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雍正奪嫡之謎

看板gallantry作者 (markus)時間17年前 (2006/09/17 22:13),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HandSomes (永遠不寂寞)》之銘言: : 雍正皇帝一生最為人爭議的,是他繼承王位的合法性。坊間一直流傳,康熙臨終 : 前立下的遺詔,曾被人由「傳位十四子」篡改為「傳位于四子」,此事因而成了 : 滿清王朝的一宗奪嫡疑案。康熙的這封遺詔最近在台灣公開展出,是否能還雍正 : 一個清白? : 雍正皇帝登基的事畺,一向是歷史疑團,據野史記載,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 : 日凌晨,康熙病情突然惡化,傳諸王子入見,王三子、王七子、王八子、王九子、 : 王十子、王十二子、王十三子以及步軍統領、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等八人急至御榻 : 前,康熙下達詔書,當時身為四子的胤禛(雍正)並不在場。 : 及後胤禛趕到康熙所在的暢春園,三次晉見康熙問安,至夜間戌時康熙去世,由 : 隆科多向胤禛宣讀遺詔,據說他當時並無繼任王位的心理準備,眾王子向他叩 : 首,他還呆立當場。 : 但有說康熙彌留之際的遺詔,已被當時控制局勢的雍正和隆科多篡改,遺詔上本 : 為「傳位十四阿哥」,但「十」被改為「于」,結果雍正成功奪位。這個版本流傳 : 已久,成為不少歷史故事的題材,當年改編自二月河名著《雍正皇朝》的電視劇, : 在香港播映時更掀起「雍正熱潮」。 : 不過,六月二十六日才對外開放的台灣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 : 陳列館,展示了大量清朝內閣文物,當中包括這份清聖祖康熙所立的遺詔,完全 : 推翻了此「改字」之說。 : 遺詔原文已正式曝光,當中關鍵之句是:「朕亦欣然安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 : 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廿七日釋服布告 : 中外咸使聞知」。 : 依此為據,與傳聞「傳位十四子」的說法明顯大有出入,雍正並未奪嫡,他繼承 : 大統是出於康熙皇帝旨意,並無添加兩筆,將「十」變「于」。 : 雍正的清白可謂得來不易,因為遺詔是混雜在清朝內閣大庫檔案中,曾經險被一 : 把火燒清,幸被台灣大學前校長傅斯年一手救回。 : 內閣在清朝是庶政中心,大庫收藏詔敕、題表奏章、史書、黃冊等文件,但歷代 : 皇帝均沒有設專員管理,因此損毀嚴重,至宣統元年,更因庫牆倒塌,大批檔案 : 準備將之燒毀,幸得學部參事羅振玉阻止,輾轉交給歷史博館籌處,及後又因欠 : 缺經費,被分裝成八千個麻袋,以銀洋四千元賣給北京同懋增紙廠。 : 在險被誤當廢紙處理掉之前,羅振玉以一萬二千元贖回,最後在當時中央研究院 : 歷史研究所所長傅斯年(後來成為首任台灣大學校長)奔走下,由中央研究院購 : 入,成為研究明清歷史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 由於檔案在初步整理時,並未料到會尋到「寶」,以致當年中研院曾流傳一則笑 : 說,當時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李濟半開玩笑的說:「難道在這批 : 檔案中,找到滿清不曾入關的證據嗎?」 : 事後證實,這批檔案確實解開不少歷史疑團,在全部共計二十一萬一千九百一十 : 四件檔案中,不但發現雍正奪嫡並非史實,還發現清朝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 : 章年輕時高中科舉進士第二甲第卅六名的小金榜,以及清朝圍剿鄭成功的詔書 : 等。 : 雖然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公開,打破「十」被改「于」的說法,但仍有歷史學家 : 指出,此備受後世爭議的繼位事件中,仍有疑點。 : 例如隆科多是這宗疑案的關鍵人物,康熙去世時他肯定在場,雍正繼位後,為何 : 絞盡腦汁要置他於死地?康熙晚年貼身侍泎趙昌,常傳達康熙的命令,最終亦難 : 逃雍正毒手。另外,康熙死後葬在東陵,雍正則長住圓明園,另建西陵,似乎要 : 遠遠躲開父親。歷史學家認為這類悖於常理的舉止,反映迷信思想濃厚的雍正, : 可能自愧做了對不起父親的事,故不排除雍正確曾改遺詔,只不過手段不如民間 : 傳說般單純。 有關雍正奪位的說法 列位清初四大疑案之一 在此僅提供本人一點意見: 一、支持說: 1. 以"十"改成"于"之說 如同網友所提 清代重要文體都是以"滿""漢"二種文字 所以改了漢文 無法改滿文 而且原文是"皇四子胤禎 人品貴重 深肖朕躬..." 並無"于"字 2. 雍正在康熙末年曾受任於天壇祭天 代表康熙有意讓雍正繼承皇位 二、反對說: 1.如前文所言 康熙逝世當日 雍正前往三次 為何這麼重要的事 沒有向當事人說明? 2.康熙遺旨是由隆科多一人宣旨 而為何當時各王公大臣均不在場? 3.康熙遺旨理當在康熙去世當日即可宣佈(十三日) 為何延至三日後(十六日)才宣佈? 基本上 個人的想法是 有可能康熙根本沒有留下遺詔 是雍正聯合隆科多偽造的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 在當初最有競爭皇位的四皇子和十四皇子間 我個人相信康熙傾向雍正 主要的因素在乾隆 這樣的想法源自明成祖決定決定皇太子的故事: 選一個好皇子可以旺一代 但是一個好皇孫 可以確保二代的江山 我相信從皇帝的思維中 這會是很合理 個人意見 僅供參考 -- ********************** 你對大陸了解有多少? 一本介紹中國各省商人性格的書 http://tw.asiatienda.com/book 只有網上買得到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40.126

09/19 21:07, , 1F
那...換句話說14皇子的兒子是比較差的囉?有沒有這方面的資
09/19 21:07, 1F

09/19 21:08, , 2F
料或是文獻可供參考啊?
09/19 21:08, 2F

09/20 08:09, , 3F
現在留下來的資料 都會被雍正給改過(文字獄開始興盛)
09/20 08:09, 3F

09/20 08:09, , 4F
一定要故宮內部皇室其他王爺的回憶錄才有可能窺見一二
09/20 08:09, 4F

09/22 20:02, , 5F
皇孫的說法很早就被推翻了 -.-a
09/22 20:02, 5F
文章代碼(AID): #153LWcKz (gallantry)
文章代碼(AID): #153LWcKz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