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讀者投書與報社立場?

看板media-chaos作者 (大小姐的老爺)時間14年前 (2010/05/12 00:51),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hirokofan (笠原弘子 命!)》之銘言: : 很久沒看報紙了,我記得以前讀者投書那版總是有行「不代表本報立場」 : 這種敘述根本是掩耳盜鈴,如果哪個校刊刊登了學生罵校長的文章 : 校長找主編教師去問話,老師說那是學生寫的文章不代表他的立場 : 要是校長可以接受這種理由我看這個學校也差不多了吧 : 如果報社刊登讀者投書的方式是把稿件拿到電風扇前面吹, : 吹的最遠的拿來刊登,或是像樂透還是摸彩隨機抽選 : 你說不代表報社立場我還相信,可是報社看了半天還會修改投書內容 : 雖說要求他們在旁邊寫「本文主刊看了痛快,讀者看了爽快」是過份了些 : 不過把那幾個字丟在旁邊就會顯得比較公正嗎? 大型艦 反封鎖護台海 【聯合報╱蘭寧利/退役海軍中將(高雄市)】 2010.05.11 02:34 am 美國智庫一篇「台灣海軍:能改變制海思維嗎?」 報告認為,我國不該仿效美國海軍建設「大船」的 海軍,應該發展小型艦艇為主執行遊擊式的「海上 拒止」。外國學者並不了解我國實況。 海上拒止只是海軍防衛作戰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 。海軍早在民國五十九年發展虎鯊火箭快艇就已經 開始建立海上拒止的能力,更於六十五年國防部計 畫次長劉和謙中將向經國先生簡報發展飛彈快艇案 ,經國先生裁示說「…這些兵力分駐本外島後,將 使全海峽對敵海軍都構成威脅,…」遂同意建造五 十艘。本人除當年擔任虎鯊快艇的隊長,且於爾後 有幸主持飛彈快艇的作戰測試評估,並負責其作戰 準則的發展,對不對稱的海上拒止略有所知。 但是無論是整備水雷,發展飛彈快艇、岸置攻船飛 彈以及相配合的海域監視、偵測和目標確認等次系 統的發展,都無法面對海軍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 反封鎖作戰。事實上海軍籌建具有反潛能力的大型 艦,以及考慮在空軍「可能」無力兼顧下,提供執 行反潛與水雷作戰兵力防空掩護的大型防空艦,就 是依據國家戰略要求海線暢通。 這幾年軍方已經置重點於國土防衛而疏離了海島防 衛中之重點,反封鎖。當中共的「反介入」作戰能 力發展成功,確實能拒美海軍於千浬之外,就能封 鎖台灣。 馬總統早在競選時就在國防政策中提到「封不住」 的戰略指導。但軍政高層並未對此速謀政策。問題 是國土防衛含不含海洋國土?或是自縮於「國土」 內只求苟安不對區域安全有所貢獻,未來的安全如 何能寄望於區域?或許我們真的需要如韓媒呼籲, 用韓國海軍保護台海海上交通線? 【2010/05/11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590124.shtm 海軍 美檢討我謹守 【聯合報╱閻亢宗/實踐大學博雅學部兼任助理教 授(台北市)】 2010.05.11 02:34 am 美國智庫對我海軍戰略的建議引起重視。我國軍事 戰略與美國亦步亦趨,但當美國在檢討大型軍艦為 主的海軍戰略時,我國卻還謹守「大海軍」戰略。 美國二○○八年公布的「廿一世紀海權合作戰略」 報告,明白點出後冷戰時期全球作戰區域將集中在 近海海域,為因應此一趨勢,美國海軍二○○九年 向國會提交「未來卅年部隊結構發展計畫」,一方 面縮減大型戰艦規模,另一方面發展小型瀕海戰鬥 艦,兩艘新下水的瀕海戰鬥艦「獨立號」和「自由 號」,排水量都低於我國現役主力戰艦。 值得重視的是,美國國防部長蓋茲對何以大型軍艦 無法存活於未來戰爭的說法,他指出反艦武器和匿 縱性能更佳的隱型潛艦已成為美軍艦隊致命傷,並 舉二○○六年黎巴嫩真主黨以反艦飛彈重創以色列 軍艦為例證。 最近南韓天安艦沉沒事件,亦凸顯大型水面戰艦面 對潛射魚雷威脅的脆弱性,相對也凸出我國海軍面 對的巨大風險。足以威脅敵方的潛艦我國面臨無以 為繼窘境,卻又執著於發展易成活靶子的大型水面 艦,如此恐將如蓋茲所言將有限資源投入「未來可 能成為廢物的武器和船艦」。 美智庫報告固不必全盤接收,但對仍堅持傳統聯合 作戰的國軍確有參考價值。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590125.shtml 這位很久沒看報的大哥,這兩篇投書是同一天出現 在聯合報民意論壇的文章, 請問你,聯合報應該為哪一個立場負責? 或者說,你不爽哪一個立場,就可以用反面立場批報紙媒亂? 有空還是多看看報紙吧, 或者,看看書也可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1.190.84

05/12 21:30, , 1F
我覺得舉反例沒辦法反掉h大說的現象阿..#1Bpo17LE
05/12 21:30, 1F

05/13 04:13, , 2F
他有提出什麼"現象"嗎?只是很久沒看報的"印象"吧
05/13 04:13, 2F
文章代碼(AID): #1BwOiI2v (media-chaos)
文章代碼(AID): #1BwOiI2v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