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問題] 為何各朝從未有人想過改善科舉待遇?
共 4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7(7推 0噓 0→)留言7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TT999 (惜君如常蝶舞成雙)時間16年前 (2008/04/18 12:01), 編輯資訊
2
0
0
內容預覽:
我記得在余秋雨山居筆記裡面提到. 應試時沒有廁所. 所以糞尿流滿地. 每個大官幾乎都是科舉出身的吧. 怎麼從未想過改善呢. 就算考過就忘記. 但是自己的兒子也是要考才能當官阿. 幫幫考生就是幫幫自己兒子阿. --. 人活一輩子,也不過就是想找個能陪著自己一輩子的老伴而已. 我的她,我要你一直在我身邊

推噓6(6推 0噓 0→)留言6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TT999 (惜君如常蝶舞成雙)時間16年前 (2008/04/18 15:24),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封蔭這還好吧. 張居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是兒子也是考試才能當官. 雖然有被懷疑作弊當上狀元榜眼. 劉統勳跟劉墉父子也分別是雍正與乾隆年進士. 如果查父子 進士. 那也可以查到很多地方有父子雙進士的例子. 所以應該代表用封蔭取得官位的比例沒那麼高才對. 那還是老問題. 為何當官的時候沒想過對考試設
(還有480個字)

推噓1(1推 0噓 1→)留言2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TigerMask (奇跡之虎)時間16年前 (2008/04/18 16:07),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有這回事嗎? 我看過一個說法. 明代科舉考試規定 考生內急時. 必須領取一塊牌子. 上寫「出恭入敬」 憑牌進出廁所和考場. 考生們便將如廁稱為「領出恭牌」 簡稱「出恭」. 後來「出恭」變成了上廁所的雅稱. 照這個說法 從前科考應該是可以如廁才對 不知道那個才是正確的??. --. 發信站: 批踢

推噓3(3推 0噓 0→)留言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時間16年前 (2008/04/18 16:57),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1. 出恭. 注音一式 ㄔㄨ ㄍㄨㄥ. 排泄糞便。明代考試設有出恭入敬牌,士子如廁通便,須先領牌,故稱通便. 為「出恭」。且稱大便為「大恭」,小便為「小恭」。元˙鄭光祖˙三戰呂. 布˙第三折:「兩匹馬滾在一處,我要下馬出恭。」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 :「毓生急急的要去出恭,託悔生暫時照應店面。」.
(還有42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