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關於青少年讀台灣史時所產生的違合感...

看板historia作者時間18年前 (2005/11/06 15:15), 編輯推噓6(602)
留言8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以下段落是我回應某高中學生“我覺得國共內戰的記錄片很好看”所提出的見解... 雖然在某非歷史板面被M也獲得推文迴響,但自己總覺得一定有所缺失...因為自己在忙 工作的關係,很久沒碰歷史了,所以自轉到歷史板來,請板上諸君不吝指教: ※ 引述《XXX(XXX)》之銘言: : 如題... : 雖然我只是個小高一...囧 : 讀歷史也讀的不多....XDDDD : 但是今天早上我看了國共內戰的紀錄片... : 我覺得還蠻好看的.... 台灣青少年在閱讀歷史的時候,難免會有這種感受~ 1.首先,這與語文媒介的中文有關... 在台灣,不論你的母語是什麼,不可否認的,中文必然是你母語所使用的文字 (是有一小撮人例外...比方托福滿分的鮑嘉欣,媽媽有計畫地先用英文教他說話書寫 ...學成歸國後,鮑嘉欣還在媒體前坦承,他並不清楚劉關張&唐僧悟空為何物...) 在閱讀坊間歷史書籍(包括最早接觸的兒童歷史讀物)的時候,主客觀條件就必然會 讓你先認識“壯闊的中國歷史”(引自司馬遼太郎語)......等到你觸及台灣與他國歷 史讀物的時候(通常這時候還不會找原文書看,仍是中文書),你就會覺得新奇but好像 少了點什麼....其實往往就是那閱讀中國歷史時所感受到的“壯闊”感經驗不再使然~ 2.其次,這也與台灣人的歷史比較經驗有關~ 儘管台灣歷史對我們來說,才是真正親切、有意義的,然而當代台灣人的歷史經驗, 其實是有一道很深的時空斷層的...對於中國大陸那壯闊的歷史,唐山過台灣的後人有 著空間的鴻溝;對於從日本時代回溯到清代、明鄭乃至更早以前的歷史,台灣老百姓又 因過去KMT黨國教育使然,有著時間的鴻溝。(歷史的違合感) 作為一個當代的台灣高中青年,你的台灣先人中,並沒有像孔子、王陽明那些影響東亞 文明的大思想家,也沒有像曹操、岳飛那樣打過決定性大戰役的軍閥,更遑論在近代曾 出現過能與袁孫蔣毛這類登上世界舞台的風雲人物相提並論者.....如果將在唐山和渡 台後的祖先割裂,則我們看似只有一些做過海盜、強豪、財閥和醫生等小有名氣的先人 (實則不然)...這或許是作為近現代中/日新興殖民地的台灣之歷史悲哀處。 不同地域族群的歷史經驗自然不同;而同樣地域族群的歷史經驗,也會因教育變換了對 自我歷史的認同感,進而改變對他者歷史的感受......對於曾經是日本國民的祖父輩來 說,中國大陸的歷史相形之下比較沒有那麼壯闊了,畢竟日本不是一個殖民地,其歷史 也是自成一格的:你有曹操我有信長,你有曾左李我有維新三傑...如果問問老一輩的台 灣男性,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是誰,他肯定不會跟你說岳飛什麼的,大概都是「國語」 課本裡曾提過、被神化後的東鄉or乃木大將...... 若站在非中國亦非日本的台灣主體性歷史背景看,台灣曾經出現過那樣的人物嗎?若拿 朱一貴林爽文之流來比則差之千里...也無怪乎台灣若要拍出真正以風雲人物為主題的 “大河劇”(先聲明並未對浪淘沙不滿,那也是反映時代的大河劇,只是人物欠代表性) ,比較適切的大概也只有鄭成功...但他在台灣只有一年、若從史料上活動的分布來看, 時空上他無疑地仍會被劃歸為中國人;同樣的標準來看,蔣介石當然也是中國人,鄭經 和蔣經國比較算是台灣人(小蔣不也如此自詡)...不過他倆的活躍程度就較沒有戲劇張 力了~更甭提民主時代的李郝扁連宋馬等政治鬥爭啦~那只能當霹靂火、龍捲風或摩天輪 的心機戲演演啦@@ 因此,當熱血如你的萬千高中青年們,首先接觸到有著中文字幕、中文發音的中國歷史 紀錄片,裡頭有著辛亥革命後孫文旋風式地返回上海車站、袁世凱接見列強公使、蔣介 石騎在馬上激勵北伐官兵、毛澤東和朱德在延安的窯洞裡沙盤推演、張學良當面向全國 媒體喊話要求一致抗日、黎明偉用手搖式攝影機冒死拍下無數軍閥混戰的戰場實況.... 在此同時,台灣各式紀錄片中,較引人入勝的至多就是辜家的生活紀錄片了@@ 其實,所謂“壯闊”的歷史,並不是一種褒美,只是從其源遠流長、人物事件之多且複雜 ,並富有多變的戲劇性來著眼之......壯闊的歷史,往往都是很殘酷的...世紀初的中國 中原大戰、歐陸歐戰一對陣就是各百萬大軍,同時期的其他地方不會發生這種程度的激戰 ;中國文革、印巴衝突喪生數千萬生民,同時期的其他地方也不會發生這種規模的慘劇。 歷史不該只是大人物的歷史,台灣是個新國度,早先並非歷史發展的核心區,起初自然 也只有小人物胼手胝足的歷史...隨著時代演進,台灣已經從歷史邊陲到了核心舞台(當然 了,是福是禍還不知道),相信未來也會有格局越來越大的歷史紀錄片誕生......當然啦 我們都不希望會看到戰爭紀錄片就是了@@ -- ※ 編輯: Leika 來自: 61.230.142.85 (11/06 15:16)

11/06 18:33, , 1F
我覺得差別不是所謂壯闊與否,而是每個人興趣不同,如果感
11/06 18:33, 1F

11/06 18:33, , 2F
興趣的不是只是政治軍事史的話,就不一定是這樣感受
11/06 18:33, 2F

11/07 00:15, , 3F
同意推文所說的,歷史不只是統治者的歷史,這篇被m...
11/07 00:15, 3F

11/07 00:46, , 4F
撰文者文筆不錯.
11/07 00:46, 4F

11/07 08:47, , 5F
每個人都在寫自己的歷史阿~
11/07 08:47, 5F

11/07 13:40, , 6F
這就是愛台灣~~~
11/07 13:40, 6F

11/07 21:57, , 7F
我覺得問題在於認同的是台灣或是中國,如果認同的是台灣
11/07 21:57, 7F

11/07 21:57, , 8F
看中國的英雄人物就像看外國史一樣,純然對人物的佩服
11/07 21:57, 8F
文章代碼(AID): #13RQsElH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