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開箱] cross guitar 好哲琴拾音器版本簡易開箱

看板guitar作者 (四輪碟煞轟炸機)時間5年前 (2018/11/03 13: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tony123930 (HW)》之銘言: : 主要是肘靠還是沒辦法有環抱吉他的感覺 : 大概就像是抱枕跟女朋友的差別(?) : 這會導致同時跑把位跟換撥弦位置的時候,琴會有點無法固定 : 我現在的解決方法是下巴稍微頂住支架.... 不過也不會很困擾 其實跟抱傳統吉他的要領有些類似。 首先,大旋臂當然不能太鬆,盡可能調緊。 然後,小旋臂最好還是調緊一些,讓它帶些阻尼,調成轉動時需要出點力去扳動 的狀態,這樣右手靠上去才會穩固。 好哲琴在抱時,不要抱太平(或者說太正),讓上旋臂是平貼身體的狀態,這樣琴 身反而容易前倒,很不穩定。 建議大旋臂的底部,稍微推出個2~3公分,讓琴身略為帶些仰躺的姿態,一些些即 可,再配合右手靠在小旋臂上,琴身就可以很穩定。身體也可以坐正,不需要用 很奇怪的角度或姿勢彈琴。 你正好也可以檢視彈琴時,左、右手潛意識下會不會有些亂出力的壞習慣,會不 會施加一些不必要的力量在琴身或琴頸上?若不會,彈起來琴身的穩定性應該是 不錯的。 : : 再來則是一些指彈技巧,測試一下拾音器的限制 : 最大的缺點在於一些節奏性的演奏技巧,例如打板 nail attack那類的 : 只聽原始聲響的話,是可以聽到敲擊聲,但透過拾音器顯得有點微弱 要是有愛的話,可以把上、下弦枕再處理一下。 我手邊這把是古典版,出廠狀態的下弦枕高度不夠,厚度也不足,大概只有2.5mm, 再加上琴頸太直,打弦打到爽。 幸好它的truss rod是雙向的,要調出正確的neck relief不難。要不然光靠古典 弦的力量,要去對抗truss rod的支撐力,想到就令人頭大。 下弦枕直接換牛骨上去,上弦枕一併處理掉。 下弦枕大概要這種高度,12格的弦距才有3.6mm/4.4mm。 https://i.imgur.com/LqVxgJW.jpg
弦槽的底部也用銼刀先整平,然後給它塞好塞滿... 不然原廠的塑膠弦枕太薄, 整個是前傾的,壓電條只有前緣受力。 https://i.imgur.com/Q0iBwmv.jpg
處理完後,以靜音練習琴的角度來看,光弦本身的音量就夠了。當然和傳統琴 身完全不能比啦,本來就是兩回事。最少在不接耳機或音箱的前提下,就可以很 清楚的聽到自己的彈奏表現,想要靜音練習時很好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7.177.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uitar/M.1541221547.A.771.html
文章代碼(AID): #1RtIohTn (guitar)
文章代碼(AID): #1RtIohTn (gui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