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關於1895年馬關條約是否存在涉及釣魚台

看板historia作者 (地圖工作室)時間11年前 (2012/10/06 13:47),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今年釣魚台事件大起,我觀察到許多網友提到一個說法,就是「馬關條約指明中日兩國將 按照條約粘附的台灣地圖,另行劃定海界」,甚至猜想此圖涉及釣魚台的勘界。還有人舉 證歷歷,說出該勘界地圖由「山吉盛義」繪製,是否真有此事? hqq說,兩者都是假謠言 。 1.馬關條約只附遼東半島劃界地圖。臺灣既然割讓給日本,臺灣與琉球同屬日本無需勘國 界。 馬關條約中文版原文及附圖,可參看2011年「故宮中華民國外交史料特展」圖錄 日文版可參看這個網頁: http://homepage1.nifty.com/~petronius/data/m28_deuyaku.html 「地圖 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即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下ノ關ニテ調印セシ媾和條約ニ附 屬スル地圖 東經120度乃至126度及北緯38度乃至42度ノ間 」(這個範圍就是遼東半島) 馬關條約第三款,只說根據前款(第二條)所附地圖勘界,沒說第二條所附「臺灣」地圖 。 「前款所載及粘附本約之地圖所劃疆界,俟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應各選派官員二名以 上為 公同劃定疆界委員,就地踏勘確定劃界。若遇本約所訂疆界於地形或治理所關有礙難不便 等 情,各該委員等當妥為參酌更定。各該委員等當從速辦理界務,以期奉委之後限一年竣事 。 但遇各該委員等有所更定畫界,兩國政府未經認准以前,應據本約所定劃界為正。」 明明陸界才會存在「地形或治理所關有礙難不便」之處,遼東半島割讓地是「安平河口, 又從該河口劃至鳳凰城、海城及營口而止,畫成折線」,只有這裡需要勘界。 臺灣既然割讓給日本,則臺灣與琉球(沖繩)間何須勘界(兩側都屬於日本)? 日本與中國之間所需勘界的只有澎湖和福建省之間。但澎湖群島的範圍,已經在條約中指 定為「東經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緯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間」,那也無需 勘界了。 2.山吉盛義繪製的是1895年4月27日東京地學協會發行「臺灣諸島全圖」、「臺灣北部」 、「澎湖島」等三幅地圖,請注意這是「民間出版」的地圖,製圖水準也不高,日本官方 地圖會由陸地測量部出面。 臺灣歷史博物館購買了此三圖,圖像可參看: http://nrch.cca.gov.tw/ccahome/map/map_coll_item.jsp?dtdid=238&collectionname=%E5%9C%8B%E7%AB%8B%E8%87%BA%E7%81%A3%E6%AD%B7%E5%8F%B2%E5%8D%9A%E7%89%A9%E9%A4%A8%E3%80%8C%E8%87%BA%E7%81%A3%E5%9C%96%E5%83%8F%E3%80%8D%E6%95%B8%E4%BD%8D%E5%85%B8%E8%97%8F%E8%A8%88%E7%95%AB&topicname=&group_by_index=creator&group_by_value=%E5%B1%B1%E5%90%89%E7%9B%9B%E7%BE%A9 放心,這上面沒一條國界,連釣魚台都沒出現。 實際上山吉盛義的這幾張圖脫胎於1894年陸地測量部在澎湖所測的1/10萬「澎湖島」、「 八罩島」,及1895年輯製「臺灣島臺北府附近圖」。這三張圖品質才佳,現藏中央圖書館 臺灣分館。但是這幾張圖是日本為攻佔澎湖及臺灣的軍事行動所做,跟馬關條約勘界完全 無關,也未繪製釣魚台。 簡而言之,山吉盛義要是地下有知,知道他的地圖被人當作「馬關條約勘界圖」,應該會 啼笑皆非吧。 結論:只要稍有國際法概念,就知道馬關條約不需要碰觸釣魚台的劃界。 --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173.191

10/06 15:32, , 1F
原po的意思是因為是利用經緯度分界 所以個別島嶼的界定
10/06 15:32, 1F

10/06 15:33, , 2F
界定根本不需要阿
10/06 15:33, 2F

10/06 21:01, , 3F
李中堂可能連啥時經緯都不知道吧......
10/06 21:01, 3F

10/07 10:20, , 4F
李鴻章搞洋務的,世界地圖、地球儀他都看過,他不知經緯度?
10/07 10:20, 4F

10/07 11:11, , 5F
因為不用定啊... 當時琉球國親清朝的能跑過來的都過來了吧
10/07 11:11, 5F
文章代碼(AID): #1GRyO77_ (historia)
文章代碼(AID): #1GRyO77_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