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為什麼後代都沒有像類似三國的情況出現了

看板historia作者 (望斷天涯)時間15年前 (2008/12/24 22:14),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3 (看更多)
※ 引述《kea (<滅蜀記>台灣出版)》之銘言: : 標題: Re: [疑問] 為什麼後代都沒有像類似三國的情況出現了 : 時間: Wed Dec 24 01:29:49 2008 前恕刪 : : 援引一篇舊文..簡要說明三國會紅的"客觀"因素..參考一下: : : 三國之所以會紅..主要在於三分歸一統於晉..而非三國任何一方.. : : 這使得之後范瞱修後漢書和陳壽在修三國志時... : : 可以比較客觀地將各方勢力的英雄豪傑的豐功偉跡給留下來... : : 平衡記載..因此給人一種英雄輩出的感覺... : : 可以想像..若是曹魏一統天下...諸葛亮或周瑜的事跡大概就會被掩去.. : : 若是蜀漢一統..那郭嘉或賈詡所曾獻之計大概也不會被列入史載... : : 這種情形發生在各個亂世史之中.. : : 楚漢靠著司馬遷對劉家的肚爛...好不容易留下一個項羽的英雄神話.. : : 但項羽以下將領幾乎都沒留下什麼... : : 隋唐中你也很難期待史官多記一些竇建德麾下猛將的事跡... : : 元明之際連張士誠的真實事跡都要被明政府給掩飾光了.. : : 更遑論其將領謀士.... : : 簡言之..這一切只是政治而已... : : : 詳細可參閱三國板age317君的文章.... : : : -- : : : 拙著 <滅蜀記> 2008年12月12日台灣出版, 惠請各位支持批評指教。 : : Blog: http://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Kea0111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16.165.4.141 : 推 Richter78:有道理 12/24 03:55 : → ffaarr:有些道理,不過南北朝三國(齊、周、陳)被隋統一還是沒紅 12/24 09:20 : → rainmaker2:樓上說唐就是由隋滅陳開始的 12/24 11:17 : 推 rssai:記得隋唐演繹還蠻精彩的,有秦王府是無敵陣營的感覺 12/24 11:46 : 推 c5170439:那五代勒? 12/24 11:52 : 推 stevensteven:隋唐 等級跳很大 好像在看港漫XDDD 12/24 12:57 : 推 heavenmoon:五代十國也歸於趙..又這麼說? 12/24 21:05 推 age317:應該補充的一個論點是,三國歸晉之後,晉的統一局面也維持 12/24 21:40 推 age317:甚短,很快就進入五胡十六國的亂世,統一的正統王朝對歷史 12/24 21:49 推 age317:的介入不多(加上東晉政府的立場是重蜀輕魏),所以三國歷史 12/24 21:58 的記載,也因此比其他分裂時代留下的史料多很多。上面推文 提到的後三國到隋唐的情況,以及五代十國歸於趙宋的例子, 大概就是因為後三國與五代的後面,有一個長期存在的統一王 朝,這兩個統一王朝(唐、宋)對歷史強力且長期的介入,使得 後三國與五代,不像三國時代那樣讓人感覺英雄輩出、活潑鮮明 ----------------------------------------------- 推了三行文之後,發現不足以說明論點,只好用這種醜陋的方式發文, 請大家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03.125 ※ 編輯: age317 來自: 140.119.203.125 (12/24 22:14)

12/25 00:05, , 1F
這樣把三行文轉成一篇新文的方法還不錯,學起來。
12/25 00:05, 1F

12/26 21:09, , 2F
請問一下東晉「重蜀輕魏」的說法是從何而來?
12/26 21:09, 2F

12/26 21:10, , 3F
說東晉輕魏似乎還有點理由, 但為何會重蜀?
12/26 21:10, 3F

12/26 22:12, , 4F
因為東晉跟蜀漢都是沒有得到中原的邊區政權,同病相憐之下
12/26 22:12, 4F

12/26 22:16, , 5F
,自然會尊崇自稱繼承漢朝的蜀漢,以證明自己自稱繼承西晉
12/26 22:16, 5F

12/26 22:17, , 6F
的正確性與法統
12/26 22:17, 6F

12/27 00:39, , 7F
我應該這樣問: 有沒有比較明顯的事例顯示他們「重蜀」
12/27 00:39, 7F
文章代碼(AID): #19KaEzLz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9KaEzLz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