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煩惱] 人善被人欺 馬善被人騎?!

看板humanity作者 (Zda)時間13年前 (2010/11/05 04:0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此篇文章會潑冷水。 ※ 引述《gentlefaith (孤行浪子)》之銘言: : 各位版友大家好 : 我現在是一名大二的大學生,系上系學會今天由大二組成 : 在一下的時候我們一群人很有幹勁很有熱情的自願接下了系學會的幹部 : 今天開會的部份很令我挫折 : 我平常待人接物都很好 : 在上學期因為網路上亂搞的姓名學遊戲 : 我的綽號被測成"至尊好人皇帝" : 而班上大多數的同學也都反應:要這麼準?! ^ ^" : 像在昨天 我去宿舍 有人請我幫忙丟垃圾我二話不說也答應了 : 之前 他們請我幫忙泡泡麵 我也答應了 付出 : 無怨無悔 : 只是我之後並沒有得到應該有尊重 預想回報 : 今天在系學會開會 我盡心盡力策劃的活動內容 : 真的是盡心盡力 : 我身為活動總召 : 而且我有著做什麼事要做就要盡量做到最好 不然不如不要做的處事態度 : 我敢說應該沒有人想的會比我多 比我周到 : 但是在很禮貌的提出見解之後 強化付出 : 幾個人提出了一些反對意見 但我覺得真的是不會構成問題 : 他們的感覺比較像是 覺得不需要把活動搞的那麼隆重 : (備註:不會影響到經費上的問題) : 11位幹部 只有兩位投出同情的贊成票 : 似乎沒有人想到我花了多少心力在策劃上面 : 今天我是活動的總召 難道不能尊重我的意見嗎? 強化預想回報 : 其他的活動 系學會都很支持 很尊重總召的方向 和意思 : 是因為我人太好...大家都不會太用心處理關於我的事情嗎? 盲點一 : 因為我可能不會發飆...((不是不會 只是不想 : 幫大家單純是因為希望大家快樂就好 在我能力範圍內 我能夠做的我就盡量做 盲點二 : 我很難過... : 可以請版友給我點方向嗎?!...... : 這個社會是不是真的是這樣... : 人善被人欺 馬善被人騎....?! : 這是我被拍桌之後 腦海中浮出來的字樣 : 下禮拜就是期中考了... : 我們有位同學住院 昨天有人po版徵求大家幫同學他媽媽輪班照顧那位同學 : 我一看到 心理馬上就自願參加了... : 我無私無悔的為大家付出 為大家著想 : 沒有自己的脾氣 沒有高度 姿態降到最低 只是希望大家何我相處的時候舒服無慮... : 但到現在... : 這樣是不是真的會讓自己很受傷很受傷.... : 有人有過類似的經驗嗎?! : 感謝看完這篇怨氣甚高文章的你/妳 不太清楚原PO在團體內的定位,不過通常會對人很好有幾種狀況: 1) 單純就對人很好 2) 想追人 3) 被認同 4) 你來我往 我想真的有那種(1)這種人存在,就是竭盡心思為公為義、各種事情當仁不讓, 只差沒頒發超級大好人勳章。 這種人就是對於做善事、做好事、舉手之勞的事情都是十分嫻熟,舉凡路見不平, 兩肋插刀、扶老太太過馬路、隨手捐發票…‥等,諸多事項。 似乎做好事已經深植骨髓、不做善事會渾身不自在,萬蟲嚼心,回家還要三拜天公 地母,祈求原諒。稱為大善人也不為過。有善惡值說不定已經正到溢位。 似乎敘述誇張了點,但是這種人很易辨認,好到你會有強烈的罪惡感,是不是也要 插手幫助他一把?他的付出是如此無私又大愛,信手幫他一把何樂不為? 至於2)呢?哈,我想大家在觀賞其他兩性板面對於此種好人應有基本認知,故不多 加贅述。特徵就是暫時性、特定性。可能會暫時的一段時間對他好、對於某特定之 人會特別好之類的。 3)、4)的話,應是本篇文章重點。 獲得認同感有很多方式,「對人好」算是一種速成的方法。當你時常對人好時,會 營造出一種假象--「大家需要你的假象」;比方說,大家買消夜時,會跟你說: 「欸,幫我買」、或如文中幫人泡泡麵、丟垃圾等;雖然我對於文中情境不慎了解, 或許丟垃圾可以說是順手幫忙的、泡泡麵也可能是順手幫忙的……? 讓我們反思一下,一般人際交際中所謂的幫忙是怎樣?設想一個情境,當朋友一群 人去吃晚餐時,順手幫忙拿取全部人的餐具、互相幫忙倒杯飲料、結帳等。或是用 餐完畢,丟棄食用畢餐盒或殘渣時,順手幫朋友倒垃圾。或是請你拿取於離你最近 之佐料或面紙。 發現了嗎?我們一般為之幫忙是建構在對於自己方便可以為之情況下,而非自己需 刻意為之的情境下,若有人常常麻煩你做不順路、不順手之事情會覺得如何?當然 是覺得那個人很機車、很愛麻煩別人,自己不會做喔。 而通常我們會做那些順手之事,無非是基於人情道義或希望別人將來能比照為之, 你敬我一酒、我也敬你一杯,禮尚往來。 另種呢?就是有目的性的,他會希望他的付出是有所回報的。當然,我相信這是人 之常情,擲石入水仍有漣漪,石沉大海這種事情,我相信不管多久大家都會受不了 。在下也對付出與回報這事困擾過。 但是呢,將回報昇華成認同,就要三思了。 「個人在感情上喜歡某一個人或某一團體,因而在行為方式、價值標準等方面模倣, 而使本人與他人或團體趨於一致的心理歷程。」這是教育部對於認同的解釋。 做"好"事 -> 被需要的假象 -> 繼續做"好"事 累積到一種程度後,就會開始昇華,進而產生一種"大家認同我"的想法。 通常就會開始「高估」自己的影響力、地位。既然都需要我,我一定是有不可或缺 的價值存在,沒有我看你們怎辦! 「我竭盡心思、盡心盡力,我付出的比別人還多,我理所當然要有回報。」 「我為這個團體付出這麼多,我有點特權不為過吧?」 「我為你們做牛做馬,為什麼就是不聽我的?你們不是需要我嗎?」 當高估自己的影響力時,又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會產生一連串一發不可收拾的事情。 而人性呢,當面對否定、質疑時,又會自動的啟動自我防衛機制。 從原PO文章,我實在是看不出原PO是無怨無悔的付出,從你的文章目前舉的例子, 似乎你付出即要有回報,與你自己說是無怨無悔付出實有自打嘴巴之嫌? 再者,當提案被多數決否決後,應該是要想到說,「為何這麼多人否決你的提案?」 去思考提案與你們活動目的是不是有相衝突之處,或者是提案無法吸引人?沒有端出 牛肉?為何你覺得不是問題的地方無法說服他人?抑或是另有腹案?是要就事論事。 設計規劃活動,當然都知道很辛苦,需要勞費心力;但是並不是因為有勞費心力而要 採用提案。若目的是一個限時三小時活動,結果你設計出一個四小時活動,難道還要 說自己勞費心力不採用而憤恨不平?然後再來怪說十一位裡面只有兩位投贊成票。 文末,還有不解的是,平常對人很好與處理公共事務時的關聯性於何? 深夜打字,如有文句不通順,文意難以理解,推離邏輯跳躍再三難免……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129.182

11/05 13:22, , 1F
感謝感謝
11/05 13:22, 1F
文章代碼(AID): #1Cqn3J0X (humanit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qn3J0X (hum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