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它] Is There A "Gay Gene"?

看板gay作者 (接歪)時間11年前 (2012/08/15 04:35),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先說一下,我就是你弟. : 翻這篇的目的是因為最近家人出櫃 : 我很震驚 :P : 所以開始在網路上找資料 : 一方面 : 找理由讓自己接受繼定事實 : 另一方面 : 也回應出櫃的家人 , 你說你生來如此 , 為何你如此確信? 這是經過多年思路清晰、邏輯慎密思量的結果,當然,是不帶情感與私心的. 當然,請記得,我是同志,會看到你所不能見的東西. ---------小補充------------------------------------------------------- : 指出若其中一個是同性戀 , 則另一個也是的機會很高 ; 但50%的同卵雙胞胎並非同性戀 , 這裡原文..in just under 50% of the cases 我的理解是,同卵雙胞胎其一是同性戀,有將近50%的另一位亦是同性戀. 重點就是:比例異常高,但還沒高到超過50%. (即1個同性戀,1個異性戀的比例仍較高) 這個數據完美證實,同志確實和基因有絕對關係. 不過,這篇文章後面非天生學派,也提出的對應的解釋法. 補充一下,同卵雙胞胎基因並非完全相同. 這或多或少可解釋,為何比例還不夠高. --------補充結束----------------------------------------------- 後面文章辣辣長,我簡單統整一下重點,也方便版眾閱讀. 首先,文章提出,有同卵雙胞胎或類似的研究,證實同志確實和基因有關. 但反對天生論者,又舉了籃球員的例子,提出解釋方法. 以下是文章主要想要傳達的論點 (我的理解) : 基因可能只是提供 "誘導因素" ,例如敏感、聰明、審美觀強等, 因為這些同志相關因素,加上社會風俗後天影響,誘導人從事同志行為,進而變成同志. (然後,是否還可用誘導的方式,使其變回異性戀? 本篇並沒有提到.) 對照舉例:對比於籃球員的身高高、反應快、快速放鬆等 "誘導因素", 誘導人從事打籃球行為,進而變成籃球員. 結論,同志行為只是跟遺傳因子"有關",但並非直接了當的"繼承". 繼承(100%由基因決定) -------------------------- 還舉了一些佐證,例如,某些同志的大腦組成,就好比籃球員的後天塑造一般 這也是為了強調,某些行為雖與大腦、基因有關,但並非外顯因子,而是行為因子. 而外顯因子(如眼睛顏色),才可用遺傳研究完美證實,行為因子則否. 重點就一句話,同志不是完全天生決定,而是"誘導基因",加上後天環境塑成. (對於媒體的批判暫且略過.) ------------------------------- 這篇提出的觀點老實說很有趣,而且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一種論點. 老實說,類似論點我也曾經推論過,但後來被我摒棄了. (題外話,我自己還有另外一套非天生解釋,最後面有提到) =================以下是我的看法====================== 首先,通篇用籃球舉例就是不適宜的,這只是一種猜想,而非證據. 這篇順序是這樣; 先把 "同志傾向"等價比喻成"喜愛籃球","同志行為"比喻成"打籃球" A比喻 然後證明籃球員非天生,藉此證明同志非天生. (同志行為也許可以後天改變.) B證明 C結論 延伸出 D結論 但,這邊有個盲點,就是A比喻要成立,至少必須率先得到"D結論", 沒有D結論為輔佐,A比喻實在是太遷強、站不住腳,讓一切都變成了空談. 即,若你無法證實 [同志行為完全等價於打籃球] 這件事情 即使說起來頭頭是道,也都只是猜想罷了 那可以用D結論來證明A比喻嗎? 你永遠不能用結論來當起頭,最後證明出你的結論. -- 相反地,要說明A比喻是不恰當的就相對容易了. 就目前所知,"喜歡同性"是自發性、不可控制的,並且沒有被證實可以後天改變的 還要更多證據? 我、每一位同志就是活生生的證據. 自然而然的愛念、性衝動,在我們一生中,一直以來都是不受意志所控制的. 就跟你喜歡看少女時代一樣,就是那種無法用理智控制的感覺. 這和喜歡打籃球這一種行為來說,實在相去太遠太遠了. 所以,整篇一大堆的A比喻,根本都沒辦法拿來用,至多只是提供一種有趣的觀點, 即是: 也許基因之於同志,只是提供充分的誘因、可塑之才,但真正的關鍵決定,還是在出生之後. (其實,要往這方面去證明,也有相對應的實驗法,只是我想限制會極為困難...) 結論,這種說法證據不充分. ------------------------------------------------------------------- 順便聊聊,我自己想到的三種猜測: 1.近100%天生,只是機制複雜,人類對基因染色體的了解,還做不出較有效實驗. (如果從實際層面來看,如果我5歲~100歲都是同志,從結果論來看,等效於天生論) 相信度70% 2.類似這篇大意,也許基因只是提供完美的素材、誘因,但其實仍可在出生後控制. 相信度5%,證據薄弱. 3.近100%後天,避開基因不談,就是說,跟基因毫無關係! 而是出生之後,0~X歲之間,所接受到的訊息、教育、暗示、生理上等等因素. 相信度25% 關於第三點,淺顯易懂的講法,就是人之初,本無性. 性別意識乃後天決定 重要證據:好比鴨子、小雞,破殼第一眼所見的生物,它會把它當成媽媽一般. 生物界是有類似的情形的. 此乃"極不易被更改"之基本認知,至少和同志傾向相似多了,跟籃球例子比的話.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33.97

08/15 04:44, , 1F
正牌弟弟現身說法~!!!!! @@
08/15 04:44, 1F

08/15 05:30, , 2F
弟弟出面了
08/15 05:30, 2F

08/15 06:58, , 3F
真的假的啦X"DDD
08/15 06:58, 3F

08/15 08:11, , 4F
酷,真的是弟弟XDDDDD
08/15 08:11, 4F
是真的XD

08/15 08:14, , 5F
XD
08/15 08:14, 5F

08/15 09:08, , 6F
114推XD
08/15 09:08, 6F

08/15 09:18, , 7F
推114 :p
08/15 09:18, 7F

08/15 10:39, , 8F
1推
08/15 10:39, 8F

08/15 10:47, , 9F
看來兄弟是互相擁抱了^^
08/15 10:47, 9F

08/15 17:36, , 10F
推 圈外人證明或不證明非天生也沒有意義 證明了也只表示是
08/15 17:36, 10F

08/15 17:39, , 11F
種選擇 只是在被拘束的正常/非正常中找出口而已
08/15 17:39, 11F

08/16 06:43, , 12F
我們只想做自己,無論理論與否,加油
08/16 06:43, 12F
有些事情對我們來說要理解再簡單不過,也不需要多麼深厚的智慧與學問 但對圈外人而言卻不可思議的困難. 他們永遠、永遠也無法體會 "天生就愛同性" 是多麼地自然. 我們甚至懶得去管什麼實驗理論. (你會浪費力氣去證明自己是男的嗎?) 就跟異性戀男人天生愛女人,你自己一定知道這是多麼地無庸置疑. 可能你會反駁:[也許你自己都不知道,其實你不是天生的呀] 一來,機率極低. 在物理的觀點,機率趨近於0,我可以說他不存在. 二來,從實際面來看,你從1歲~100歲都是同性戀,不就"等效"於天生同性戀? --- 面對"異己",(這裡指的是完完全全地相異,就跟男人、女人的身體構造相異一般) 有些人,當他完全無法理解異己時,天性使然,會想要排除. 雖然處心積慮,但他們沒想到,"差異"永遠都只是一個事實,根本無關於是非對錯. 有些人,把 "我" 當作絕對,所有"非我",就是錯誤. 甚至會嘗試用任何手段、理論去否定異己 這時候,任何明確地事實、清晰地理論放在他們眼前,也不會有用. 任何看起來支持他們想法的理論,他們看到會大為受用,樂於接受. 因為根深蒂固、甚至是很方便的,某種"自我"觀念凌駕於一切. 這時理論、數據都只是多餘,他只會以僅有的聰明才智去選擇性接受. -- 不過,心裡不帶任何偏見、私心,純粹以求知慾望為理念去做各種研究, 我覺得這是很棒的. 畢竟這種事情這麼地複雜有趣,值得研究:)

08/16 13:48, , 13F
08/16 13:48, 13F

08/16 23:51, , 14F
08/16 23:51, 14F
※ 編輯: explaining 來自: 140.114.233.97 (08/17 22:46)
文章代碼(AID): #1GAhQUeg (ga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AhQUeg (g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