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發問] 孫立人戰史一問

看板historia作者 (山舞銀蛇)時間19年前 (2005/08/26 08:5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fanaticfc (至今思項羽)》之銘言: : ※ 引述《monkeyjoe (山舞銀蛇)》之銘言: : :        ^^^^ : : 先推這篇文章 :) : : 有個小毛病,應不是遼南,國軍拿下長春後,孫立人所部追亡逐北 : : 其前鋒已近哈爾濱近郊,據我所知林彪已有北逃進蘇俄國境的最壞打算 : 其實兩位還是沒有領會共黨戰術的精髓。 : 孫立人打下哈爾濱又如何? : 胡宗男打下了延安,西北的彭德懷算是被打垮了嗎? : 共黨歷來是主張農村包圍城市,不計一城一地得失的~ 毛澤東說:「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即保住有生力量,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此與你的說法相呼應,我也非常贊 成此語。 孫立人若拿下哈爾濱,如果未捕捉到共軍主力,的確是沒啥意思。但共軍主力 已在四平街被擊破,拿下長春後,要進哈爾濱已經不用「攻堅」了。就像共軍 在渡江後在浙、贛、閩作戰的情況類似,國軍逃的速度比共軍追的還快,共軍 一路上僅遭零星抵抗,戲稱此乃「行軍」。 孫立人在北滿追的是共軍「殘部」,而非「主力」,這才是重點。當時毛澤東 跟林彪曾有電報激辯,毛犯戰略錯誤,堅持要林彪如「保衛馬德里」地保衛四 平,林彪無奈,部隊擺開跟國軍正面衝突。 孫立人見了共軍主力在此,有如螞蟻見到糖,見獵心喜,即集中優勢火力,將 之打垮,共軍潰敗,才由你所說「沿途的村庄還是掌握在林彪手上」。但這我 不是沒提到,上述文章即稱林彪「讓開大路,佔領兩廂」,即是此中真意。 因為共軍不是不想佔領大城市,而是在中長線(大路)上,實力無法與國軍抗 衡,元氣又大傷,即須喘息整補,並在兩側農村建立黨組織,爭取時間,徐圖 東山再起。若無停戰令掣肘,在共軍喘息之前,國軍即在東北掃蕩林彪殘部, 林彪是沒有能力反抗的。惟國府計不及此,國軍在東北的黃金歲月,也才終於 到了盡頭。 至於你說的「被打下城市沒差論」,必須有個前提,即本身主力無損。如關內 共軍雖屢失要地,但它們毫不在乎,因為「存人失地」嘛,問題不大,反觀關 內國軍損兵折將,要了幾個空殼子大城,最後還是給共軍拿了回去,連南京都 保不住。但孫立人等部取得四平、長春的前提是在野戰或攻城中捕捉主力,予 以痛殲,這才開開心心地進城,其相差不可以道里計。 占領城市不是不重要,而是看結果跟目的,你想造成什麼樣的作用?共軍為何 要在遼瀋戰役中當先攻打錦州?目標是「關門打狗」,將國軍從陸路逃往華北 的大門關上,取錦後,長春、瀋陽國軍除了自海路逃跑外,就只能關門等死了。 國軍當初攻下長春是很風光,但孫立人目標並不及此,他要的是摧枯拉朽,一 鼓作氣追擊林彪殘部,拿不拿下哈爾濱則是用來鼓舞士氣,在報紙上宣傳用的, 在軍事上乃是次要目的。若林彪共軍全數掃蕩,別說哈爾濱,連滿洲里、璦琿 此等北滿國界要地,都能見到青天白日旗隨風飄蕩。 孫立人孤軍深入或可以打下哈爾濱。 : 但沿途的村庄還是掌握在林彪手上。 : 國軍在東北沒有那么多兵力去分散占領村庄呢 : 孫打得下哈爾濱,未必守得住哈爾濱~ 這就是前述文章,我所講的「備多力分」之理。 -- 知識工作者將不會對任何人忠實,他只忠實於自己的專業領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41.127

59.115.131.93 08/26, , 1F
如果沒有停戰令摯肘 不知道局面會變怎樣...
59.115.131.93 08/26, 1F
文章代碼(AID): #133cSuIw (historia)
文章代碼(AID): #133cSuIw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