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美女在君王面前跳舞

看板gallantry作者 (Arithen Jacks Zhang)時間12年前 (2012/05/31 21:20), 編輯推噓18(18076)
留言94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bird09 (鳥九)》之銘言: : 突然想到 : 以前看古裝劇,發現時代背景在宋代以前的話常常出現君王在宮廷筵席上看著 : 美女跳舞,然後群臣飲酒作樂這樣這樣的情節 : 但是到了後期尤其是明清的時代,宮中的氣氛似乎變的嚴謹很多 : 幾乎不曾看過,連君臣一起赴宴的場景也很少 : 史實是這樣一回是嗎? 是明朝以後君王受到制約導致宮中不容許這樣的場景嗎? : 所以皇上要到後宮才能觀賞這些表演嗎? 基本上皇帝和官員一起看舞女跳舞的時代,應該是唐朝以前,因為唐朝以前的戲劇沒這麼 發達,所以能看的表演都是以音樂和舞蹈為主,尤其是唐朝的音樂相當發達,不但有中國 音樂,還有外國音樂,所以當時唐朝貴族人士都喜歡觀看舞蹈表演。 但是到了宋代以後,因為民間戲劇發達起來,連帶著宮廷音樂也就被冷門起來,連宋代有 些皇帝對於傳統政府音樂都不太喜歡,更別說是貴族。 而到了元朝以後,因為蒙古的不當施政,使得很多一流天才都投入民間戲劇,使得民間戲 劇和音樂大幅耀進,連帶著元朝被滅後,明清時代的達官貴族以及皇帝,都喜歡觀看民間 戲劇表演。 而我們所熟悉的京劇,其實在清朝以前是被當作很低俗的戲劇,是清朝康熙皇帝為了想看 戲,把那些民間戲劇團體招來政府部門,並且加以組織化後,就形成我們所熟悉的京劇。 有機會我會把中國音樂史全部講解一下,讓大家瞭解中國音樂史的脈絡(不過要等我把西 洋音樂史寫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30.65.239

05/31 21:37, , 1F
呃...戲曲發展的問題跟"不當施政"的關係可能不太一樣...
05/31 21:37, 1F

05/31 21:37, , 2F
寫劇作的通常在仕途上比較坎坷,我覺得是天賦跟個性的問題
05/31 21:37, 2F

05/31 21:38, , 3F
至於京劇,是乾隆即位六十年還是六十歲時,著名戲班入京彙
05/31 21:38, 3F

05/31 21:39, , 4F
演後,融合皮黃,梆子,弋陽跟崑曲等劇種的新戲,康熙朝的南
05/31 21:39, 4F

05/31 21:40, , 5F
府看的是弋陽跟崑曲,但是康熙跟雍正對戲曲都不太熱中~
05/31 21:40, 5F

05/31 21:41, , 6F
我覺得戲曲的問題很複雜(因為牽涉文學),跟朝廷的雅樂有很
05/31 21:41, 6F

05/31 21:42, , 7F
多不同的地方,應該要分開來解說
05/31 21:42, 7F
原則上就是因為蒙古搞種族隔離政策,結果一堆有堅強實力的人無法當官,所以被迫在民 間戲劇求發展,例如元代四大文學家,本身就是因為在官場上不順利,所以才會在民間戲 劇作劇作家和文學家。 基本上清朝康熙時,康熙就有整合當時民間戲劇的工作,只是到了乾隆才真正整合完成。 事實上當時清朝所流行的戲劇—亂彈,在明朝時就有,但都被當成二流戲劇來看待,而諷 刺的是因為清朝皇帝喜歡觀看,結果二流戲劇變成正統戲劇,反而明朝時期流行的四大戲 劇腔調當中最有名的兩個—戈陽、昆腔反而有點弱勢了。 另外朝廷的雅樂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就不受重視,唐朝以後就變成三流音樂人才才會去的地 方,所以到了宋朝以後雖然有稍微復興,但終究抵抗不了民間音樂。 ※ 編輯: tarantella 來自: 163.30.65.239 (05/31 22:03)

05/31 22:12, , 8F
比方孔尚任寫了桃花扇裡面有反動思想有人說他因此丟官
05/31 22:12, 8F

05/31 22:25, , 9F
以文學史和思想史的角度來看,戲劇的發達和學術思潮有
05/31 22:25, 9F

05/31 22:26, , 10F
關聯.明代心學興起,加上戲劇易於傳播教化的特性,使得
05/31 22:26, 10F

05/31 22:26, , 11F
文人願意投入創作,通俗小說也是如此.不過我覺得明代的
05/31 22:26, 11F

05/31 22:27, , 12F
經濟發達和庶民城市文化,娛樂的需求,應該是最大主因
05/31 22:27, 12F

05/31 22:28, , 13F
民間有需求,士大夫也投入創作而不鄙視,才能興盛
05/31 22:28, 13F

05/31 22:32, , 14F
在明代以前,這種通俗文學並不發達,和學術思潮息息相關
05/31 22:32, 14F

05/31 22:34, , 15F
元朝施政並不能解釋為何明清戲劇會發達.因為戲劇小說
05/31 22:34, 15F

05/31 22:35, , 16F
的發展,代表通俗文學的興起,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時代現象
05/31 22:35, 16F

05/31 22:46, , 17F
真要這麼提 不如說 前人立下的台階過高 後人只能旁觸
05/31 22:46, 17F

05/31 22:47, , 18F
去發展 漢賦 唐詩 宋詞已經發展到頂點 再下去也只是
05/31 22:47, 18F

05/31 22:49, , 19F
拾人牙慧 不如另闢一個新視界 元曲明清小說 民國散文
05/31 22:49, 19F

05/31 22:50, , 20F
自古騷人墨客 其實也多是官場不如意 藉創作發洩己意
05/31 22:50, 20F

06/01 00:51, , 21F
對於元代的部份,建議去看一看蕭啟慶先生對於元代科舉的
06/01 00:51, 21F

06/01 00:51, , 22F
研究,元曲四大家只有馬致遠是真的官場坎坷(但也當到主事
06/01 00:51, 22F

06/01 00:52, , 23F
了),其他若不是自願隱居就是根本就不是士人...他們是當時
06/01 00:52, 23F

06/01 00:53, , 24F
的非主流,本來就在底層,跟政策的問題關聯不大
06/01 00:53, 24F

06/01 00:55, , 25F
至於花雅之爭,跟元曲的興起關聯又更小了,不是同一回事~
06/01 00:55, 25F

06/01 01:09, , 26F
非主流跟人才是兩回事吧? 他們的確是天才沒錯
06/01 01:09, 26F

06/01 01:22, , 27F
這應該是指比較好看比較好聽也比較精彩 卻就是不能到官方
06/01 01:22, 27F
總之這個部分牽涉到中國音樂史,而我在寫完西洋音樂史後,會重新再研究中國音樂史, 並且將在明年或後年重新執筆,張貼到historia板。 另外台灣音樂史我也會執筆,但台灣音樂史有太多專書,因此要花很長久的時間來研究, 才能執筆,因此這五年之內我會把西洋、中國和台灣音樂史部分,做一系列的執筆編寫。 ※ 編輯: tarantella 來自: 163.30.65.239 (06/01 06:47)

06/01 11:17, , 28F
說 明朝有亂彈 有點奇怪,因為亂彈是相對於雅部而言的,
06/01 11:17, 28F

06/01 11:19, , 29F
當我們用亂彈這個詞,代表的是地方戲的發展已經不可小覷
06/01 11:19, 29F

06/01 11:22, , 30F
而崑曲已經面臨被保護的時代
06/01 11:22, 30F

06/01 11:25, , 31F
我覺得 受到宮廷貴族的歡迎 並非地位就提高成正統戲劇,
06/01 11:25, 31F

06/01 11:37, , 32F
在文人的心目中,京劇仍是比較粗俗的
06/01 11:37, 32F

06/01 12:46, , 33F
未看先推
06/01 12:46, 33F

06/01 13:28, , 34F
我認為戲劇的興起是和通俗小說一體的通俗文化現象,
06/01 13:28, 34F

06/01 13:29, , 35F
而既然是文化現象,不便能只以單一理由說明.元曲又稱為
06/01 13:29, 35F

06/01 13:29, , 36F
詞餘,就像詞稱為詩餘,的確是一種文體轉變,但元曲再進
06/01 13:29, 36F

06/01 13:29, , 37F
一步結合戲劇,這就不只是文體內部轉變的事了
06/01 13:29, 37F

06/01 13:30, , 38F
原來不登大雅之堂的戲劇和小說能為文人接受並大量創作
06/01 13:30, 38F

06/01 13:30, , 39F
這意味著社會價值觀的轉變.社會價值觀的轉變常常是
06/01 13:30, 39F

06/01 13:31, , 40F
起因於經濟因素和教育.絕不僅僅是音樂內部的問題
06/01 13:31, 40F

06/01 14:43, , 41F
歌曲作詞者能被分類為文人(如黃霑,"男兒當自強"作者,
06/01 14:43, 41F

06/01 14:46, , 42F
,還拿博士學位)者也不多,"我愛夏天"不用文人也能作詞
06/01 14:46, 42F

06/01 14:57, , 43F
從宋代庶民經濟發達,元明清庶民文學話本小說戲劇盛行
06/01 14:57, 43F

06/01 14:58, , 44F
千年尺度來看是大趨勢
06/01 14:58, 44F

06/01 15:10, , 45F
元前期科舉要辦不辦造成大量文人無從發展確實有影響,
06/01 15:10, 45F

06/01 15:11, , 46F
但是元中後期恢復科舉,明清科舉大量取士,庶民文學仍盛
06/01 15:11, 46F

06/01 15:14, , 47F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都是科舉盛行時完成的
06/01 15:14, 47F

06/02 15:24, , 48F
民國後的發展必須分開來看,教育普及一項已是絕無僅有
06/02 15:24, 48F

06/02 15:25, , 49F
但在元明清,優質風行的創作還是決定在文人的參與
06/02 15:25, 49F

06/02 15:28, , 50F
話說回來,民國以來很多優質作詞者,還是文學院出生啊
06/02 15:28, 50F

06/02 15:31, , 51F
應該說,還是有一定教育程度 ↑
06/02 15:31, 51F

06/02 15:39, , 52F
(小小聲:其實真的是文學院啊...比如林夕啊....)
06/02 15:39, 52F

06/02 17:53, , 53F
說一句坦白話,原po關於音樂史的看法,其中對於歷史背景
06/02 17:53, 53F

06/02 17:54, , 54F
的分析,以歷史學來說確實相當不合格,也難怪有人有疑問
06/02 17:54, 54F

06/02 17:54, , 55F
尤其是真正念歷史的人,很難沒有意見。不過,若把她的
06/02 17:54, 55F

06/02 17:56, , 56F
文章當成音樂學不要當歷史(雖然這犯了被近代學科分類
06/02 17:56, 56F

06/02 17:57, , 57F
局限的問題) 就不會覺得這有什麼了
06/02 17:57, 57F

06/02 18:00, , 58F
她的西洋音樂史我看了很無語,不過總不能要求一個念音樂
06/02 18:00, 58F

06/02 18:01, , 59F
學的人像歷史系學生一樣處理歷史材料吧
06/02 18:01, 59F
如果依照clementia的規格來說,那時下有出版音樂史的作者都是不及格的歷史學人喔。 不過坦白講,寫音樂史的人通常都是以音樂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在音樂文化上的脈絡,你要 要求他們用歷史學的角度來強化分析,那到最後就會讓讀者混淆這到底是講歷史,還是講 音樂。 坦白說,我目前所研讀的音樂史書籍,絕大部分(包含國外)著書者在歷史方面本來就沒 有像學歷史的人那麼精通,他光是把人類在音樂上發展的相關歷史事件和資料都頭大了, 更不用說還要整理跟音樂沒有太多相關的其他歷史。 如果clementia不信的話,你隨手購買一本音樂史的書籍,絕大部分(包括我在內)都不 會符合你的標準,因為音樂史本來就是屬於歷史音樂學的角度,而歷史音樂學在西方只有 短短一百多年的歷史(大概十九世紀末才成立),是不可能像正統歷史學那樣有完全客觀 的分析。 因此請各位學歷史的人記住,音樂史通常都是以音樂及文化的角度,來分析人類在音樂的 發展程度,你要以正統歷史角度來分析音樂史,恐怕會偏離音樂的角度的。 ※ 編輯: tarantella 來自: 163.30.65.239 (06/02 18:54)

06/02 19:05, , 60F
你可能得先考量到 傳統中國 鮮有可以單純依靠音樂過活
06/02 19:05, 60F

06/02 19:05, , 61F
這是國情不同 多是依附在其他職業中求生存 或是學者
06/02 19:05, 61F

06/02 19:06, , 62F
自娛娛人 真的能如此的怕是只有極少數皇宮中供奉專屬
06/02 19:06, 62F

06/02 19:07, , 63F
如 宋朝詞 有許多都是舊有的曲 只是再去創新詞..
06/02 19:07, 63F

06/02 19:18, , 64F
我自己中學是台灣很著名的音樂班的,到現在還和音樂圈
06/02 19:18, 64F

06/02 19:19, , 65F
保持往來。很遺憾的說,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分析,確實
06/02 19:19, 65F

06/02 19:20, , 66F
我在台灣看到音樂史的作者都是不及格的歷史學家
06/02 19:20, 66F

06/02 19:20, , 67F
我沒有不信妳,我推文的用意本來就是說兩者的不同
06/02 19:20, 67F

06/02 19:22, , 68F
而且,台灣音樂班的訓練本來就註定了,音樂班出身的人
06/02 19:22, 68F

06/02 19:24, , 69F
即使在研究所以上的階段,也無法用歷史學的方法來研究
06/02 19:24, 69F

06/02 19:25, , 70F
例如,妳回覆我的內文中,所說“正統”歷史,就說明妳和
06/02 19:25, 70F

06/02 19:25, , 71F
歷史學的距離。不過,身為一個音樂愛好者也是曾經想走
06/02 19:25, 71F

06/02 19:26, , 72F
音樂這條路的人,我並不認為音樂班的學生天生沒有這個
06/02 19:26, 72F

06/02 19:26, , 73F
能力,主要是台灣音樂班規劃的問題
06/02 19:26, 73F

06/05 14:10, , 74F
推一下,每次看到這種文章就很開心,又怕推文流於爭吵
06/05 14:10, 74F

06/05 14:10, , 75F
其實推文很亂又不能排版,推文那麼多何不回文呢?
06/05 14:10, 75F

06/05 14:11, , 76F
這樣讀者也好看,也不用擔心被別人推文斷句……
06/05 14:11, 76F

06/05 14:16, , 77F
能看到版上這麼多有專長的版友回文也更令人增長見識~~
06/05 14:16, 77F

06/05 22:51, , 78F
因為一開始並不想回文...
06/05 22:51, 78F

06/06 21:09, , 79F
這就是推文的好處呀,不知不覺就講很多 ~
06/06 21:09, 79F
總之,過去沒有人為整個人類的音樂史脈絡做詳細整理的介紹,因此就由我這個笨蛋去處 理這項艱鉅任務了。 未來我還是會繼續朝這個目標而走,最終目標就是要把所有外文的中文翻譯名稱全都統一 化,以及中文的英文名稱全都統一順口化,好讓中英文能有所統一規格。 ※ 編輯: tarantella 來自: 163.30.65.239 (06/06 22:27)

06/07 12:22, , 80F
文人相輕
06/07 12:22, 80F

06/09 03:46, , 81F
回樓上,我承認我話講得很重,事後我也很後悔,但是看了
06/09 03:46, 81F

06/09 03:46, , 82F
作者今天在歷史版貼的段落,坦白說讓人很難過。作者說
06/09 03:46, 82F

06/09 03:47, , 83F
國外的音樂史也是這樣,但我看到的並非如此。我個人的
06/09 03:47, 83F

06/09 03:48, , 84F
意見是,要嘛就討論音樂就好,如果要談到歷史背景,就算
06/09 03:48, 84F

06/09 03:49, , 85F
不能考慮歷史背景的複雜豐富性,至少不能連一些最基本
06/09 03:49, 85F

06/09 03:52, , 86F
的事實或定義都有問題。普及人文知識是很重要的,但是
06/09 03:52, 86F

06/09 03:56, , 87F
但若是傳播給大眾的資訊是distorted 的呢?我研究的領域
06/09 03:56, 87F

06/09 03:59, , 88F
也是十分需要普及知識(尤其是很多台灣人對中古有
06/09 03:59, 88F

06/09 04:00, , 89F
"八卦"的興趣卻充滿誤解),但我總不能拿個世界通史課本
06/09 04:00, 89F

06/09 04:01, , 90F
或是歐洲中古史課本就來告訴別人中古是怎麼回事吧
06/09 04:01, 90F
只能說,音樂史的重心是在講人類在音樂發展的脈絡,所以其他歷史的部分著墨較少,甚 至不可避免的會有主觀錯誤的資訊。 這點我在觀看我現在看的原文書,並且查詢維基百科時,就發現很多資訊並沒有完全正確 ,多多少少都有錯誤的地方,所以我只能用推測的方式,把概要先寫出來,讓大家都能有 個底。 坦白說,連外國人自己所主持的知識頻道—Discovery,裡面也有很多錯誤的資訊,有時 我還要找很多相關資訊來增補和修正,但Discovery至少已經讓一般老百姓對於科普知識 能有個底,而不會淪落到只靠八卦方式而求得的完全錯誤訊息。 因此我寫這本書的用意,其實是讓學音樂的人,對於人類在音樂發展脈絡能有個底,而不 是讀到大學音樂系畢業,卻連中世紀的奧干農和經文歌的差異點都分不清楚,更不用講對 於中世紀早期的音樂發展有什麼。 或許大家還不相信,事實上我曾經跟一位師大音樂研究所畢業的學生,向他請教西洋音樂 史的脈絡,但是討論結果卻發覺他只知道中世紀有什麼音樂,卻無法簡單說清楚這些音樂 有什麼差異性,以及為什麼會產生這些音樂的原因,這讓我覺得有點訝異,為何在師大音 樂研究所學習正統專業音樂的學生,卻在畢業後完全不瞭解西洋音樂史,這讓我覺得很訝 異。 或許這個是個案,不代表所有有接受正統音樂教育的音樂系學生都是這樣,但是我們可以 檢討台灣的音樂教育,到底是出了什麼錯誤環節,以致於很多音樂系畢業的學生,永遠只 知道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前的古典音樂,卻對其他音樂的細節大多「莫宰羊」,或許就是 我們這些對音樂知識有專精的人,都忘了那股傳授知識給學生的熱誠了。 因此我寫書的目的,其實就是傳授音樂史知識給音樂系學生,以及一般大眾,我不希望這 本書能夠大賣,但至少能成為學音樂的人必讀的入門書籍。 ※ 編輯: tarantella 來自: 163.30.65.239 (06/09 13:53)

06/18 02:23, , 91F
林夕不是民國人,是英屬香港出身...
06/18 02:23, 91F

07/21 02:09, , 92F
台灣音樂系的學生大部分只專注在演奏方面 這種學科類
07/21 02:09, 92F

07/21 02:10, , 93F
對他們只是插花 除非是特別想研究這塊的
07/21 02:10, 93F

07/21 02:13, , 94F
畢竟在國高中大學的升學考試是都是以主修為重
07/21 02:13, 94F
文章代碼(AID): #1Fnt00gi (gallantry)
文章代碼(AID): #1Fnt00gi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