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伊藤潤二-祖先們》

看板junji-ITO作者 (引線木偶)時間15年前 (2009/04/22 01:41),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網誌圖文版:http://blog.yam.com/kielkiel/article/20525143 ] 很喜歡伊藤大師中期創作的短篇集,當然早期的傳統鬼怪恐怖風跟近年 來跳脫常理天馬行空的風格,也都別有一番趣味。 而中期許多短篇極富創意,不失驚慫,卻又保有感情與倫理衝擊的特色 尤其讓人喜愛。其中《祖先們》這一篇,可以算其中經典之作。 故事講述女主角理佐莫名失憶後,格外懼怕毛蟲類的生物。男友牧田秀 一陪著她尋回記憶,一路抽絲剝繭,最後才發現原因正在牧田身上。 原來牧田家族中,只要有人過世了,就會將頭顱移轉覆蓋到孩子頭上。 藉此將記憶、知識傳承,而代代相連,一路層層相疊,頭部後方看起來就像接了 個綿長大毛蟲。 承受遙久的記憶,卻也負擔巨大的重量。所以接受祖先頭顱的子孫,只 能面對癱瘓於床的未來。還得面對頭上的祖先們,也就是「眾頭顱」窺視、發表 意見左右生活等痛苦。 理佐到秀一家玩,偶然間目睹他父親的真面貌。因為過於震驚,轉醒後 便選擇性忘記這驚慫畫面,只記得頭顱們類似毛蟲移動的影子。 可是隨著秀一假意陪她尋記憶,她又再被引回那魔窟。他父親過世,秀 一便承接了父親的頭顱,也接納那一票祖先們。他成為下一個掛有「大毛蟲」的 怪物,需要一個可以幫他傳宗接待及作伴的女子。而身陷魔窟,卻再次昏厥的理 佐未來,則不可知..... 整篇漫畫篇幅不長卻很有力道,設定立體可以思考之處很多。 以理性談,家族頭顱傳承方式,乍看之下雖然可怕,但以智能發揮效率 來講,卻達到了最大效用。 如果人類的知識與技能,能夠透過直接傳達累積,好比電腦的傳載。便 可免去重新學習、教育、記憶的時間,直接運用在擴展新的領域,相信整個物種 會有很驚人的躍進。 記得從前讀書讀到天昏地暗時,就常跟友人一起天馬行空亂想--科技 逐漸發達,將來有朝一日,人類或許能研發出一種晶片,直接將技術及知識移植 ,可省去許多麻煩。 而撇除技術層面的風險不談,如此技術也許會引發貧富差距更明顯。但 如果律法制定的妥當,如購買晶片的費用,不能由父母預繳,只能依這個晶片使 用人將來所賺取的金錢扣除。所得越高的職業知識,相對扣額就更高。如此或許 反而能達到類似理想烏托邦的精神? 如此的閒扯空談,後來看到伊藤大師畫了類似理念的這篇漫畫,就挺開 心的~:) 另一方面以感性談,男主角秀一他出生、成長於此環境中,他的價值觀 勢必有所影響。壓根底他不會認為這是異狀,這就是他們世界的「正常」。那麼 ,對於理佐的逃離,他是不能感受、不會憐憫。 假設他能理解如此的抗拒,就代表他的認知將偏向正常一方。只是當他 的思想一但傾斜,他要如何去面對自己的未來,他又該怎樣去愛理佐。 一如現實社會中,我們必須面對各種來自家族的壓力。祖先們的頭顱將 這種壓力具現立體化,他不能逃,不能捨棄他的責任。 當他不得不接受,卻又不能克制自己愛她的感情。理佐的愛及家族的責 任,成了雙向的兩面壓縮牆。 越愛越放不開,但自己的存在對她又是種傷害,面對如此窘境,他最後 也只能選擇瘋狂。因為,將自我放逐在荒誕世界中,他才能放心愛她。 再說女主角理佐,她是以一個正常人角色存在。對於秀一家庭的怪誕, 除了外表的畸形怪異外,更可怕的是精神壓力。 那些頭顱全都是有意識的,就像如果嫁到一個家庭,婆婆會24小時盯梢 的恐懼,更何況這些頭顱是以數十數百記的。就算祂們不似一般怪物有攻擊性、 有毒性,但以正常生活來說,如此漫長壓力或許更可怕。 而自己的男友,一如家庭中夾在婆媳間的男人,唯諾的軟弱總讓妻子懷 疑丈夫的愛情時。祖先們的男友秀一,不只是唯諾而已,他是挾帶著她,再一次 將她推入坑中。推入她所抗拒、不能接受的環境中。以此角度來看,她的昏迷, 是否也包含了對秀一自私愛情的無聲抗議呢? 雖說是以恐怖漫畫為主軸,但細想其設定,在這篇裡頭同時也感覺到一 種人倫及愛情的淒冷悲劇。 -- WEb : http://blog.yam.com/kielkiel BBs : telnet://bs2.to SD_kiel +天 界 獄 Heaven tollbooth+ 積放木偶不才圖文創作的簡陋小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132.2

04/23 01:25, , 1F
我覺得那個女主角很可憐..
04/23 01:25, 1F

04/23 01:59, , 2F
忽然想起 "漩渦" 裡面的男主角也叫 "秀一"
04/23 01:59, 2F

05/22 02:33, , 3F
這篇是個人認為恐佈第一名.不知為何XD
05/22 02:33, 3F

07/18 17:19, , 4F
女主角可憐+1
07/18 17:19, 4F
文章代碼(AID): #19xWKkKo (junji-ITO)
文章代碼(AID): #19xWKkKo (junji-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