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費城 Philadelphia

看板movie作者 (cherry)時間16年前 (2008/06/05 17:23),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費城 Philadelphia 導  演: 強納森德米(Jonathan Demme) 演  員: 湯姆漢克斯(Tom Hanks) 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 電影類型: 劇情 上映日期: 1994/5/14 簡介 --------------------------------------------------------------------------------  湯姆漢克斯憑本片中安德魯貝克特一角贏得1993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安得魯是一位 前途看好的年輕律師,卻因為感染愛滋病,而被費城最聲名卓著的律師事務所藉故開除。 本片獲得影評一致讚揚,而且片中演員都是一時之選。由漢克斯主演的愛滋病患安德魯, 必須為名譽、正義、甚至自己的私生活而奮戰。丹佐華盛頓則扮演一位有同性戀恐懼症的 出色律師,而他正是漢克斯的唯一希望。布魯斯史賓斯汀為本片所唱的主題曲”Street Of Philadelphia”也贏得奧斯卡最佳歌曲獎。 ------------------------------------------------------------------------------ 影評 1.兄弟之愛 費城Philadelphia是希臘語「兄弟之愛」的意思(phia-love,philade-brrotherly), 這即是這部片為何挑費城作為故事的背景城市之因,另外如片中所描述,費城亦是發表獨 立宣言之處,由此可看見本片所要處理的幾個主要的問題:一是同志議題,另一個是同志 於法律之前是否該享有與一般人同等權利。 關於同志議題部分,九零年代的西方電影多將同性戀與愛滋病議題做連結,企圖將同 志與愛滋病患者除罪化,但缺忽略了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即是:將同性戀等同於愛滋病是 否妥當?而同志在法律上是否可以享有和一般人同等的基本人權之探討也和後現代同志電 影將同志所生存的社會、歷史環境去脈絡化,只探討同性戀情感與異性戀之間的情感互 動(或躲避、或歧視、或接受)有很大不同,費城將同志議題置入90年代美國社會的實際 脈絡作探討,這樣的處理手法可以看見同志族群初期的奮鬥是欲在既有體制中求取同等 的生存空間,和後期顛覆體制、抽離社會脈絡、自成體系族群、擬親子化的處理手法有 很大不同,只是這樣的處裡手法也無意中突顯了國家之大愛與情慾小愛之間的衝突與縫 隙,講求人人平等的建國宣言竟無法照顧到境內每ㄧ個國民,選擇以費城做背景,既是 顯題之法,也有反諷意味。 2.衝撞、對話與預言 費城這部電影是以訴訟的過程作為同志在社會上要求平等工作權、人權的象徵,在整 個訴訟過程中,丹佐華盛頓所扮演的律師經歷的數次改變:由排斥同性戀而無法幫他們 打官司,到即使排斥同性戀仍承認他們在法律上擁有同等權利,再到不排斥和當事人的 肢體接觸、以異性戀的身分參加同志派對,派對過後律師和白先生的對話以及派對過程 都可以視為同志族群和異性戀族群的對話和同志族群其實和異性戀族群沒什麼不同的隱 喻,在整個派對的狂歡過程中,白先生不僅迎接他的死亡,也迎接他的勝利,死亡是肉 體的消亡,勝利卻是價值的樹立。律師則是扮演價值與世俗拉扯、衝撞的代表,也是 異性戀族群與同志族群間對話的媒介,甚至他是整個社會價值觀轉變的隱喻與預言。 3.燃燒的永恆 律師女兒的誕生是異性戀繁衍後代的最好代言,她在片中不僅是一個異性性交的產物 而已,也是愛的結晶,而這也是同性戀無法生產的一部份,彷彿也控訴著同性之間的性 行為不為愛的生產,而是一種漫無目的的胡亂消耗,如同他們對這個世界無所貢獻一般。 因此當白先生問律師都禱告些什麼,律師答祈禱他的孩子健康,接著就是一齣看著自己 成長地方燃燒歌劇播放,白先生似乎想告訴律師他們的愛雖不以生產的方式延續,但是 在燃燒的痛苦中、在迎接死亡的過程中、在世俗人們以及異性戀族群只消耗不生產的指 控中,永恆的價值產生了,這是白先生死去也不能改變的價值,是所有肉體也無法比擬 的。 同性戀的愛是燃燒的,是死亡的,沒有具體的肉體延續,卻有更永恆的、更普世的價 值流傳,那是同性戀與異性戀的小愛對照,更是大愛的證明(爭取人權)。 4.同志污名化 電影中我們可看見,白先生的在職場上的實力因為他得了愛滋病、被發現是同性戀者 ,而由可以託負重任轉變成時好時壞、對下屬、公司都不夠負責的人,這是否代表一個 人的價值會因為他得了愛滋、是同性戀而被貶低,這也是訴訟中律師多次刺探辯方證人 是否歧視異性戀的原因。 5.總結與缺點 這部片將同性與異性之間的價值衝突具現在生與死、祈禱健康與注定死亡、生產與燃 燒、國家之愛與情慾之愛(大愛的平等與小愛的禁止)的關係之上,關係有衝突到對話, 直至和解及相互辯證,意涵豐富。唯有幾個小缺點: 本片似乎將愛滋作為一個同志的顯性標籤,當看見愛滋病的病徵時,便直接判定這個 人為同性戀,未將此標籤由同志族群身上撕離,或者引導我們反思。另外,在敘述律師 對同性戀態度的轉變也不夠細膩,導演似乎企圖訴諸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在相處中發現 同志和平常人沒什麼不同而開始扭轉對同志地歧視,而辯方也因為想起過往和白先生的 情感,因而愧疚自己不法解雇的行為,甚至厭惡打一場不正義的仗。總的來說,導演以 人性來解決社會上對同志的歧視固然解決了同志人性被貶低的問題,但也使本部片欲處 理同志議題在社會、歷史上的視野因此淺化、窄化,有重重提起、輕輕放下的缺點。 新聞台版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errywriting/3/1307721428/2008060517340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37.110 ※ 編輯: cherry0414 來自: 140.119.137.110 (06/05 17:50)

06/05 18:21, , 1F
推!國中的時候看過 也推音樂~超好聽的!!!
06/05 18:21, 1F

06/05 20:02, , 2F
cherry大又發文了阿 推ㄧ個
06/05 20:02, 2F
※ 編輯: cherry0414 來自: 140.119.137.110 (06/05 23:46)

06/06 11:57, , 3F
我覺得Neil Young那首比Boss那首好聽 @@
06/06 11:57, 3F

05/16 14:09, , 4F
push
05/16 14:09, 4F

06/11 19:58, , 5F
這部電影好看 這篇評論很棒 推一個
06/11 19:58, 5F

01/19 00:47, 5年前 , 6F
推個
01/19 00:47, 6F
文章代碼(AID): #18Hx2Z9U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