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法家是出自儒家還是道家

看板historia作者時間5月前 (2023/11/29 18:59), 5月前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2人參與, 5月前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Houei (金山好吃粥,伸!)》之銘言: : 標題: Re: [閒聊] 法家是出自儒家還是道家 : 時間: Wed Nov 29 02:22:12 2023 : : → hgt: 漢朝的法家是道家?? 漢法是繼承秦法精神,跟道家差異不小吧 11/28 17:00 : : 茲引用余宗發《先秦諸子學說在秦地之發展》,提到道家的部分 : 再參照秦法所本之《商君書》、出土秦簡,解釋一下漢初的法,與道之間的淵源 : : : 《道德經》:"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 智慧出,有大偽" : : 對比《商君書》裡,反智的主張: : "國之大臣諸大夫,博聞辨慧游居之事,皆無得為;無得居游於百縣, : 則農民無所聞變見方。農民無所聞變見方,則知農無從離其故事,而愚農不知, : 不好學問。愚農不知,不好學問,則務疾農。知農不離其故事,則草必墾矣 : 辯慧,亂之贊也" : : : 《雲夢秦簡.為吏之道》:"凡為吏之道,必精絜(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毋私, : 微密韱(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嚴剛毋暴,廉而毋刖,毋復期勝,毋以忿怒夬" : : 其精神體現在《道德經》裡的:"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 : 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 以及"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 : : : 此外關於剛柔,《雲夢秦簡.為吏之道》:"怒能喜,樂能哀,智能愚,壯能衰, : 勇能屈,剛能柔,仁能忍,强梁不得" : 《道德經》:"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 : 《雲夢秦簡.為吏之道》:"強良不得";《道德經》:"強梁者不得其死, : 吾將以為教父",對照馬王堆出土《道德經》:"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學父" : 可知強良即為強梁 : : 《雲夢秦簡.為吏之道》:"君子不病(也),以其病病(也)" : 在傳世《道德經》變成:"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 帛書《道德經》隸書版:"是以知聖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 : 帛書《道德經》小篆版:"是以知聖人之不病,是以不病" : : : 不難發現,從秦孝公《求賢令》為例,秦國大量招攬六國人材,自然帶入了道家思想 : 《呂覽》就是一部包含道家思想的著作 : 所以結論漢承秦制,漢代法制很難沒融入道在裡面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52.67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01195735.A.099.html : 推 RollingWave: + 11/29 12:57 : → Houei: 承蒙R大前一篇對照的啟發 我才有頭緒去找資料 11/29 13:05 : 推 leptoneta: 推 原來後代解釋道德經都在瞎扯 11/29 13:06 也不能這樣說,老子這本書很短,卻不但流傳下來而且熱度千年不衰自有其道理,把他從 權謀或是哲學解讀都算是能通的,也就是為何很多人辯論老子不可能是李耳的起點往往是 "這本書比論語的邏輯前衛那麼多怎麼可能是比孔子年紀大的人寫的" XDDDD 單純從老子來看的話,我是覺得商君書的使用法才是惡意的曲解,固然老子似乎是寫給執 政者來看為主,但是就以"絕聖棄智, 絕人棄義"這一段來說,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要君 主們"不要假裝聖人不要賣弄小聰明,不要整天把道德仁義掛在嘴邊" 比較合理 (上梁 不正下樑歪的進階解讀。) 而不是商君書中真的要故意讓人民不知道事情。 商君書的寫法比較是想要幹這件事,然後 去找個比較有名的哲學書來背書。 (商君書應該明確是戰國末才寫的,不是商鞅自己寫)這 種事情即使今天的政治也常常能看到。 以法派 vs 術派來說,商鞅的治國哲學大致上是要君主立信,說一是一。有功必賞有過 必罰的想法,但是申不害卻比較偏向是認為君主應該是要裝傻,讓下面的人難以捉摸, 其實都知道但是要裝不知道,這樣才能 "君無為而臣無所不為" 。 顯然這兩種想法是 相反的。 老實說假設現在的申子是真的,那我是覺得他好像比較正確的解讀老子的政治 邏輯。 莊子大致上比較放棄對政治的解讀,而單純以哲學解讀為主,但是他的壞習慣是很喜歡帶 入歷史人物藉他們口來說事情。 至少對研究歷史的人這很容易產生混淆。 例如孔子見 老子這個"歷史"源頭應該就是莊子的外篇,即使在漢朝就已經廣傳(很多墳墓圖畫有) 但 光是司馬遷就都已經是"這個故事大家都說,所以我只好也記錄,但怎麼聽起來都很可疑" 但當然,目前找到最早的老子 (郭店楚簡) 跟馬王堆版本的都跟現在傳世版有一些用字的 差距,就以剛剛那個絕聖棄智吧,竹簡版的是 [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 有。絕偽棄慮,民復季子。三言以為文不足,或令之或乎屬。視素保樸,少私寡欲。 ] 其實差滿多的,而且這個也是"德道經"的排法。 但我如果解讀是 "執政者不要想太多,不要整天辯論,對人民才有利。 不要耍小聰明,放棄自己個私利 ,就不會有各種犯罪。 不要虛偽,放棄多慮,人民就能回復像是幼子的單純 etc 總之,應該是要執政者"少私寡欲" 而不是強迫人民少私寡欲,目前通俗版中用到更多儒家 名詞 (仁義聖 etc ) 讓道德經看來有點像是故意在嗆孔子的書。 -- 我的水管頻道,幫布袋戲 (金光為主) 高光片段翻譯英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V4Wpp7c2kT_l-sA1IkQI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9.1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01255548.A.57B.html ※ 編輯: RollingWave (122.116.9.194 臺灣), 11/29/2023 19:04:45

11/29 20:34, 5月前 , 1F
莊子內篇有和申不害一樣的意見
11/29 20:34, 1F

11/29 20:41, 5月前 , 2F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
11/29 20:41, 2F

11/29 20:41, 5月前 , 3F
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
11/29 20:41, 3F

11/29 20:41, 5月前 , 4F
」(應帝王)
11/29 20:41, 4F

11/30 18:18, 5月前 , 5F
馬王堆: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又云: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11/30 18:18, 5F

11/30 18:18, 5月前 , 6F
物以稀為貴 則利之所出 故"使民"就是執政者立場 異於傳世版
11/30 18:18, 6F
文章代碼(AID): #1bPnbyLx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PnbyLx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