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風評:重稅與遏止法人炒房是打房見效良藥

看板home-sale作者 (NWISE)時間3年前 (2021/03/11 15:35), 編輯推噓6(606)
留言12則, 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連結: https://tw.news.yahoo.com/%E9%A2%A8%E8%A9%95-%E9%87%8D%E7%A8%85%E8% 88%87%E9%81%8F%E6%AD%A2%E6%B3%95%E4%BA%BA%E7%82%92%E6%88%BF%E6%98%A F%E8%AE%93%E6%89%93%E6%88%BF%E8%A6%8B%E6%95%88%E7%9A%84%E8%89%AF%E8% 97%A5-235001607.html 內文: 上周內政部公布一份報告,指法人「囤房數」及「短期交易」的問題都比自然 人嚴重許多;此外,行政院房市健全小組傳出有意把房市「短期交易」規定調 為5年內,並課以重稅,同時行政院會近期也將再提出打房新措施。如果行政院 最後能成功提高炒房稅賦並堵住法人炒房規避高稅率之途,這波打房才可望竟 其功。 先談比較「單純」的重稅政策。過去台灣炒房能成為一本萬利、每隔數年就要 捲土重來的投資(投機)浪潮,很重要的原因,是過去稅制下,炒房的資本利 得稅幾乎不必課稅,甚至是越短期進出(例如一年內)越不會被課到稅,因為 土地現值根本未調整而不會有土增稅要繳納。某個角度而言,台灣的制度就是 鼓勵民眾與企業,把剩餘資金投資房地產,因為政府幾乎給予「免稅」的優惠 獎勵。 2016年上路的「房地合一稅制」讓房屋交易的資本利得也開始要繳稅,而且為 了打擊炒房,對短期進出課以重稅:持有1年內就賣出稅率45%、1-2年課35%。 簡單的說,政府定義的短期進出是2年內,要課以35-45%的重稅。 這次政府要打房,加重炒房者的稅賦應屬必要,加重的方式有2種:一個是提高 稅率,例如,1年內進出的資本利得稅從45%提高到60%,另一種方式是拉長對要 課重稅的所謂「短期」的定義,政府顯然有意採後者:把短期定義從2年拉長為 5年,2年內課45%、2-5年課35%等。但事實上,政府也可考慮雙管齊下:拉長短 期定義的同時提高稅率。 房地產業者當然反對,理由是一作「房市就冷掉」、「現在推案利潤率都很低」 等。對房地產業者而言,只有房市交易熱絡、房價持續看漲,才有源源不絕的獲 利;至於買者是一般自用者還是炒房投機客,完全不是業者關切的重點。至於房 價是否會漲到年輕人與一般民眾都買不起房,更「不干己事」。 不過,對政府、對台灣社會而言,這卻是再重要也不過的事了。高房價之害應該 不必多言了,過去幾年台灣所有民眾─除了賺到錢的炒房客外─都應感受深,因 此政府該全力避免房價因人為炒作飆升,應無疑義。 至於說會因此讓「房市就冷掉」,其實政策的目的就在此:把投機客減少、房市 冷卻一下、房價不要人為炒作飆升。而建商推案的利潤率高低,與針對炒房短期 進出的高稅率,其實是2回事,不必亦不應混為一談。 而對法人持有「囤房數」及「短期交易」的問題都比自然人嚴重許多一事,有必 要深入再看。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全國有11.24萬個法人擁有住宅,其中1.34萬 法人擁有4房以上,占擁屋法人的11.96%,但這1.34萬法人合計擁有34.08萬住宅 ,占法人所擁有住宅46.34萬宅的73.55%,從這個數據來看,又以囤房情況非常嚴 重。 不過,如果考慮到有些法人,本來就歷史悠久、資產雄厚、遍布全台,甚至是以 擁有多棟住宅為業,例如金融保險、大型企業、連鎖商店,都有可能成為擁有4房 以上的法人,因此集中度未必是大問題,真正的大問題在另外一個數據:去年第4 季,持有一年內即出售住宅的比例,自然人為9.74%,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的法 人卻高達54.51%。 雖然每個企業的經營模式、碰到的問題與狀況都不同,不無可能碰到非短期就出 售資產的狀況,但這些持有1年內就出售住宅的法人,屬於投機客為規避高稅率成 立的「專業炒房公司」的機率相對就大得多;自然人炒房1年內出售的資本利得稅 率高達45%,但法人則以20%的營所稅率課稅,是自然人的一半不到,專業投機客 當然有充份的誘因成立公司來炒房避稅,高比例法人持有1年住宅就出售,應該看 得出問題所在,這個漏洞一定要堵起來。 方法也很簡單:最單純的方法就是法人短期進出房市適用的稅率與自然人相同(分 離課稅),投機客大概不會再有多少誘因要靠法人避稅誘因了。如果制度上已堵 住靠法人規避高稅率的炒家,就遏止房價飆漲的目標看,法人持有多房的占比問 題已非關鍵問題了。 業者以各項營建成本上漲為由反對打房政策,其實理由非常奇怪。政策並未禁止 或限制房價上漲,只是減少因投機買賣導致的房價上漲;而高稅率是針對資本利 得課稅,換句話說,如果房價未漲或虧損,也課不了稅,這是一種所得稅,有賺 錢才要課,而非有交易就要課的交易稅,業者反對的理由實在難稱高明。重稅加 上堵住用法人規避高稅率的漏洞,雖然不能保證房價不漲,但至少大幅減少投機 客拉動房價上漲的力道。 心得: 針對自然人及法人買賣房地產時的規範要夠詳細,也要有效控管法人成立公司 來炒房,此外對於自然人及法人的課稅,貸款成數,持有戶數,持有時間及買賣 稅率皆要有詳細的規範及有利的控管,或許能降低房價上漲的動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37.211.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15448128.A.BF4.html

03/11 15:40, 3年前 , 1F
把法人納入是這次修法亮點
03/11 15:40, 1F

03/11 15:40, 3年前 , 2F
沒錯啊 就是專業炒房公司
03/11 15:40, 2F

03/11 15:41, 3年前 , 3F
誰跟你自然人進出 當然是投機客聯合成立公司一起掃
03/11 15:41, 3F

03/11 15:42, 3年前 , 4F
可是吵的是要跌 沒跌都是打假球
03/11 15:42, 4F

03/11 15:58, 3年前 , 5F
準備崩盤
03/11 15:58, 5F

03/11 16:03, 3年前 , 6F
剛剛看了草案內容,覺得太over了,把台灣房市往死裡
03/11 16:03, 6F

03/11 16:03, 3年前 , 7F
打。
03/11 16:03, 7F

03/11 16:17, 3年前 , 8F
還好吧 打到小部分投資客而已
03/11 16:17, 8F

03/11 16:38, 3年前 , 9F
炒房人渣真的都該抓去勞改 沒穿鞋子屌打穿皮鞋的啊
03/11 16:38, 9F

03/11 16:38, 3年前 , 10F
炒房者炒一棟當一年的兵上衝鋒營當肥料 就當是囤房稅
03/11 16:38, 10F

03/11 17:17, 3年前 , 11F
賴家尿布仔應該被抓去再上一次幼稚園,年紀一把了還沒登
03/11 17:17, 11F

03/11 17:17, 3年前 , 12F
大人
03/11 17:17, 12F
文章代碼(AID): #1WISX0lq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