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皇帝的房事

看板gallantry作者 (飛揚的金探子)時間18年前 (2005/10/16 09:08),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看了之後 對憲宗後宮之事蠻有興趣 另找了一篇 ------------ 大部份皇帝喜歡年輕的美女,可是也有少數會反其道而行,明憲宗朱見深可是著名的一例,對較他年長十九載的萬貴妃的愛情可說是至死不渝。 萬氏是山東諸城人,生於明宣德三年﹝公元一四二八年﹞。父親萬貴本是地方官員,因親屬犯罪而受株連,舉家被遷徙至霸州。後來萬貴見家道中落,便託同鄉把年僅四歲的萬氏帶進北京皇宮當侍女,希望日後有所依靠。萬氏雖年紀輕輕,卻非常懂事,而且善解人意,因而獲得孫皇后喜愛。後來宣宗朱瞻基去世,英宗朱祁鎮即位,萬氏又隨已為皇太后的孫氏遷往仁壽宮,在這裏萬氏度過了她的少女時代。 正統十四年﹝公元一四四九年﹞,英宗於宦官王振極力慫恿下,御駕親征瓦剌,卻為瓦剌軍也先所擒。當時,皇太子朱見濬只有兩歲,在形勢危急之時,孫太后決定以英宗弟郕王祁鈺即位,是為代宗,改元景泰,並尊英宗為太上皇,原太子見濬則仍為皇儲,同時孫太后又讓自己宮中的侍女萬氏前往東宮照料太子。本來瓦剌因見無利可圖,已放還英宗,豈料代宗貪戀皇位,先將英宗囚禁南宮,又於景泰三年﹝公元一四五二年﹞廢侄兒皇太子之位,改封沂王,並令其遷離皇宮改居沂王府;皇太子之位則由親生兒子見濟代替。沂王見濬當時年僅五歲,出宮後難與生父英宗,以及其 生母、英宗貴妃周氏見面,出居期間只有侍女萬氏侍奉在則,因此朱見濬與萬氏感情特別深厚。 景泰八年﹝公元一四五七年﹞正月,英宗乘代宗病重之機於南宮復辟,後來復立見濬為皇太子,並更名見深。在這期間,萬氏一直隨侍東宮,而皇太子與萬氏因而更見形影不離了。不知從何時開始,皇太子竟愛上了雖比他年長十九歲、外貌卻因保養得宜仍像二十多歲的萬氏,兩人益發如膠似漆了。 可是,萬氏終歸是個年長的宮女,無論如何也沒可能成為皇太子妃的。當時英宗已為太子擇好吳氏、王氏及柏氏,打算選擇其一當太子妃,可是還來不及冊立英宗便與世長辭了。太子見深即位,是為憲宗。在宦官牛玉等人鼓吹下,憲宗生母周太后決定以吳氏為后。 本來,吳皇后比萬氏年輕多了,相對亦較貌美,可是憲宗與萬氏感情建立不是在一朝一夕,即使大婚後憲宗仍然與萬氏出雙入對。萬氏又恃著憲宗的寵愛而對他人頤指氣使,甚至連吳皇后也不放在眼內。一次萬貴妃出言頂撞吳皇后,皇后實在看不過眼,便令身邊侍女重重杖打了萬氏。萬氏雖遍體鱗傷,卻藉此可憐樣子向憲宗告狀。憲宗見狀果然大怒,於是與萬氏合謀廢掉皇后,先是嚴刑拷問宦官牛玉,逼使其承認當年英宗已選王氏為太子妃,卻因收受吳皇后之父吳俊的賄賂才改薦吳氏。然後憲宗上稟兩宮太后要求廢后,兩宮認為既然牛玉已供稱是先帝遺願,又見憲宗心意已 決,雖認為吳皇后賢惠亦無重大過失,也只好同意廢后。吳氏最終只為後宮之主一個月,其父吳俊亦受牽連而被革職。 後宮無主,憲宗本想以萬氏為后,卻因為兩宮太后不同意而作罷,只好立王氏為后。王皇后性情淡漠,又深知憲宗對萬貴妃的諸般寵愛,因而對萬貴妃極盡客氣,也對她的所作所為不聞不問。萬氏雖覬覦后位,但因王氏處處忍讓,不令萬氏有機可乘,萬氏只好專注於迷惑憲宗,不讓他有機會臨幸其他妃嬪,好使自己早日懷孕,將來能藉此母以子貴,順理成章當皇太后。 成化二年﹝公元一四六六年﹞,萬氏果真為憲宗誕下皇長子,這時萬氏已三十八歲了。憲宗對皇長子的誕生大為欣喜,於是晉封萬氏為皇貴妃,又封貴妃之父萬貴為錦衣衛都指揮使,兄長萬喜為都指揮同知,萬通則為都督指揮使,弟弟萬達為指揮僉事,就連與萬貴妃同姓不同宗的萬安,亦因依附萬貴妃而扶搖直上,從禮部左侍郎升遷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兼華蓋殿大學士,這時萬氏的地位已儼如皇后了,萬氏家族中人亦權傾一時。可惜的是,皇長子享年不永,只活了不夠一年而已。萬貴妃以四十之齡雖然已不可能懷孕生子,可是她也不願看見其他妃嬪為憲宗誕育兒子,每當 聽說後宮有孕者,便迫令其服墮胎藥,當時柏賢妃誕下皇子祐極,憲宗已立其為太子,但不到四個月,皇太子便暴病而亡。人們對皇太子的死因都議論紛紛,認為是萬貴妃下的毒手,可是萬貴妃正為憲宗所寵,因此沒人敢公開為太子鳴冤。 憲宗在位多年,因專寵萬貴妃以致膝下猶虛,這時候一個偶然的契機出現了。 當時後宮有女史紀氏,本是廣西賀縣土官之女,因地方叛亂而被籍沒內廷。王皇后見其略懂文字,便讓她作宮中女史,主管內庫藏書。一次憲宗偶然路過內廷,見紀氏對內庫之事瞭若指掌,大為欣喜,加上紀氏漂亮動人,一時心動便讓紀氏侍寢。意想不到的是,紀氏竟然一夕懷孕了,消息自然瞞不住一直密切監視憲宗舉動的萬貴妃,於是她派侍女前往內庫迫令紀氏服下墮胎藥。可是侍女不願與萬貴妃同流合污,便謊稱指紀氏並沒懷孕,只是生病致使腹脹。萬貴妃恐怕憲宗會再次臨幸紀氏,便把她遷至安樂堂。 紀氏於成化六年﹝公元一四七零年﹞七月誕下兒子,她深恐萬貴妃得悉後不會放過母子二人,便請安樂堂守門太監張敏把皇子溺斃。張敏知道皇帝無嗣,又不忍溺死初生的皇子,於是把皇子偷偷養育於安樂堂附近的密室。當時廢后吳氏居於西宮,離安樂堂不遠,得知消息後也前來看顧小皇子。由於萬貴妃的監視,紀氏從不敢多番前往探望親生兒子。 轉眼間已是五年後,有一天,剛調往乾清宮的張敏侍候憲宗梳洗,憲宗看見鏡中的自己有幾根白髮,想到即位多年,後宮卻一無所出,不禁悲從中來。張敏見皇帝悲傷的樣子,激動的跪下說:「奴才死罪,萬歲早已有子了。」於是在憲宗答應保護皇子安全後,張敏把匿藏於安樂堂的紀氏以及年屆六歲的皇子之事和盤托出。憲宗驚喜萬分,便快步往西內,又命人前往安樂堂迎接皇子。紀氏得知憲宗召見,百感交集,喜的是兒子終能與皇父相認,悲的是只怕難途萬貴妃毒手。她為兒子弄好一身裝束,又叮囑說:「孩子,去吧!此番前去,恐怕為娘的性命也不保了。記著,待會兒 看見那個黃袍束鬍子的人,那便是你的父親。」小皇子果真認出了憲宗,便撲向他的懷抱。憲宗看著與他相像的小皇子,異常高興,又得知小皇子仍未命名,便命禮部給他取名祐樘,同時接來了皇子生母紀氏,晉封淑妃,讓她居於附近以養育皇子。 萬貴妃多年來工於心計,萬萬想不到竟有皇子已逾六齡,想到多年來被眾人蒙在鼓裡,她心有不甘,且恐怕紀氏會為她帶來重大威脅。於是萬貴妃先下手為強,在憲宗給紀淑妃的賜酒中下了毒,同時串通太醫把紀氏毒死。這時距離憲宗與皇子祐樘相認,只有四十二天。同年十一月,紀淑妃所生皇子朱祐樘獲冊立為皇太子。 當時皇太后周氏深知萬貴妃不會就此罷休,於是自願照顧幼失怙恃的皇太子。有一次,萬貴妃召太子赴宴,太子拒絕用餐,就連羹湯也不敢喝,說是怕湯中有毒,然後立刻起來告辭。萬貴妃心裏痛恨太子雖小小年紀已能作如此反抗,日後登基定能使她死無葬身之地。於是密謀讓憲宗廢掉皇太子之位。當時宦官梁芳提議保舉憲宗次子興王祐杭為太子,既能剷除皇太子祐樘這眼中釘,又能因興王感激其薦舉而後得以保全。萬貴妃煽動憲宗更易太子也不是不奏效,只是剛巧遇上泰山地震,使憲宗認為是老天爺示警而決定擱置廢立太子的計劃。 萬貴妃這時可算是心灰意冷了,致使終日鬱鬱寡歡。成化二十三年﹝公元一四八七年﹞正月,有一天萬貴妃因小事以拂塵使力拍打宮人,由於她身型肥胖,一時氣喘,竟致氣絕身亡,終年五十九歲。憲宗得悉貴妃身亡,不禁淚如雨下,哀嘆說:「萬侍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同年八月二十二日,憲宗亦撒手人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60.59

10/16 20:11, , 1F
10/16 20:11, 1F

10/16 23:47, , 2F
10/16 23:47, 2F

10/17 17:34, , 3F
好看,推~
10/17 17:34, 3F

10/17 19:29, , 4F
這種死法也是一絕阿!
10/17 19:29, 4F
文章代碼(AID): #13KQVqIz (gallantry)
文章代碼(AID): #13KQVqIz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