高譚會一再出現像Blake這種熱血青年 才退休
08/05 20:34, 6F

08/05 20:48, , 7F
要處理bruce精神 羅賓 貓女 bane 忍者大師小孩 太多了
08/05 20:48, 7F

08/05 20:49, , 8F
很明顯手忙腳亂 犧牲不少可以表現更好的空間
08/05 20:49, 8F

08/05 21:06, , 9F
字很多,但內容很不深刻,勸你去看看Lococo大的深度分析文
08/05 21:06, 9F

08/05 21:07, , 10F
你可以偏愛TDK,但TDKR勾勒出的恢弘格局被你當狗尾續貂?
08/05 21:07, 10F

08/05 21:10, , 11F
我覺得你找時間挑個好位子再去看一次IMAX算了
08/05 21:10, 11F

08/05 21:30, , 12F
其實我沒有最愛TDK Lococo的文我也有看過 但我不會用那個進路
08/05 21:30, 12F

08/05 21:31, , 13F
去看 這不是L大的問題 而是部落卡和葳妮基兩者中間有連結
08/05 21:31, 13F

08/05 21:32, , 14F
這已經是科普書有在講的事了
08/05 21:32, 14F

08/05 21:32, , 15F
to WIN 羅賓不重要? 羅賓可說是貫徹補足BBTDK的腳色
08/05 21:32, 15F

08/05 21:33, , 16F
很多台詞 以及其人物性格很重要好嗎?
08/05 21:33, 16F

08/05 21:33, , 17F
例如bruce 第二集說 我一心想想啟發善心 不是混亂與...
08/05 21:33, 17F

08/05 21:34, , 18F
還有bruce原本以為他本來身分沒用 但也是靠blake 才讓他
08/05 21:34, 18F

08/05 21:34, , 19F
回去過自己生活
08/05 21:34, 19F

08/05 21:45, , 20F
沒有Blake偉恩還是可以過自己的生活 Cut掉吧!
08/05 21:45, 20F

08/05 21:46, , 21F
推這篇 這集真的角色太多 節奏感都亂掉了...
08/05 21:46, 21F

08/05 21:46, , 22F
最好是沒差...如果沒有blake bruce這身分到底有啥屁用?
08/05 21:46, 22F

08/05 21:47, , 23F
blake就是受到bruce本身身分感招 才想幫助別人
08/05 21:47, 23F

08/05 21:47, , 24F
希斯有幫JOKER設定的角色自傳是報導上寫的嗎 想多知道點
08/05 21:47, 24F

08/05 21:47, , 25F
bruce以前覺得他本尊根本沒屁用 落得在RACHEL前面說i am
08/05 21:47, 25F

08/05 21:48, , 26F
more. Bruce知道他的蝙蝠俠和真實身分其實是有用而且有
08/05 21:48, 26F

08/05 21:48, , 27F
有人在乎
08/05 21:48, 27F

08/05 21:48, , 28F
蠻希望前兩集就開始塑造羅賓和貓女的角色
08/05 21:48, 28F

08/05 21:49, , 29F
劇情複雜腳色多的確 但說blake沒用真的是...
08/05 21:49, 29F

08/05 21:49, , 30F
Blake做的 就是一般警察跟市民可以做的事 Cut掉吧!
08/05 21:49, 30F

08/05 21:49, , 31F
我也覺得Blake太重要了 是Blake讓偉恩知道他的信念是成功的
08/05 21:49, 31F

08/05 21:50, , 32F
阿蝙在第二集一開始不希望任何人模仿他 因為他們不懂意義
08/05 21:50, 32F

08/05 21:51, , 33F
但第三集最後願意把蝙蝠洞的位置告訴Blake 心境差別很大
08/05 21:51, 33F

08/05 21:54, , 34F
阿蝙不想捐設備給警方,卻給Blake蝙蝠洞 Cut掉吧!
08/05 21:54, 34F

08/05 21:54, , 35F
沒有blake那我想bruce想脫掉蝙蝠俠面具實在欠缺說服力
08/05 21:54, 35F

08/05 21:54, , 36F
因為有Blake這腳色 Bruce才知道即使不用蝙蝠俠 他也能用
08/05 21:54, 36F

08/05 21:55, , 37F
Bruce Wayne的身分激勵人心
08/05 21:55, 37F

08/05 21:55, , 38F
阿他直接詐死讓bruce死透算了 反正bruce根本可有可無
08/05 21:55, 38F

08/05 21:55, , 39F
永遠當蝙蝠俠算了
08/05 21:55, 39F

08/05 21:56, , 40F
高譚市不乏Good People,Blake一個人也就不那麼重要
08/05 21:56, 40F

08/05 22:01, , 41F
瑞秋希望的是不需要蝙蝠俠的高譚市 Cut掉吧!
08/05 22:01, 41F

08/05 22:02, , 42F
而Blake最大的用途就是繼承蝙蝠洞 Cut掉吧!
08/05 22:02, 42F

08/05 22:03, , 43F
沒有Blake的話 Gordon就要帶起面具了 很累耶(誤
08/05 22:03, 43F

08/05 22:13, , 44F
回starcry 這是那陣子新聞很多時看到的 但其實這在舞台劇並不
08/05 22:13, 44F

08/05 22:13, , 45F
罕見 演員為了要進入角色往往需要撰寫角色自傳的工作
08/05 22:13, 45F

08/05 22:14, , 46F
但電影電視劇的演員不知道有沒有的同樣的習慣就是了
08/05 22:14, 46F

08/05 22:18, , 47F
但印象中Heath當初跟他的前女友Naomi Watts 都很希望他能夠演
08/05 22:18, 47F

08/05 22:18, , 48F
出這個角色就是了
08/05 22:18, 48F

08/05 22:19, , 49F
然後我重看的話只是要確認畫面而已 劇情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了
08/05 22:19, 49F

08/05 22:42, , 50F
坦白說,這篇是有認真在寫的文章...但內容空洞而且很多地方
08/05 22:42, 50F

08/05 22:42, , 51F
似乎都沒有真的抓到點
08/05 22:42, 51F

08/05 22:44, , 52F
推文的要求好像越來越高了...原po加註個"專業影評"吧
08/05 22:44, 52F

08/05 22:44, , 53F
如此一來大家就不會那麼認真了 XD
08/05 22:44, 53F

08/05 22:45, , 54F
例如你舉的用分鏡打光的方式來說明蝙蝠俠設定不一致...很明
08/05 22:45, 54F

08/05 22:45, , 55F
顯就是用了過多的視覺聯想來取代最直接的劇情融入,第二部
08/05 22:45, 55F

08/05 22:46, , 56F
完結時的和平是健築在謊言上的,蝙蝠俠最終失去愛人並且被
08/05 22:46, 56F

08/05 22:47, , 57F
所想要保護的市民們視為敵人...可以很明顯的說明了第三部為
08/05 22:47, 57F

08/05 22:47, , 58F
什麼會意志消沉,而乎略了這麼種要的劇情設定,直接利用分
08/05 22:47, 58F

08/05 22:49, , 59F
鏡打光處理來解讀,顯得有點太過於...
08/05 22:49, 59F

08/05 22:52, , 60F
太過於?_? 一般人不會把重點放在畫面不代表這個東西就不重要
08/05 22:52, 60F

08/05 22:52, , 61F
而且沒記錯的話 他在被隱瞞的情況下在最後說出I can take it
08/05 22:52, 61F

08/05 22:53, , 62F
活在謊言下是不知情不是意志消沉 這中間心路可以轉但要交代
08/05 22:53, 62F

08/05 23:10, , 63F
這篇很不錯啊~比一些硬要扯哲學的好多了
08/05 23:10, 63F

08/05 23:11, , 64F
筆者筆者筆者 光id就討噓了 prc
08/05 23:11, 64F

08/05 23:13, , 65F
Bruce在第三集有一句台詞:外面的世界已經沒有什麼好留戀的
08/05 23:13, 65F

08/05 23:14, , 66F
他本來就是一個憂鬱的人 丹特法案通過讓犯罪率大大降低
08/05 23:14, 66F

08/05 23:15, , 67F
心中的真愛Rachel又被炸死 就算蝙蝠俠出來也會人人喊打
08/05 23:15, 67F

08/05 23:16, , 68F
他的意志消沉而且封閉8年我覺得是很合理的
08/05 23:16, 68F

08/05 23:18, , 69F
每次遇到台灣人噓我id我只覺得我們台灣人怎麼有人喜歡不明就裡
08/05 23:18, 69F

08/05 23:19, , 70F
就一味仇視別人 真的是很丟人
08/05 23:19, 70F

08/05 23:22, , 71F
自己先裝專業 實際上卻什麼都沒有才丟人
08/05 23:22, 71F

08/05 23:22, , 72F
你不回文我還以為你發這篇是反串
08/05 23:22, 72F

08/05 23:25, , 73F
那這跟我的id有什麼關係呢
08/05 23:25, 73F

08/05 23:26, , 74F
回realmiddle 有趣的是我就是就讀相關科系 但我也不知道為何
08/05 23:26, 74F

08/05 23:26, , 75F
有些文章可以那麼玄
08/05 23:26, 75F

08/05 23:34, , 76F
我也覺得第三部劇情有點無聊~還是TDK讚!
08/05 23:34, 76F

08/05 23:43, , 77F
好厲害的感覺
08/05 23:43, 77F

08/06 00:31, , 78F
寫得很好啊!Goldpaper 為何這麼討厭amazon的電子書格
08/06 00:31, 78F

08/06 00:31, , 79F
式呢?
08/06 00:31, 79F
※ 編輯: prc 來自: 114.44.130.179 (08/06 00:33)

08/06 00:35, , 80F
這篇寫得很棒阿!
08/06 00:35, 80F

08/06 00:38, , 81F
某人就是標準的「講不出道理就嘲笑人家名字」啊~
08/06 00:38, 81F

08/06 01:00, , 82F
推這篇
08/06 01:00, 82F

08/06 01:23, , 83F
覺得不需要交代為何意志消沉+1, 另外姑且不論Nolan拍攝
08/06 01:23, 83F

08/06 01:24, , 84F
的手法為何, 我覺得TDKR讓我扣分的地方是太多不合邏輯
08/06 01:24, 84F

08/06 01:25, , 85F
的地方...
08/06 01:25, 85F

08/06 01:27, , 86F
我個人認為BB驚豔 TDK完美 TDKR偉大
08/06 01:27, 86F

08/06 08:35, , 87F
不需要交代意志消沉+1 這點不是問題
08/06 08:35, 87F

08/06 12:35, , 88F
第二集揹完黑鍋,激情過後開始面對瑞秋的死,消沉很自然呀
08/06 12:35, 88F

08/06 12:35, , 89F
沒必要特別演吧
08/06 12:35, 89F

08/06 14:07, , 90F
name...ㄎㄎ
08/06 14:07, 90F

08/06 19:32, , 91F
推,謝謝分享
08/06 19:32, 91F

08/07 01:16, , 92F
推這篇的分析!
08/07 01:16, 92F

08/07 20:47, , 93F
TDKR一開始的Batman的逍沉真的有點怪
08/07 20:47, 93F
文章代碼(AID): #1G7cDvMf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