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當羅馬做為一種象徵。

看板historia作者 (伊達楓)時間11年前 (2013/05/01 00:26), 編輯推噓11(1102)
留言13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32026165 好吧,我先承認我的確也不知道Rome這個詞有乳房的意思, 不過我也不認為這已經到常識的地步,說到底還是自己讀書不夠。 這也不是本文的主旨.... 發這篇文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讀書心得,也算拋磚引玉,有待方家指正。 「羅馬」這個詞在後來的政治思想中,已經跳脫了實存的城市跟消逝的國家, 而變成一種“世界帝國”的概念。會發展成這樣也不該意外,就我們自己的文 化圈中的所謂“中原華夏”大概都是同一種想法。說來,上古的高水平文明, 哪個不是自視為“世界中心”?從希臘人把周圍的異民族都稱之為Barbarian 就可見一端。更何況羅馬根本就把當時已知的地中海世界都納入了版圖,這樣 想也不算過分。 這就是「羅馬世界」概念。 基督教的誕生,添入了變數。尤西比烏斯一脈的教士基本上主張羅馬帝國是上帝 構成人間和平的工具,符合意旨的產物。但自從五世紀以後的衰弱,甚至羅馬淪 陷,奧古斯丁寫了一本《上帝之城》把這兩者之間拆開,並攻擊羅馬人的腐化墮 落來辯解異教徒主張基督教使帝國衰弱的主張後,又塑造出另外一個見解。基本 上中世紀大概就是圍繞在這些圈圈中,配合著皇帝跟教皇的政爭轉著。 查里曼的加冕是現實與政治上的考量,雖然君士坦丁堡依然屹立不搖,但隨著帝 國越來越衰弱,兩邊在神學見解上的分歧逐漸加大,貌合神離已經不意外;與此 同時,新的權力中心也在此時浮上檯面,力足以抗衡之。兩邊一湊合,聖誕節的 那場喜劇也就隆重登場了。考慮到東西部帝國在後期的局勢,這也是歷史必然趨 勢。 有喜就有憂,到底是「上帝將權柄交給教皇,再授與皇帝代行俗事雜務」,還是 「皇帝的榮耀來自於上帝,教皇不過是代轉冠冕」,這是法理上的爭執,也是政 治上的鬥爭。但不論結果是哪個,總之,沒有教皇的參與,就沒有皇帝銜的榮耀 ,這也就是為什麼西歐從不曾發生過有國王隨意稱帝的原因。即便是後來變的強 大的法蘭西人,也要爭取選帝候的支持才能覬覦。不過,更主要的原因是,皇帝 頭銜的“世界帝國”意義逐漸淡化,而且實際上也不過是空名,掛上去了全世界 領土宣告,沒幾分底子大概會被圍毆到死吧。君不見十五世紀以後都只自稱是 “日耳曼的神聖羅馬帝國”了。 接下來想要挑戰恢復西帝國光榮的人是查理五世,可惜,當年巴巴羅沙跟菲特烈 二世都做不到的,他也功敗垂成。路易十四或許想主宰歐陸,但最直接參加這個 夢想的是他的晚輩拿破崙,仿羅馬人的加冕,還千里迢迢的請來教皇(不過他很 聰明,只接過皇冠),基本上就是要讓查理曼的陰魂在大地上復活。結果大家也都 知道了。 基本上筆者認為波拿巴是最後做這個夢的人,也是徹底摧毀掉這個餘燼的人。一 來,他把真正的遺跡神羅給拔掉了,二來,一個“科西嘉的律師兒子”也配稱帝 ,算是把這個頭銜賤踏光了。做了一千年的夢也算醒了。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基本上算是在大分裂後就被西歐徹底忽略了,除了偶爾被異 教徒打的唉唉叫時會引發一點注意外,似乎大家忘了他們才是真正最直系繼承這個 遠古帝國的一脈。至於俄羅斯人,長期受到東正教影響,其實自稱是“第三羅馬” 並不算過分,只是對於西歐人來說,拜占庭都沒在鳥了,你這個半開化的傢伙沐猴 而冠,我們也懶的理你,大概就像春秋時代的楚國吧。至於土耳其人更別提了,到 現在連歐盟都進不了,學人家自稱羅馬人加奧古斯都銜是摻和什麼!?當然,如果 1683打贏了又另當別論..... 至於普魯士人跟神羅扯不上邊,俾斯麥關心的恐怕更多是權力平衡的問題。或許威 廉二世會感興趣,但那不重要。至於奧地利的下士的政治理想,就《我的奮鬥》中 指出的,應該也是八竿子打不著吧。哈布斯堡王朝被拔掉這個頭銜其實也不痛不癢 ,想辦法保住底下的多民族造反比較實在。 要說大不列顛人對這個夢想沒興趣是騙人的,只是他們並不像其他人那樣赤裸裸, 方式也不同。大概也不會有人不同意十九世紀的日不落帝國堪稱是“羅馬帝國的再 現”。英國學者斯托巴特寫了一本《偉大屬於羅馬》,裡面不時的拿兩者來相提並 論,當真是項莊舞劍了,而且該書引起熱烈討論,再版多次,可見一般。 到了這個時代,指稱美利堅合眾國是新羅馬帝國或許是貶意,但當事人耳中聽來反 而可能覺得這是誇讚而洋洋得意吧。再也沒有任何國家更加明目張膽的學習這個古 代帝國了,仔細看看他們行政機關的建築風格,再看看建國諸公如華盛頓等人,是 不是張口西塞羅,閉口加圖,打獨立戰爭時討論的是費邊怎麼拖垮漢尼拔.... 反正再怎麼比較沒什麼意義,從羅馬帝國的衰落中是找不到任何可以給美國的教訓 ,更何況他們也不是想要參與那個“世界帝國”的夢想。對於這片新大陸的人來說 ,想學的是“羅馬精神”,如此而已。 至於何謂“羅馬精神”,就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了......:P 以上。 -- 某秋天的晚霞,站在樹下的兩人... 伊達楓:秋天到了。 甄宓:嗯,好美的落葉啊..... 伊達楓:是啊,美麗的夕陽,但...更美的是.... 甄宓:...........(凝視著對方)                  別等續集了,結局想不出(核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33.182 fatisuya:轉錄至看板 Paradox 05/01 00:27

05/01 00:45, , 1F
美國介紹羅馬的史書 還一定要在"影響"講國父們有羅馬遺風 囧
05/01 00:45, 1F

05/01 00:51, , 2F
推羅馬人
05/01 00:51, 2F

05/01 00:56, , 3F
推伊達家的驕傲~伊達楓
05/01 00:56, 3F

05/01 01:18, , 4F
羅馬人就是要跟拉齊奧勢不兩立!(咦?
05/01 01:18, 4F

05/01 02:58, , 5F
羅馬精神算不算一種腦補之後的產物啊? 墨索里尼好像也會
05/01 02:58, 5F

05/01 08:07, , 6F
05/01 08:07, 6F

05/01 09:39, , 7F
其實不論什麼“精神”,應該都是腦補的產物……
05/01 09:39, 7F

05/01 09:46, , 8F
05/01 09:46, 8F

05/01 11:57, , 9F
05/01 11:57, 9F

05/01 14:16, , 10F
推認真文
05/01 14:16, 10F

05/01 18:51, , 11F
05/01 18:51, 11F

05/01 20:30, , 12F
從建構論的角度, 精神可能是存在的(也是被建構的)
05/01 20:30, 12F

05/01 20:31, , 13F
精神可能會被內化到一些行為規範內(例如玉碎之類的)
05/01 20:31, 13F
文章代碼(AID): #1HV_2_w0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