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讀後感

看板historia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6/05 10:42),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carolsp (小勇者卡洛。)》之銘言: : 這本書是看了版上轉貼的推薦序才買的,但事後後悔不已。 好吧,我認錯,因為那篇文章是我貼的^^ 先說我個人對蒙古史的看法: 1,成吉思汗到忽比烈之間的蒙古之所以能擴張得如此迅速,主要靠得並非 恐怖手段,而是與蒙古相鄰的各個國家都處於混亂時期,所以蒙古的崛起並 不在於蒙古人的戰鬥力或屠殺手段,而是他們掌握了絕佳的擴張良機。 與其說蒙古的擴張帶來了破壞,不如說蒙古的擴張重整了歐亞大陸的國際秩 序,並因此產生出一個可說是將全亞洲形成一個大一統並且和平國度的歷史 實驗,雖然成功不到一個世紀,卻已證明並不是不能做到。 2,沒有可靠的文字資料能證明蒙古擴張過程中屠殺了兩億人,而曾在蒙古 武力屈服的各個文明通常不怎麼看得起遊牧民族,而且都會在事後盡其可能 的將其妖魔化,並擴大它的罪惡。 當然,戰爭一定會帶來的大量的殺戮與破壞,但要得知其程度是難以量化的 一個工作。別忘了在工業時代以前,沒有哪個國家能在戰亂時期能確實統計 出這方面的資料的,那麼蒙古時代之後的後人又如何能算得出來蒙古人讓多 少土地沙漠化甚至殺了多少人? 3,即使按照那些第一手資料,也不能證明屠殺是蒙古人對被征服者的戰略 或政策,嚴格來說那是外來侵略者之中部份將士對佔領區居民的個別行為, 當然這些行為都是為了病態心理之下的變態行為,但這並不是蒙古統治下的 常態。蒙古的征服主要是為了經濟利益,大量屠殺可供給勞力的人民與破壞 可供生產的土地,絕非他們的目標。如果他們的佔領政策僅是為了殺戮與破 壞,蒙古人不可能統治歐亞大部份地區長達數百年。 ----蒙古帝國的滅亡乃是因為它自行分裂的關係,然後再逐步地被各地居民 推翻或同化。就算直到19世紀,蒙古人仍在名義上統治著全球六分之一的人 口,而且這些人還不是蒙古人。 套句吾友邱吉爾的話說:「從來沒有那麼少的人,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征服 過那麼多不同的人;也從來沒有那麼少的人,能統治那麼多不同的人那麼長 的時間。」這絕對不是純靠恐怖的軍事手段就能達成的結果,而必須更深更 廣並打破過去的成見,去了解蒙古的歷史。 當然,我當時就有說我看了書摘的想法是:這位教授寫的口氣那麼high,恐怕 會讓不少人大失所望吧? 果然有人說他失望了XD : 《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美國人類學者魏澤福之著作,一本新觀點的成吉思汗 : 傳記。 : 作者是人類學家,是社會學家,他的經歷中沒有一絲受過歷史訓練的痕跡,而這本書是紐 : 約時報暢銷書榜上有名的,像這樣的普及性著作,要求太多似乎是嫌嚴苛了些… 你這樣說的話,我就得替我「四分之三的同行」抱不平了^^|| 要知道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與歷史學這些學科的學者,在美國的教育 養成方式是大同小異的。就算不是歷史學家也未必不能提出歷史學上的新視 野與新觀點,不然生物學家賈德.戴蒙也不可能寫了《槍砲病菌與鋼鐵與人 類的命運》而受到歷史學界的重視了。 當然,我的看法是這位魏教授想學戴教授,但卻畫虎不成而已。 : 但其中有很多錯誤或不盡然正確的資訊,若對這段歷史不熟,很容易會被作者誤導。 : 本書內容與其說是元太祖傳記,不如說是一本蒙古帝國興亡史;與其歸類為傳記,不如說 : 是一本通俗小說。作者著此書的目的大概是想扭轉成吉思汗(蒙古人)的普遍形象,而這個 : 扭轉的對象是針對通稱的西方世界。 因為作者是美國人啊。 : 對成吉思汗/蒙古人在西方印象中的「兇殘形象」之形成,作者提出了兩點原因。 : 一是他認為成吉思汗善於運用心理戰術,求在蒙古軍兵臨城下前先給予城市壓迫感,於是 : 縱容,甚至主動操縱當地擁有文字能力者宣傳蒙古軍的恐怖行徑; : 二是多年後,其子孫帖木兒曾在西方世界對敵人大加殺戮、折磨,其形象與先祖成吉思汗 : 重疊,因而污名化了成吉思汗。 : 針對第一個原因,作者主張蒙古人,起碼在成吉思汗時尚保有不喜歡見血、折磨敵人、不 : 做無意義的殺戮-這樣的草原風俗。殺戮自然是有,但他以「恐怖宣傳」解釋太過誇大的 : 數據。另外還提出同時代的西方國家對待俘虜的殘忍行徑,以證明「蒙古人並非如想像中 : 的殘忍好殺」這點。 : 自然,我是不怎麼同意他的。 : 作者雖以許多篇幅鋪陳蒙古人以見血為禁忌,但這在當時蒙古人的心中、在戰場上的蒙古 : 人心中份量如何,個人認為就很可議了。 : 對以恐怖宣傳以及當代西方君主之作為淡化蒙古人殺戮的事實,我更是沒辦法接受。 : 就如同納粹殺猶太人一樣,大屠殺是確定發生的事,人數反而並非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 : 樣的行為是該被譴責的。犧牲者一兩個是不幸,一二十個是慘事,一兩百個是悲劇,一兩 : 千個…就只是個數字了吧。 : 恐怖宣傳的誇大並無法掩蓋蒙古人曾經有過的殺戮行為,西方作為亦是,能以他們殘忍的 : 行徑對照蒙古人後,淡化蒙古人的作為嗎?我想這點很有問題吧。 他不是「淡化」,而是用西方歷史記載上對於蒙古人的種種偏見(bias), 將之「反偏(anti-bias)」過來,又由於這是「科普」書籍,所以不會用 太學術性的語言,以免讓一般讀者看了就打退堂鼓。 簡單來說,他覺得從當時西方人在所作所為上並不是真的比較「文明」, 與其總是以一根手指對著蒙古人,不如從這點來看看其他三根指著自己的 手指。換言之,這是一種經由了解其他文明的歷史,來檢討本身文明的問 題。 當然,魏教授在這一點處理的不太好就是了,我看了原文的想法是:你太 high了,所以離題了......:P (他大概是那種上他的課很有趣,但看他的書卻想翻桌的教授XD) : 淡化蒙古人的殘暴、破除既定形像後,作者又將蒙古人美化、偉大化。除了稱蒙古人「厭 : 惡殺戮」、「絕不折磨敵人」外,在影響方面,作者給他們安上了文化傳遞者,農技改良 : 者甚至是喚起全球覺醒者這樣的偉大頭銜,看了真是無言。 因為他已經寫到恍神了。 : 另外在許多歷史認知上錯誤,尤其是中國部分(其實是西洋史太爛看不出錯誤…不過以作者 : 身份,西洋部分應當不會有太大錯誤。比較麻煩的是中西亞部分)。作者不只一次錯將中國 : 當時的情況當作是常態:他說中國歷史中大部分時期都不是個大一統的國家,且其統一是 : 為時不久的,藉以顯示蒙古人的統一是多麼大的功業。先不論所謂大一統的定義,如果過 : 往中國的大一統都是短暫的,那元的大一統又該算是什麼? 當然一樣是短暫的。 簡單來說,他只是站在中國傳統上「王朝興替」的史觀而已,反倒完全剔除了 現代中國從西方引進的「國族史觀」。就這方面來說,我倒覺得這位美國人類 學家反倒比今天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還了解古代中國人對於國家的觀念。 當然我這樣說已經有得罪不少人的心理準備了是也XD : 作者還會將中國原所固有的東西納入蒙古人的「功績」中,且會將某時地的特定現象放大 : 為中國常制,例如他稱舊式行政體系倚賴不支薪的學者官員,而蒙古人則開始雇用支薪官 : 員(……看到這裡,我真的非常想撕書)。不支薪官員一事應該是指金之事,他卻將之擴大 : 為中國之定制,甚至說蒙古人一走,中國支薪官員體制就再次崩潰。 這個嘛,就「salary(薪)」的觀念來說,美國的想法是「政府發給你的代金」, 也就是說政府發給你的鈔票。若是政府不給你鈔票,卻給你一袋米,那就不能算你 的salary啦。而中國在元代之前的確比較常給米而不是給錢,當然對中國人來說, 給米跟給錢還不都嘛一樣? 其實不一樣哦!給LQY四斤米,LQY能吃上半年;可是給LQY三百塊錢,這 三百塊錢在上半年雖然可以買四斤米,但下半年大概只能買三斤米,因為物價提升 了,錢的購買力就低啦。 可是在古代中國,政府發給官員的俸祿,絕大多數都是實物,而非代金。相對於今 天,官員領到的卻是鈔票,甚至只是郵局帳戶上面定期出現的數字變化而已。如果 一個人當官當到夠大了的話,大概連新台幣十塊錢銅板上刻得是蔣中正還是陳水扁 ,他恐怕都忘了----如果他這個官已經當了三年的話。 相比之下,元代發紙鈔給官員的作法當然是在中國史上首創薪水制度----這只能說 作者這個美國人是用美國的觀點寫給美國的讀者看。 : 在法治方面,其稱元之法律比起南宋的體系,法與罰更為一致,且溫和、人道多了。 : 法(刑)罰一致……我可以斷言作者必定沒看過《通制條格》本物吧。元之法典主要是由詔 : 、格、例組成,欠缺成文法規的存在這點是其特性。 : 較人道這樣的觀點,可能是因元法受部族習慣影響,贖刑的範圍較大之故,但這並不代表 : 法律本身人道吧,且贖刑需一定財產,也應非人人能用。 : 另言蒙古官員總是盡可能讓糾紛在最低層就解決,如家族、行會等。但就我所知這種現象 : 是長存於中國社會的,國家也一直認可這樣的替代處理方式。 就「人道」的說法來講,我想這大概是翻譯上再一次發生文化差異所造成的解讀 問題,因為「humane」應作「人情味」解,說難聽一點就是讓當官的有上下其手 的空間XD : 總之,作者在中國部分的犯的錯實在太多了,不勝枚舉。且常帶有西方中心傾向:如稱中 : 國的抑商主義是一種文化偏見,看了實在非常不快。 古代中國的「重農抑商」政策就某種角度而言,的確出自於一種文化偏見, 因為古代的中國人的確非常看不起商人,甚至連服務業也被歧視。比方說過 去舊中國這樣給行業分等級的: 上九流: 一流佛祖二流天, 三流皇上四流官, 五流閣老六宰相, 七進(士)八舉(人)九解元。 中九流: 一流秀才二流醫, 三流丹青四流皮(匠), 五流彈唱六流金(匠), 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 一流高台(師爺、訟師)二流吹, 三流馬夫四流推(接骨師), 五流池子(澡堂)六搓背, 七修(理髮師)八配(配種豬的)九娼妓。 而被歸入不入流的卻是負責讓整個社會能「貨暢其流」的商人,民間都如此想了, 那「重農抑商」恐怕並非單純的出自於統治者為了鞏固社會而刻意打壓那麼簡單。 : 除了美化蒙古人外,作者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美化成吉思汗其人。為提高成吉思汗的偉大程 : 度,他不惜以貶低、抹黑其子孫為手段,以後世之改變對照成吉思汗之先意,營造出一個 : 偉人形像。書中對窩闊台的評價不太友善,說他只會揮霍;對忽必烈的描寫則更為刻薄, : 儼然把忽必烈當成一個使蒙古帝國分裂的禍首,還給他安上奇怪的描寫:「表現出比南宋 : 更漢人的作風,藉此掌控住中國」…這與我的認知相去甚遠,我認為忽必烈是站在蒙古文 : 化和漢文化的中間地帶,而傾向蒙古側的。且言忽必烈每年固定的狩獵活動是為了在其子 : 民與外賓前炫耀,忽略了這個活動背後帶有的政治與文化意義。 : 因為作者有貶低成吉思汗後世的傾向,因此前述帖木兒污名化成吉思汗之事,在作者筆下 : 不禁令人質疑。 然而那些事情也是實情,不能說是刻意貶低,但暴發戶的第二三代所作所為往往 就是這樣的表現,總不能說希爾頓飯店繼承人芭莉絲姐妹的諸多狗皮倒灶行為, 其深層用意是為了幫她們家作宣傳跟公關,所以從而無限上綱說她們都是用心良 苦才色雙全是吧? : 我是帶著三分痛苦看完這本書的,我說蕭啟慶在序言中寫得還太過含蓄了。不確定他是否 : 實際讀過了,雖有審定痕跡(印象中只見到過一處),但許多謬誤處並未挑出,因此不能肯 : 定推斷。 真正的審訂者是那位被出版社當廉價奴工的小編輯跟翻譯,版權頁上的有他們的 名字,請自己查。 -- http://gps.wolflord.com/ 歡迎大家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2.145.160.175

06/05 11:00, , 1F
Jadd其實是生理醫學家 不是人類學家 :D:D
06/05 11:00, 1F

06/05 11:12, , 2F
嚴格來說他是生態地理學家
06/05 11:12, 2F

06/05 18:41, , 3F
Jadd的名著是Guns, Germs, and Steels 槍砲病菌與鋼鐵啦XD
06/05 18:41, 3F
※ 編輯: MRZ 來自: 72.152.13.48 (06/05 21:17)

06/07 01:23, , 4F
樓上幾位指的可是 Jared Diamond?
06/07 01:23, 4F
文章代碼(AID): #16PCsSHU (historia)
文章代碼(AID): #16PCsSHU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