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2008年每個月所要介紹的國家歷史

看板historia作者 (filia christi)時間16年前 (2008/03/05 18:58), 編輯推噓11(11016)
留言27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引述《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之銘言: : 一月是阿富汗(Afghanistan),二月以後會是: : 阿爾巴尼亞(Albania),阿爾及利亞(Algeria),安道爾(Andorra), : 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阿根廷(Argentina) : 亞美尼亞(Armenia),澳洲(Australia),奧地利(Austria), : 亞塞拜然(Azerbaijan),巴哈馬群島(Bahamas),巴林(Bahrain). 我非常肯定板主的用心,尤其是要聚焦在比較少討論地區的用心 不過從公佈這個清單開始,我就有點想問板主選這些國家的理由 雖然這個板較少觸及史學方法的討論 不過既然板主這麼辛苦的蒐集資料卻很少得到回應 就還請大家忍受一下我的無意義發言 這些國家可以說全部都是非常近代才成立的國家 而板主的介紹很顯然的並不是從“建國”時間開始 而是從該國家所在地區所知的歷史開始 既然這些國家作為“國家”的歷史很短 我們能夠用“國家”這個單位作為探討該地區歷史的基礎嗎? 在這個清單裡面,奧地利這個地區 作為一個political entity (這還不一定是國家)的時間大概算是最長的 而且算是比較“自然”發展形成的政權 但即使如此,若以國別史的概念來看,都還是比較近代的產物 更不用說清單當中很多國家的形成、國界的劃分 還是近代殖民主義介入、劃分的結果 如果我們說因為這個國家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存在 所以就應該以此為單位探討這個國家的歷史 明天哪個國家又分裂了,或者哪兩個國家合併了 我們討論的基礎是不是又要變? 討論本國史必然牽涉到國家認同、國族定義的問題 所以在本國史的範圍以現代國家作為討論的基準有時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在討論其他國家的歷史時,還需要被別人的國族主義拘束嗎? 以“國別史”的概念來說,中國史已經算是比較容易定義的了 因為中國很早就發展出一個不算小的核心地區 至少在這個核心地區的範圍之內都可以很安全的算是中國史 但即使如此,現在中國的領土仍包含了很多地區 是逐漸被納入核心地區的一部份或者從未與核心地區融合 那麼要如何界定這些地區的歷史? 附庸、從屬、藩籬算不算本國史的一部份 舉例來說,漢代的新疆地區算不算中國史的一部份? 如果算,就史實而言新疆在漢代和漢朝的關係還遠不如和中亞其他政權的關係密切 如果不算,那是不是說新疆地區本來不是中國史、後來進入中國史的一部份? 以後者來講,完全是漢人或者中原文化中心的思想 以邊疆地區和中原文化之間的關係來判定它是否屬於中國歷史 卻不顧及該地區本身歷史的一貫性 曾經屬於中國後來卻失去的地區要怎麼算? 當然提到這點必然又會關係到另一個“中國”的定義問題 是否漢族統治的地區才算是中國? 如果是,元代和清代怎麼算?其他林林總總的胡人政權怎麼算? 今天站在“中國歷史一貫性”的立場,我們很容易自然的說元代和清代都是中國史 那麼我們能說在中原的蒙古政權當時勢力範圍所及的地區都算是中國嗎? 如果以漢文化主宰的地區來算,也許可以稍微解決這個難題 只是這個說法不僅有漢文化中心主義的問題 且確認了台灣史屬於中國史(誰敢說台灣現在不是由所謂的漢族主宰?) 此外更重要的是,這個觀點否定了以政治疆界作為歷史論述基礎的合法性 中國史本身都如此難以精確定義了 更不用說其他地區 以歐洲來說,中古很多的歷史根本不可能用國別史的概念來討論 尤其南歐、北非等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政治、經濟、宗教關係之複雜 完全無法以近代國家的範圍作為討論的基礎 十九世紀德、法兩國的medievalists 特別受敬重 就是因為他們身負“定義”德國史與法國史的重任 但最後還是有很多東西無法界定是德國史或法國史 光是查理曼屬於哪邊在十九世紀就吵個沒完了 至於中古晚期或early modern 以降的部份 德國史要怎麼界定?以“德語”這個語言或者以現在德國的範圍? 英國史要怎麼說?英國看起來有很明確的地理範圍 但是Anglo-Norman 時期很多東西要說是英國史還是法國史? 愛爾蘭的部份要怎麼算? 義大利南部和中北部的差異呢?地中海一堆島嶼要怎麼算? Low Countries 更不用說,無論用什麼來作國家的定義都很有問題 即使到了近代,德法邊境或者德國、波蘭邊境的邊界還是經常變動 在國別史的思惟之下很多地區的歷史不知道該算是哪一國 中國和歐洲這些國家都還算是比較容易定義,都已經問題多多 清單上這些“年輕”國家們的歷史要作為國別史的基礎更為薄弱 除了上述“國家”定義的困難之外,國別史還有個限制 很多歷史的現象和發展無法算是哪個國家的 有些是跨多國,有些是在幾個國家的邊界上 畢竟國界和文化、經濟、人種、宗教、甚至語言的疆界都常常有很大的出入 在國別史的思惟下很多問題的思考會無法進行 因為板主的目的不僅止於討論這些國家“建國”以來的發展 還要溯及它們過去的歷史 我不知道“地區史”是否在長時間來說比“國別史”更為恰當? 當然地區史依然不可避免的牽涉到定義、劃分的問題 而任何的定義都不可能完全免於爭議 但是地區史的概念不僅比國別史在定義上較有彈性 而且在許多議題方面,地區的概念比國家的概念更能反應歷史的發展 大一點的地區例如地中海地區、西地中海、東地中海、黑海地區、印度洋、南洋等等 小一點的例如伊比利半島地區(而非西班牙或葡萄牙)、 庇里牛斯山區、萊茵河谷地等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220.111.141 ※ 編輯: clementia 來自: 76.220.111.141 (03/05 19:08)

03/05 20:07, , 1F
我倒覺得這個版太過精英取向 一般人根本無力參與
03/05 20:07, 1F

03/05 23:01, , 2F
何謂無力參與?搭不上話嗎?自己念書太少要別人講故事給你聽?
03/05 23:01, 2F

03/05 23:40, , 3F
這個版哪來的菁英取向,只有書讀多讀少的問題,書的讀的少就
03/05 23:40, 3F

03/05 23:41, , 4F
叫無力參與。拜託,這種菁英標準還真彽。
03/05 23:41, 4F

03/05 23:43, , 5F
精英取向?要精英取向那我就把清史版那篇風聞言事轉過來XD
03/05 23:43, 5F

03/05 23:51, , 6F
書唸的太少 怪人家講的太專業 XDDDDD
03/05 23:51, 6F

03/05 23:52, , 7F
我書唸的少 可是超感謝這些專業文章的出現XD
03/05 23:52, 7F

03/06 00:27, , 8F
原來這個版謝絕新手及非歷史科系的民眾進入就是了
03/06 00:27, 8F

03/06 00:28, , 9F
有規定上鐵道版或是捷運版 要先熟讀站場配線行車調度?
03/06 00:28, 9F

03/06 00:29, , 10F
或是地理版 也沒有規定
03/06 00:29, 10F

03/06 02:22, , 11F
上面離題.. 不過回原po的問題,選這些國家的原因應該只
03/06 02:22, 11F

03/06 02:22, , 12F
是純粹照字母順序排的吧~~
03/06 02:22, 12F

03/06 02:30, , 13F
這個版沒有謝絕新手及非歷史系的民眾阿 為什麼要自貶呢?
03/06 02:30, 13F

03/06 02:30, , 14F
不然這個版要討論什麼?清初三大疑案嗎?那只會更學術而已
03/06 02:30, 14F

03/06 06:17, , 15F
身為一個新手及非歷史科系鄉民,我還是不覺得本版太過精英取
03/06 06:17, 15F

03/06 06:18, , 16F
向。老實說,雖然我答不太上話,但光是讀各位板上強者的討論
03/06 06:18, 16F

03/06 06:19, , 17F
我就覺得很有參予感
03/06 06:19, 17F

03/06 09:23, , 18F
推樓上. 此板惠我良多. 若真是精英取向, 那此板應隱不是嗎?
03/06 09:23, 18F

03/06 09:25, , 19F
我以為或者先請weichia提出此板排擠"一般人"的證據為佳.
03/06 09:25, 19F

03/06 09:44, , 20F
我不想修推文,所以請不要用推文討論和本文無關的事好嗎
03/06 09:44, 20F

03/06 09:44, , 21F
本板是否菁英取向或許有待討論,但板主的國別史和我的
03/06 09:44, 21F

03/06 09:45, , 22F
文章應該都和菁英取向毫無關連吧~
03/06 09:45, 22F

03/06 11:59, , 23F
我也不是歷史系出身的
03/06 11:59, 23F

03/06 14:28, , 24F
在這潛水5年都插不上一句話 但是對我來說這版好看的程
03/06 14:28, 24F

03/06 14:29, , 25F
度遠遠超越所有P站的所謂「人氣版」
03/06 14:29, 25F

03/06 14:39, , 26F
插不上話就潛水,有話要講就亂入(茶)
03/06 14:39, 26F

03/06 15:22, , 27F
總好過差不上話就怨天尤人╮(^ _ ^)╭
03/06 15:22, 27F
文章代碼(AID): #17pdp8GY (historia)
文章代碼(AID): #17pdp8GY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