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誠品‧好讀》投胎轉世

看板eslite作者 (咱只有這條路)時間15年前 (2009/04/07 00:32), 編輯推噓7(701)
留言8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4月5日上海東方早報閱讀版/陳一白】去年4月,創辦於2000年的《誠品‧好讀》 在走過八年的歷程之後宣布休刊,令兩岸三地眾多讀書人惋惜不已。一年過去,感慨 之言猶在耳邊,出版方誠品書店業已卷土重來,讓《誠品‧好讀》投胎轉世,搖身變 為《誠品‧學》,自2月至今,已推出兩期試刊。   從這兩期雜誌來看,轉型之後的《誠品‧學》,與其前身大異其趣:原來在《誠 品‧好讀》中佔據大量頁面的圖書介紹、業界分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篇幅長達整 本雜誌三分之二的封面報道。   第一期的封面報道是《閱讀,不能罷免》,邀請了詹宏志、張曼娟、駱以軍、聞 天祥等台灣本地文化界名流來談論眾多與閱讀有關的話題。比如詹宏志探討的是現代 人沒有時間閱讀的問題,而毛遠誠則分析了圖書定價和閱讀率之間的關系,謝英士比 較了電子書和紙質書的優劣。專題報道後的篇幅則是台灣演員魏海敏和歌手陳綺貞的 訪談,以及兩篇隨筆文章。   第二期的封面報道是《誠品,20》,回顧了誠品書店創辦二十年以來的歷程,邀 請南方朔、林奕華等文化人分享他們與該書店的故事,最後也請小說家張大春等老顧 客展望他們心目中的誠品未來。同樣地,專題報道後刊登了兩個訪談,受訪者分別是 美國學者史景遷和日本藝術家小瀨村真美,以及兩篇隨筆。   除了欄目設置變化之外,雜誌的整體風格也改了:文字的比重急劇下降,轉世後 的《誠品‧學》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向讀圖時代邁進,大十六開的頁面常常只有整幅圖 片,而文字則付諸闕如。   前修未密,後出轉精本是應有之義,但與先前的《誠品‧好讀》相比,這兩期的 《誠品‧學》似乎棄其精華,揚其糟粕了:原來大量實用、對讀者顧客有益的信息被 徹底拋棄,華而不實的花哨版式和孤芳自賞的心態卻得到發揚光大。尤其是第二期, 整本雜誌其實就是誠品書店的宣傳冊,需要什麼樣的自戀心態,才會認為讀者願意掏 出九十元新台幣的真金白銀來買這樣一本廣告畫冊的自我標榜?   話又說回來,以誠品書店在台灣篳路藍縷、苦心經營二十年才取得的地位,它確 實有資格自戀,衷心希望在不遠的未來,上海也有書店能夠像誠品這般顧影自憐。   當然,現在斷定《誠品‧學》的命運為時尚早,畢竟它只出過兩期試刊而已。但 殷鑒不遠,早在1992年,誠品書店就辦過一本《誠品‧閱讀》,它的壽命持續了四年 ,在2000年投胎為《誠品‧好讀》;有過八年歷史的《誠品‧好讀》現在又轉世為《 誠品‧學》,作為祖國大陸的同胞,惟願它在這個輪回中能夠活得更長,給寶島的文 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www.dfdaily.com/node2/node31/node2433/userobject1ai162117.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86.182.76

04/07 01:07, , 1F
雖然不喜歡祖國字眼 但"棄其精華,揚其糟粕"中肯
04/07 01:07, 1F

04/08 09:19, , 2F
推"自戀心態" 另外誠品坐大至此 "業界分析"等於自揭瘡疤
04/08 09:19, 2F

04/08 10:09, , 3F
大推"棄其精華,揚其糟粕"
04/08 10:09, 3F

04/09 22:37, , 4F
不曉得四月份的誠品學出刊了嗎
04/09 22:37, 4F

04/10 20:43, , 5F
出刊了
04/10 20:43, 5F

04/12 14:07, , 6F
雖不喜歡亂認同胞的中國人,但他的分析一針見血!
04/12 14:07, 6F

04/24 13:18, , 7F
還在猶豫要不要買四月份的......
04/24 13:18, 7F

05/09 15:20, , 8F
五月份的不知道出了沒?誠品學越來越虛了...
05/09 15:20, 8F
文章代碼(AID): #19sYwY32 (eslite)