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在紐西蘭

看板mknoheya作者 (和米基喝杯咖啡)時間9年前 (2015/05/16 20:00), 9年前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村上春樹今天在奧克蘭作家節公開露面,活動下午剛剛結束 照片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56912642/ 村上身上穿的 "keep calm and read Murakami" T恤之前他在網站上也有介紹過 http://img3.douban.com/view/group_topic/large/public/p30040161.jpg
這件西班牙出版社製作的T恤應該是史上最成功的村上周邊商品 可以讓作者本人這麼喜歡 今年秋天村上有一本遊記要集結出版,可以看看單行本新作會不會是寫紐西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127.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knoheya/M.1431777619.A.870.html

05/16 20:40, , 2F
英國二戰Keep Calm and Carry On宣傳海報
05/16 20:40, 2F

05/17 17:10, , 3F
遊記!!!!!!!! 好期待啊!!!!!!!
05/17 17:10, 3F

05/19 00:02, , 4F
在網路上的問答有提到遊記有蠻多地方的樣子
05/19 00:02, 4F

05/19 00:03, , 5F
印象中冰島也有提到,大概也是好幾個國家吧
05/19 00:03, 5F
遊記預定收錄 (不確定會不會加筆): 《TITLE》2004年2月号 東京するめクラブ PRESENTS「近くへ行きたい!」 第10回「特別編アイスランド アイスランド独りするめ旅行。」 〈冰島,『東京するめクラブ』單行本未收錄文章〉 《Agora》2008年3月号 「二つのポーランド(前編)」 《Agora》2008年4月号 「二つのポーランド(後編)」〈波蘭〉 《Agora》2009年11月号 「Live Jazz in New York」〈紐約〉 《Agora》2011年4月号 「ギリシャのふたつの島」〈希臘〉 《Agora》2012年4月号 「ボストン的な心のあり方」〈波士頓〉 《Agora》2013年7月号「フィンランディア讃歌」〈芬蘭〉 《Agora》2014年10月号 「大いなるメコン川の畔で」〈寮國〉 《Agora》是JAL內部刊物,村上這系列連載很少人知道,2008-2014村上已悄悄寫了 好幾篇遊記,加上2003年冰島行,村上這本遊記時間橫跨十幾年 單行本新作紐西蘭紀行? ※ 編輯: nono0520 (220.142.127.95), 05/19/2015 01:45:07 更正: 今夏預定出版的書是『職業としての小説家』才對 (後來村上又往後延至秋天 ,說大約九月出版),遊記可能是接在『職業としての小説家』之後(也是預定秋天) ※ 編輯: nono0520 (1.172.51.105), 05/19/2015 05:23:42 《Agora》2015年6月号 「トスカーナ・白い道と赤いワイン」〈義大利〉 https://www.jal.co.jp/jalcard/service/agora.html (目錄左上有照片) https://www.jal.co.jp/jalcard/service/img/agora/1506/special_1506.pdf ※ 編輯: nono0520 (220.142.133.238), 06/05/2015 16:04:17 《Agora》系列遊記有一半以上是再訪以前去過的地方 村上看這些地方至少都是 "第二印象" 村上在創作時也會用第一印象、第二印象......的層次來呈現深度 所以村上的小說很常被說重複或讀起來有熟悉感,但很少人會去想村上為什麼要重複, 村上小說中的重複大多是被讀者批評比較多,甚至連評論家或譯者也誤導讀者說重複不好 沒有什麼突破,殊不知這是村上刻意的創作方式,重複不是缺點,這反而是村上用來加深 深度(寄託深度)的方法,讀村上的小說如果感覺到重複感,可以仔細想想,跟之前的重複 比較比較,順利的話大都能解讀出 "重複的意義" 像《1Q84》已經來到 "第四印象",可以用"第四印象"來讀《1Q84》或許才能真正了解這 部作品厲害的地方 ※ 編輯: nono0520 (220.142.133.238), 06/05/2015 22:29:57

11/20 01:03, , 6F
感謝分享 好想有那件衣服…
11/20 01:03, 6F
文章代碼(AID): #1LLp5JXm (mknoheya)
文章代碼(AID): #1LLp5JXm (mknohe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