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 何時開始用"東西南北前後"稱呼朝代

看板historia作者 (曉開 ( ゚д゚))時間10年前 (2014/01/17 21:47), 編輯推噓20(20019)
留言39則, 2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國歷代既有的編史傳統(尤其是正史) 會直接用"晉書" 而不是用"東晉西晉"來替晉朝做分期 例如資治通鑑的紀年法有 : 晉武帝泰始三年、晉穆帝永和十二年 不會用我們現在東晉西晉的稱呼 當初唐朝在修史就是用這種紀年法 宋朝王安石也沒有變動這種紀年法 更早的史書 三國志也不是用蜀漢 三國志尊魏為正統 因此用蜀書 來紀錄劉備政權 劉備更是用漢來稱呼自己的政權 蜀漢的用法絕對是後世才出現的 所以我疑問來啦 到底中國史學界是啥時開始 使用"東西南北前後" 來稱呼歷代以來各種名稱重覆的朝代? 本來是從清初史學界下手 畢竟清初"考辨學"被官方推動 民間也有考辨學 官方更是有四庫全書這種大整理 但上網查了四庫全書的欽定歷代職官表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9759&page=3 這邊的晉 還是沒有出現東西晉的分法 至於北齊北魏後周的用法卻已經出現 前後的用法能知道原因 但現代用政權流亡、遷移 來稱呼東晉西晉的用法還沒出現 目前只能推論出 到清代時 已經有部分的朝代 史學界也用了東西南北的稱呼 但沒有現代史學界這麼頻繁 尤其是我最開始的疑問 更是希望得到解答 東晉西晉的用法 在史學界啥時出現 甚至為何要用東西晉 而不是南北晉 P.S : 我才剛剛搞完歷史系的大學畢業論文 現在有閒了 才開始回頭檢視一些比較小的有趣問題XD 論文是講平城之圍 所以我這一年來主要看的史料幫不上忙啊orz -- 傑米,炸掉它吧。 ⊙─ ─⊙▂⊙ 碰到問題,用C4就對了! █◤ Adam Savage Jamie Hyneman MYTHBUSTERS by dajida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99.251

01/17 22:08, , 1F
是崔鴻的十六國春秋嗎?
01/17 22:08, 1F

01/17 22:09, , 2F
這個不錯 現在我只剩把東晉西晉給找出來.....
01/17 22:09, 2F

01/17 22:10, , 3F
能把當初為何要用東西晉 而非南北晉給找出來更好
01/17 22:10, 3F

01/17 22:11, , 4F
現在快把北魏的使用者找出來了~~
01/17 22:11, 4F

01/17 22:15, , 5F
歷史系的大學就要畢業論文?
01/17 22:15, 5F
我們東華畢業需求學分較少 只用128 也更鼓勵我們系上去修外系的課 但相對的 就是為了補充各種歷史本科的不足 很要求學生做報告 收及史料 最後以論文做集大成的能力...

01/17 22:15, , 6F
但還是先睡好了@@ 明天再繼續找orz
01/17 22:15, 6F
※ 編輯: kerry0496x 來自: 114.42.199.251 (01/17 22:17)

01/17 22:27, , 7F
這樣不錯阿 向日本一樣?
01/17 22:27, 7F

01/18 00:19, , 8F
"後漢"是最早的,東漢時代已經有很多人稱自己朝代為"後漢"了
01/18 00:19, 8F

01/18 00:20, , 9F
確定是諸葛亮寫的前出師表,已經把漢朝分為先漢與後漢
01/18 00:20, 9F

01/18 01:10, , 10F
東周西周
01/18 01:10, 10F

01/18 06:00, , 11F
每個學校都是128學分吧
01/18 06:00, 11F

01/18 06:39, , 12F
樓上想太多,我以前大學念南華,規定150畢業
01/18 06:39, 12F

01/18 06:39, , 13F
系上規定論文十學分
01/18 06:39, 13F

01/18 06:40, , 14F
128那個是教育部規定的下限
01/18 06:40, 14F

01/18 06:40, , 15F
我自己還把學分搞到177才走人
01/18 06:40, 15F

01/18 07:51, , 16F
各系改成128是因為教育部要減省開課成本
01/18 07:51, 16F

01/18 09:04, , 17F
NO 原本減少學分數的目的是要讓大學學精 非廣
01/18 09:04, 17F

01/18 09:04, , 18F
但被一群奇怪的人反對
01/18 09:04, 18F

01/18 09:28, , 19F
那是表面上的理由拉,當你看到財金系本科投資學從6學分
01/18 09:28, 19F

01/18 09:29, , 20F
被迫改為3學分或2學分,這是要怎麼學精?
01/18 09:29, 20F

01/18 12:43, , 21F
我超討厭上課時數跟學分差很大的客
01/18 12:43, 21F

01/18 12:47, , 22F
電機系,電工實驗 1學分,三小時,三學期
01/18 12:47, 22F

01/18 13:07, , 23F
我記得徐俊有本中國古代國名還國號什麼的,從這本出發應該
01/18 13:07, 23F

01/18 13:07, , 24F
頗快
01/18 13:07, 24F

01/18 13:38, , 25F
樓樓上 以後學費大漲 就會對三小時課只收一學分感恩
01/18 13:38, 25F

01/18 13:57, , 26F
實驗課很多完全沒學分的
01/18 13:57, 26F

01/18 14:45, , 27F
就算是同一個學校,每個系的畢業學分要求也不一樣啊
01/18 14:45, 27F

01/18 14:45, , 28F
以前我們系上只要128就可以了,專業必修還不用到30
01/18 14:45, 28F

01/18 15:01, , 29F
學分數從來不是重點...精不精是靠自己
01/18 15:01, 29F
歷史學更是這樣啊... 所謂大師風範 或者一些很精深的學門 這不是靠多上幾門學分就能學的... 自己私下閱讀時間還有跟對教授更關鍵。

01/18 18:26, , 30F
實驗課的學費不便宜好嗎...
01/18 18:26, 30F
※ 編輯: kerry0496x 來自: 60.250.73.43 (01/18 20:13)

01/18 21:04, , 31F
為啥我160多才能畢業...
01/18 21:04, 31F

01/18 21:13, , 32F
你有聽過研究所在比修課學分嗎?
01/18 21:13, 32F

01/19 10:05, , 33F
因為要寫出好的研究論文不光靠修課可得 注意是不光靠
01/19 10:05, 33F

01/19 10:06, , 34F
這不代表不修課就能寫出好研究論文 差別有兩個馬子之大
01/19 10:06, 34F

01/19 19:11, , 35F
推文變成在研究大學歷史系畢業條件了@@
01/19 19:11, 35F

01/21 14:48, , 36F
我們學校有4學分8堂課然後有4學期,卡住各種其他課= =
01/21 14:48, 36F

01/21 23:59, , 37F
理工生農實驗課學分數少是其次,更麻煩是卡到想修的課
01/21 23:59, 37F

01/22 00:00, , 38F
表定三節課卡住很多兩節課
01/22 00:00, 38F

01/23 11:14, , 39F
小時候翻開國語日報辭典 裡面的朝代分野就這樣寫了..
01/23 11:14, 39F
文章代碼(AID): #1IsJHXDL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