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65nm製程 Celeron D 356 3.33G 簡測

看板hardware作者 (中肯!! (鄉民調))時間18年前 (2006/02/25 03:50), 編輯推噓9(903)
留言12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前言與簡介: intel挾著技術優勢,已在今年推出了65nm製程的cpu 其中的優點包括消費電力以及發熱量的減低 另外定位在低階市場的celeron D,進入了65nm製程之後 其效能與特色改變應該是許多人所關注的 intel預計於4/23發表這新的celeron D 與90nm prescott核心相比,最顯而易見的就是L2 cache的增大 已由原本的256kb增加為512kb 和130nm的northwood時代相比,512K的L2 cache已經是當時P4的水準 新核心的celeron D詳細規格以及售價: 型號 時脈 預定售價 預定發表日期 356 3.33G $103 USD 4/23 352 3.20G $ 89 USD 4/23 347 3.06G $ 79 USD 目前未明 以下為目前關於這顆cpu工程版價格的小八卦: 拜某c網站其中稍嫌誇大與低實際參考價值的測試 目前這顆cpu工程版的價格已被哄抬至相當離譜之程度 過舊曆年之前,這顆cpu的工程版價格在$3700左右 客觀來說,當時我覺得這個價格高了一點 (3.33G prescott G1 $3200) 在過完年之後,因為受到某c網站測試的影響而大幅漲價 目前價格在$4200左右,我這次測試的cpu是以$4100入手 y拍賣最近甚至出現$5000結標的超離譜價格,已經比P4 631的價格還要貴 奉勸對這顆cpu有興趣的朋友,請先看完以下這篇測試再決定是否購買吧 若還是覺得有相當濃厚的興趣,拜託你忍到4月底再買盒裝正式版吧 除非發生代理商故意哄抬價格的情況 否則正式版算一算價錢 "只有" 台幣$3300左右, 若是352就更便宜了.有機會出現$3000以下的價格 ------------------------------------------------------------------------- 測試器材與設定: cpu:Celeron D 356 ES (3.33G/FSB533/L2=512K) 主機板:ASUS P5LD2 (BIOS 0901) ram:創見DDR2 512M*2 顯示卡:NVIDIA Quadro4 280NVS PCI-E 硬碟:日立7K80系列IDE硬碟 (80G/7200rpm/2M) power:全漢BlueStorm系列 350W ups:台達500VA (測試系統耗電量用) 冷卻裝置:intel盒裝附的原廠風扇 全程採用預設值測試,不超頻 cpu:3.34G ram:DDR2 533 4-4-4-10 (FSB:DRAM=1:2) 因為此張顯示卡不適合跑3D運算,故有關顯示卡的測試本次不測試 原本主機板打算採用P5P800搭上ATI 9550與DDR的組合 畢竟P5LD2我覺得還是太貴,配這顆cpu算是有點奢侈 (某站用P5WD2-EP測這顆就讓我相當無言了...) 可惜的是,P5P800目前還不能支援65nm的cpu, 實際測試的結果是完全不開機 經本人詢問,ASUS技術部表示日後會藉由更新BIOS來支援65nm系列cpu 不過沒有透露詳細的發表日期 --------------------------------------------------------------------------- 測試結果: 1.superpi-1M --- 44.797sec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1m.png
以下為個人之前測試結果與補充資料,因部分平台不同僅供參考 賽揚-D 356 55sec (by www.hkepc.com) P4 3.4CG 44sec P4 3.0EG 44.984sec P-M 730 45.578sec P4 630 2M 43.016sec P4 3.4EG 41sec k8 3000+ 47.813sec k8 3200+ 44.529sec 關於HKEPC測出55秒的成績,我覺得可能是文書錯誤或者是其他疏失 因為目前各處的測試,時脈5G的成績約在28~30秒 (包括HKEPC後面的自家測試) 預設時脈45秒的成績應該比較合理一點 ----------------------------------------------------------------------- 2.superpi-4M --- 3min 40.859sec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4m.png
以下為個人之前測試結果與補充資料,因部分平台不同僅供參考 賽揚-D 356 4min 18.sec (by www.hkepc.com) 又是一個同cpu,但是有明顯差異的成績 我已確認過主機板沒有啟動AI NOS功能,測試結果差這麼多還有待了解其中原因 ------------------------------------------------------------------------ 3.superpi-8M --- 8min 06.265sec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8m.png
以下為個人之前測試結果與補充資料,因部分平台不同僅供參考 P4 3.0EG 8min 06.672sec P4 630 2M 8min 01.203sec k8 3000+ 8min 35.281sec ------------------------------------------------------------------------- 4.3DMARK06 CPU TEST --- 825分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3d06cpu.png
以下為個人之前測試結果與補充資料,因部分平台不同僅供參考 賽揚-D 356 872分 (by www.hkepc.com) AMD SP3400+ 761分 (by www.hkepc.com) ------------------------------------------------------------------------- 5.cinebench 開圖 --- 289分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cnb.png
以下為個人之前測試結果與補充資料,因部分平台不同僅供參考 P4 3.0EG 263分 (no HT) P4 630 2M 264分 (no HT) P4 3.4EG 300分 (no HT) k8 3000+ 255分 ------------------------------------------------------------------------- 6.Mandelbrot benchmark (v.330) --- 61.015sec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md.png
以下為個人之前測試結果與補充資料,因部分平台不同僅供參考 賽揚-M 2.4G 34.???sec Pen-M 2.7G 27.???sec 下載本測試程式 http://hp.vector.co.jp/authors/VA026611/index_e.html 執行程式-->Gallery-->benchmark test ------------------------------------------------------------------------- 7.N-bench cpu test --- 2150分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nb.png
以下為個人之前測試結果與補充資料,因部分平台不同僅供參考 P4 3.0EG 1926分 P4 3.4CG 2059分 (mem=256M*2) P4 3.4EG 2125分 (mem=256M*2) ------------------------------------------------------------------------- 8.PCMARK05 cpu --- 3978分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pcm05.png
以下為個人之前測試結果與補充資料,因部分平台不同僅供參考 P4 3.0EG 3573分 (no HT) P4 630 2M 3815分 P4 3.4EG 4019分 (no HT) 4332分 (HT) K8 3000+ 2594分 --------------------------------------------------------------------------- 9.science mark2 --- 898分 (註)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sm.png
以下為個人之前測試結果與補充資料,因部分平台不同僅供參考 P4 3.0EG 883分 (no HT) P4 630 2M 922分 K8 3000+ 908分 和上次一樣,memory test因不明原因跑了程式會當 所以成績為計算後之預估值 --------------------------------------------------------------------------- 10.影像轉檔 --- 52秒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wme1.png
以下為個人之前測試結果與補充資料,因部分平台不同僅供參考 P4 3.0EG 54秒 (no HT) P4 630 2M 45秒 P4 3.4EG 49秒 (no HT) 44秒 (HT) k8 3000+ 59秒 --------------------------------------------------------------------------- 11.音訊轉檔 --- 16秒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wme2.png
以下為個人之前測試結果與補充資料,因部分平台不同僅供參考 P4 3.0EG 18秒 (no HT) P4 630 2M 18秒 P4 3.4EG 16秒 (no HT) 15秒 (HT) k8 3000+ 19秒 因為影音處理與轉檔目前還沒有常用以及標準化的benchmark程式 故每次測試都是使用相同檔案以及相同設定,成績始能互相比較 -------------------------------------------------------------------------- 12.sandra效能測試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sd1.png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sd2.png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sd3.png
圖片中已有比較,因為過於麻煩 本測試不附上參考成績 -------------------------------------------------------------------------- 13.耗電量&溫度測試 相信這項才是大家最關心的測試, 究竟65nm製程是被神化了,還是真有兩把刷子? cpu使用預設電壓以及時脈,使用ups量測輸入電源供應器的電流量 室溫使用小護士測量為22度,系統器材如上幾頁所列 USB部分插了一支未連線的無線網卡,不過對測試結果應該影響有限 閒置系統耗電量以及cpu溫度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idle.png
ups的負載為46%,換算後合為138w cpu溫度在閒置時就有42度的高水平 滿載時系統耗電量以及cpu溫度 http://219.84.132.86/ftproot/C356/C25_load.png
ups的負載上升到62% (186w) cpu溫度達到有點過高的59度 雖說不同平台無法直接比較 不過P4 3.4EG G1 (oc 4.0G 1.344v)+P4P800SE的組合 雙SP2004滿載時,系統總耗電量僅有210w http://219.84.132.86/ftproot/051217/3.png
據此測試,要說intel的65nm製程有大幅改善耗電量與溫度 恕本人無法完全贊同 我已確認過主機板的測溫裝置並沒有異常,而且散熱片與cpu完全密合 (同一平台與裝置有用另一顆90nm的cpu試過了 這幾天會貼測試) cpu滿載溫度達到59度已算有點過高, 若是天氣再熱一點的話,有可能超過67度的最大建議運作溫度 算是初期65nm比較可惜的一點 結論: Celeron-D提升到512k cache果然有它的效果在 在許多測試中,可以和P4 2.8~3.0G之間的時脈互有勝負 並不是一面倒的情形 就拿最具指標性意義的superpi-1M測試來說 成績已經和k8 3200+ 以及P4 3.0EG不相上下 不過我仍認為這顆cpu加到512k cache,算是"雞肋"的效能改進 對影音處理使用者-->L2 cache在轉檔的幫助並不大,算是可有可無的一部分 對3D運算的使用者-->L2 cache增加到512K的確對效能上有所增進 不過第三季intel會推出Conroe核心的新cpu 依照Dothan以及Yonah核心的慣例, 若是Conroe核心作成的Celeron,L2 cache有很大的機會是1MB 目前這顆只有512K,相較之下又不足了 至於溫度與耗電量上也沒有令人驚艷的表現, 希望正式版的cpu出來後能再改善一點些 (如果有可能的話) 關於這顆cpu的超頻部分我會另寫一篇, 因為測試過以後發現,超頻離能長期使用的實際意義還有一大段距離 分開看我覺得比較合適一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132.86 ※ 編輯: oijkue 來自: 219.84.132.86 (02/25 06:36)

02/25 06:47, , 1F
首推! 如果P5P800能支援的話,似乎是個不錯的升級選擇
02/25 06:47, 1F

02/25 06:56, , 2F
P5P800SE 好像可以支援??
02/25 06:56, 2F

02/25 09:27, , 3F
這不是賽羊這不是賽羊.....龍已經沒辦法繼續散步了~冏
02/25 09:27, 3F

02/25 10:29, , 4F
不過我覺得superpi不太能當指標,P-M在pi就完全優勢
02/25 10:29, 4F

02/25 10:29, , 5F
但是在不少測試(排除sandra&pcmark)沒這麼厲害..
02/25 10:29, 5F

02/25 10:59, , 6F
其實65nm要把散熱做好還真難的說....
02/25 10:59, 6F

02/25 12:44, , 7F
65nm的電源管理技術和散熱還是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阿...
02/25 12:44, 7F

02/25 15:51, , 8F
推一下 完全看完了
02/25 15:51, 8F

02/25 16:37, , 9F
還是o版主的測試比較中肯,比起滄者那種聳動文章好太多了
02/25 16:37, 9F

02/25 19:50, , 10F
看測試後我覺得賣那個價錢很合理..
02/25 19:50, 10F

02/25 20:51, , 11F
好吧 那這顆cpu已測完 你就幫我解決好了
02/25 20:51, 11F

02/26 23:58, , 12F
沒錢...
02/26 23:58, 12F
文章代碼(AID): #13_sDuB7 (hard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