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議員指6成台北市政府記者被「關切」

看板media-chaos作者 (閃電絕招誕生)時間18年前 (2005/11/11 20:41), 編輯推噓8(809)
留言1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 1.同屬「泛藍」陣營不代表利益一致,如此歸因強調其屬實之語 需商榷 : 同屬泛藍確實不代表利益一致 但至少比泛綠來的一致 回到前封回文的補充一 如果觀察到金與多數「泛藍 , even「泛綠」兩派民代間的衝突對立情況 以政治色彩來評斷支持利益一致與否的說法 恐怕有待商榷 更何況,所謂「泛藍」、「泛綠」 只有在談及政治立場的議題上才會顯現 (或是該議題被黨團刻意拉高),在多數議題上,民代們多半還是以各自所 代表勢力的利益為優先,至於「新聞自由」,我想不再多數議員關心的範疇 之中,充其量同tvbs事件般,拿來炒弄政治議題,甚至藉機修理政敵 在此,何妨也來回顧一下該議員歷來的問政記錄,何時關心過新聞自由? 即便從今起關心,關心的尺度與深度在哪?還是只是一時的話題? (同樣標準 應拿來檢視在國會殿堂作秀的諸公) : : 2.媒體刊登於何種版面 同樣也不能跟他們對新聞自由的立場劃上等號 : : 另外應該思考的 是現在喊的「新聞自由」 是屬於媒體還是屬於記者? : 不管是媒體或記者都應有新聞自由 何況媒體與記者間很難清楚切割 兩者監視雇主與受顧者的關係,邏輯上的確難以切割清楚。但新聞自由相應的 應該是新聞自主權。究竟記者在新聞編採刊出過程中,擁有多少新聞自主權? 扣掉那些立場言論與行為會完全依附新聞媒體的記者外,大多數的記者都真的 如我們想像中般是白癡、只會作白癡新聞嗎?還是他們擁有的「新聞自主權」與 新聞機構擁有的新聞自主權不成比例?再套入雇傭關係的權力邏輯,可以想見。 so.... : : 3.「關切」與「施壓」無法劃上等號 同樣要看事由 : : 而官員作為消息來源 與記者的關係是極為複雜 有相互依賴 但也有相互威脅 : : 不能簡化的只看成消息來源擁有遠高於記者的權益 : 這則新聞裡已說高達85.19﹪的媒體認為市府官員這樣的 「關切」有干涉新聞自主權嫌疑 : : 4.問卷全文內容?調查方法?樣本? : : 民代「假民調」事例太多,不弄上述問題 也清楚別輕易相信民代與媒體發 : : 佈的「調查」 : 確實可能是假民調 也可能是真民調 不必輕信 但也不必不輕信 恕我無能,實在找不太到相關的原始資料 我題個例子給諸公參考: 約莫近一年前正值假鈔盛行,立委李@@(我忘了名字...)開記者會,表示 「有八成商家曾經接過假鈔」,新聞媒體拼命跟,順便強調假鈔橫行的問題... 不過該立委所謂的8成商家,請問是哪八成?母體代表性? 莫非是利益抽樣,小吃攤問5家,4家說有=8成商家? 後來發現,該立委的「抽樣」調查便是如此作法。 類似案例太多,可以放在心裡,但務必要對其誇大性心存懷疑... : 金溥聰以官員身份每周三在政大新聞所開課 還威脅說要把記者報導當課堂上的負面教材 : 這種情況 政大新聞所竟容許 真是不可思議 馮建三是睡著了嗎? : 官員應被媒體監督 豈有道理在新聞所開課 還在課堂上批判監督媒體 真是荒謬 記者報導錯誤之處被任何人當作課堂上或言談間的負面教材,本就應然 既然新聞媒體的報導與記者表現也該是可受公評之事,就沒有誰能評誰不能評的問題 如黑道立委罵某些黑道行為無廉恥,也非不可~ 一方面是言論自由,一方面黑道也不是鐵板一塊,搶劫偷車放火跟強姦本就不同等級 (sorry,這個例子扯遠了~) 我們可以對他批評的內容提出質疑(如果是帶有偏見立場的批評),但他擁有批評的 權力卻是無可質疑的。以此立論要政大新聞趕金出門,為免發揮太過也~ 況且,如果新聞媒體的表現令人尊重,而不是爛到人人想罵,又哪會有如此昌盛的 媒介批評出現? 與其讓新聞系相關科系的學生出社會工作才被媒體老闆牽著鼻子走 不如早點在學校讓他們發現媒體的問題,要改進、要轉跑道,也不用等到就業才知道 (又扯遠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15.165

11/11 21:22, , 1F
你替金溥聰辯護到有些過頭了
11/11 21:22, 1F

11/11 21:25, , 2F
就事論事摟~換一個官員也是一樣
11/11 21:25, 2F

11/11 21:26, , 3F
再補充:「批評」與「辯護」中,能提供不同觀點 相得益彰
11/11 21:26, 3F

11/11 21:29, , 4F
重要的不是那一個官員 而是官員身份就又問題
11/11 21:29, 4F

11/11 21:32, , 5F
SO 官員身份=不能開課or不能回頭批評媒體is本質應然??
11/11 21:32, 5F

11/11 22:11, , 6F
就事論事好過泛政治化的打擊異己
11/11 22:11, 6F

11/12 02:57, , 7F
就事論事啊 因人舉言 因人廢言 都是不適當的態度
11/12 02:57, 7F

11/12 20:25, , 8F
所以官員不能批評, 總統行政院長新聞局長都不能對嗎?tinmar
11/12 20:25, 8F

11/13 10:36, , 9F
樓上的 我是指官員跑去新聞所授課監督批判媒體之不妥
11/13 10:36, 9F

11/13 10:37, , 10F
那是另類的政媒雙棲
11/13 10:37, 10F

11/13 10:38, , 11F
陳文茜被批 金溥聰也應該被批
11/13 10:38, 11F

11/13 10:38, , 12F
金最後等到卸任後再到新聞所授課
11/13 10:38, 12F

11/13 10:39, , 13F
上面"最後"改成"最好"
11/13 10:39, 13F

11/13 11:56, , 14F
嘆 對「政媒雙棲」的定義 兄台或可再多加思量
11/13 11:56, 14F

11/13 11:57, , 15F
t君強調的兼課問題 那是否回到「政府官員能否在大學教課」
11/13 11:57, 15F

11/13 11:58, , 16F
的問題?其中各有利弊 不過兼任授課是常態 畢竟學生有實務
11/13 11:58, 16F

11/13 12:00, , 17F
的需求。在此常例下,沒理由說金就不能在新聞所教課 是吧
11/13 12:00, 17F
文章代碼(AID): #13T95noa (media-chao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T95noa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