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缺水就來點廢水吧

看板money作者 (徘徊在起風的午夜)時間24年前 (2000/06/05 18: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 引述《smgrass (兩個人都很不錯說...)》之銘言: : ※ 引述《JamesSoong (有情有義 無怨無悔)》之銘言: : : ^^^^^^ : : 應該是1970年代中期前吧 : : 因為尼克森宣佈放棄黃金美元本位 結束布列頓森林(Bretton Woods)體制 : ^^^^^^^^^^^^ ^^^^^^^^^^^^^^^^^^^^^^^^^^^^^ : 可不可以說明一下這兩個名詞的意義阿,我是念理學院的 : 可是也蠻想知道的,謝謝了! Bretton Woods體制: ----主要的內容在於塑立並監督固定匯率制度 在1920年代及1930年代 世界各國經歷了悲慘的貨幣.匯率及物價波動的歷史時刻 而由於這些波動導致了全球的大蕭條 並且引發了日後全球各重要國家對於國際貿易上之保護及閉關主義 所以1944年四十四個非共產國家IMF會員國在布列頓森林會議上 (美國新罕不夏州New Hampshire 的布列頓森林Bretton Woods) 同意採行固定匯率的平價制度 以維護各會員國短期匯率之穩定 也就是說只有當各國在國際收支產生基本面上的不平衡時 才可以調整基金平價 因此這體制又被稱為是可調整的釘住匯率體制 (the system of a adjustable peg) 各會員國必須與IMF協同訂定各國貨幣的平價 而且各國交叉外匯現貨交易價不能超過平價上下1%的範圍 在此制度下 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就是透過外匯買賣 防止匯率脫離匯率的上下限水準所構築的區間 同時布列頓森林條約將黃金與美元的兌換率定為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 藉此也達成其利率管制的目的 一般評論大都稱許布列頓森林體制下穩定的利率及匯率 實有助於戰後二十餘年國際經濟的穩定成長與全球的景氣繁榮    不過由於美國於1960年代持續的國際收支逆差 以及種種國際金融局勢不安的因素影響 布列頓森林體制自1971年美國總統Nixion宣佈「新經濟政策」ꄊ (New Economic Policy)後 就宣告壽終正寢: 1960年代越戰美國投入大量物資及人力 造成國內有沉重的物價上漲壓力 對外則有龐大的貿易赤字 於是在1973年尼克森政府宣布廢除黃金與美元的掛勾關係 結果導致黃金價格暴漲 美元直線下墜 固定匯率制度遂正式崩潰 而被浮動匯率制度(floating foreign exchange system)所取代 且大多數工業國家也已經實施浮動匯率制度 或是受干預的浮動匯率制度 另一方面利率也開始大幅上漲 尤其1980年雷根政府時期 聯準會不再控制利率水準 而改以控制貨幣供給數額 更使得利率大幅飆漲 在1985年利率甚至飆高至21% 在物價方面 1970年爆發兩伊戰爭 造成能源危機.石油價格暴漲 而一般物價跟著上漲 至此穩定的利率.匯率及物價的經營環境不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140.112.220.130
文章代碼(AID): #vEuRZ00 (mone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vEuRZ00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