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社論]一名實習醫師之死

看板medstudent作者 (碧磬求碎.絳繘求繅)時間13年前 (2011/05/03 23:1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casatwl (Bravo!)》之銘言: 實際上 Intern也就不過一年 你是能去幾個地方比較各醫院的不同與training性質? 甚至有的醫學院還要求你不能在不同的醫院選相同的科 要比較真的不太容易 我那時候就有機會去兩間醫院的同樣科別 這樣的狀況要做比較就容易多了 類似這種情況就像是 板上問那些"某某醫學院"或"某某醫院某某科"有沒有比較好 除非是"相當有志向"的人 能夠不斷的去經歷"不同單位的磨練"否則怎麼會有機會比較呢 因為大家也都只有自己的經驗 所以碰到別人的情況往往也只能用自己的經驗去"體驗"那種感覺 但是再怎麼體驗也不可能是真實的 我一直在思索是否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制度 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但是除非能做到類似"教學門診"般 "限診"."限時"."層級清處"."病友也知道一定是得被看兩次"的 "教學病房"或"教學開刀房" 否則怎麼可能會有機會好好做到教學呢? (目前是打算朝這個方向提案) 實際上每間教學醫院醫師都肩負"服務""教學""研究""行政"等四大基本工作內容 只要是要求要面面兼顧 就是等於一個人要當四個人用 既然不可能一個人做 那就只好"偷偷地卻又光明正大地給四個人"做 (個人對寶山醫院的CR可以分成"病房"."教學"."行政."急診"."照會"五個CR印象深刻) 同樣道理 我個人是覺得如果可以 病房也最好要按照性質區分 可以專屬"服務"=拼療效拼業績,"研究"=做臨床研究,"教學"=療效與教學並重 這樣又可以把服務的點值歸健保,研究的點值歸研究經費,教學的點值歸教育部 所以就有不同的錢來了 有不同的財源才好辦事 至於人員編制也可以拆開去編組 老師們想教學.想做研究.或想好好拼業績的都適得其所 又不會首尾不兼顧 教學病房就完整的分層分級primary care 夜晚值班SeniorR+NSP 值服務病房,Fellow+NSP 顧研究病房,Int+PGY+JuniorR 值教學病房 這樣責任清楚 Loading與技術成熟也都可以兼顧 本來最好就是要一口氣就全部都改革掉 不是這邊修一點那邊修一點 最後一定會搞到四不像 只修任何一個環節都只像是挖東牆補西牆罷了 僅供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172.52
文章代碼(AID): #1Dm1qHlD (medstudent)
文章代碼(AID): #1Dm1qHlD (med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