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古物氧化問題?

看板historia作者 (calebjael)時間12年前 (2012/02/22 20:41), 編輯推噓7(704)
留言11則, 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speed44 (新的自由)》之銘言: : 新聞上常常看到考古挖掘出保存良好的古文物 : 但是後來因為接觸外面的空氣所以就氧化腐敗了 : 我所好奇的是,既然古物在地底保存良好 : 即使出土仍保持當時入土的模樣,那對於該古物來說 : 他的歲月應該是從入土之時就被冰封停止增加,等出土時才繼續慢慢折舊才對 : 就例如說某東西可以保存十年,但在他使用五年的時候把他保存下來 : 一千年後出土若他仍保存良好,照理說他應該還能維持五年 : 而不是出土後迅速腐敗 : 例如說考古挖掘出來的古屍,農作物,文物等等,常常都是挖到的時候還好 : 但是挖出來一段時間就壞掉了,若他們經不起歲月的考驗 : 他在地底時應該早就毀壞了,為何等到出土時才快速毀壞? : 還是說雖然出土時"看起來"保存良好,但裡子上他早就壞了 : 只是維持表面良好,等到出土的時候就因為接觸外部空氣迅速打回原形這樣? : 這方面是否有高人能夠解惑? 古物埋在地下﹐其表層仍然是會慢慢折舊﹐ 一直折舊到地下土壤中密閉環境處於平衡狀態為止(通常是地下的氧消耗光)。 由於地下空間的氧有限﹐因此不象地表物一樣會不停變舊﹐ 而是在平衡後﹐看起來進入停止狀態。 但此時﹐古物的表層已經生鏽及變脆了﹐而大量的微生物也會在表層的鏽層中生酵﹐ 加上水、CO2、NO2等容易被吸附的分子長期累積﹐其含量要遠高於地表物。 而微生物本身也以孢子形態大量潛伏。他們都在等待氧氣、溫度的到來... 根據一些實驗﹐當表層濕度增加一倍時﹐氧化的速度會增加10-20倍。 (當然﹐還要看是什麼物質)。 另一方來說﹐雖然古物的表層在地底下已經生鏽、變脆、剝離﹐ 不過由於埋在地下﹐其相對位置沒有改變﹐因此挖到時表層還是完好的。 但一挖到了﹐難免左敲右震上挪下移﹐於是生鏽、變脆的表層就掉了。 而對於古物來說﹐很多古物的表層是價值極高的地方﹐比如竹簡的文字、 兵馬俑的塗色、絲帛的花紋等等。所以它們就經常悲劇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4.230.126

02/22 20:42, , 1F
02/22 20:42, 1F

02/22 22:46, , 2F
果然被挖出來就是要泡老人茶的... 杯具船出來~~~
02/22 22:46, 2F

02/22 23:27, , 3F
不專業盜墓者就...............
02/22 23:27, 3F

02/22 23:33, , 4F
沒差
02/22 23:33, 4F

02/23 09:42, , 5F
反正在土裏攔著也是攔著,不如挖出來碰碰運氣. XD
02/23 09:42, 5F

02/23 09:43, , 6F
擱 擱
02/23 09:43, 6F

02/23 12:42, , 7F
02/23 12:42, 7F

02/23 20:06, , 8F
所以就像幾千年前的稻米一樣 他其實早就壞了 只是表面看起
02/23 20:06, 8F

02/23 20:08, , 9F
來沒壞 事實上他過了他該存活的時代 已經回不去了是嗎
02/23 20:08, 9F

02/23 20:22, , 10F
簡單說 只是表面看來沒很壞 骨子裡壞透了
02/23 20:22, 10F

01/01 21:44, 5年前 , 11F
來沒壞 事實上他過了他 http://yofuk.com
01/01 21:44, 11F
文章代碼(AID): #1FHE9dxp (historia)
文章代碼(AID): #1FHE9dxp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