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漢武帝這名應該稱劉徹的??

看板gallantry作者 (貓茶)時間11年前 (2013/07/11 22:43), 編輯推噓11(11017)
留言28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nonpolar (Nonpolar)》之銘言: : 版上朋友大家好 : 今天在查漢武帝的相關資料時 : 突然想到 "漢武帝" 這名 : 應該要叫做什麼?? : 例如 漢朝帝王劉徹的廟號 叫做 世宗 : 諡號是 孝武皇帝 那"漢武帝" 這稱呼是什麼呢??   根據在下粗淺的所知,祖、宗為廟號,XX皇帝或XX帝的XX就是諡號。 例如老流氓的廟號是太祖,諡號是高(皇帝),所以老流氓可以叫漢太祖、漢高 皇帝或者漢高帝,或者搞剛一點的會叫他漢太祖高皇帝。老流氓的兒子劉恆廟號 太宗,諡號孝文(皇帝),又因為漢代的皇帝有諡號的除了老流氓跟肌肉宅之外, 凡是有諡號的皇帝,諡號的開頭必定諡孝字(孝景、孝武、孝明、孝章等等), 所以一般就習慣稱漢代皇帝諡號的時候把孝字省略掉。 PS:肌肉宅的廟諡是漢世祖光武皇帝   這裡要補充一點的是,諡號可以+皇帝或者+帝,但只單加皇(如孝武帝稱 孝武皇)不知道行不行,至少在漢代可能不行,因為東漢桓靈二帝以旁系入承, 他們的父祖分別被追封為孝穆皇、孝崇皇(桓帝父祖)、孝元皇、孝仁皇(靈帝 父祖)。其中靈帝的祖父被追尊的孝元皇的孝元與西漢孝元帝的諡號重複,照理 說兩漢的皇帝(加追諡)應該沒多到諡號不夠用的狀況,不知是為何孝元皇與孝 元帝採用了同樣的諡號。   至於唐玄宗為何又可以稱唐明皇,因為我對唐明皇這個的稱呼出現歷史 不是很了解。會舉漢朝是因為上述的孝穆皇、孝崇皇、孝元皇、孝仁皇是出現在 同一個時代(漢朝,至少在東漢皇帝的心目中,兩漢是同一時代),並且出現了 諡號重複的狀況,所以在漢朝可能XX皇跟XX皇帝XX帝是不同意義的可能如 calebjael大所說的,皇為天上仙,帝為人上人(我的解讀不知道對不對,不對 還請calebjael大指正)。   另外大家如果有瞭解應該會發現,唐代以前的皇帝我們多以諡號為慣稱,如 漢(孝)靈帝、魏明帝、齊武帝等等。唐以後則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周世宗、 宋太祖等等。會造成這種狀況是因為唐代開始的皇帝諡號開始變得很長,唐玄宗 的時代開始把之前的唐朝皇帝諡號加長,例如李世民的諡號本來為文(皇帝), 但加到最後已經變成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已經顯得有點長了。經唐朝開始,長 諡號變成風潮,例如朱八八的諡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 功高皇帝(QAQ),就算記得住唸出來也太花時間(雖然有主諡)!反之廟號 卻沒加長的跡象,於是大家就改以廟號稱皇帝了。 需要補充的是,在魏晉之前,也就是兩漢的時代,對於皇帝的廟號的建立,是頗 為謹慎的,因此兩漢有廟號的皇帝並不多.甚至一些原本有廟號的皇帝,如漢高 宗(孝元帝)、漢統宗(孝成帝)、穆宗(孝和帝)等皇帝的廟號後來也因為這 些皇帝被認為在位期間的功績不足以擁有廟號而去除,可見兩漢時代廟號建立之 嚴謹。(商朝亦有廟號,亦甚少有商王擁有廟號,但商王並不是皇帝,所以就 不加討論)   至於洪武帝、永樂帝,康熙帝等等稱呼是因為,自明代開始朱八八規定後代 皇帝只能一世一元制(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滿清入關後因襲之,所以就產生以 年號稱皇帝的習慣。唯一例外的是明英宗,因為他兩次登基,所以有正統與天順 兩個年號。  錯字改囉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27.157

07/11 23:12, , 1F
第五行的廟號應該是要說諡號吧
07/11 23:12, 1F
※ 編輯: KDSKY 來自: 114.39.27.157 (07/11 23:16)

07/11 23:19, , 2F
另外皇帝的諡號都是XX皇帝 X帝都只是把"皇"字省略了
07/11 23:19, 2F

07/12 00:11, , 3F
單稱皇的例子也是有的 像玄宗明皇帝李隆基 也稱唐明皇
07/12 00:11, 3F

07/12 00:20, , 4F
劉邦的時候有討論過﹐認為帝是人間實權者﹐皇是神仙尊榮
07/12 00:20, 4F

07/12 00:21, , 5F
真正的皇帝當然就可以既皇又帝﹐從仙界到人間。而沒有實
07/12 00:21, 5F

07/12 00:22, , 6F
際管理天下的﹐就不能稱帝﹐即"天無二日﹐民無二帝"﹐因
07/12 00:22, 6F

07/12 00:23, , 7F
漢太祖,高皇帝,怎麼變成漢高祖的
07/12 00:23, 7F

07/12 00:24, , 8F
此而認定劉邦的老爸稱皇不稱帝﹐活時稱為"太上皇"。
07/12 00:24, 8F

07/12 00:26, , 9F
因為司馬遷在史記寫成高祖本紀 後來變成通稱
07/12 00:26, 9F

07/12 00:27, , 10F
司馬遷時﹐劉邦是漢武帝的曾祖﹐所以稱為高祖﹐這不是謚
07/12 00:27, 10F

07/12 10:11, , 11F
不 稱唐明皇是清以後的事 為了避諱康熙的名字
07/12 10:11, 11F

07/12 12:44, , 12F
重點是為什麼是唐明皇 而不是唐明帝吧
07/12 12:44, 12F
※ 編輯: KDSKY 來自: 114.39.38.213 (07/12 13:46)

07/12 14:04, , 13F
你好像幫calebjael的ID加了一個m在前面了^^"
07/12 14:04, 13F
※ 編輯: KDSKY 來自: 1.175.202.249 (07/12 15:29)

07/12 16:48, , 14F
是的。先﹕化合於神謂皇。後﹕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謂皇。
07/12 16:48, 14F

07/12 19:31, , 15F
有的朝代 稱"帝" 有的稱"宗" 這又是為何? ^.^/
07/12 19:31, 15F
X帝為諡號,X祖、X宗為廟號。廟號的原型基本上就是太、高、世、中。從這裡也可以 發現廟號的原型都是比較正面的,所以一個王朝的前幾代多是太祖,太宗、世宗之類的。 再補充一點,大家會發現有些朝代會有除了開國皇帝之外的皇帝廟號稱祖。那是因為這些 皇帝的功績偉大到可以稱祖(如中興漢朝的漢世祖劉秀,攻下中國的元世祖忽必烈、入關 的清世祖福臨)。另外明成祖本來的廟號是太宗,那是在明世宗的時候為了不受天子九廟 ,親盡責祧的規則把永樂祧掉,畢竟永樂帝是他們這系當皇帝的始祖。所以就把永樂帝從 太宗改為成祖,以為萬世不祧之廟

07/12 20:14, , 16F
都是廟號 同一朝代有祖也有宗 不是有的朝代祖有的宗
07/12 20:14, 16F

07/12 20:15, , 17F
話說上面推文也有提到啊 怎麼會問這種問題
07/12 20:15, 17F
※ 編輯: KDSKY 來自: 1.175.202.249 (07/12 20:56) ※ 編輯: KDSKY 來自: 1.175.202.249 (07/12 20:56)

07/12 21:56, , 18F
祖宗功德﹐所以有功者祖﹐有德者宗﹐建立王朝或者重建王
07/12 21:56, 18F

07/12 21:58, , 19F
朝再打一遍江山﹐就能有功稱祖。後來到了南北朝之後﹐認
07/12 21:58, 19F

07/12 21:59, , 20F
為皇帝能夠當皇帝﹐就是有德的表現(馬屁無誤。XD)﹐所
07/12 21:59, 20F

07/12 22:02, , 21F
以就全部稱宗了。明朝認為永樂靖難等於再打一遍﹐所以改
07/12 22:02, 21F

07/12 22:03, , 22F
為成祖﹐清朝順治入關打一遍﹐康熙平三藩打一遍﹐所以都
07/12 22:03, 22F

07/12 22:05, , 23F
成為祖。乾隆時有新馬屁理論﹐認為皇帝管理天下都不容易
07/12 22:05, 23F

07/12 22:07, , 24F
應該全部對社稷有大功﹐追皇太極跟雍正為祖﹐將來乾隆也
07/12 22:07, 24F

07/12 22:09, , 25F
當祖(十大武功咧)﹐好在乾隆臉皮沒那麼厚。
07/12 22:09, 25F

07/12 23:14, , 26F
應該說嘉慶沒有他老爸那麼不要臉
07/12 23:14, 26F

07/13 00:18, , 27F
乾隆留和紳和白蓮教給嘉慶 就沒祖可以當了
07/13 00:18, 27F

07/17 01:06, , 28F
看得很過癮 謝謝分享
07/17 01:06, 28F
文章代碼(AID): #1HtiHvIa (gallantry)
文章代碼(AID): #1HtiHvIa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