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明朝閩南製紅夷大炮

看板gallantry作者 (RungTai)時間11年前 (2013/05/25 15:30), 編輯推噓15(15014)
留言29則, 2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3052500410.html 治學嚴謹的台灣教授 2013-05-25 01:50 旺報 【(胡漢輝/廈門文博副研究員)】  每次訪問台灣,都會到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拜訪黃一農教授。而每一次拜訪結束後, 他都會說,你連飯都不吃,我們還算什麼朋友?!  他太忙了!我實在不忍心浪費他的寶貴時間;而只有耐心的解釋,他才會「消氣」 。  我和黃教授是2004年在廈門胡里山炮台相識的,當時為了考證一尊「天啟年間」的 紅夷大炮,他竟然在胡里山炮台整整等我4個多小時。  一個台灣名牌大學的教授,為了釐清一個學術課題,竟然不惜浪費4個多小時時間 ,讓我大為震撼和感動!當我趕回炮台時,他已經走了。在感覺實在「太失禮」之時,我 只有扮演「蕭何月下追韓信」之角色;終於在廈門大學白城找到他。  侃談之間,感悟其學識淵博且虛懷若谷。從此我和他結下不解之緣。也許是為了彌 補幾年前的「失禮」,所以後來我每次到學院拜訪都不敢打擾他太長的時間。  是誰先引進紅夷大炮進入中國戰場?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課題。當我請教黃教 授的時候,他給我一篇〈西洋大炮與明末政局〉之學術論文並且說,早在明萬曆47年,中 國福建的工匠已經仿製了西班牙人的呂宋大炮了。  2004年夏天,福建石獅市博物館收購一塊明末兵部尚書黃克纘為其兄黃克立撰寫得 「墓誌銘」。黃教授因教務繁忙,就電告我從廈門前去石獅「拓印」墓誌銘之碑文。為了 第一時間考證其真偽,黃教授第二天晚上就風塵僕僕地趕到石獅與我會合。他反覆驗證碑 文的內容之後,便喜形於色地告訴我,墓誌銘是中國閩南同安人第一次仿造紅夷大炮的「 物證」。不久,他在〈明末薩爾滸之役的潰敗與西洋大炮的引進〉論文中引用史證與物證 的關係,切入從武器和戰術的角度探討紅夷大炮的鑄造與南洋地區閩南工匠的關係,認定 時任兵部尚書的黃克纘招募閩南工匠在北京鑄造中國第一批紅夷大炮並且參加遼東的「三 大戰役」。此一研究匡正了先前學界認為徐光名等天主教徒首先引進西洋火炮的錯誤認知 。  2006年9月,我在《廈門晚報》發表〈同安大炮的輝煌〉文章,意在把廈門地方史 與中國歷史之關節相連接,進一步闡述閩南同安人早在明末年間就具備「師夷長技」的思 想、行為和能力,並且從此活躍在中國軍事與戰爭舞台上。  文章刊出不久,有廈門年輕學者提出異議,認為紅夷大炮的引進是澳門天主教徐光 名。黃教授聞知後告訴我,史學上有不同爭論是正常現象。而問題的關鍵,則是必須善於 運用新的史證和新的物證來驗證自己的論點。然而除了史證(黃克纘給明皇帝之奏摺)、 物證(墓誌銘)之外,「新物證」又在哪裡呢?!  黃教授告訴我,一個歷史學家的責任是善於廣益思考並勤於尋覓歷史的每一個「細 節」從而找到新的「突破口」。  為了探索這一「細節」與「突破口」,黃教授不惜遠行歐洲各國,終於在英國「皇 家火炮博物館」找到明末兵部尚書黃克纘主持「殲虜大將軍」鑄造的紅夷大炮。  黃教授從英國把「殲虜大將軍」的照片資料寄給我。他在信中說:389年前中國最 早仿製紅夷大炮的碩果,僅有一門珍藏在英國皇家火炮博物館。英國人將這門火砲編號為 2/262,中文繁體抄錄了炮身銘文──「殲虜大將軍」,萬曆庚申春,總督泰寧侯陳良弼 、戎政兵部尚書黃克纘;督造官黃調煥、高基山、郭應星鑄造曾慎等。  英國人對炮長、重量、炮內徑、炮口處的管壁厚度、火門、銃耳、尾珠等數據進行 了詳細地分析。為了表示重視,他們甚至將「殲虜大將軍」擺在博物館門前右側醒目位置 ,供遊客參觀。  為解破一個歷史上懸而未決的案子,黃教授不辭勞苦、鍥而不捨的精神讓我欽佩之 至!不久,我又在《廈門晚報》發表〈殲虜大將軍驚現英倫〉的文章。把黃教授在英國拍 攝的「殲虜大將軍」與英國火炮博物館的外景資料和文章一起刊出。我在文章中闡述了當 年「遼東三場戰役」的3大共同點:一是閩南同安人鑄造的大炮威力大;二是同安炮手的 戰術意識強,專找敵人的「司令部」打,先癱瘓敵「神經中樞」,使其群龍無首,軍心大 亂;三是「人炮合一」,採用以人定炮方式,熟練掌握測距、瞄準、填彈藥,準確無誤地 消滅目標!寧遠大捷之後,立了戰功的紅夷大炮被朝廷封為「靖虜大將軍」,與珍藏在英 倫的「殲虜大將軍」是「兄弟血緣關係」,屬於「同一個家族」。  一場學術「討論」終於在新的歷史「物證」和新的史觀面前結束了。有人說,從人 情形態的角度分析,黃教授是為朋友兩肋插刀,是真漢子!而我則認為,黃一農教授的真 漢子元素,是體現在其治學的嚴謹,與其對史學的無限忠誠的信念之上! ----------------------------------------------------- p.s 底下回覆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幾件事﹕ 1、胡研究員這篇文章是用手寫的。 2、原文的字體是簡體字。 3、打字的是台灣報社的工作人員。 4、該打字者把簡體的“啟”(启)字看成“名”字。 5、該打字者歷史不及格,徐光啟都不識,竟誤值為徐光名。 6、最後校稿的編輯也馬馬虎虎,不是歷史不行就是太不嚴謹。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139.134

05/25 17:15, , 1F
旺中的素質你還能期待什麼? 專門出包跟製造假新聞的傳媒
05/25 17:15, 1F

05/25 18:05, , 2F
跟自由堪稱是亂媒雙璧
05/25 18:05, 2F

05/25 18:07, , 3F
不過我記得旺報應該是歷史知識跟人力不足 不是造假
05/25 18:07, 3F

05/25 18:36, , 4F
二樓反觀的真快 XDDDD
05/25 18:36, 4F

05/25 19:06, , 5F
重點是"殲虜大將軍 "的資料...有圖或是博物館資料嗎??
05/25 19:06, 5F

05/25 19:06, , 6F
要戰 請去八卦版吧...
05/25 19:06, 6F

05/25 19:27, , 7F
但徐光啟是上海人而非澳門人,所以需要再查證。
05/25 19:27, 7F

05/25 21:16, , 8F
二樓反觀真快...馬上拖自由下水
05/25 21:16, 8F

05/25 21:42, , 9F
噗...看到說黃公虛懷若谷...
05/25 21:42, 9F

05/25 21:46, , 10F
另外,前面三段的矛盾有二:
05/25 21:46, 10F

05/25 21:46, , 11F
二樓反觀真快 XDDD
05/25 21:46, 11F

05/25 21:46, , 12F
1.所以黃公四個小時之後還是走了嗎?
05/25 21:46, 12F

05/25 21:47, , 13F
2.釐清一個學術問題花四個小時是"浪費"啊?
05/25 21:47, 13F

05/26 00:50, , 14F
自由的可信度不高是事實啊(茶)
05/26 00:50, 14F

05/26 01:18, , 15F
某些推文是把這裡當政黑板八卦版嗎?
05/26 01:18, 15F

05/26 01:58, , 16F
造假就造假 理由一堆
05/26 01:58, 16F

05/26 05:50, , 17F
殲虜大將軍第一次出來時也有誤 炮的名字說成好像是人
05/26 05:50, 17F

05/26 08:50, , 18F
一樓傷到某些人的情感了,所以趕緊出來說「兩邊都一樣」
05/26 08:50, 18F

05/26 14:00, , 19F
以前的中時偏好聘歷史系畢業生當記者呢,想當年...
05/26 14:00, 19F

05/26 15:30, , 20F
當開始為政治服務後,歷史的良心就消失了
05/26 15:30, 20F

05/26 16:33, , 21F
居然沒人討論 大砲...............
05/26 16:33, 21F

05/26 20:56, , 22F
...明明就只是記者水準差 顆顆
05/26 20:56, 22F

05/26 21:20, , 23F
到處都能見到反觀XD
05/26 21:20, 23F

05/26 22:14, , 24F
反觀魂XD
05/26 22:14, 24F

05/26 22:25, , 25F
人家只拿22k的 別要求太多
05/26 22:25, 25F

05/27 12:25, , 26F
不可質疑你的質報
05/27 12:25, 26F

06/03 00:01, , 27F
連反觀都不行 看來所謂的自由也只是說說而已...
06/03 00:01, 27F

06/03 01:45, , 28F
二樓講得沒錯呀 人人都會這樣想吧
06/03 01:45, 28F

06/03 01:46, , 29F
看來二樓傷到的情感更多吧
06/03 01:46, 29F
文章代碼(AID): #1He6Y7Y6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