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這則消息看了才叫Orz

看板female_club作者 (肥了 囧)時間17年前 (2007/01/04 16:20),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聯合報 2007.1.3 中學生上守貞課 全教會批:男性沙文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立法委員將提案明天審查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時,增列「守貞條文」,要求中 學生上婚前守貞課程,昨天全國教師會先跳出來質疑,指「守貞」隱含男性沙 文主義,可能牴觸性別平等法;婚前守貞更非幸福家庭保證。 中學校長也指出,現在很多偶像明星都是「奉子成婚」,婚前性行為如家常便 飯,社會不以為奇,光要學校教婚前「守貞」,若社會沒共識,效果將大打折 扣。 楊麗環等立委提案修訂優生保健法,要求未來政府應規定國、高中每學年至少 上四小時「守貞到結婚的性教育課程」,「教導學生等待到結婚才有性行為是 建立未來家庭幸福的基礎」,立法院環境與衛生委員會明天就會審議草案。 全教會政策部主任廖俊仁指出,「守貞」在傳統華人社會,代表男性沙文主義 對女性情慾的剝奪與身體的宰制。除非社會對「守貞」已有不同詮釋,且已形 成共識,否則強調「守貞」,反而會引發性別不平等的爭議,也違反性別平等 的精神。 廖俊仁說,提供學生正確性教育,避免在學齡懷孕或發生婚前性行為,是學校 本職,但過分強調婚後才有性行為,「是建立未來家庭幸福的基礎」,則又太 道德化,過度窄化、簡化「家庭幸福」的意涵;中學授課時數已一再減少,所 有法定議題都要教,很難落實。 台北市大直高中校長楊世瑞分析,婚前性行為合適與否,學校和社會是兩套不 同標準。老師其實都會提醒學生,避免婚前性行為以保護自己,但這似乎和演 藝圈的價值觀背道而馳,太多明星「奉子成婚」,甚至孩子生出來了還不結婚 ,照樣得到社會祝福。光學校一再吶喊,社會卻無動於衷,守貞課程怎麼上? 楊世瑞也指出,目前中學的融入課程包山包海,舉凡人權、環保、永續經營等 議題都要教,但授課時數就這麼多,容易淪為形式。 廖俊仁、楊世瑞都希望立委體察教學現場的困境,不要動輒立法加課;在修訂 優生保健法時,應參酌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女權團體意見,不要陷於法令相互牴 觸、進退維谷的窘境。 婦團:瑞典性教育徹底 連自慰都教 聯合報/記者張幼芳/台北報導 「現代人晚婚,教一個人守貞到卅歲,健康嗎?」婦女團體認為「守貞課」不 合時宜,不如在各科目裡落實兩性平等法,讓男女互相尊重、對自己負責。 婦女新知秘書長曾昭媛指出,教導守貞、不教避孕的性教育政策在美國已經失 敗,當年在布希政府推廣下簽「禁慾宣言」的年輕人,一年內有六成毀約;仍 維持誓言的年輕人,一半承認有口交,且認為口交不算破戒。 曾昭媛說,台灣早年資訊不發達,就有很多婚前性行為,「何況現在是網路時 代?」況且以授課灌輸守貞、期望收到效果也是天真想法,「現在還誰聽課堂 上講的?」曾昭媛認為,學校不應灌輸單一價值觀,而應提供多元資訊,開放 讓學生自由討論、自行選擇判斷,「年輕人會找到自己的方式」。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說,父權社會認為女人是男人財產,所以女人要守 貞,但在廿一世紀談守貞不合時宜,「現代人平均到卅歲才結婚,守貞到那時 就健康嗎?就會幸福嗎?」她說,瑞典的青少女懷孕率、人工流產率與未婚生 子人數都非常低,應該歸功性別教育徹底。 在瑞典中學性教育手冊「可以真實感受的愛」中,從性別特質、自我認同、家 庭性別角色、同性戀一路講到安全性行為,「連手淫都有」。可見充分揭露資 訊,年輕人會選擇保險套,而非墮胎。 「大人自己都做不到,還要教孩子?」她說,台灣應該落實兩性平等法,在小 學發展尊重身體、多元價值概念,中學將「兩性互動」議題融入體育、社科等 課程,不宜另開「守貞課」,「保護孩子是對的,但不是教導他們無知」。 學者看法》照本宣科 這樣教行嗎?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學者昨天感嘆,因為國中基測不考健康教育,健教這門課早已被邊緣化,上課 時間經常被借,也缺乏合格師資,現在立委想靠立法說教,卻沒人會教,怎麼 說服學生婚前守貞有助家庭幸福? 台師大教育學院院長、衛生教育系教授晏涵文,是當初規畫九年一貫健教領域 及高中健教護理課綱小組召集人,他指出,教學生守貞,就像教癮君子不要抽 菸一樣,只是一再警告抽菸會得肺癌,照樣有人抽;同樣地,只是口頭反復告 誡學生不要婚前性行為,照樣有人嘗禁果,「守貞課程」想奏效,談何容易。 晏涵文感慨說,立法委員少有教育學者,從性侵害防治法、兩性平等教育法, 到這次的優生保健法,動不動就想把相關議題融入中小學課程,從沒想到這樣 教可行嗎? 晏涵文說,守貞課不能只教「禁慾」,還要教如何使用保險套保護自己,其實 就是教孩子「延後性行為的發生時間」,學會拒絕,等比較成熟時再自主決定 、學會負責。 「我不認為,立法可解決婚前性行為。」晏涵文說,性教育是門很專業的學問 ,目前國、高中的健教課已融入相關課程,卻無法落實,主因在於高中、大學 入學測驗不考,健教被邊緣化;國三健教課其實涵蓋很多性教育,但往往被借 來考試或趕進度,即使上課照本宣科,效果不大。 聯合論壇 2007.1.4 性≠愛 守貞?窄化?是誰在沙文 ◎蕭慧瑛 輔大生命倫理研究中心顧問 昨天聯合報報導少數婦女團體或相關團體對於貞潔教育之抨擊,大量使用後現代語 彙中「情慾的剝奪」、「身體的宰制」、「男性沙文主義」等偏差概念,嘲諷貞潔 教育窄化或簡化幸福家庭的定義。 國際知名的醫學博士崔克卡恩,也是性成癮研究的開山宗師,指出後現代社會錯置 「性」為「愛」的混亂現象,著書立說《請勿稱之為愛》。後現代社會中,「性」 已經不是「不足」的問題,而是到了過度鼓吹「成癮」氾濫的地步。 瑞典性病學者 Marin Edgardh指出,一九五○年代瑞典的性教育,雖然向來以開放 先進自詡,盛行自由墮胎與自由的性。使用保險套與避孕,更是基本綱領。但自一 九九九年以來,瑞典青少年罹患性病、少女墮胎、毒品使用、性騷擾與性虐待等比 率都明顯升高,嚴重挑戰瑞典的性教育是否該轉向的問題。 美國國會針對美國政府性教育政策的轉變,由安全性行為轉變為貞潔教育,最新報 告《貞潔及其批判》以詳實的科學研究方式,評估貞潔教育是有效的性教育政策。 其中最明顯的改變為:青少年婚前性行為的比率下降約一成,青少女未婚懷孕的比 率下降三成。同時,披露二○○四年《華克曼報告》攻擊貞潔教育失敗,主要是來 自主張性自由與解放陣營策略性的抹黑戰術。 貞潔教育回歸教導愛的忠誠與許諾的人格養成。貞潔教育邀請全國家長與教師面對 性教育的政策議題,挑戰所謂的「大人們」,面對我們自己的性理念。教育工作者 應以生命言行的典範,積極導正錯謬的社會價值,而不是受社會錯謬價值的宰割與 退讓,甚至成為掩飾自己軟弱的藉口。某大學或某中學教師成為狼人性侵的惡夢, 記憶猶新。 這幾年來,我們社會的離婚率升高,按照內政部統計,平均三對離一對。強制性交 的犯罪率,平均一天接近八點五件。青少女未婚懷孕的比率持續升高。說愛,已經 太沉重。我們對愛的堅持,彷彿剩下軟弱與誘惑。 當愛成為一個空洞的術語,剩下庸俗與促銷的流行文化。是誰在沙文主義?是誰在 鴕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54.53

01/04 22:25, , 1F
對呀!教一下手淫比較正確。
01/04 22:25, 1F

01/05 01:43, , 2F
ㄜ,"某大學或某中學教師成為狼人性侵的惡夢"和守貞有什
01/05 01:43, 2F

01/05 01:43, , 3F
麼關係嗎?
01/05 01:43, 3F
文章代碼(AID): #15dBZIVs (female_club)
文章代碼(AID): #15dBZIVs (female_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