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最早的民意調查 2-1 孫文篇

看板historia作者 (良心台派+正義DPP支持者)時間9月前 (2023/08/22 23:13), 9月前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9月前最新討論串1/1
民意調查(輿論調查)的起源依維基介紹是 1824年美國總統選舉,哈里斯堡賓州人報詢問路過的行人要投票給亞當斯或傑克遜。 我國民意調查的起源經緯與美國頗為類似。 依"近代中國民意調查論略"(2020年,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的整理, 開第一槍的是 1922年八月,"(北京)順天時報",主題 < 民意中之理想政府 >, 在大總統人選這一問,孫文獲得第一名。 不過,考慮到調查的嚴謹度,或許 1922-11-14,"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所做調查才應該算第一槍。 依時人的評論, 順天時報民調的缺點在選票隨報紙附贈,無法保證有心人大量購入報紙,操弄結果。 而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民調的優點,依 1923-01-05 "晨報副刊"與其他文獻,我整理如下: 1. 主持人為張耀翔,留美心理學碩士,當時任教同校,有自己的心理實驗室, 較有學術背景。 2. 時機為利用校慶,由十多名工作人員招呼有意願參加的人,一人一票,限當場作答, 且仿正式選舉,作答時不記姓名,不許旁人窺看等。 本文以該校民調結果為準, Q 你選誰當下一任大總統? A 孫文 (56%) https://i.imgur.com/fUHgxRS.png
此後的一年多,有數次類似民意調查,比如"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本文不一一介紹。 基於北大的地位,這裡只介紹北大的結果。 1923-12-17,北大也是利用校慶做調查,結果發表於 1924 北京大學日刊 第1411期 Q 你心目中國內的大人物? A 孫文 (45%) https://i.imgur.com/oo68Cw3.png
以上為客觀史料 以下為主觀解讀 一、為什麼當年(1922~1923)突然出現多次民調? 這個背景是1916年袁世凱歸天後,北京政府缺乏一言九鼎的人物,變成軍閥的時代。 當時正好要選第三任大總統,投票時間點是1923年10月。 這些民調大致反映了當時人們討厭北洋系的軍閥,希望找其他德高望重者來代替的心理。 附帶一提,這次大總統選舉結果是 曹錕 480票 (疑似賄選) 孫文 33票 唐繼堯 20票 二、孫文的民調高人氣,可說暗示了幾年後國民黨北伐的民意基礎。 三、當時孫文的地盤只有廣州,且剛被陳炯明揍過, 可見這個地盤不但小,也稱不上安穩, 當時的孫文/國民黨肯定無力操弄上述民調結果。 有些人主張孫文的國父地位是北伐後國民黨造神的結果, 而我認為呢,從這些民調結果看來, 北伐後那些舉動不叫"造神",那些叫"抱神 (的大腿)"。 --- 下一篇是蔣光頭的民調,希望能在本週五前投稿。 感謝閱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1.66.2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92717213.A.25A.html ※ 編輯: moslaa (27.51.66.232 臺灣), 08/22/2023 23:41:35

08/23 13:37, 9月前 , 1F
出桶惹啊 ~
08/23 13:37, 1F

08/23 14:04, 9月前 , 2F
^^
08/23 14:04, 2F
文章代碼(AID): #1avD2T9Q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