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經研推甄心得

看板graduate作者 (omega)時間11年前 (2012/11/20 01:58), 編輯推噓3(3013)
留言1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首先感謝一下graduate版,因為印象中經研所是很多人的備胎。 自己一開始也想說筆記翻一翻就應考,直到剛開學看到Jackliu2619的文章(#1B96wV5u)。 看到前人這麼認真準備考試,結果最後"只有"正取五(因為我認為他的努力不只這樣)。 還有一些推文:

好強悍,推一個,那前四名的來頭是.........?

另外 正取四的來頭不小喔 當過清大計財系助理教授....

這讓我更好奇...前三名是什麼來頭XDDD
當時心想:天啊這個所也跟我想像中的差太多了吧!!!要上應該要很拚!!! 於是就開始了類似補救法的念書,雖然沒有Jackliu2619這麼嚴密的計畫, 不過我是認為我那時候念的蠻拚的。 ========言歸正傳========= 一、個人背景 數學系大四 升大二時輔經濟 升大三申請雙主修經濟沒上 升大四成功雙主修經濟 經濟系的課我只有修過毛慶生老師的總經、古慧雯老師的個經,統計的話我有修自己系 上的。 推甄名次 15/83 (18%) 我的身分是外系生,我認為教授會把學生分成四種 (1)經濟系前幾名 (2)經濟系居中 (3)台大外系(或許可以細分有無雙輔) (4)校外 如果你跟我的分類不一樣,那有些地方(特別是口試)可能就不能適用到你身上。 == 二、備審資料 (1)自傳 因為有字數限制,而且我沒有任何的專題或是實習,所以我打了兩張三面的自傳,三份 就交出去了。不過我認為輸贏就在這六張紙上,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決定要寫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覺得最厲害的地方寫進去,然後如果順利進口試的話,教授一定會 從自傳找東西問,所以要在寫自傳的時候就想好要讓教授問什麼問題。 (2)推薦信 經濟系的推薦信有格式規定: http://www.econ.ntu.edu.tw/graduate/recommend.doc 其中我認為很關鍵的東西是"對學生之瞭解程度"這個項目,因為如果找不熟的教授寫推 薦信,然後教授勾了 ☑不熟悉 那我認為這張推薦信是幫助不大了。 至於要找哪個系的教授寫,我自己實驗過後是覺得都無所謂,我是數學系,可是我認為 數學系的教授都對我沒有太大的印象,因此我找了經濟系與財金系的教授各一位,後來 認為應該是蠻OK的。 所以重點是要找對你有初步認識的教授。 == 三、準備考試 因為當時有經研所的學姊跟我說,考推甄就像期中考一樣,不會太難。而且又說只要考 四十幾分就會備上了,感覺很匪夷所思,因此我是以半信半疑的心態接受的,不過看到 版上有討論過說教授對於推甄考試的態度,據說是不會考到太難的題目,主要是以考你 的想法、思路是不是合理為主,因此我就抱著這樣的心情念書。 (1)總體經濟學 用書:毛慶生老師上課筆記(看過三四輪) 習題:毛慶生老師期中、期末考卷,二月考試總經題目(97~101) 因為我英文很差,所以我完全沒想過要念原文書的打算,因此我打算念自己抄的筆記, 如同前面所說,我是突然要密集念書的,所以我想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念,我把毛老師的 筆記弄到最熟,然而我怕考出凱因斯學派的東西、以及毛老師沒教到的內生成長,因此 我也上網找了這兩個區塊的相關資料來看。 (2)個體經濟學 用書:古慧雯老師上課筆記(看過兩三輪) 習題:二月考試個經題目(98~101) 跟總經相同,我沒打算再念課本,而當初因為個體方面比較有興趣,所以我在這方面的 準備時間相較少。 (3)統計 用書:陳旭昇老師的 統計學應用與進階 第二版 習題:上面用書的習題(下面會詳說),二月考試統計題目(97~101) 畢竟是數學系,因此我自認為在統計上有優勢,所以我打算先把統計念完,之後就不再 碰,所以我把陳旭昇老師的課本習題,除了ANOVA那邊有人跟我說一定不會考,在那之 前的習題全部寫完,到考前再做二月的題目。 主要是回歸的地方我花很多時間在念,還有一些經濟系特別喜歡的分配都有背。 小結: 自認為大二修總體與個體的時候還蠻認真的,所以我認為翻筆記就可以把大三沒碰經濟 的生疏補回來,所以我的念書順序是 統計→總經→統計習題→總經→個經→總經→個經→練習二月題目 之所以練習二月的題目是因為當初想說如果推甄沒上的話,就考二月,所以先把二月的 題目拿來練習,一方面抓感覺,一方面為了考二月先做點準備。 == 四、應考 題目的部分我就不寫了,請參考AtmanLin的1Gfpc8TM,認為很難寫得比他清楚了。 我想講的是考試策略。 考了之後才知道真的如同學姐所說,難度跟期中考差不多,不過 差別最大的地方是推甄考試只有50分鐘,完全沒有恍神跟熱身的機會,如果平常寫習慣 三節課考試的人,絕大部分是寫不完的,因此我認為速度才是重點,應該是說,能在最 短時間內進入狀況的人就贏了。 == 五、口試 六分鐘定生死 其實也沒有,口試前絕大部分的人會不會上應該已經差不多了,口試應該只是拿來決定中 間名單吧。 因為總經的題目是英文答題,一開始我跟其他人都認為出題老師不一定會出現,結果完全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所以如果該年有英文答題,那口試可要小心一點XD 因為我是第一個口試的,看得出來英文自我介紹是教授們臨時起意的,而我有報財金所乙 組,因此我有準備一套英文自我介紹,在集合後得知有可能有英文問答後,就開始被我的 自我介紹,而可能教授因為這樣以為我英文不錯XD 口試委員(依順序): 宮崎浩一、黃景沂、鄭秀玲、駱明慶、毛慶生、王道一 (不是很確定) 比較有印象的問題如下,可能有漏,回答我就不打了,如果有人想知道我再補 Q1:(王道一) please introduce......,請你自我介紹 Q2:(黃景沂) 你雙主修雙不雙得完? Q3:(駱明慶) 請你解釋一下,你自傳裡面寫到的這句話是甚麼意思 Q4:(鄭秀玲) 你覺得你進入經研所之前,還有什麼要加強的地方? Q5:(鄭秀玲) 你有沒有想要研究的領域? (我回答賽局) Q6:(黃景沂) 那你有沒有想用賽局解決什麼問題? (我說沒想過) Q7:(宮崎浩一) please explain CPI(下面詳說) Q8:(王道一) 為什麼你會想把輔弄成雙 Q9:(王道一) 你以後有什麼規劃 (回答到一半打鈴) CPI那個聽說很多人被問到,然而當時我腦袋一片空白,自我介紹的英文又是用背的,因 此就亂講XD,口試完後想起來,我講成GDP QQ,當初想說如果沒上一定是因為這個。 我的運氣似乎不錯,因為是第一個口試,教授也還沒確定口試的方式,因為聽說後面很 多人全部都用英文問,而我只有自我介紹跟CPI是用英文。 而口試的感覺也不全然是閒聊,真的感覺就是拿來問外系生的題目。 == 六、成績 考試項目 原始成績 比例成績 審查(25%) 85.00 21.25 口試(35%) 86.67 30.33 筆試(40%) 62.50 25.00 ------------------------------- 加權平均 76.58 ------------------------------- 最低錄取分數 58.25 正取三 == 七、個人見解 我認為如果你不是經濟系的卷等級,有想要研究的東西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經濟系卷 等級的人換言之就是研究什麼都可以。可是其他人的話,考能就要真的有一個明確的目 標最好。無論是面對口試,或是之後念研究所的方向,都是必備的。 == 八、致謝 謝謝graduate版,謝謝Jackliu2619的文章,謝謝我PO集氣文的時候幫我按讚的你們:D 2012.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183.178

11/20 06:25, , 1F
好厲害!!!
11/20 06:25, 1F

11/20 09:23, , 2F
高手
11/20 09:23, 2F

11/20 14:42, , 3F
強者同學推
11/20 14:42, 3F

11/20 14:49, , 4F
朝聖推!
11/20 14:49, 4F

07/11 23:13, , 5F
http://ppt.cc/V9jd 1 中正(非頂大校友cjls
07/11 23:13, 5F

07/11 23:13, , 6F
當老師公然罵髒話,最後求饒
07/11 23:13, 6F

07/11 23:13, , 7F
http://ppt.cc/yJ2B 2 中正(非頂大)校友公
07/11 23:13, 7F

07/11 23:13, , 8F
然說謊,還不敢面對
07/11 23:13, 8F

07/11 23:13, , 9F
http://ppt.cc/~TTI rock971230繼說謊後又
07/11 23:13, 9F

07/11 23:13, , 10F
遭起底是分身魔人!
07/11 23:13, 10F

07/11 23:13, , 11F
http://ppt.cc/Y9w0 3 中正(非頂大)校友ga6
07/11 23:13, 11F

07/11 23:13, , 12F
24641後段私大,洗上非頂大尾巴翹高高,笑
07/11 23:13, 12F

07/11 23:13, , 13F
07/11 23:13, 13F

07/11 23:14, , 14F
http://ppt.cc/gSq0 心情差 中正失業碩士
07/11 23:14, 14F

07/11 23:14, , 15F
竟偷拍學妹如廁
07/11 23:14, 15F

07/11 23:14, , 16F
http://ppt.cc/-yf2 絕食抗議 何不食鳳梨?
07/11 23:14, 16F
文章代碼(AID): #1GgdCuz7 (graduate)
文章代碼(AID): #1GgdCuz7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