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濟南明代郡王府再現於世

看板gallantry作者 (匡國軍節度使)時間12年前 (2011/12/25 15:01),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big5.chinanews.com:89/cul/2011/12-23/3555827.shtml 2011年12月23日 19:13 來源:濟南日報 內有有非正常死亡的八卦 http://www.chinanews.com/cr/2011/1223/4096165069.jpg
http://www.chinanews.com/cr/2011/1223/4134315474.jpg
明代的郡王府面積有多大?有多少間房子?形制是什麼樣的?這些問題一般人難以回答。 今天,記者在濟南市考古研究所在解放閣改造片區舜井街工地的考古現場召開的 現場發佈會上得到了答案。而且,此次考古發掘很有可能是國內第一次全面發掘 揭露明代郡王府的原始面貌。   ●寧陽王府是「深宅大院」 記者今天在解放閣改造片區舜井街工地的考古現場看到,大大小小幾十個考古探方 已經被清理乾淨,考古人員已基本撤出,只有少數幾位考古人員在進行後期的繪圖工作。 考古所的考古人員介紹,此次考古發掘是從7月份開始的,到現在已經5個多月了。 考古片區分為幾個發掘區,在寬厚所街的考古發掘中,共發現房基27座、灰坑90個、 水井23口、房屋100餘間,並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瓷器殘片,可惜沒能發現完整器。 但最主要的還是較為完整地勘探發掘揭露了兩座明代郡王府的遺跡, 即寧陽王府和寧海王府。這兩座郡王府東西並列,相距70米。 而此次發掘之初,考古所就將兩座郡王府作為了主要發掘目標。 考古人員告訴記者,根據古代文獻記載,西側的應為寧海王府,東側的為寧陽王府。 根據發掘情況看,寧海王府整體保存情況較差,僅殘留院落的東北角, 院牆南北殘長22.3米,東西殘長23.2米,牆寬1.2米。院內殘留兩處廳房的一角, 後廳房南北殘長10米,東西殘長4.2米;前廳房殘長6.8米,寬1.1米。 另有殘長13米的排水渠一條。 考古人員領記者來到考古現場的東南部,指著腳下的遺跡說:「這裡就是寧陽王府遺址, 保存較為完整,結構也比較清晰。整座院落氣勢磅薄,絕對稱得上是『深宅大院』。 主院落南北長134米,東西寬83米,大約11000多平方米。牆寬1.7米, 局部保留的殘牆高約2米。經過發掘共有100餘間房屋的基礎露出。 主院落多達五進,東跨院為三進,西跨院為兩進,還有回廊、廂房等附屬建築。 光從遺跡上看,整個院落就已經顯得非常宏偉。」   ●排水系統科學合理 記者根據考古人員的介紹,結合現場遺跡,得知寧陽王府的大門坐北朝南,為五開間, 前廳房和後廳房也為五開間,還有一座五開間的閣樓基址。 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發現就是在此王府遺址內出土了8條暗渠排水道, 總長度達到了400多米。這些排水道設計、修建得非常科學,下水道上面鋪有石板, 與磚鋪的散水以及凹面形成了一個先進的排水系統。污水可通過幾個直接在院牆上 砌出的排水口,匯聚到貼近東、西牆內側的兩條主下水道內,經過院牆東北、西北的 兩個主排水口流出王府,排到北部的低窪地內。 這套排水系統可充分證明這座郡王府在建設前就經過科學合理的整體設計。 除了排水系統外,發掘最完整的是東跨院南端的院落,臺階、室內地面、甬路、水井等 比較完整,對於揭示寧陽王府的生活狀態提供了眾多的歷史資訊。 另外,臺階、甬路、散水等建築遺跡在整座王府中也是隨處可見, 透露出明代王家宗室貴族豪華、氣派的生活氣息。考古人員說,在前期的發掘中, 還出土了不少綠色琉璃瓦構件,也證實了這組建築具有非凡的性質。   ●「一個非正常死亡的人」 「除了建築遺跡,此次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發現,就是在一處非常隱蔽的地方, 發掘出一具人的骨架,應該是被故意埋葬的,具體原因還不清楚。」 考古人員帶領記者來到發掘現場中部,指著一具人的骨架向記者介紹, 「這是寧陽王府東跨院的西廂房與主院牆外側,是一個非常隱蔽的地方。 這具骨架頭朝北、腳朝南,出土時頭部蓋有一片陶缸的殘片,根據現場情況推斷, 此人不應是正常死亡,而是非正常死亡,而且沒有報官,而是被王府內的人私下 秘密埋在此處的,但具體原因和此人的身份不得而知。這也算是此次考古發掘中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吧。」   ●石砌池子非常奇怪 另外,記者發現在寧陽王府院落的南側,還有一片發掘區,考古人員說, 這個部分是在寧陽王府的外面,也掘了不少探方,發現了一些建築基址, 但沒有發現太重要的文物。只是其中的一個建築遺跡非常奇怪。 隨著考古人員的指點,記者看到這處奇怪的建築遺跡是一個長方形的池子, 周圍和底部用整齊長方形青石塊砌成。考古人員說: 「這個池子修建得非常規整,發掘時裏面填滿了建築垃圾,像郡王府建築的殘瓦、 磚等建築殘件,幾乎沒有生活垃圾,在底部沒有發現淤泥,也就是說這個池子 不是用來存水的。在池子的西南角有一個用青磚砌成的臺子,其他地方沒有臺階, 說明人也很少會下到這個池子內。但是在池子底部的兩塊青石塊上發現有把手狀 的凹槽,在青磚臺子的北側壁上嵌有一個有兩個圓孔的青石塊,這些東西和這個 池子的具體作用還不知道,但可以猜想一下,這個池子就位於郡王府的外面, 而這幾個凹槽很像拴猛獸的,所以這個池子有可能是郡王府專門豢養猛獸並用來 鬥獸的。但這都只是猜想,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寧陽王府明顯超出規制 在現場,記者還採訪了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他認為此次考古發掘非常重要, 收穫最大就是發掘出兩座明代的郡王府,其中的寧陽王府遺址非常完整,基本完全揭露。 而根據他們搜尋的資料顯示,像這樣完整揭露明代郡王府的考古發掘在全國應該 還是第一次。 李銘說,在老濟南,這個地區有兩條小街,分別為東小王府街和西小王府街, 而「小王府」指的就是郡王府,是相對於珍珠泉一帶的德王府而言的。 據康熙年間編纂印製的《歷城縣志》記載,明代在濟南的郡王有16個,建有8座郡王府, 此次發掘的寧陽王府和寧海王府即其中的兩座。寧海王府修建的時間較早,規模稍小。 寧陽王府則有很多特點,第一是這座王府是超規格的,其100餘間房屋的數量遠遠多於 明代時規定的郡王府的46間,整體面積已經差不多達到了明代時「王府」的面積, 很顯然超出了規制。再就是院落內的水井數量並不多,這可能和此座郡王府 距離黑虎泉群不遠有關,因為取水方便,所以府內沒有挖太多的水井。 此次發掘還出土了幾件體量很大的柱礎。李銘說,雖然此次發現的柱礎不多,但像這樣 體量較大明代柱礎在濟南地區很少發現,也說明瞭此座建築的體量是非常巨大的, 建築也應該非常宏偉。而排水系統的完備、科學,設計與施工者利用了南北與東西的 高低差,網路佈局合理,明暗結合、高低結合,充分顯示出了當時設計與施工者的 聰明與高明,也使此次考古有了更好的研究課題。 李銘表示,此次考古發掘雖然沒能發現完整的器物,但兩座郡王府遺址的發掘本身 就是一項具有極高考古價值的重大發現。而目前國內發表的資料中,尚沒有明代 郡王府的詳細資料,這次發掘顯然為明代郡王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明代濟南郡王與小王府街 郡王府,俗稱「小王府」。明朝滅亡後,散佈於濟南城中的其他各郡王府遂逐漸 廢為街巷民居。舊時濟南以郡王府命名的老街巷有3條,一條是德莊王四世孫寧陽王府 所在的東小王府街,另一條是德莊王七世孫寧海王府所在的西小王府街 (兩街後來合併,統稱「小王府街」),再就是嘉祥王府、清平王府所在的府館街。 在寬厚所街區,最為曲折、最難以描述街巷走向的當屬小王府街。 小王府街由原來的東、西小王府街合併而成,它南接寬厚所街,北連蕃桿巷, 東通武庫街,西交舜井街,是一組不同走向的小街巷的統稱。 按明朝的制度,除太子作為儲君外,皇帝諸子均封為親王,各就封地,稱親藩。 親王的長子封世子,世襲親王;眾子則封郡王,並在親王所在地分建郡王府。 郡王也由其嫡子世襲,眾子則為鎮國將軍。 據張昆河先生考證,受封德王的明英宗次子朱見潾在濟南就藩後,在濟南共傳襲了7代, 其子孫先後有15人受封為郡王。崇禎時尚有8個郡王,在濟南相應有8座郡王府。 寧陽王、寧海王兩郡王府即坐落於今小王府街一帶。 明朝滅亡後,位於珍珠泉一帶的德王府在清康熙年間被改為山東巡撫衙署, 散佈於城中的其他各郡王府遂逐漸廢為民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5.61

12/25 16:48, , 1F
大概三千三百坪 其實也還好 台北賓館就一萬多坪了
12/25 16:48, 1F

12/26 09:00, , 2F
郡王那麼多 也不可能待遇太好吧
12/26 09:00, 2F

12/28 01:12, , 3F
我好奇 一些古蹟離現在也才幾百年 為何就沉在土裡了?
12/28 01:12, 3F

12/28 01:14, , 4F
其他城堡還什麼的遺址也是 土壤堆積有這麼強嗎
12/28 01:14, 4F

12/28 01:14, , 5F
那你我居住的家 會不會幾百年後 又被埋在土裡了?
12/28 01:14, 5F

12/29 11:04, , 6F
非正常死亡,感覺有八卦XD
12/29 11:04, 6F

12/31 23:46, , 7F
按察使眉頭一皺,發覺案情並不單純
12/31 23:46, 7F
文章代碼(AID): #1EzifNno (gallantry)
文章代碼(AID): #1EzifNno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