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這樣算是有媒亂嗎?

看板media-chaos作者 (台北捷運世界一流)時間15年前 (2009/05/09 16:27), 編輯推噓10(10019)
留言29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一直有人說找不到自由前後不一的證據,我試著找了一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may/20/today-s1.htm 發揮優勢改善缺點 再創台灣競爭力   商業風險評估公司(BERI)今年四月最新的評估報告,將台灣的投資環境評比向上 提升,和日本並列為全球第四,在亞洲僅次於新加坡。無獨有偶,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本月 十四日公布最新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的總體競爭力排名全球第六,也比去年進步一名。 國際知名機構一再肯定我國的投資環境和競爭力,國人對國家的發展前途應該深具信心, 不應輕信悲觀及打擊信心的言論。   對國家沒有信心的言論,有一些來自部分業者不長進的心態或能力的限制。經濟學的 理論明白指出,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不斷進行結構改變,有些產業會逐漸失去 國際競爭利基,而新的產業必須持續發展出來。成功的經濟發展,必須有成功的產業轉型 升級。大家試想,若台灣今天仍以砂糖和稻米做主要產品和出口品,我們怎麼可能有今天 的所得與經濟發展。百年來台灣由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和農產加工業,再走向勞力密集 的輕工業,走向重工業,走向高科技產業,我們才有這麼高的所得。如果不是新的產業快 速發展起來,原有產業的比重怎會下降?而在這過程中,原有產業中無法升級的廠商自然 會被淘汰。然而,有些業者不明白這個道理,把自己失去競爭力當成是國家失去競爭力。   目前世界上有幾十億開發中國家人口想加入國際競爭,他們的工資很低,我國原先大 量生產的勞力密集產品,在成本上必難跟這些國家競爭。就這類廠商而言,我國確實失去 競爭力,投資環境也不如以往。而由於過去我國產業集中在這類產品,十多年來開發中國 家加入競爭並取代我國產品的速度加快,因此國內失去競爭力的廠商甚多,他們往往把自 己失去競爭力說成國家失去競爭力及投資環境惡化,事實當然不是這樣。   就國家正常的發展而言,這些企業只要從事升級,或者轉型到符合國家現階段國際競 爭利基的產品,就可以強化競爭力。不過,由於開發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的開放,使得這類 廠商可以把工廠搬去,而不必致力升級或轉型。哈佛大學國家競爭力權威波特教授前幾年 即公開指出,台灣廠商太偏重到中國投資的結果,就會忽略在國內升級的努力。而這種選 擇前往中國投資卻不升級的傾向,促使更多廠商和人民誤以為台灣的競爭力變弱,甚至低 於中國,因而錯誤地對台灣失去信心。   其實,低技術勞力密集產品在中國生產比在台灣生產有利,是兩國國際競爭利基不同 ,亦即較落後國家較適合生產勞力密集產品所造成,並不代表台灣的競爭力和投資環境較 差。包括前述兩項評比在內,台灣在各項國家競爭力的國際評比中都遙遙領先中國。這表 示就整體而言,我們的投資環境和競爭力不僅不錯且遠比中國好,國人若努力發展適合我 國目前經濟水準的產業,還是具有很高的競爭力。可惜,除了有些廠商沒有致力升級,一 些人又刻意美化中國,而使許多人忽略了中國的風險並高估其潛力,進而誤以為中國的投 資環境比較好。即使在中國隱瞞SARS疫情的事件曝光,使許多中國謊言和危機暴露之 後,台灣仍有人在為中國辯護,真是匪夷所思。這也是有些人對國家競爭力信心動搖的另 一個重要原因。   有些人除了低估中國的風險之外,還常要把台灣的優勢轉移給中國,也就是中國好的 是中國的,台灣好的也要變成中國的。在這種心態下,自然有人會誤信中國比台灣更適合 投資。舉例來說,中國金融機構因落伍或政商關係或優先支持其本國企業的政策,未能提 供台商在中國的資金需求。這本是中國的缺點,想去投資的人應納入考慮而調低對中國投 資環境的評價。但有些廠商卻反過來要求政府允許銀行對中國台商放款,要求政府讓他們 在台灣上市,也就是要把台灣的優點變成他們在中國也可享受的利基。有些政府出資的機 構,竟也積極要為中國台商提供技術支援等服務。如果政府盲目滿足這些不在國內努力升 級之業者,不斷地把國內的優勢提供他們在中國運用,那就他們而言,台灣的投資環境當 然會變得不如中國。  不可諱言,由於幾十年來政府規劃和建設的不足,法規改革的遲緩,公務員的官僚心態 ,生活及生態環境的破壞,社會政治風氣及治安的敗壞,以及金融和其他部分產業潛藏的 危機,台灣確實有許多投資環境問題要改善。我們願提醒大家的是,這些問題雖然有待改 革,但它們都是公開的問題,國際機構是在掌握這些問題的情況下,還給台灣這麼高的評 價。因此我們自己應該有信心,我們不只是現在仍有極高的競爭力,而且還有很大的改善 空間。所以說,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努力升級和改革,讓那些唱衰台灣並傾向中國的人無法 再興風作浪。 昨天中央社的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08/5/1j651.html BERI最新投資環境評比 台灣排名全球第五 更新日期:2009/05/08 19:51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 8日電)根據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最新「投資環境風險評 估報告」,台灣投資環境評比維持最高的1A等級,在50個受評國家中排名第五,與上次評 比相同,但總分比上次評比下降2分。 根據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usiness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BERI)最 新發布的2009年第一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台灣投資環境評比總分為70分,排名全球 第五名,與上次相同。 在列入評比50個主要國家中,台灣排名僅次於瑞士、新加坡、荷蘭及挪威。台灣的投資環 境被列為最高的「1A」等級,BERI認為台灣適合投資。 BERI認為來自於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趨緩,兩岸關係走向更為正面及具建設性的方向,而 台灣、歐盟間的經濟與商業關係在2009至2010年將更為緊密。 受到全球金融海嘯及經濟不景氣影響,這次各國投資環境風險評分普遍下降。BERI評估, 台灣的營運風險也受到此波全球經濟緊縮嚴重影響,導致評分下降。 BERI評估報告指出,台灣營運風險指標排名全球第7名(66分),排名較上次(2008年第 三次)退步4名,分數退步5分,次於瑞士、新加坡、比利時、挪威、奧地利及荷蘭;在亞 洲地區排名第二。 台灣的匯兌風險指標排名全球第五(82分),排名與上次相同,分數退步2分;在亞洲地 區排名第三。 至於台灣的政治風險指標,排名全球第11名(61分),評分及名次都與上次相同;在亞洲 地區排名第二。 BERI認為,台灣的政治風險持平,兩岸關係持續緩和,未來台灣的政治風險將更為穩定, 預估台灣政治風險在2010年及2014年,評分將分別為60分及62分,排名皆列全球第13名。 BERI預測,台灣總體投資環境將持續受到全球不景氣影響,2010年分數將降為68分,排名 全球第六名;2014年分數可回升至72分,排名全球第七。 今天自由的社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9/today-s1.htm 分進合擊南北串聯共創五一七大遊行 去年五月,馬英九政府挾著將近六成選票,帶著許多人的期待,風光接掌政權。如今上任 一年,正是主政者向選民交代政績的時候。馬政府的特色之一,是自我感覺良好,有如明 明是以犧牲主權、國防及外交向中國示好乞憐,馬總統昨天卻仍以「和平締造者」自詡。 有這樣的執政者,台灣人民不啻去年選票被騙,現今當然要討一個公道。於是,在野黨本 月十七日要在台北舉行嗆馬保台大遊行,全國一百六十個本土社團不但響應,當天還要在 高雄同步活動,南北串聯。有如這些社團所宣示的,「攏是為了母親台灣」,台灣人民要 站出來,一起向馬政府抗議怒吼。 五一七嗆馬保台大遊行,是馬政府上任以來,面對的一連串群眾抗議活動之一。去年夏天 ,許多民眾走上台北街頭,針對馬政府施政百日,提出「護主權、顧腹肚、要陽光」訴求 ,是為「八三○百日怒吼」。兩個月後的一○二五,更多群眾再度集結首都,兵分五路, 抗議馬政府施政無能、一中市場及掏空主權。這兩次大規模群眾活動,本土社團都擔負重 要角色。不僅如此,拚經濟完全失敗的馬政府,在失業率創歷來最高之後,本月一日的勞 動節,也有八大勞工團體發起「反失業聯合行動」,以「反失業」為主題,上街嗆聲,提 出五大訴求。凡此均足以凸顯,馬政府施政一年,導致經濟困頓、民主倒退、主權流失、 國防弱化,是十足「顧人怨」的政府,馬英九的施政滿意度因之持續低檔徘徊。 五一七嗆馬保台大遊行,從而是台灣人民對馬政府表達嚴正抗議的具體行動。儘管馬政府 的字典裡頭,找不到「對民意謙卑」、「反躬自省」之類的字眼,針對這一無能傲慢政府 ,廣大群眾的怒吼與行動,仍是改變現狀所必要。因而,五一七挺身而出的台灣人民,必 須多多益善,力求其眾,而且對主政者產生實質壓力。 就此而言,民進黨把遊行聚焦首都,並打算在遊行隊伍集結凱達格蘭大道之後,進行二十 四小時跨夜靜坐,且有面對警方驅離,「和平抗爭、打死不退」的決心,只是做到群眾運 動的基本動作,能否達成目標,尚難預料。相較於五年前泛藍政治勢力進行的「柔性政變 」,以及三年前紅衫軍的聚眾長期抗爭流竄,實屬溫和之至。 另一方面,本土社團的南北串聯規劃,用心良苦。在高雄同步遊行,出自經驗與務實考量 。南台灣一直是堅持台灣主體意識群眾的大本營,近年絕大多數大型群眾活動,聚焦台北 ,中南部民眾每須拂曉出發,三更半夜才返家門,舟車勞頓,遊行等活動也耗體力,且常 活動未竟即須趕車南返。五一七高雄大遊行,因而旨在方便並凝聚更多中南部群眾,就近 發揮集會遊行公民權利,充分表達他們對馬政府的憤懣。按其規劃,主其事者不但呼籲中 北部群眾,全力動員到台北嗆馬保台,還打算現場透過視訊連線,南北呼應,乃至於當晚 北上聲援凱道的靜坐。此外,有如去年八三○與一○二五所顯示的,社團主辦的活動常出 現許多創意,也吸引年輕人參與。 民進黨對於本土社團這樣規劃,不但理應樂觀其成,也必須提供必要的支援,不僅力求聲 勢的極大化,還要南北一氣相連,對馬政府產生足夠的壓力。須知廣大群眾熱情支持乃成 大局之所繫,民進黨絕不能自外於廣大群眾及本土社團,特別是為了共同目標的大規模群 眾活動。 做為主要在野黨,民進黨從而除了力邀台聯參與,歡迎中國觀光客接受台灣民主洗禮,更 重要的,應通令南部執政地方首長與公職人員,先參加高雄大遊行,以具體展現與公眾、 社團同心同德,共為台灣的決心與誠意。其能如此,五一七南北串聯,「守護美麗島」、 「上京訐譙」、「嗆馬保台灣」聲勢連成一氣,迫使馬政府重視人民需求,揚棄使產業外 移、失業率惡化等將台灣鎖進中國出賣主權的政策,以達成這次遊行的目標。 -- 看見 專注 用自己的節奏 迎接最大的挑戰 關鍵的時刻無聲勝有聲 在 臺 北 我 看 見 無 聲 的 力 量 2009聽障奧運在台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55.73

05/09 16:29, , 1F
辛苦了,晚點再來幫你抓錯誤
05/09 16:29, 1F

05/09 16:29, , 2F
投資環境好不代表經濟表現好吧@@
05/09 16:29, 2F

05/09 16:31, , 3F
好奇的是今天自由社論算是唱衰台灣嗎
05/09 16:31, 3F

05/09 16:36, , 4F
對了,前面問題是因為有人針對性太重
05/09 16:36, 4F

05/09 16:37, , 5F
評論媒體似乎沒有需要所謂的針對性
05/09 16:37, 5F

05/09 16:38, , 6F
少了那份客觀,再多的比較也毫無價值
05/09 16:38, 6F

05/09 16:39, , 7F
原PO你覺得有嗎?如果你覺得有那就有
05/09 16:39, 7F

05/09 16:40, , 8F
自由難抓是因為它永遠都在譙KMT
05/09 16:40, 8F

05/09 16:41, , 9F
前後不一算媒亂那選擇性批評算不算?
05/09 16:41, 9F

05/09 16:41, , 10F
不必用(?)就跟mattel一樣用oo vs. xx
05/09 16:41, 10F

05/09 16:42, , 11F
把你覺得矛盾的點標出來 讓大家知道
05/09 16:42, 11F

05/09 16:42, , 12F
矛盾的重點在哪 之前會不滿意是根本
05/09 16:42, 12F

05/09 16:42, , 13F
看不懂矛盾或烏龍到底在哪 感覺就是
05/09 16:42, 13F

05/09 16:44, , 14F
硬凹 問了還要被酸 讓人很不爽
05/09 16:44, 14F

05/09 16:46, , 15F
如果你PO第二篇是想佐證馬政府執政後
05/09 16:46, 15F

05/09 16:47, , 16F
經濟沒有因此變得困頓那也OK 大家自
05/09 16:47, 16F

05/09 16:47, , 17F
由心證 有人覺得好就是好囉~
05/09 16:47, 17F

05/09 16:53, , 18F
那照PTT也是媒體的理論 只譙自由也是
05/09 16:53, 18F

05/09 16:53, , 19F
媒亂囉?
05/09 16:53, 19F

05/09 19:19, , 20F
這家火的標準實在都很怪
05/09 19:19, 20F

05/09 19:19, , 21F
難道BERI是唯一的經濟評比嗎???
05/09 19:19, 21F

05/09 20:11, , 22F
05/09 20:11, 22F

05/09 20:12, , 23F
哪有唱衰?
05/09 20:12, 23F

05/09 20:14, , 24F
05/09 20:14, 24F

05/09 20:14, , 25F
^^^^^^^^^^^^^^這樣才是愛台灣對吧?
05/09 20:14, 25F

05/09 22:56, , 26F
"但總分比上次評比下降2分".名次雖沒
05/09 22:56, 26F

05/09 22:57, , 27F
變化..但總分卻是滑落..
05/09 22:57, 27F

05/13 23:00, , 28F
原po還真辛苦阿,拼命找自由的語病
05/13 23:00, 28F

05/13 23:01, , 29F
不過03年和09年景氣是一樣的嗎
05/13 23:01, 29F
文章代碼(AID): #1A1Jvyiu (media-chaos)
文章代碼(AID): #1A1Jvyiu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