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搶救35歲+日本政府打房已回收

看板home-sale作者 (池袋西口公園)時間12年前 (2012/06/08 02:50), 編輯推噓10(111345)
留言357則, 2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首先和大家報告一下,搶救35歲是一本書名, 是由NHK跟"三菱總合研究所"共同合作, 在2009當時所做的的全國性調查並把它做成一個專集在電視上撥出, 引起當時日本的廣大迴響。 如今將結果集結出來的一本書,2012今年在台灣發行。 再加上 日本政府打房,使用超高重擊的讓渡所得,也就是日本版的奢侈稅 (相關稅率請自行爬文小弟在本版的拙著) 以下是小弟的研讀心得(有加入個人日本居住心得) 日本的當時研究2009年,35歲代人(本文內文標準略為32-36)的生活狀況, 由於此代人大部分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的下一代, 因此實際上並沒有吃過多大的苦頭(和嬰兒潮世代的父母們比較確實沒有), 故35歲代人較無父母輩的經濟壓力和憂患意識觀念, 儲蓄觀念也較無 也沒有太高比例的人要養家,所以賺多少花多少的人很多。 但是這一切都沒有比我們要養太多的人口嚴重。 由於父母輩大多從小失學,因此非常重視小孩的教育 35歲代的教育,絕大多數都有高中、大學畢業, 碩博士更不在少數(看看台灣流浪碩博士即可見一斑) 但是大家的教育程度都提升了,也就是說大家的機會點是一樣的, 反而一個工作競爭者增多, 因此, 人口數減少,但是工作機會沒有增加 也就現在碩博士搶著做工友的人,大有人在 在薪水減少、稅負卻又增加的情況下, 我們35歲代,人口確實又比父母那一代少,因此35歲代必須要養的人 每一個人(年輕人)要養的人遠遠超過一個人(年長人), 這是不成比例的 因此我們的負擔極為沉重 死去的人,享受了這兩代人的努力,造成了現在活著的人更大的負擔 因為必須養自己 同時還要繳稅 養上一代人 時間退回到1970-1980年代,日本經濟繁榮,什麼投資都能賺錢 加上戰後社會結構由農業社會徹底轉型變成工商業社會 因此持有農田和農地,不再是賺錢的好方法, 農夫也大多改行 此時建造房子的人、買房子的人,開始賺到錢, 因此吸引了後續一狗票人買地、蓋房子、買房子,每個人都賺, 大家都如法炮製, 1980年代 整個東京面積大約等同加州面積一樣大小的區域 房價卻大概可以買下整個美國(這就是一個東京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的說法由來) 1980年代房地產泡沫經濟發站到淋漓竟致 連琴棋書畫停車證會員證都可以賺錢的時代,白道黑道都參一咖 當有人一天之內靠著房子買空賣空賺到幾千萬幾億日幣時, 東京的歌舞伎町卻會有人是被從鄉下賣到這裡來賺錢 原因是好賺 銀行不顧一切 把主力全部放在房貸 全日本人都把錢拿去買房子 瘋狂貸款 自以為是的理由是土地不會跌 土地就這麼多 房子保值 不住可以租(咦..好耳熟...) 這是一個畸形的社會 也不健全 日本政府1990年開實施讓度所得(在此先以"日版奢侈稅"作理解) 將土地房屋森林和一堆高價鬼証全部納入課稅,移轉就課! 注意,還有源泉所得(也請鄉民就是以"所得稅"來理解) 1991房價開始下跌、公司周轉不靈(投機炒房的公司)、很多人工作開始不穩定 接著退休制度、雇用制度崩壞 日本鄉民開始繳不起房貸 接著就是房價一路重挫..... 日版奢侈稅後,日本的房地產(針對東京)重跌70% 看清楚喔....是70%.... 日本的房仲業消失了50%(官方說法...) 後來連銀行都倒閉 幾乎每天都有人在跳樓跳東京灣、電車每線每線好像都輪流跑馬燈"人身事故", 至此日本房價一蹶不振 針對本版的角度 對照35歲代而言 就縮限討論房地產 我們沒有日本的良好大環境可以支撐 台灣是小國 地理小國 政治小國 經濟小國 35歲代日本和台灣都一樣 就算考取10張專業證照 可能也沒辦法養活自己 因此更別想養活家人 連父母都養不起 更不敢奢望結婚、生小孩 日本的生育率大約在0.98-1.1,台灣呢? 我們的生育率是在0.9左右 而且請特別注意這是官方數字...這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或區域..請勿戰謝謝) 台灣的房價沒有理由這麼高 尤其在20幾年前引進仲介制度的時候 是從日本引進的 仲介制度幾乎全抄 斡旋要約根本就是全抄 所以日本遇到的問題(泡沫房價) 台灣很自然也遇到了(泡沫房價) 房價真要說被墊高 就是你那買方2%仲介費、賣方4%仲介費 把房價一整個墊高 吹泡泡的房仲,把你的資產泡泡吹的過高,想買的人, 自然得想辦法接下這麼高泡泡的東西 等泡泡破了 這杯飲料裡面的內容物可能連半杯都不到 但是注意,我們沒有認真打房的政府,也沒有日本奢侈稅這種重稅 帥大曾說過 政府是莊家 他要開幾點就開幾點 他要發什麼牌給你就發什麼牌給你 政府有沒有吹泡泡 我不知道 但是很明顯的 現在吹泡泡的人 就是房仲 買賣雙方只要在法定的6%服務費之內, 各付0.5%仲介費給房仲 房價立刻緩漲 而且還會下跌 經濟的泡泡不會破掉 但是會恢復正常水位 買方也不會買貴 賣方也不會賠賣 日本也沒有每件都6% 而且日本早已使用公開競價購買房子,同價格者抽籤 想買房子的人沒有錯 想賣房子的人沒有錯 錯的是沒有生產、庫存、運送、擔付物品瑕疵,卻想要收取高額報酬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0.112.149

06/08 03:03, , 1F
麻煩你去查一下日本房價泡沫的原因 不要無知亂講一些似是而非
06/08 03:03, 1F

06/08 03:03, , 2F
的可笑言論 google應該會用吧 哀~~~
06/08 03:03, 2F

06/08 03:04, , 3F
一樓要不要直接貼出來比較快也較準確能表達你的意思
06/08 03:04, 3F

06/08 03:09, , 4F
google隨便就有了 別這麼懶好嗎 http://0rz.tw/cyd9K
06/08 03:09, 4F

06/08 03:22, , 5F
哇哈哈哈...是是是....小弟受教了:)
06/08 03:22, 5F

06/08 03:23, , 6F
提醒你 日本人當初炒房地產的理由?
06/08 03:23, 6F

06/08 03:23, , 7F
您的連結沒有提到喔 再加油點 :D
06/08 03:23, 7F

06/08 03:35, , 8F
讓渡所得稅屬於財產交易所得稅, 並非奢侈稅
06/08 03:35, 8F

06/08 03:35, , 9F
日本的讓渡所得稅應該是相當於台灣財產交易所得稅+土地增值
06/08 03:35, 9F

06/08 03:35, , 10F
稅才對
06/08 03:35, 10F

06/08 03:36, , 11F
日本並沒有類似奢侈稅的不動產稅
06/08 03:36, 11F

06/08 03:39, , 12F
謝謝樓上指教 小弟確實本文是直接用來當奢侈稅類比
06/08 03:39, 12F

06/08 03:42, , 13F
您或可詳參小弟本版拙著 文章編號 13138
06/08 03:42, 13F

06/08 03:44, , 14F
兩篇寫的都是錯的
06/08 03:44, 14F

06/08 03:44, , 15F
另外, 其實讓渡所得稅應該是不會比奢侈稅重
06/08 03:44, 15F

06/08 03:45, , 16F
因為讓渡所得稅只針對差價課徵, 奢侈稅卻是針對賣價
06/08 03:45, 16F

06/08 03:45, , 17F
那還請教您的高見謝謝 如能有日文原文出處更好
06/08 03:45, 17F

06/08 03:46, , 18F
除非你短期獲利一倍以上, 不然應該還是奢侈稅比較重
06/08 03:46, 18F

06/08 03:46, , 19F

06/08 03:46, , 20F
日本國稅廳
06/08 03:46, 20F

06/08 03:47, , 21F
讓渡所得只有針對獲益課稅 和奢侈稅性質完全不同
06/08 03:47, 21F

06/08 03:47, , 22F
讓度所得原本就是要抑制房價 絕非所得稅
06/08 03:47, 22F

06/08 03:47, , 23F
讓渡所得絕對是所得稅
06/08 03:47, 23F

06/08 03:47, , 24F
他在日本稅法就是所得稅裡頭的特別所得
06/08 03:47, 24F

06/08 03:47, , 25F
您的見解或許才有誤會 源泉所得才是所得稅
06/08 03:47, 25F

06/08 03:47, , 26F
台灣奢侈稅 出來較後 日本讓度所得為先
06/08 03:47, 26F

06/08 03:48, , 27F
就跟台灣的財產交易所得稅一樣
06/08 03:48, 27F

06/08 03:48, , 28F
這不是我的見解有誤會 這是事實
06/08 03:48, 28F

06/08 03:48, , 29F
日本讓度所得也包含高價物品 基本上台灣奢侈稅精神也一樣
06/08 03:48, 29F

06/08 03:49, , 30F
台灣的財產交易所得稅一樣包括高價物品
06/08 03:49, 30F

06/08 03:50, , 31F
基本上像是高爾夫球場會員資格轉讓之類的 在台灣也是納入
06/08 03:50, 31F

06/08 03:50, , 32F
財產交易所得稅的範圍
06/08 03:50, 32F

06/08 03:50, , 33F
如這樣解釋 我認同 那麼台版奢侈稅也可以解釋成所得稅
06/08 03:50, 33F

06/08 03:51, , 34F
台版奢侈稅完全非所得稅
06/08 03:51, 34F

06/08 03:51, , 35F
你先搞清楚甚麼叫「所得」稅好嗎?
06/08 03:51, 35F

06/08 03:51, , 36F
所得稅 顧名思義 就是有所得(獲利)才有稅 
06/08 03:51, 36F

06/08 03:52, , 37F
日本的不動產讓渡所得稅 就是有獲利才有稅
06/08 03:52, 37F

06/08 03:52, , 38F
就我的認知以及文中的類比 就是將讓渡所得類比奢侈稅
06/08 03:52, 38F

06/08 03:52, , 39F
沒有獲利就不用課 如果有虧損還可以在三年內於所得稅內扣
06/08 03:52, 39F
還有 278 則推文
06/08 11:32, , 318F
怎麼可以臉這麼腫呢 XDD 虛心受教真是看不出來
06/08 11:32, 318F

06/08 11:48, , 319F
我也覺得, 台灣的房仲收費太高
06/08 11:48, 319F

06/08 11:48, , 320F
房屋又不是仲介蓋的, 只是找個屋主, 照%收真的很怪
06/08 11:48, 320F

06/08 11:49, , 321F
買五百萬的房子找屋主談, 買五千萬一樣是找屋主
06/08 11:49, 321F

06/08 11:49, , 322F
付出的心力可能差不多, 照%收到的費用卻天差地遠
06/08 11:49, 322F

06/08 11:51, , 323F
可能買低價屋才有找仲介的價值吧
06/08 11:51, 323F

06/08 12:22, , 324F
台灣的房仲制度是抄美國的,不是抄日本。台灣不允許房仲兼
06/08 12:22, 324F

06/08 12:23, , 325F
營投資收租之類的,日本的不動產業是可以自營投資的。
06/08 12:23, 325F

06/08 12:24, , 326F
至於說收%數,美國也一樣是收%數的,台灣不會比美日要高,
06/08 12:24, 326F

06/08 12:24, , 327F
房仲收費比香港大陸高倒是真的。
06/08 12:24, 327F

06/08 13:01, , 328F
房價高牽扯房仲太誇張了 任何制度到台灣都會被檢討成本
06/08 13:01, 328F

06/08 13:01, , 329F
成本太高 砍 服務費太高 砍 怪不得人們薪水上不來...
06/08 13:01, 329F

06/08 13:42, , 330F
大家都以為高房價都是房仲賺差價,其實屋主賺更多
06/08 13:42, 330F

06/08 13:42, , 331F
反正先說房仲賺太多,轉移焦點,這樣買方才不會覺得
06/08 13:42, 331F

06/08 13:43, , 332F
都被屋主賺走了,才會認為都是房仲賺的,你這屋主聰明
06/08 13:43, 332F

06/08 13:53, , 333F
房仲應該被網路平台消滅
06/08 13:53, 333F

06/08 14:09, , 334F
推樓上
06/08 14:09, 334F

06/08 14:57, , 335F
這位kevin大真是位硬ㄠ天王 越看越好笑 跟紅火蟻超像
06/08 14:57, 335F

06/08 14:58, , 336F
不過紅火蟻比他有趣多了 XDDD
06/08 14:58, 336F

06/08 16:44, , 337F
凱文jp 用奢侈稅來類比讓渡所得稅..是指類似的時空背景
06/08 16:44, 337F

06/08 16:45, , 338F
簡單講..就是房市被炒的太高..高到可能出問題的地步
06/08 16:45, 338F

06/08 16:46, , 339F
因此日本產生了所謂讓渡所得..台灣則是多了"奢侈稅"
06/08 16:46, 339F

06/08 16:47, , 340F
兩者當然是不盡相同的東西..但一部份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06/08 16:47, 340F

06/08 16:47, , 341F
就是希望可以抑制房價的上漲 就這麼簡單
06/08 16:47, 341F

06/08 16:48, , 342F
況且奢侈稅可未必比較重..奢侈稅只課的到持有未滿兩年的
06/08 16:48, 342F

06/08 16:49, , 343F
房產..過了兩年..奢侈稅一毛也課不到
06/08 16:49, 343F

06/08 16:56, , 344F
剛才看了一下凱文大 "日本不動產移轉相關稅費"這篇
06/08 16:56, 344F

06/08 16:57, , 345F
發現依屋主"持有時間"之長短..稅率確實不一樣 (持有較長
06/08 16:57, 345F

06/08 16:57, , 346F
則稅率較低)..其實這部份確實有"奢侈稅"類似的精神
06/08 16:57, 346F

06/08 22:03, , 347F
泡泡愈晩破 自殺的人愈多
06/08 22:03, 347F

06/08 22:09, , 348F
有一個很愛靠夭臺彎人買屋還不夠痛苦的建商
06/08 22:09, 348F

06/08 22:11, , 349F
大約是以看人自殺為樂吧
06/08 22:11, 349F

06/09 03:29, , 350F
小弟只求推文別刪文章別刪 哇哈哈..看誰被打臉唷~
06/09 03:29, 350F

06/10 01:22, , 351F
推文裡頭不就大部分都認為是你被打臉了嗎?Xd
06/10 01:22, 351F

06/10 01:23, , 352F
還要等看甚麼? XD
06/10 01:23, 352F

06/10 01:23, , 353F
連續四篇的推文都很有趣啊 不過你應該還是自我感覺很良好吧
06/10 01:23, 353F

06/10 01:48, , 354F
哈哈~是不錯啦。因為您的精闢見解確實獨到^^
06/10 01:48, 354F

06/10 01:48, , 355F
還好搶救35歲這本書有出版 不然一堆人真被你誤導
06/10 01:48, 355F

06/10 01:49, , 356F
看是你對,還是日本NHK正確 鄉民,都幾?
06/10 01:49, 356F

06/11 00:01, , 357F
抖了
06/11 00:01, 357F
文章代碼(AID): #1FqFVu1S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