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身邊的朋友有精神上的疾病

看板humanity作者 (不想出社會的社會新鮮人)時間17年前 (2006/12/27 09:19),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greenishch (球兒寶)》之銘言: : ※ 引述《shikicomicer (赤本王道!!)》之銘言: : : 雖說是身邊,其實還是有段距離。 : : 事例有點長,先感謝各位能有耐心看完 : : 總共有三位,以A、B、C來代替好了 : : 認識他們的契機是剛好迷上同一部漫畫作品 : : 又在同一個論壇上混 : : 之後在某次同人場次一起約出來就認識了 : : 可以說是先在網路上認識的,但是後來彼此都有見過面 : : 也有約出來玩好幾次 : : 先說說A : : A是現今高三的女生 : : 我跟A算是三個人中走得比較近的 : : 因為還有交換手機號碼、MSN等等 : : A的媽媽和A的價值觀很衝突, : : A覺得他已經很盡量地在扮演他媽心目中的乖小孩了 : : 可是他媽媽對於A很喜歡看動畫這件事頗有微詞 : : 通常這個時候A都會反駁:那難道看那些偶像劇就比較好嗎 : : A媽都會無言 : : 簡單來說就是當A反駁A媽的言論或觀念時 : : A媽都提不出理由反駁 : : 可是這時A媽就會說A陰陽怪氣、長大了不用聽話之類的激烈言詞來刺激A : : 然後硬要將自己的價值觀強迫A全盤接受 : : A說,A媽說話很酸, : : 而且當她「認為」A沒在聽的時候說話的措辭會越來越狠毒 : : A一開始都會好好講,但最後通常還是會受不了,會大聲吼回去 : : 然後A媽就會說A很奇怪,為何不好好講一定要用吼的 : : 可是A一開始就有好好講啦 其實我覺得A媽並不一定是有精神上的問題耶. 我倒覺得是她的個性再加上她的壓力... 其實通常這種..我都會當作他在發謝...不要理他就好了... : : 其實A媽本身可能有精神方面的問題 : : 搞得A現在情緒控管方面很差 : : 有時候聊MSN,甚至在論壇裡灌水的時候 : : 常常會出現一些歇斯底里的言詞,或是想死的話 : : 在手機通話的時候會講一講哭出來 至於這一種...我倒覺得是因為A媽對A來說一定有很重要的份量... 所以A把A媽當成是精神寄托..所以A媽不支持他反而愈講愈狠.. A一定很難過...而且A也許也有把A媽和A心目中理想的媽媽做比較 所以才會這樣吧...A把A媽看的太重要了... : : 因為以上這些原因,A常常會打我的手機訴苦 : : 不過各位也知道手機的通話費是很貴的 : : A爸在看到A的帳單數字的時候有跟A說「不可以再有下次」 : : 後來A有把自己的情形跟A爸說明, : : A爸能夠諒解,也想帶A去看精神科醫生 : : A也願意去,其實問題的根本解決辦法應該也要把A媽一起帶去診療 : : 不過就在A跟A媽拿健保卡的時候 : : A媽知道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 : 硬是把A的情緒問題歸咎在A身上 : : A媽還強調自己沒有病,為何要去看醫生,難道是要把平靜的家搞得雞飛狗跳? 通常來說有精神病的人也都說自己沒有病呀..不是嗎... : : 我覺得A已經高三了,學測在二月 : : 是亟需好好靜下心來準備功課的時候...... : : 我是希望能提供一些讓A能夠盡量把自己容易滿出來的情緒在爆發之前流掉 抽空去海邊大叫...把不爽的情緒發謝出來.. 或是找學校的輔導老師...或是找朋友傾聽他的心事.. 給予他心裡上的幫助... : : 目前我是跟他提議寫日記或是拿筆塗鴉、亂畫 : : 不知道版上的各位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 我想,既然他都快考試了,就請他盡力把重心放在準備考試上, : 這樣不僅可以轉移注意力,對考試多少也會有幫助。 : 以我個人及身邊親友的經驗, : 我認為看精神科醫生的作用不大,靠藥物治療也不是很好的方式。 : (當然不可否認某些疾病發病的因素有一部分的確是和個體的分泌失調有關, :  這種狀況或許確實需要靠藥物來幫助體內化學物質的平衡) : 如果想尋求協助,找心理師或許會比較有幫助。 :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實際要怎麼做還是需要你的朋友自己評估。 : 我和我身邊曾罹患精神疾病的親友都是在離開某個環境後,才漸漸康復。 : 也許醫生會認為我們其實沒有痊癒, : 但至少我們現在活得比發病當時快樂、自在而且積極正面。 : 所以我想,如果你文中的A有幸在考上大學後離家賃居, : 脫離現在這個可能使他致病的環境, : 他或許就會漸漸好轉也不一定。 : 抱歉只能就A的部分提供你一些意見。 :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13.70

12/28 10:25, , 1F
謝謝你提供的意見^^
12/28 10:25, 1F
文章代碼(AID): #15aSetSB (humanity)
文章代碼(AID): #15aSetSB (hum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