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為何中國歷史上的國號會很多重複的?

看板historia作者 (自摸十萬)時間14年前 (2009/11/12 09:53), 編輯推噓5(5010)
留言15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 引述《iiiiiiiiiii (1vory)》之銘言: : ※ 引述《kaod (我也要去玩耍)》之銘言: : : 大部份都是開國皇帝之前的官爵 : ~~~~~~~~~~~~~~~~~~ : 王爵名多從地名來 : : 少數是皇帝的出身地,姓氏等等 : : 金元明清則是算命算出來的,故意不用地名 XD : ~~~~~~~~ : 金跟清是河(水)名 : 明的版本好像有好幾種 倒是沒聽過算命的 : : 由於一字王比二字王大 : : 所以重複的機會也就比較高了 : : 民眾也比較喜歡一個字的國號 : : 比如說遼就比契丹要好 : ~~ : 河名 : 憑看書印象 有錯請指正 以前大多用地名為之,像是吳、越、齊、晉...漢因為劉邦為漢中王,故名之; 唐因李淵是唐國公,故名之;宋因趙匡胤封宋州節度使,也是陳橋兵變所在,故名之; 元的確是算命算出來的,取易經乾元之說; 明和明教沒關係,叫張無忌趕快去大都吧... 是因奉大小明王為正朔,大小明王掛了後,用明代表我才是正統,別人爭第二就好了; 清的說法則眾說紛紜未有定論, 五德終始說,清(水德)代明(火德);金清音近,為免勾起漢人的抗金意識...很多種, 至於那些南唐、北漢、東周、西魏... 東西南北是後人為了和以前的同名朝代區隔,依照地理位置或首都位置區分, 如西漢-長安、東漢-洛陽。 而會取這些名字,多半和創立者的姓氏有關,以表正朔。 姓李者多取唐、姓劉者多名漢,不姓李也不姓劉呢?就取個威一點的名字,以壯聲勢, 所以在春秋戰國後,沒聽過取蔡、虢、魯吧,取這種小咖國名,大概很快就被滅了... 雖然取那些大朝代的也不持久就是啦,不過韓國... 記得在板上有看過類似文章(不知是否為此版),可爬爬看... -- 以上所言,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都是真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208.205

11/12 11:04, , 1F
韓山童會自稱明王,也是受明教影響..
11/12 11:04, 1F

11/12 11:08, , 2F
明教白蓮教那時已攙在一起變牛丸了,韓林兒根本就是明教教
11/12 11:08, 2F

11/12 11:10, , 3F
主,不過他的國號是宋,號稱趙室後代+明王轉世(這麼巧啊)
11/12 11:10, 3F

11/12 11:11, , 4F
明王轉世算什麼,達賴是觀世音轉世,班禪是阿彌陀佛轉世!
11/12 11:11, 4F

11/12 11:12, , 5F
反正都是嘴炮而已....
11/12 11:12, 5F

11/12 11:22, , 6F
謙信姬表示:
11/12 11:22, 6F

11/12 12:46, , 7F
達賴自己說過很多次了,他不是觀世音
11/12 12:46, 7F

11/12 19:12, , 8F
最好是和明教沒關係 大小明王就是明教的東西
11/12 19:12, 8F

11/12 19:14, , 9F
取明就代表真正明王已經出世了 拜託不要再有明王來亂了
11/12 19:14, 9F

11/12 19:15, , 10F
而且順便一口氣說服手下最大兩個勢力 讀書人和紅軍
11/12 19:15, 10F

11/12 22:43, , 11F
抱歉,不太懂"關係"的定義,我的沒關係是指,朱老並非因為
11/12 22:43, 11F

11/12 22:46, , 12F
明教而取名明,而是因為大小明王之故,這是直接因果關係,
11/12 22:46, 12F

11/12 22:49, , 13F
而非拉粽子似的一大串,沾到邊就算,免得又被說武俠看太多
11/12 22:49, 13F

11/12 23:52, , 14F
建議講明沒有直接關係 因為沒關係我感覺像完全斬斷
11/12 23:52, 14F

11/12 23:55, , 15F
不過這裡感覺像爺爺和孫子隔兩層 而不是姑姑的表妹的...XD
11/12 23:55, 15F
文章代碼(AID): #1A-sgToC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A-sgToC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