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李廣數奇

看板gallantry作者時間11年前 (2012/11/17 12:41), 編輯推噓10(1003)
留言13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yibing (佾冰)》之銘言: : 「數奇」說的是運勢不好。 : 雖然常說”盡人事,聽天命。”然而對於兵陣之事,雙方不僅都盡了人事,嚴陣以待,謀 : 定後動。接下來,講究的就是”盡天命”了。 : 漢武帝不用李廣,當然也是有他的考量。想把不利的因素消除,優勢弄到最大。 : 運勢這種東西真的是很微妙。 李廣於治軍,戰略,與人際有不少缺失,不該歸咎運勢。人事有虧,也難怪天命不配合。 以下節錄李廣能力強但下場不好的原因分析,六種說法之中較好的五種如下: http://www.17k.com/chapter/267360/6093523.html 一說為“殺已降”。李廣在世的時候,就對他自己沒能封侯疑惑不懈,曾請教一位操 望氣之業(相面)的王朔。王朔針對李廣自悔在任隴西太守時,曾殺過已降的800名羌人 之事說:“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這個看法有第一手的文字資料 為據,在日本史學界相當普遍。....   二說為“殺霸陵尉”。李廣曾因兵敗而丟了將軍職,一天夜晚回家路過霸陵亭,霸陵 尉按規定不放行,李廣手下的人說情道:“這是過去的李將軍。”酒醉的霸陵尉輕蔑地回 敬道:“當今的將軍尚且不能夜行,何況過去當過將軍的人!”後來李廣復職,公報私仇 ,藉故殺了霸陵尉。明人董份於是說:“廣不能忘一尉之小憾,乃知功名不成,非特殺降 也,亦淺中少大度耳,其不侯故宜。”(《史記評林》引)此說似以小節論大端..   三說為“治軍不嚴”。宋人何去非認為:“自漢師之加匈奴,廣未嘗不任其事,而廣 每至敗衄廢罪,無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者),由其治軍不用紀律……廣之 治軍,欲其人人自安利也,至於部曲頓舍,警嚴管攝,一切馳略,以便其私而專為恩,所 謂軍之紀律者,未嘗用也。”(《史記評林》引)所謂“治軍不嚴”,是與李廣同時代的 一位將軍程不識治軍整嚴相對而言的。李廣領兵作戰不講“軍陣”;停宿駐留,不擊刁斗 ;幕府中那些表冊文書也大多省約。然而他對征戰大事還是肅審慎嚴的。司馬遷就認為他 與程不識一樣是“名將”。所以,南宋葉適對此辯駁說:“李廣自用兵,人所不及,世或 以常律論之,固非矣。”(《學習記言》卷二〇《史記》)明末清初的大學者王船山在《 讀通鑑論》中發展了他的觀點,認為李廣是“攻兵之將”,程不識是“守兵之將”,“非 可一律論也”。....   五說為李廣不是軍事全才。這實際是對常敗將軍說的修正。當代論者認為,從《史記 ·李將軍列傳》看,李廣雖多失利,但確屬一員“猛將”;但是,他既獨勇寡智,又“自 負其能”,犯了驕兵之忌,不免敗多勝少,因此不侯,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呂錫生《略論 衛青的出身、戰功、將才》即持此說。然而,據史載,漢武帝時將軍並非全才,且疆場血 戰遜色幹李廣而封侯者,大有人在,所以,此說也不是全面之論。 六說為漢武帝的偏見與衛青的壓制。這種說法唐代已經存在。王勃《滕王閣序》敘說 歷史上高才之士境遇坎坷,在“李廣難封”之句,將李廣的不封,歸咎於漢武帝。當代論 者認為,由於李廣數次征戰失利,漢武帝於是產生了偏見,覺得他“數奇”(命運不好, 不吉利),不勝重任。李廣最後一次出征時,武帝就囑咐全軍統帥、大將軍衛青不讓他居 前奪首功;衛青出於私心,讓好友公孫敖出任前鋒,代替了身為前將軍的李廣,致使李廣 失途誤期,觸犯軍律,自刎而亡。宋懷仁的《李廣不得封侯考辨》(《北方論叢》1984年 第3期)持此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5%BB%A3#.E4.BA.89.E8.AE.AE 歷史上對李廣的欣賞多出自文人,兵家少有對李廣的讚譽之詞。李廣一生對匈奴大小交戰 七十餘次,能夠拿上檯面的勝仗卻屈指可數,史書記載的更多是個人英雄主義的行為(如 奪馬出逃、神弓怯敵、力射石虎等等),而損兵折將、兵敗不敵的次數卻也不少。李廣自 己也承認「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從不落在別人後面,卻沒有半點夠封 侯資格的軍功)。宋人黃震《史記評林》說:「李廣每戰輒北,因躓終身。」司馬光也認 為:「效不識(即程不識),雖無功,猶不敗;效李廣,鮮不覆亡。」此外李廣心高氣傲 ,常常意氣行事,甚至有為了追殺三個匈奴兵,率百人追趕,結果被數千敵軍包圍的事例 。在上谷作太守時,典屬國公孫昆邪就曾經上書漢景帝說李廣雖然「才氣天下無雙」,但 是「自負其能」,擔心他冒然與匈奴交戰會吃大虧(李廣因此被改調到上郡做太守)。 自古兵家向來崇尚治軍嚴謹,而李廣治軍寬鬆,部隊紀律性很差,甚至行軍不列隊、部營 不設崗哨,平時也不練兵,軍隊管理的表冊文書一律簡化,軍隊行軍整修時也只是吃飽而 已,並不充分補給。雖然他因此得到了士兵的支持和愛戴,犯了兵家大忌,但是他依然能 夠時時掌控敵人的動態。在當時與李廣齊名的另一名將程不識因為治軍嚴格,士兵們不喜 歡到其帳下服役,而更願意到李廣部隊。而程不識對「李廣軍極簡易」的評價則是:雖然 「其士卒亦佚樂,咸樂為之死」(士兵們高興,也願意為他賣命),但是「然虜卒犯之, 無以禁也」(一旦匈奴人來攻打,就頂不住了),「我軍雖煩擾,然虜亦不得犯我」(我 們雖然辛苦點,但匈奴人也占不著我們便宜)。對此宋人何去非認為:「自漢師之加匈奴 ,廣未嘗不任其事,而廣每至敗衄廢罪,無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者),由 其治軍不用紀律。……廣之治軍,欲其人人自安利也,至於部曲頓舍,警嚴管攝,一切馳 略,以便其私而專為恩,所謂軍之紀律者,未嘗用也。」 明代黃淳耀也有評論:「李廣非大將才也,行無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 大敵則覆矣。太史公敘廣得意處,在為上郡以百騎御匈奴數千騎,射殺其將,解鞍縱臥, 此固裨將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陣,正正之旗,進如風雨,退如山嶽,廣豈足以乎此哉?淮 南王謀反,只憚衛青與汲黯,而不聞及廣。太史公以孤憤之故,敘廣不啻出口,而傳衛青 若不值一錢,然隨文讀之,廣與青之優劣終不掩。」評價李廣雖為名將,卻非良將。陳仁 錫則說:「子長(司馬遷)作傳,必有一主宰。如《李廣傳》以『不遇時』三字為主,《 衛青傳》以『天幸』二字為主。」認為司馬遷光僅從李廣豪情飛揚的個人魅力方面著眼, 過度抬高了李廣,並且淡化了出身低賤、謙遜低調但真正有功於社稷的衛青。明代大儒王 夫之則更是評論李廣「獲譽於士大夫之口,感動於流俗之心」。李廣終生不能封侯,以至 於被後人評為「數奇」(運氣不好),其實和他治軍不嚴、缺乏戰略眼光導致軍功不夠是 脫不了聯繫的。 ------------------------------------------------------------------------------ 司馬遷描寫"運氣不好悲劇英雄"的手法,與貶抑衛青的筆法,對照之下,更顯出 這種觀點不合理,因為司馬遷本人的際遇與偏好,就忽視軍事將領能打勝仗的關鍵領導特質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9B%E9%9D%92#.E8.AF.84.E4.BB.B7 司馬遷《史記》中對衛青的評價十分微妙。一方面,司馬遷在《衛將軍驃騎列傳》中強調 衛青的外戚身份,著重描寫衛青低調懷柔的處世作風,對其戰功的敘述卻遠不如李廣的事 ?詳細,以至於後世的黃淳耀(明)評論:「太史公以孤憤之故,敘廣不啻出口,而傳衛 青若不值一錢,然隨文讀之,廣與青之優劣終不掩。」認為司馬遷對李廣和衛青的評價不 公。黃震(宋)在《史記評林》中則認為:「凡看衛霍傳,須合李廣看。衛霍深入二千里 ,聲振華夷,今看其傳,不值一錢。李廣每戰輒北,困躓終身,今看其傳,英風如在。史 氏抑揚予奪之妙,豈常手可望哉?」 另一方面,司馬遷又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間接借淮南王謀士伍被之口讚譽衛青「 大將軍遇士大夫有禮,於士卒有恩,眾皆樂為之用」、「騎上下山若蜚,材幹絕人」、「 號令明,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休舍,穿井未通,須士卒盡得水,乃敢飲。軍罷, 卒盡已度河,乃度。皇太后所賜金帛,盡以賜軍吏」、「雖古名將弗過也」,讚揚衛青謙 遜知禮、才能出眾、愛護將士,是古來少有的良將。後世有人認為,司馬遷之所以如此矛 盾,是因為他忌諱衛青的出身背景(賤民出身、私生子、外戚身份),加上衛青位極人臣 但是低調懷柔而得以善終不符合他的欣賞品位(司馬遷自身的經歷使他對項羽、李廣、郭 解一類個性飛揚並且富於悲劇色彩的人物往往讚譽更多),因此不願意直接公開的讚賞衛 青。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衛青的描寫影響了不少後人。他把衛青和霍去病與李延年之類的「 內寵嬖臣」一起放在《佞幸列傳》中評論,儘管在強調他們「外戚貴幸」的身份外特意指 出衛、霍二人「然頗用材能自進」,但還是給了一些後人「衛青僅是個靠了皇后裙帶關係 的小人」的印象。王維「衛青不敗由天幸」的詩詞也認為衛青沒有真本事,而只是運氣好 才不打敗仗。另外,因為司馬遷認為衛青是有意偏袒公孫敖而排擠李廣去走東路(其實是 衛青得了漢武帝的密詔,說李廣犯霉運,不能委派先鋒官那樣的重任),導致李廣迷路失 期最後自殺。實際上恰恰相反,李廣的迷路失期讓漠北大戰錯失了合圍單于的最好時機, 幸有衛青臨危不亂,以武鋼車對敵,才得以在弱打強的大戰中反敗為勝。 有人甚至因為《史記》中將衛青、霍去病與漢武帝的男寵韓嫣、李延年等並稱「寵」[5] ,以及《史記·汲鄭列傳》中記載漢武帝對衛青十分隨便不拘禮,從而聯想出他們中有同 性戀行為[6]。蘇東坡曾在《東坡志林·人物》中藉此題發揮寫過一篇文章嘲諷衛青是獻 媚之徒。 與文人墨客的毀譽參半相比,自古兵家對衛青的評論非常之高。古代評價名將,常有「孫 吳白韓,頗牧衛霍」(孫武、吳起、白起、韓信、廉頗、李牧、衛青、霍去病)的說法。 東漢時期曹操的三子曹彰曾言:「大丈夫當學衛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長驅數十萬眾, 縱橫天下,何能作博士耶?」唐朝名將李靖曾評:「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正奇兼善 者如孫武、衛青、諸葛亮廖廖數人耳。」宋朝抗金名將岳飛則言:「衛青、霍去病,將之 典範,吾當效之。」同時高度讚賞衛青的武鋼車陣,認為「戰法革新破匈奴,衛青始」( 劉裕也曾用此車陣大破南燕騎兵)。同一時期的南宋名將宗澤也言:「為將者當學衛青。 」此外,蘇洵(蘇東坡的父親)也稱讚:「漢之衛、霍、趙充國,唐之李靖、李績,賢將 也。漢之韓信、黥布、彭越,唐之薛萬徹、侯君集、盛彥師,才將也。賢將既不多有,得 才者而任之可也。」何是非則在《霍去病傳》中言:「昔者,漢武之有事於匈奴也,其世 家宿將交於塞下。而衛青起於賤隸,去病奮於驕童,轉戰萬里,無向不克,聲威功烈震於 天下,雖古之名將無以過之。二人者之能,豈出於素習耶?亦天之所資也。」批駁「衛、 霍發跡於裙帶」的說法。李惟清則有「漢有衛青、霍去病,唐有郭子儀、李晟」的說法。 明太祖朱元璋曾用「仲卿、藥師」(「仲卿」指衛青,「藥師」指李靖)讚譽在捕魚兒海 戰役中擊潰北元的名將藍玉。戚繼光則感嘆:「衛青、霍去病、謝玄、岳飛、中山武寧王 ,抑神仙乎?抑是我輩之人乎?」曾國藩在書中提到:『有為者「不宜復以資地限之。衛 青人奴,拜將封侯,身尚貴主。此何等時,又可以尋常行墨困奇倔男子乎!」中華人民共 和國的開國領袖毛澤東更稱:「作戰在我不在敵,關鍵不拘於泥,昔漢將衛青、霍去病勇 於革新戰法,遠渡絕漠,運動於敵之軟肋,出敵不意,攻敵無備,故百戰百勝。」後世的 史家也一致公認衛青的卓越軍事家地位。 -- ╮(﹀_﹀")╭ 三支女大十一金三支女大十一金三支女大十一金三支女大十一金三支女大十一金 金一十大女支三金一十大女支三金一十大女支三金一十大女支三金一十大女支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6.171.19.8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8 (11/17 12:56)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8 (11/17 12:59)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8 (11/17 13:00)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8 (11/17 13:15)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8 (11/17 13:17)

11/17 14:08, , 1F
推這篇
11/17 14:08, 1F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8 (11/17 14:29)

11/17 15:35, , 2F
11/17 15:35, 2F

11/17 17:08, , 3F
能常勝者絕非只有好運
11/17 17:08, 3F

11/17 17:21, , 4F
李廣不是常常功過相抵.....
11/17 17:21, 4F

11/17 17:46, , 5F
現在才知道不拘小節飛將軍在後輩看來也是個老歡癲了
11/17 17:46, 5F

11/17 17:48, , 6F
項籍其實也是飛將軍同類,性格造就悲劇
11/17 17:48, 6F
飛將軍還至少覺得自己殺投降者良心有虧,導致自己持續倒楣。 項羽還認為是"天亡我也,非戰之罪",滿腦子認為勝負都靠戰場上蠻力, 還沒領悟為什麼天時與人心都跟他作對。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8 (11/17 18:17) 武帝對李廣個人的待遇不壞,但是真的對不起李陵。 司馬遷自己因李陵案被處死刑換宮刑,所以投射自己的悲劇遭遇來美化李廣, 影射司馬遷被處宮刑真是倒楣,以古諷今導致長期誤導很多人對李廣遭遇的理解。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8 (11/17 18:24)

11/17 20:47, , 7F
推 謝謝整理
11/17 20:47, 7F

11/17 21:23, , 8F
好像漏了第四點?
11/17 21:23, 8F
第四點"李廣常敗"我故意刪除,我覺得並不符合 李廣有武勇有戰功卻也常覆滅 的整體事實。

11/17 23:16, , 9F
推! 常勝不敗決非天幸,必有強大的實力!!!
11/17 23:16, 9F

11/17 23:39, , 10F
11/17 23:39, 10F

11/17 23:55, , 11F
推這篇
11/17 23:55, 11F

11/19 11:19, , 12F
大推這篇
11/19 11:19, 12F

11/21 10:38, , 13F
推!
11/21 10:38, 13F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216.171.19.8 (11/22 07:06)
文章代碼(AID): #1GfnLXwa (gallan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文章代碼(AID): #1GfnLXwa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