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三立之戰 白血球心情

看板media-chaos作者 (JCC )時間16年前 (2008/02/18 09:24), 編輯推噓9(1016)
留言17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三立之戰 白血球心情 【聯合報系系刊╱李志德】 2008.02.06 08:29 am 4月21日,星期六,白天表訂回報社值班,那天剛處理完一套新聞,心情很輕鬆。 眼看六點一到就可以閃人。衡倩突然到我身邊,低下頭小聲說:「等下下班前過 來一下,有事交代!」 既然長官交代,下班前就乖乖向衡倩報到,衡倩拿出幾張光碟,和一張不知從那 個討論區上列印下來的文章,簡單交代了事件的始末: 「這是三立今年年初做的二二八專題報導,凌嘉在日誌裡回報,他們把南京大屠 殺或是別的事件的畫面,接到紀錄片裡,當作二二八屠殺的畫面。有人已經在他 們的網路上質疑了,你拿回去看一下……」 踢爆三立 擬定兩條路 「有這種事……」乍聽我嚇了一跳,怎麼有人可以惡搞到這種地步?用水果報的 術語,這就是要「踢爆」他們嘍!怎麼做呢? 我想了想,向衡倩說可能有兩種做法:一是從這段新聞畫面裡,直接找到不是二 二八事件的證據;如果第一條路行不通,第二是拿影片裡的建築、服裝等等周邊 元素做旁證,證明這段片子不是二二八事件,但後者證據力比較薄弱,能不能用 來踢爆,會不會被反駁,都在未定之天。 一手奶瓶 一手遙控器   不管走那條路,都要先看片子再說,拿到之後碰上太座從坐月子中心回家等等事 情,放了幾天,一天晚上,一手餵著孩子喝奶,腦袋想起這件事,就一手奶瓶、 一手遙控器這麼看了起來,一旁準備了紙筆,記下「問題畫面」的time code。 那段驚悚畫面第一次出現時,我心頭一驚:「應該就是這個了!」倒帶反覆看了 幾次,記住內容,接著再往下看,找找有沒有其他內容。看完三分之二,心裡有 底了,這一段畫面,一共出現六、七次,有時當作主持人口白的背景,有時用在 敘事,最明顯的就是基隆港屠殺那一段,旁白和內容幾乎是一一對應的。 其他還有些一閃即逝的畫面,例如一個持槍軍人在一處荒郊野外,槍斃一名犯人 ;一群屍體堆疊等等,但出現時間都極短,我決定先放過這些,抓住一個重點先 查。 對準目標 每動反覆看 對準目標後,我反覆看著影片裡每一個動作:下車、押送、槍決、倒地;每一個 可能出現線索的場景:犯人背後的斬標、路人的衣飾、軍人的服裝和商店的招牌 ,但影片實在太模糊,看不出什麼直接證據,「直接踢爆」的路子怕是行不通了 。但從戴的帽子看來,那個槍決人的軍官,並不像日本人,反而有點像共產黨。 5月1日,星期二,一早帶著光碟和問題出門,找兩個「發燒友」級的軍史迷朋友 ,看完短片,兩人從軍官殺人使用的「自來得」手槍,是國軍的武器,認定不是 南京大屠殺,而是抗戰勝利前後的國軍,但還是不能排除二二八事件。 這時我想起自己曾經在一次「多管閒事」的採訪中,認識一位近幾年都在製作紀 錄片的同業,何不請她介紹專家鑑定這段片子?我電話一打,她毫不猶豫地介紹 了「卓越文化」的陳君天先生———這條新聞的關鍵人物。 請教專家 果然中獎了 「你形容一下那段片子的情形」,陳君天聽完我的來意,在電話那頭問道。我一 說完,他立刻接著說:「那不是二二八,而是上海金融管制槍斃經濟犯。」聽完 我心頭一震,開口約陳君天先生見面談談,「好啊,那你到我這來吧!」說的是 他在八德路的工作室。 謎底即將揭曉,我跳上計程車就趕往八德路,進到二樓,一頭花白的陳君天,好 整以暇地坐在機器前,按下「play」鍵,跳出來的,就是這段看了好幾天的影片 ,比起三立紀錄片,陳君天收藏的版本時間更長、影像更清晰。用「中獎」形容 那時的感覺,雖然有點對自己不敬,但追查這麼多天的事,總算有了結果,整個 人突然放鬆下來。 但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陳君天又怎麼斷定這段是上海經濟管制?陳君天說,他 曾經從四個不同的來源得到這段影片,兩個是香港、兩個是大陸,四個來源都標 明了這就是蔣經國在上海進行經濟管制,俗稱「打老虎」的紀錄畫面。這個說法 足以說服我,但為求保險,隔天又找了世新大學的齊隆壬老師,他告訴我這樣的 標準,即令用在學術研究,也都「可以接受了」,有這一句話,我們的指控總算 才有成立的基礎。 除此之外,陳君天還帶著我看了影片中的線索:首先,影片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 有一個招牌「軟硬皮草鞋料五金」,行文是由右到左,這和大陸當時的城市街景 ,是完全一致的。再者,影片中街道進去就是店鋪,兩者幾乎連在一起,沒有騎 樓,這和中國南方,包括台灣在內的建築形式完全不同,雖然不能證明是上海, 但至少可以排除是台灣了。 補充細節 再三找佐證   因為從影片中找不到直接證據,所以儘管大方向定了,我覺得還是儘可能補充一 些細節的考證,我向電影資料館確定了官方並沒有二二八事件的紀錄片;也請研 究所學長、軍史軍服專家滕昕雲協助鑑定片中軍官的服裝,他說,影片中殺人的 兩名軍人,前者使用左輪槍,後者使用官方稱為「自來得」的手槍,這和當時國 軍的配備是完全相同的。兩人頭戴的軍帽,是沒有帽圈的大盤帽,這種帽子是抗 戰勝利之後才換的服裝,這也是斷定這張照片必定在1945年之後的最重要依據。 更重要的是,滕昕雲說,就他個人所見,從這段影片截取的照片,曾經出現在日 文書籍中,書中的說明,也明白指出是國共內戰時,國軍在上海處決共產黨人。 除了軍人外,影片中還可以看見街頭有大量的警察,一位應該為他保留身分的警 察歷史專家指出,片中警察所穿的是藏青色的冬季服裝,如果仔細看,其中一位 衣服上,以右肩左斜的方式,揹了一條皮帶,這代表他是帶隊官。 為了不讓這位前輩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我換了一個方法問問題,直接告訴他這是 二二八事件的影像,請他替我看看警察制服。 「你說是二二八,我覺不太對耶!」這位同時精研二二八歷史的前輩果然功力深 厚。他說,影片中警察數量很多,又有帶隊官,顯示片中的警察還能維持相當的 組織,但這和二二八當時的情形很不相符,因為發生軍民衝突時,陳儀在頭幾天 就下令警察全數撤退,不准正面面對民眾。當時許多警察甚至撤退到山裡避難, 但這段影片中竟然還有這麼多有組織的警察,如果要說這影片是二二八,最不可 思議的就是這裡。 查證工作到這裡幾乎完成了,5月3日,星期四晚上,我用工作日誌回報一次進度 :「almost done」,但最後還有一段要交代,就是三立的專題用到這段爭議影片 時,大部分時候都打上了「阮朝日紀念館提供」的註記,所以走到這裡,阮朝日 念館方的說法是少不了的。 找提供者 做最後查證   事實上,阮朝日紀念館已經在年前因為缺人缺錢而關閉,羽雯提供了一個重要工 作人員的電話,5月5日,星期六晚上,我打通了這位先生的電話,做出稿前最後 一次查證。 這位先生很幫忙,仔仔細細地告訴我阮朝日紀念館這幾年做過什麼紀錄片。他也 明確地告訴我,三立的爭議片段的確由他們提供,但他們自己用在紀錄片中時, 都有註明那是國共內戰的歷史,而不是二二八的實況。但我和他通話時,並沒有 說明真正用意,因此最後出稿時,我保留了這位先生的姓名,要踢爆三立的是我 們,壓力不應該轉嫁到阮朝日紀念館或這位先生身上。 放鬆太快 三立反擊了 結束阮朝日紀念館的電話,心情一下子全放鬆了,子彈已經上膛,隨時可以扣扳 機發射。但事後證明,我放鬆得太快了,因為阮朝日紀念館發行的紀錄片,用到 同一段爭議畫面時,並沒有如那位先生所說,加上了屬於國共內戰的註記,這也 給了三立第一天可以揚言要告我們報社、索賠1億的藉口,這一度讓我非常沮喪, 不是怕上法庭,是懊惱怎麼會在最後階段失手,就像水手隊布羅薩德一支全壘打 ,讓王建民的完全比賽破功一樣。 新聞周一見報,三立回應的邏輯是這樣:這13集特別報導做對了,名聲是三立的 ,新聞局補助當然跟著落袋;做錯了,責任是阮美姝的;說三立做錯,他們還要 你賠1億。人間豈有這種道理?我怒不可抑。當天晚上,狠狠寫了一篇文章。 三立電視台一開始不願對228專題造假認錯,最終仍是得一鞠躬向社會大眾道歉。 本報資料照片 為文狠批 三立一鞠躬   5月9日,星期三,下午兩點,看到陳雅琳和三立的長官們對著鏡頭一鞠躬,我 闔上電腦,心裡暗想,還有些影片考證的後續新聞不必勉強再發了。從聯合辦 公大樓北棟下來,穿過南棟旁的樹蔭,轉到中山南路,葉子頂上的太陽,明亮 但不刺眼,更不燥熱,散步到台大醫院買一杯咖啡,再向常德街上永遠笑臉迎 人的小姐買張刮刮樂(刮開後中一百元)。 這時,心情比我更輕鬆的人,我猜不會太多。 一位好朋友在那幾天用MSN的ID點名為我加油,當時的三立新聞部,的確很像 她形容的:是個邪惡勢力。但發這條稿子的初衷,是討論媒體的專業倫理,過 程中的強硬批判,為的也是三立新聞部第一、二天擺明推卸責任的惡劣態度, 因此一等到三立道歉,我認為我的角色就結束了。 我把它稱為「白血球的心情」,在這個事件裡,我們扮演打擊病菌的白血球( 當然我們不會一直都是,有時我們也會變成病菌)。追殺病菌是白血球的天職 ,但一個腦袋正常的白血球並不會拿著「我殺死多少細菌」向主人邀功,因為 他知道自己和染病的器官,都屬於一個叫做「新聞圈」的身體,在健康的身體 ,白血球原本不該有工作,只有身體病了,白血球才得天天出動,而且「成績 」愈好,反而表示白血球所屬的身體問題愈大。 謹守專業 猶如走鋼索 在這起事件裡,如同走鋼索一樣,我們小小心心地,不讓評論內容有一點點偏 離「媒體專業」這個主軸,因為近一、兩年,政客們面對醜聞和批評已經發展 出一套「脫身公式」: 1.不回應批評者提出的內容。 2.把批評者和政敵綁在一起。 3.宣稱所有的批評,都是政爭的一部分。 4.所以「我很無辜」。 造假風波引發的政治效應,讓三立新聞部可以很輕易地祭出這個公式來脫身。 所幸,真的要說所幸,三立新聞部維持了基本的格調,願意在專業場域裡和我 們與社會對話。不管我們認為那套「專業邏輯」的水準如何。 很坦白地說,不得不承認,以「大話幫」為代表的名嘴們對外省人發動的疲勞 攻勢,的確讓我不太敢╱想把這件事往政治方向論述(雖然第一天的特稿有寫 到一點)。況且,那部分自有國民黨會去作文章,太多去呼應國民黨的論調, 一來是讓自己丟臉,因為國民黨論述力實在太低:二來反而會刺激三立套用上 面的「脫身公式」,讓這件事本身的意義模糊掉。 最後還有一點必得說一說的:這套新聞第一天見報時,其實就已經有精明的同 業看出我們並沒有提出這段影片發生在上海的「直接證據」,也就是我和衡倩 一開始討論的「兩種途徑」,我始終都只能走第二條路。所幸第二天,一位前 輩製作人郭冠英傳了一張圖給我,內容是著名傳記作家「史諾」(Edgar Snow) 的「CHINA」第262頁,這張圖左上角的銜牌,可以明顯看出「上海市」,這才 讓我真正放心,事情沒做錯。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9/4206759.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0.78.70

02/18 09:58, , 1F
記者的心情日記?
02/18 09:58, 1F

02/18 10:00, , 2F
這件事大家都知道三立在亂搞 然後呢??
02/18 10:00, 2F

02/18 10:01, , 3F
翻這麼久之前的事 甚至過年前的文來貼幹嘛
02/18 10:01, 3F

02/18 10:28, , 4F
udn...... XD
02/18 10:28, 4F

02/18 10:47, , 5F
推好文
02/18 10:47, 5F

02/18 11:06, , 6F
怎麼有人可以惡搞到這種地步?......XD
02/18 11:06, 6F

02/18 12:26, , 7F
只要是好文,沒OP,多舊都能貼吧
02/18 12:26, 7F

02/18 12:43, , 8F
適當的還原事實及批判是好的
02/18 12:43, 8F

02/18 12:44, , 9F
但過份謾罵卻只會顯示自己的無知 :)
02/18 12:44, 9F

02/18 13:39, , 10F
見獵心喜的心態
02/18 13:39, 10F

02/18 14:07, , 11F
好文XD
02/18 14:07, 11F

02/18 18:11, , 12F
論點若沒錯誤偏頗,管人家心態幹什麼?
02/18 18:11, 12F

02/18 19:24, , 13F
這技者應該先找找聯合報所犯的錯誤-.-
02/18 19:24, 13F

02/18 23:26, , 14F
好久的事情阿=..=
02/18 23:26, 14F

02/18 23:50, , 15F
大概是聯合報作假被抓太多次所以抓別人報仇
02/18 23:50, 15F

02/20 10:28, , 16F
科科...K版主真是個鮮人
02/20 10:28, 16F

02/20 18:46, , 17F
指證對手本就天經地義 更何況有裡有據
02/20 18:46, 17F
文章代碼(AID): #17kDvaR5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