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古人的飲食與營養

看板gallantry作者 (無想流流星拳)時間15年前 (2008/10/16 19:58),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dearevan (距離10518公里)》之銘言: : 我比較好奇的是...古代社會吃到肉的機會多不多 : 當時沒有冰箱 : 感覺食物都很多要用醃漬品 : 新鮮食物很難有機會吃到的樣子 : 有這方面的八卦嗎? 又是那句老生常談, 「古代」是包括了我們近代之前的所有年代, 範 圍太大了. 事實上, 應該說, 我們現代城市人工業化後, 飲食才開始比較接近, 人類一貫的飲食都很受當地當時的人口, 地理, 和當地的季節, 農作 物所影響. 而這又主要跟人口有關連, 同樣是農業封建社會, 中世紀末期的農民 , 其實營養比起日後直至工業革命之前的歐洲農民都要好. 中世紀末 期的農民, 其實不難吃到肉, 反而根據有些記述, 某些農民年青時很 容易吃到肉, 但隨著文明和國家的發展, 去到老年時, 肉就變成了奢 侈品了. 那主要是, 經濟發展的時候, 人口發展得更快, 一如馬爾薩斯極限一 樣, 農業是不可能跟得上那種發展速度的. 所以人均能得到的糧食就 下降, 而且在土地資源不變下, 素食能餵飽的人比較多, 結果社會就 會慢慢傾向素食化. 狩獵時代根本就不會顧慮人口的問題, 都是用自然的方式解決的, 人 口太多, 不是打死就是餓死, 生存下來的人營養好, 是因為沒能力的 人都死了. 所以不是農業化導致了平民有甚麼不良待遇, 而是農業化導致了飲食 模式固定, 人口激增.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4.214.120.253

10/16 20:08, , 1F
說得好。所以狩獵採集族群雖然飲食較豐富,但較不穩
10/16 20:08, 1F

10/16 23:48, , 2F
亞當斯密在對於肉類與穀物價格有做過解釋.由於市場供給
10/16 23:48, 2F

10/16 23:50, , 3F
會出現價格平衡, 肉類一開始未必會比較貴.
10/16 23:50, 3F

10/16 23:59, , 4F
正是如此.
10/16 23:59, 4F
文章代碼(AID): #18zonnHK (gallantry)
文章代碼(AID): #18zonnHK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