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書單

看板letter_Intro作者 (第凡斯米德費爾德)時間15年前 (2008/11/22 00:3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哇有討論串了,好開心 昨天才報完一篇 paper終於可以來說說廢話了:p ※ 引述《sidelight (側帥)》之銘言: : ※ 引述《cutecoins (松綠配桃紅)》之銘言: : : 我覺得老師開的書單都好高不可攀喔 : : 每一本書都充滿了文學批評術語 其實我自己蠻不喜歡所謂文學批評術語的耶 雖然說,術語的優點是讓學術性討論有共同的媒介,不會在討論的時候失焦 但是文學這種東西實在是很難去「定義」的 (正因為自己是數學系的更不能接受這些似是而非又模糊的定義啊) 所以,為了解釋一些東西的時候使用術語是必要的 但是個人很討厭掉書袋式的使用術語,哈哈(不是不用而是不要濫用) 也許大家可以有更多討論空間-我自己是以創作者身分來看這些術語的:p 如果在所謂的批評家來看會如何?讀者的角度又如何? 其實文學批評理論就是建立在不同的學理/觀點而五花八門地產生的:D 拉回來,文學批評術語的書 我會建議多看像是 wiki之類的網路資源耶,直接看英文就好 翻譯有時候會出現奇奇怪怪的東西 不過因為我不是很在意這個,遇到的時候再去查就好了(我還真是不學無術啊..) 之前修外文系開的文學批評理論的時候這方面的問題好像也還好 (不過我那時只有一學期,比起現在一學年的課輕鬆得多…) 畢竟在不同理論裡有太多不同的術語、甚至有點衝突的(不夠嚴謹嘛xD) 我覺得看文學、文學理論、文學批評理論 不要像高中大一國文那樣,去跟著典範(paradigms)走 這也是為什麼文學理論到現在發展的那麼廣-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角度去看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背景去思考 跳脫於文字以外,加入了很多文化思潮在裡面(外文系顯學女性主義應該算是吧:p) 與其去多看理論、術語,不如好好想想這些理論、術語的「來龍去脈」 她從何而來、又為何而來?誰跟著她走到了哪裡、我又能跟著她走到哪裡? : : 這根本不是在介紹文學給門外漢啊 : : 還是這正好說明了 : : 會讀文學概論的人就不該是文學的門外漢 : : 因為文學概論是產生在文學之後的 XD 會讀文學概論的人就該是喜歡文學的人:) 雖然,整理、構造出理論是在文學之後(其實也有從理論刻意做出來的文學xD) 可是無形之中,卻又好像有種 principle在背後讓大家「寫成那樣」.. well, so what? literature goes on. : : 總之想問問板上的高手 : : 有沒有簡明易懂的文學概論書可以推薦啊 : : 最好是專門在解釋那些術語的書 : : 希望好心人可以介紹個幾本 : : 不然我還真的不知道這門課到底要怎麼念 : : 學期都過一半了 = =" : 如果只是文學「概論」,那張健、洪炎秋的書就可以了。 : 或厨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也足夠討論文學之為何物。 : 至於文學批評術語,有書林出版社的《西方文學術語手冊》,張錯寫的。 : 廖炳惠的《關鍵詞》也可以參考看看。 : 可是我覺得,文學術語若不是由哲學系或者外文系很有系統的教授, : 很難自己掌握脈絡耶。光是翻譯的問題,就足夠困擾初學者很久了。 : 例如一開始在看到「text」的中文翻譯時,有的書寫正文、有的寫文本, : 如果不看英文,真的一時之間會迷失在術語密林之中。 : 尤其是西方文學理論,已不純然是討論「文學做為一種形式美」這樣的範籌, : 它似乎跳脫了藝術、美學、哲學的框架、 : 甚至結合社會學、文化研究成為了一種可供實踐的理論。 : 例如說,以康拉德的《黑暗之心》來說,後殖民主義就會拿它來談論殖民帝國之眼。 : 是本討論殖民帝國如何看待非洲大陸的文本。 : 然後印度、中東及東南亞學者也會引用來討論後殖民的政治問題。 : (後殖民尤其在台灣更是顯學!) 還有薩伊德的《東方主義》,也是推薦佳作 他也是個人生充滿色彩的傳奇人物啊! : 如果真的想進入西方文學理論或者是文化研究(兩者以Hall的話來說,是息息相關的。 : 或許就不得不重新回到那現代思潮的三位開山老祖:馬克思、佛洛伊德和尼采來說。 : 這種回溯的過程之中,對於自學的學生來說,真是痛苦。 : 所以方瑜老師也鼓勵大家,多讀一些你可能目前看不懂,非常生澀的書籍, : 或許幾年後,閱歷漸增了,意義會逐次浮現也說不定。 像是《戀人絮語》嗎xD : 也推薦較簡單的版本,詹明信《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 或是最簡單的,去修外文系,或者「文學批評」這門課。 : 政大中文系有陳芳明教授開,很不錯,他是政大台文的所長, : 我這是在打廣告。 : 順道一提,泰瑞伊格頓的《文學理論導讀》裡面的意識形態帶有是左翼思想的。 : 最後一章他揭露了自己的政治觀,認為文學反映了政治無意識。 : 偏激點的說法是:沒有純粹的文學。 : 這就是西方人文領域的自我反省,看完會對赤裸裸的批評理論感到痛苦。 我自己是覺得,台灣比較奇怪的是很容易某些人全盤接受某個理論。 (也許是我對學界的接觸還不夠,這只是我目前看起來的感覺) 似乎對於自我反省的部份很缺乏? 所以很容易,某個時期的那些人都在倡導某個對現在我們來說已經過時的理論。 不同理論當然有其可取之處,但是否也該與時並進呢? -- 想做的去做 就好像撒種子一樣 一定會有種子發芽的 祇是不曉得有多少而已 那些發芽的種子 就會是你的永遠好朋友 ╭ ╭╯ ╮ ﹋﹋﹋﹋﹋﹋ Origin by paci from [Aquarius] in ptt re-edit by SuMMItsTUDi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06.87
文章代碼(AID): #199kCzP9 (letter_Intro)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9kCzP9 (letter_I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